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品胶装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6043发布日期:2019-03-30 08:49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印刷品胶装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印刷品胶装用装置。



背景技术:

胶装机是装订设备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设备,采用胶装机进行胶装的书籍书页不容易脱落,可以完全摊平,成品书籍便于阅读,在装订的过程中便于版面设计不用考虑预留裁切线。

胶装的过程中首先要将固态的热熔胶颗粒放置在箱体内采用加热棒进行加热熔化,然后通过输送器,将融化后的热熔胶经导管输送到胶装机上特定的机位上,进行装订操作,现有的输送器通常是直接放置在箱体内,即直接浸泡在热熔胶内,由于在胶装完成停止加热后,箱体与输送器内均会残留热熔胶,热熔胶重新凝固,当再次胶装时,由于输送器浸泡在热熔胶内,其内部残留的固态热熔胶过多,从而不能得到充分的加热,未融化的热熔胶会在输送器的作用下,被送入到导管内,这样不仅会出现堵塞导管的问题,导管一旦堵塞之后较难清理,严重影响到了工作效率,同时还会影响导管排出热熔胶的质量,从而影响胶装的效果,导致书籍的胶装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印刷品胶装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残留在输送器内的热熔胶凝固后,得不到充分的熔化,被送入导管内,导致导管堵塞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

印刷品胶装用装置,包括胶装箱,所述胶装箱顶部设有进料斗,所述胶装箱中部水平设有加热板,加热板内水平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加热棒的第一加热孔,所述第一加热孔与胶装箱侧壁连通,胶装箱内设有位于加热板下方的出料单元,所述出料单元包括水平固定在胶装箱内的出胶筒,胶装箱上转动连接有位于出胶筒内部的螺旋轴,所述螺旋轴一端贯穿胶装箱连接有驱动螺旋轴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加热板上设有与出胶筒连通的中间管,出胶筒内转动连接有筛筒,所述筛筒上开设有多个筛孔,各筛孔的孔径大小不一,且不同孔径的筛孔交错分布在筛筒上,所述出胶筒内壁上均布有伸出筛孔的软质刷,所述螺旋轴上设有驱动筛筒转动的传动单元,所述胶装箱上设有连通出胶筒的导管。

本基础方案的技术原理和效果在于:

1、本方案中出胶单元与热熔胶采用加热板隔开,避免出胶单元完全浸泡在热熔胶内,减少残留在出胶单元内的热熔胶的量,从而使得再次进行胶装时,由于出胶单元内残留的量较少,可以快速融化,避免大量的固态热熔胶排入导管内,将导管堵塞住。

2、本方案中由于软质刷与筛筒的设置,热熔胶主要附着在软质刷与筛筒的侧壁上,当螺旋轴转动时,螺旋轴的转矩通过传动单元的传递,使得筛筒同步转动,由于软质刷通过筛孔时会伸出筛孔,因此筛筒转动过程中,软质刷与筛筒上的筛孔相互作用,软质刷上的热熔胶被筛孔刮下,而同时软质在筛筒转动过程中,筛孔挤压软质刷的同时,软质刷产生弹性形变将筛筒上附着的热熔胶刷下来,另外软质刷上刮下的热熔胶在筛筒转动过程中被带至出胶筒的上方,该处由于与第一加热孔内加热棒的距离最近,因此热量较大,热熔胶均匀快速的熔化,避免未融化的颗粒热熔胶被送入导管内。

2、本方案中,筛筒上的各筛孔大小不一,且不同孔径的筛孔交错分布在筛筒上,这样设置使得筛筒在转动过程中,筛孔能够尽量的将所有软质刷上附着的热熔胶刮下,即筛筒转动中,各筛孔中总是有软质刷伸出,这样也使得软质刷反作用在筛筒内壁上,从而将筛筒内壁上的热熔胶刮下。

进一步,所述加热板上均布有多块竖直设置的导热板。

有益效果:这样放置在第一加热孔内的加热棒对加热板加热,加热板的热量通过导热板传递到位于加热板上部的固态热熔胶颗粒内,使得固态去热熔胶颗粒快速的融化。

进一步,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固定在胶装箱上的电机、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和固定在螺旋轴上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传动比为1:4。

有益效果:将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传动比设置为1:4,使得螺旋轴能够慢速转动,避免螺旋轴传输热熔胶的速度过快,使得热熔胶堵塞导管处。

进一步,所述传动单元包括固定在螺旋轴上的太阳轮、固定在胶装箱侧壁上的行星架和固定在筛筒上的齿圈,行星架上转动连接有行星轮,太阳轮、行星轮与齿圈形成行星轮系。

有益效果:通过行星轮系的设置将螺旋轴的转矩传递给筛筒,使得筛筒发生转动,不用另外对筛筒提供动力源,由于本方案中,太阳轮为主动件,行星架固定在胶装箱上,从动件为齿圈,因此筛筒会相对于螺旋轴慢速反向转动,使得软质刷上刮下的固态热熔胶不会快速的随螺旋轴排入导管内,增加固态热熔胶融化的时间。

进一步,所述螺旋轴内设有用于放置加热棒的第二加热孔,螺旋轴远离电机一端伸出胶装箱。

有益效果:由于胶装之后,部分热熔胶还会残留在出胶筒内,因此再次使用时,可将加热棒放入第二加热孔内,对出胶筒内的热熔胶进行加热。

进一步,所述筛筒上周向均布有位于中间管下方的通过孔,所述通过孔的孔径不小于中间管的管径。

有益效果:通过孔的设置能够避免,筛筒转动过程中,孔径较小的筛孔转动至中间管下方,使得热熔胶在该处堆积,不能顺利的流入出胶筒内。

进一步,所述导管外部设有保温层。

有益效果:保温层的设置可以避免热熔胶在通过导管的时候,热量迅速的与外界冷空气交换,使得热熔胶流动质量下降。

进一步,所述胶装箱底部的四个角处均固定有行走轮。

有益效果:行走轮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移动胶装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印刷品胶装用装置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胶装箱100、顶盖101、底盖102、进料斗103、行走轮104、加热板105、第一加热孔106、导热板107、出胶筒200、导热杆201、中间管202、热胶孔203、导管204、筛筒205、筛孔206、通过孔207、螺旋轴208、第二加热孔209、主动齿轮210、从动齿轮211、太阳轮212、齿圈213、行星轮21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

印刷品胶装用装置,包括胶装箱100,胶装箱100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顶盖101,胶装箱100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底盖102,在顶盖101上设有连通胶装箱100内部的进料斗103,进料斗103顶部铰接有盖板,盖板底面设有密封圈,在底盖102底部的四个角处固定有行走轮104。

在胶装箱100内焊接有水平设置的加热板105,在加热板105内水平开设有用于放置加热棒的第一加热孔106,胶装箱100的侧壁设有连通第一加热孔106与外界的通孔,这样便于放置加热棒,在加热板105顶面固定有多块竖直设置的导热板107,其中导热板107可以选用导热率较高的金属材质制成,本实施例中导热板107的材质为铜。

在胶装箱100内设有位于加热板105下方的出料单元,出料单元包括出胶筒200、筛筒205和螺旋轴208,其中出胶筒200水平固定在胶装箱100内,出胶筒200的两端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与胶装箱100通过螺栓连接,在加热板105底部固定有多根通过螺栓连接在出胶筒200外壁上的导热杆201,在加热板105上设有出胶孔,在出胶筒200上设有进胶孔,出胶孔与进胶孔之间连通有中间管202,中间管202一端焊接在加热板105上,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出胶筒200上,胶装箱100侧壁上设有连通出胶筒200的热胶孔203,在热胶孔203处设有位于胶装箱100内的过滤网,胶装箱100上固定有与热胶孔203连通的导管204,导管204的外部设有保温层,本实施中保温层的材料选择聚氨酯泡沫。

出胶筒200两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槽,筛筒205的两端设有与环形槽转动连接的环形台,筛筒205外壁与出胶筒200内壁的间距在1-1.5cm之间,筛筒205的壁厚在0.5-1cm之间,筛筒205上开设有多个筛孔206,各筛孔206的孔径大小不一,且不同孔径的筛孔206交错分布在筛筒205上,在筛筒205上周向均布有位于中间管202下方的通过孔207,其中通过孔207的孔径不小于中间管202的管径,在出胶筒200内壁上均布有软质刷,软质刷的长度为3-4cm,本实施例中软质刷的材质采用天然猪鬓,螺旋轴208水平转动连接在胶装箱100上且位于筛筒205内,螺旋轴208的两端为光轴且均贯穿胶装箱100且伸出胶装箱100外部,螺旋轴208内部沿轴向设有第二加热孔209,第二加热孔209其中一端与外界连通。

螺旋轴208一端设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固定在胶装箱100上的电机、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210和固定在螺旋轴208上的从动齿轮211,主动齿轮210与从动齿轮211啮合,主动齿轮210与从动齿轮211的传动比为1:4,本实施例中电机选用最常用的交流电机,使用时电机接入工业用220v的交流电源。

在螺旋轴208上还设有驱动筛筒205转动的传动单元,如图2所示,传动单元包括固定在螺旋轴208上的太阳轮212、固定在胶装箱100侧壁上的行星架和固定在筛筒205上的齿圈213,行星架上转动连接有行星轮214,太阳轮212、行星轮214与齿圈213形成行星轮系。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操作人员打开盖板,将固态的热熔胶颗粒通过进料斗103送入胶装箱100内后关闭盖板,将工业用的电加热棒插入第一加热孔106内,加热棒通入220v的工业电,使得加热棒工作,加热棒通电后热量传递给加热板105,后再经过各导热板107的传递使得胶装箱100内的固态热熔胶融化。

胶装时,启动电机,电机输出的转矩通过主动齿轮210与从动齿轮211的啮合,传递给螺旋轴208,由于主动齿轮210与从动齿轮211的传动比为1:4,使得螺旋轴208慢速转动,胶装箱100内熔化后的热熔胶通过出胶孔经中间管202进入到出胶筒200内,进入到出胶筒200内的热熔胶在螺旋轴208转动作用下,向热胶孔203处输送,后从导管204排出,操作人员可采用手持导管204等方式将热熔胶涂刷在待胶装的印刷品上。

当加热棒停止加热后(如一批次的印刷品胶装完成后需要停机时),胶装箱100内未使用完的热熔胶会快速的凝固,由于出胶筒200内壁和螺旋轴208上同时也会残留热熔胶,因此再次使用时不仅要在第一加热孔106内放置加热棒,同时也需要在第二加热孔209内放置加热棒,而由于出胶筒200是不转动的,位于出胶筒200内壁靠近加热板105一侧由于有导热杆201的导热作用,该侧的热熔胶融化速度较快,而位于出胶筒200内壁靠近底盖102一侧的热熔胶,主要接收来自第二加热孔209内的加热棒产生的热量,融化较慢,当螺旋轴208转动输送热熔胶时,部分未融化的热熔胶被输送至导管204中,导致热熔胶的质量低,且会发生导管204堵塞的情况。

因此本实施例中由于软质刷与筛筒205的设置,热熔胶主要附着在软质刷与筛筒205的侧壁上,当螺旋轴208转动时,螺旋轴208的转矩通过行星齿轮系的传递,使得筛筒205产生反向的慢速转动,由于软质刷长度的设定,使得软质刷通过筛孔206时会伸出筛孔206,因此筛筒205转动过程中,软质刷与筛筒205上的筛孔206相互作用,软质刷上的热熔胶被筛孔206刮下,而同时由于软质刷采用的是天然猪鬓,天然猪鬓的弹性高,不易发生塑性变形,且受温度的影响低,因此筛筒205转动,筛孔206挤压软质刷的同时,软质刷产生弹性形变将筛筒205上附着的热熔胶刷下来,另外软质刷上刮下的热熔胶在筛筒205转动过程中被带至出胶筒200的上方,该处由于同时受到第一加热孔106与第二加热孔209内加热棒的作用,因此热量较大,热熔胶均匀快速的熔化,避免未融化的颗粒热熔胶被送入导管204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