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51872发布日期:2019-05-15 21:30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与显示装置有关,尤其是关于一种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



背景技术:

在微显示器(microdisplay)的应用上,由于其像素的尺寸非常小(<10um),因此在机构的组装上,若要将显示区域精准的对位,通常需要采用精准度非常高的对位机台。

然而,一旦微显示器的显示区域对位不准确,不仅严重地影响到量产的良率,也可能造成微显示器显示画面时发生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显示装置的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遭遇到的上述种种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于此实施例中,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应用于显示面板上且该显示面板包含显示区域。该显示面板耦接第一显示驱动器。该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提供固定的第一同步时序信号;(b)根据该第一同步时序信号分别产生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及第三控制信号,其中该第二控制信号的开启时间早于该第一控制信号的开启时间且该第三控制信号的开启时间晚于该第一控制信号的开启时间;(c)当该第一显示驱动器受控于该第一控制信号时,该显示区域不移动;(d)当该第一显示驱动器受控于该第二控制信号时,该显示区域往第一方向移动;以及(e)当该第一显示驱动器受控于该第三控制信号时,该显示区域往第二方向移动且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彼此相反。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显示驱动器为栅极驱动器。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同步时序信号为垂直同步时序信号。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方向为朝向该显示面板的下方且该第二方向为朝向该显示面板的上方。

于一实施例中,步骤(d)中的该显示区域往该第一方向移动的距离等于步骤(e)中的该显示区域往该第二方向移动的距离。

于一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还耦接第二显示驱动器,该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还包含下列步骤:(f)提供固定的第二同步时序信号;(g)根据该第二同步时序信号分别产生第四控制信号、第五控制信号及第六控制信号,其中该第五控制信号的开启时间早于该第四控制信号的开启时间且该第六控制信号的开启时间晚于该第四控制信号的开启时间;(h)当该第二显示驱动器受控于该第四控制信号时,该显示区域不移动;(i)当该第二显示驱动器受控于该第五控制信号时,该显示区域往第三方向移动;以及(j)当该第二显示驱动器受控于该第六控制信号时,该显示区域往第四方向移动且该第四方向与该第三方向彼此相反。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显示驱动器为源极驱动器。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同步时序信号为水平同步时序信号。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三方向为朝向该显示面板的右方且该第四方向为朝向该显示面板的左方。

于一实施例中,步骤(i)中的该显示区域往该第三方向移动的距离等于步骤(j)中的该显示区域往该第四方向移动的距离。

于一实施例中,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还包含下列步骤:提供固定的有效数据区域时序信号。

相较于现有技术,根据本发明的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能够实现显示区域的位置往上下左右各方向进行微调,故可有效改善传统的微显示器由于对位不准确所造成的显示区域偏移,由以提升量产的良率,避免微显示器显示画面时由于显示区域偏移的影响而发生问题。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提供固定的第一同步时序信号、第二同步时序信号及有效数据区域时序信号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中的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第一同步时序信号分别产生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及第三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显示驱动器的运作,分别致使显示区域不移动、下移及上移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中的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第二同步时序信号分别产生第四控制信号、第五控制信号及第六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显示驱动器的运作,分别致使显示区域不移动、右移及左移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pl:显示面板

da:显示区域

vs:第一同步时序信号

hs:第二同步时序信号

de:有效数据区域时序信号

stv1~stv3:第一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

sth1~sth3:第四控制信号~第六控制信号

d1~d6:距离

s10~s19: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其可有效改善传统的微显示器由于对位不准确所造成的显示区域偏移问题,故可有效提升量产的良率,避免微显示器显示画面时由于显示区域偏移的影响而发生问题。

请参照图2,图2为此实施例中的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的流程图。需说明的是,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应用于显示面板上且显示面板包含显示区域。显示面板耦接第一显示驱动器(例如栅极驱动器,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2所示,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s10:提供固定的第一同步时序信号;

步骤s11:根据第一同步时序信号分别产生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及第三控制信号,其中第二控制信号的开启时间早于第一控制信号的开启时间且第三控制信号的开启时间晚于第一控制信号的开启时间;

步骤s12:当第一显示驱动器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时,显示区域不移动;

步骤s13:当第一显示驱动器受控于第二控制信号时,显示区域往第一方向移动;以及

步骤s14:当第一显示驱动器受控于第三控制信号时,显示区域往第二方向移动,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彼此相反。

于实际应用中,第一显示驱动器可以是栅极驱动器;第一同步时序信号可以是垂直同步时序信号;第一方向为朝向显示面板的下方且第二方向为朝向显示面板的上方;步骤s13中的显示区域往第一方向移动的距离等于步骤s14中的显示区域往第二方向移动的距离。

举例而言,请参照图3,图3为根据第一同步时序信号分别产生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及第三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显示驱动器的运作,分别致使显示区域不移动、下移及上移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假设显示装置中的时序控制器可提供固定的第一同步时序信号vs,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根据第一同步时序信号vs分别产生第一控制信号stv1、第二控制信号stv2及第三控制信号stv3。假设时间为由上往下增加,则第二控制信号stv2的开启时间会早于第一控制信号stv1的开启时间且第三控制信号stv3的开启时间会晚于第一控制信号stv1的开启时间。

当第一显示驱动器(栅极驱动器)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stv1的开启时间而打开时,第一显示驱动器(栅极驱动器)于有效数据区域时序信号de之前的距离d1(例如12条水平线)就开始打开,亦即当第一显示驱动器(栅极驱动器)打开后,经过12条水平线才显示有效数据区域,此即为正常的显示区域,故显示区域da不移动。

当第一显示驱动器(栅极驱动器)受控于第二控制信号stv2的开启时间而打开时,第一显示驱动器(栅极驱动器)于有效数据区域时序信号de之前的距离d2(例如24条水平线)就开始打开,亦即当第一显示驱动器(栅极驱动器)打开后,经过24条水平线才显示有效数据区域,这较正常的显示区域往下移动了12条水平线,使得显示区域da往下移动,故能实现显示区域da的位置往下微调。

当第一显示驱动器(栅极驱动器)受控于第三控制信号stv3的开启时间而打开时,第一显示驱动器(栅极驱动器)于有效数据区域时序信号de时才开始打开(距离d3为0),亦即当第一显示驱动器(栅极驱动器)打开后的第1条水平线就会显示有效数据区域,这较正常的显示区域往上移动了12条水平线,使得显示区域da往上移动,故能实现显示区域da的位置往上微调。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可实现显示区域da的位置上下微调。

接着,如图4所示,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还可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s15:提供固定的第二同步时序信号;

步骤s16:根据第二同步时序信号分别产生第四控制信号、第五控制信号及第六控制信号,其中第五控制信号的开启时间早于第四控制信号的开启时间且第六控制信号的开启时间晚于第四控制信号的开启时间;

步骤s17:当第二显示驱动器(例如源极驱动器,但不以此为限)受控于第四控制信号时,显示区域不移动;

步骤s18:当第二显示驱动器受控于第五控制信号时,显示区域往第三方向移动;以及

步骤s19:当第二显示驱动器受控于第六控制信号时,显示区域往第四方向移动,其中第四方向与第三方向彼此相反。

于实际应用中,第一显示驱动器可以是源极驱动器;第二同步时序信号可以是水平同步时序信号;第三方向为朝向显示面板的右方且第四方向为朝向显示面板的左方;步骤s18中的显示区域往第三方向移动的距离等于步骤s19中的显示区域往第四方向移动的距离。

举例而言,请参照图5,图5为根据第二同步时序信号分别产生第四控制信号、第五控制信号及第六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显示驱动器的运作,分别致使显示区域不移动、右移及左移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假设显示装置中的时序控制器可提供固定的第二同步时序信号hs,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根据第二同步时序信号hs分别产生第四控制信号sth1、第五控制信号sth2及第六控制信号sth3。假设时间为由左往右增加,则第五控制信号sth2的开启时间会早于第四控制信号sth1的开启时间且第六控制信号sth3的开启时间会晚于第四控制信号sth1的开启时间。

当第二显示驱动器(源极驱动器)受控于第四控制信号sth1的开启时间而打开时,第二显示驱动器(源极驱动器)于有效数据区域时序信号de之前的距离d4(例如12个像素)就开始打开,亦即当第二显示驱动器(源极驱动器)打开后,经过12个像素才显示有效数据区域,此即为正常的显示区域,故显示区域da不移动。

当第二显示驱动器(源极驱动器)受控于第五控制信号sth2的开启时间而打开时,第二显示驱动器(源极驱动器)于有效数据区域时序信号de之前的距离d5(例如24个像素)就开始打开,亦即当第二显示驱动器(源极驱动器)打开后,经过24个像素才显示有效数据区域,这较正常的显示区域往右移动了12个像素,使得显示区域da往右移动,故能实现显示区域da的位置往右微调。

当第二显示驱动器(源极驱动器)受控于第六控制信号sth3的开启时间而打开时,第二显示驱动器(源极驱动器)于有效数据区域时序信号de时才开始打开(距离d6为0),亦即当第二显示驱动器(源极驱动器)打开后的第1个像素就会显示有效数据区域,这较正常的显示区域往左移动了12个像素,使得显示区域da往左移动,故能实现显示区域da的位置往左微调。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可实现显示区域da的位置左右微调。

相较于现有技术,根据本发明的面板显示位置微调方法能够实现显示区域的位置往上下左右各方向进行微调,故可有效改善传统的微显示器由于对位不准确所造成的显示区域偏移,由以提升量产的良率,避免微显示器显示画面时由于显示区域偏移的影响而发生问题。

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公开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