一种基于云端的智能课堂教学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83543发布日期:2019-01-19 00:44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云端的智能课堂教学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智能课堂教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云端的智能课堂教学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互联网的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其具有超越时间和地域差距的优势,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的学习和交流;现实生活中的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堂作业的锻炼和练习,现有的课堂教学系统因将课堂练习数据由终端服务器向用户端发布,发布速度慢,不能够针对发布的题目类型进行自动的匹配,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云端的智能课堂教学系统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端的智能课堂教学系统和方法,通过将不同的学生端和教师端分别通过tcp协议与作为数据中转站的云服务器相连,在学生端、教师端与云服务器之间建立智能课堂练习协议,进行智能课堂练习协议的发布和分发,在学生端、教师端与云服务器之间进行课堂练习数据的交互,解决了现有的互联网课堂教学系统的学习数据发布速度慢,不能针对发布的题目类型进行自动匹配,同时连接使用用户数量限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云端的智能课堂教学系统,包括云服务器、教师端、学生端;

所述教师端和学生端分别通过tcp协议与云服务器实时相连;

所述教师端用于发布习题,通过云服务器按照制定的协议将课堂练习数据分发至学生端;

所述学生端用于对云服务器发送的课堂练习数据和制定的协议进行解析,获取其中的课堂练习数据进行作答,并将作答后的课堂练习数据解析结果通过云服务器返回给教师端;

所述云服务器为中转数据站,所述云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教师端的课堂练习数据并制定课堂练习协议数据,通过分析课堂练习协议数据,判断发送学生用户的数量,并将课堂练习协议数据发送给对应的学生端。

一种基于云端的智能课堂教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建立课堂练习协议:在云服务器、教师端、学生端之间建立一套tcp习题协议;

s02:智能课堂练习发布:教师通过教师端手动输入题目或以模板形式倒入课堂练习协议数据,并对题目进行确认和发布,在确认发布后通过tcp协议将数据发送至学生端,所述学生端通过解析习题数据协议,获取其中数据进行显示并作答并将作答后的课堂练习数据解析结果通过云服务器返回给教师端;

s03:判断课堂练习协议数据是否倒入正确;

若导入正确,则进行下一步骤;

若导入有误,则返回至步骤s02重复;

s04:智能课堂练习协议分发:建立基于云服务器的中转数据站,教师和学生的课堂练习交互经由中转数据站进行转发数据;

s05:实现课堂练习交互:课堂练习交互包括课堂练习协议接收、课堂练习协议分析匹配、课堂练习作答操作;所述学生端通过tcp协议接收来自中转数据站发送的课堂练习协议数据,并将所述课堂练习协议数据进行分析匹配,最后进行课堂练习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2中以模板形式倒入课堂练习协议数据是指教师将准备好的题目写入excel,然后一次性的将题目导入,以模板形式倒入课堂练习协议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a:打开文件,以文件流的形式加载文件;

b:判断文件格式是否正确;

c:获取文件的行数,根据协议判断哪行是哪种类型的题目,然后获取列数的数据分发至学生端;

d:学生端根据协议类型进行匹配,解析协议获取课堂练习数据解析结果进行显示和作答,并将作答数据发送给教师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5中课堂练习协议接收是指数据中转站通过tcp协议进行分发数据后,所述学生端用户根据tcp协议接收到分析课堂练习协议数据;

所述课堂练习协议分析匹配是指所述学生端接收课堂练习数据包,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解析,通过课堂练习协议分析匹配判断课堂练习数据包中的数据属于哪种类型;

所述课堂练习作答操作是指所述学生端根据接收到的分析课堂练习协议数据,进行作答操作,并将操作的数据结果通过tcp协议发送给教师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不同的学生端和教师端分别通过tcp协议与作为数据中转站的云服务器相连,在学生端、教师端与云服务器之间建立智能课堂练习协议,进行智能课堂练习协议的发布和分发,在学生端、教师端与云服务器之间进行课堂练习数据的交互,具有学习数据发布速度块,能针对发布的题目类型进行自动匹配,同时连接使用用户数量多的优点。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云端的智能课堂教学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云端的智能课堂教学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云端的智能课堂教学系统,包括云服务器、教师端、学生端;

教师端和学生端分别通过tcp协议与云服务器实时相连;

教师端用于发布习题,通过云服务器按照制定的协议将课堂练习数据分发至学生端;

学生端用于对云服务器发送的课堂练习数据和制定的协议进行解析,获取其中的课堂练习数据进行作答,并将作答后的课堂练习数据解析结果通过云服务器返回给教师端;

云服务器为中转数据站,云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教师端的课堂练习数据并制定课堂练习协议数据,通过分析课堂练习协议数据,判断发送学生用户的数量,并将课堂练习协议数据发送给对应的学生端。

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云端的智能课堂教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建立课堂练习协议:在云服务器、教师端、学生端之间建立一套tcp习题协议;其中,singlechoice代表单选题;judge代表判断题;multiplechoice代表多选题;subjective代表主观题;course代表多个用户;user代表一个用户;

s02:智能课堂练习发布:教师通过教师端手动输入题目或以模板形式倒入课堂练习协议数据,并对题目进行确认和发布,在确认发布后通过tcp协议将数据发送至学生端,学生端通过解析习题数据协议,获取其中数据进行显示并作答并将作答后的课堂练习数据解析结果通过云服务器返回给教师端;

s03:判断课堂练习协议数据是否倒入正确;

若导入正确,则进行下一步骤;

若导入有误,则返回至步骤s02重复;

s04:智能课堂练习协议分发:建立基于云服务器的中转数据站,教师和学生的课堂练习交互经由中转数据站进行转发数据;

s05:实现课堂练习交互:课堂练习交互包括课堂练习协议接收、课堂练习协议分析匹配、课堂练习作答操作;学生端通过tcp协议接收来自中转数据站发送的课堂练习协议数据,并将课堂练习协议数据进行分析匹配,最后进行课堂练习的操作。

其中,步骤s02中以模板形式倒入课堂练习协议数据是指教师将准备好的题目写入excel,然后一次性的将题目导入,以模板形式倒入课堂练习协议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a:打开文件,以文件流的形式加载文件;

b:判断文件格式是否正确;

c:获取文件的行数,根据协议判断哪行是哪种类型的题目,然后获取列数的数据分发至学生端;

d:学生端根据协议类型进行匹配,解析协议获取课堂练习数据解析结果进行显示和作答,并将作答数据发送给教师端。

其中,步骤s05中课堂练习协议接收是指数据中转站通过tcp协议进行分发数据后,所述学生端用户根据tcp协议接收到分析课堂练习协议数据;

课堂练习协议分析匹配是指学生端接收课堂练习数据包,对数据包进行解析,通过课堂练习协议分析匹配判断课堂练习数据包中的数据属于哪种类型;

课堂练习作答操作是指学生端根据接收到的分析课堂练习协议数据,进行作答操作,并将操作的数据结果通过tcp协议发送给教师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