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74237发布日期:2019-03-08 23:3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为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它由一定数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液晶显示器功耗很低,因此倍受工程师青睐,适用于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特殊物质,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态下呈液态,但是它的分子排列却和固体晶体一样非常规则,因此取名液晶,它的另一个特殊性质在于,如果给液晶施加一个电场,会改变它的分子排列,这时如果给它配合偏振光片,它就具有阻止光线通过的作用(在不施加电场时,光线可以顺利透过),如果再配合彩色滤光片,改变加给液晶电压大小,就能改变某一颜色透光量的多少,也可以形象地说改变液晶两端的电压就能改变它的透光度。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器特别是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受液晶显示器的市场拉动,背光源产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液晶显示装置为非发光性的显示装置,须要藉助背光源才能达到显示的功能。高精细、大尺寸的液晶显示装置,必须有高性能的背光技术与之配合,因此当液晶显示产业努力开拓新应用领域的同时,背光技术的高性能化亦扮演着幕后功臣的角色。

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中led的点亮与显示面板的动态画面显示之间通常会出现时间差,使显示画面的呈现时间晚于led的点亮时间,即可能会出现背光模组中led已经点亮但显示画面还未呈现的现象,因而降低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将背光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显示面板中的栅极驱动电路相连,由栅极驱动电路向背光驱动电路提供第一触发信号,从而使得背光模组中led灯的点亮与显示画面同步或晚于显示画面,因而有利于提升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设置有显示区和环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多个像素单元行以及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像素单元行电连接,向所述像素单元行发送驱动信号,所述像素单元行包括多个子像素单元;

背光模组,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多个led灯和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背光驱动电路,所述背光驱动电路与所述led灯电连接,向所述led灯发送启动信号;

控制芯片,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和所述子像素单元电连接,并向所述子像素单元发送数据信号;

其中,所述背光驱动电路还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接收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发送的第一触发信号,所述第一触发信号用于启动所述背光驱动电路,使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向所述led灯发送驱动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模组。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模组设置有显示区和环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多个像素单元行以及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像素单元行电连接,向所述像素单元行发送驱动信号,所述像素单元行包括多个子像素单元;

背光模组,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多个led灯和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背光驱动电路,所述背光驱动电路与所述led灯电连接,向所述led灯发送启动信号;所述背光驱动电路还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

控制芯片,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和所述子像素单元电连接,并向所述子像素单元发送数据信号;

所述显示模组的驱动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向所述像素单元行发送驱动信号,对所述像素单元行进行扫描;

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向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发送第一触发信号,启动所述背光驱动电路,使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向所述led灯发送驱动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中,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控制芯片,背光模组包括多个led灯和用于驱动led灯发光的背光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包括与多个像素单元行电连接的栅极驱动电路,背光驱动电路驱动led灯发光为显示面板的显示提供光源。特别是,本申请中的背光驱动电路与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由栅极驱动电路向背光驱动电路发送第一触发信号,促使背光驱动电路向led灯发送启动信号。通常,栅极驱动电路对像素单元行进行逐行扫描,经过扫描的像素单元行接收显示数据信号,因此当本申请利用栅极驱动电路的信号作为背光驱动电路的触发信号时,可以使背光驱动电路驱动led灯发光的过程与像素单元行接收显示数据信号的过程同步,或者使背光驱动电路驱动led灯发光的过程稍晚于像素单元行接收显示数据信号的过程,也就是使得背光模组中led灯的点亮与显示画面同步或晚于显示画面,如此设计改善了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中led灯的点亮早于显示画面的现象,因而有利于提升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一种截面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控制芯片的一种俯视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种俯视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与背光驱动电路的一种连接关系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与背光驱动电路的另一种连接关系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与背光驱动电路的另一种连接关系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平转换器与背光驱动电路的一种连接关系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开关电路与led灯的一种连接关系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俯视图;

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驱动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现有技术中,当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时,背光模组中led灯向位于其正上方的像素单元提供光源,通常显示面板上的像素单元行是逐行驱动的,因此也出现了led灯分区显示的背光模组,即led灯也逐行驱动,在此种情况下,背光模组中led灯的点亮与显示面板的动态画面显示之间通常会出现时间差,使显示画面的呈现时间晚于led灯的点亮时间,即可能会出现背光模组中led灯已经点亮但显示画面还未呈现的现象,因而降低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将背光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显示面板中的栅极驱动电路相连,由栅极驱动电路向背光驱动电路提供第一触发信号,从而使得背光模组中led灯的点亮与显示画面同步或晚于显示画面,因而有利于提升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一种截面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控制芯片的一种俯视图,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种俯视图,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与背光驱动电路的一种连接关系图,请结合图1-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100,设置有显示区10和环绕显示区10的非显示区11,显示模组100包括:

显示面板20,包括位于显示区10的多个像素单元行21以及位于非显示区11的栅极驱动电路22,栅极驱动电路22与像素单元行21电连接,向像素单元行21发送驱动信号,像素单元行21包括多个子像素单元25;

背光模组30,包括位于显示区10的多个led灯31和位于非显示区11的背光驱动电路32,背光驱动电路32与led灯31电连接,向led灯31发送启动信号;

控制芯片40,位于非显示区11,与栅极驱动电路22和子像素单元25电连接,并向子像素单元25发送数据信号;

其中,背光驱动电路32还与栅极驱动电路22电连接,接收栅极驱动电路22发送的第一触发信号,第一触发信号用于启动背光驱动电路32,使背光驱动电路32向led灯31发送驱动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栅极驱动电路22向背光驱动电路32发送的第一触发信号例如可以是栅极驱动电路22中的stv信号。

具体地,请参见图2,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100设置有显示区10和环绕显示区10的非显示区11,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面板20,显示面板20上包括横向和纵向排布的多个子像素单元25。可选的,位于同一行的多个子像素单元25构成一个像素单元行21;可选的,位于同一行的部分子像素单元25构成一个像素单元行21。显示面板20上还包括与上述像素单元行21进行电连接的栅极驱动电路22,由栅极驱动电路22向像素单元行21发送驱动信号,其中,栅极驱动电路22包含n+1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36,每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对应一个像素单元行21,如此可以即可以通过一个栅极驱动单元36对与其对应的像素单元行21中的子像素单元25进行逐行扫描。显示模组100还包括背光模组30,请参见图3,背光模组30包括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排布的多个led灯31,这些led灯31用于为显示面板20提供光源,背光模组30还包括背光驱动电路32,背光驱动电路32位于非显示区11且与led灯31之间电连接,用于向led灯31发送启动信号以驱动led灯31发光。请继续参见图2,显示模组100还包括控制芯片40,控制芯片40位于非显示区11内,分别与栅极驱动电路22和子像素单元25进行电连接,因此可以通过控制芯片40启动触发栅极驱动电路22,也可以通过控制芯片40向子像素单元25发送数据信号。此外,请参见图4,背光驱动电路32与栅极驱动电路22之间进行电连接,将栅极驱动电路22发送的第一触发信号作为启动背光驱动电路32的触发信号,启动背光驱动电路32使其驱动led灯31发光;由于驱动led灯发光的信号是在背光驱动电路被启动后发出的,显示数据信号是在栅极驱动电路被启动后发出的,本申请利用栅极驱动电路的信号作为背光驱动电路的触发信号时,使背光驱动电路的启动与栅极驱动电路的启动同步或晚于栅极驱动电路的启动,因此可以使背光驱动电路驱动led灯发光的过程与像素单元行接收显示数据信号的过程同步,或者使背光驱动电路驱动led灯发光的过程稍晚于像素单元行接收显示数据信号的过程,也就是使得背光模组30中led灯31的点亮与显示画面同步或晚于显示画面,如此设计改善了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中led灯的点亮早于显示画面的现象,因而有利于提升显示模组100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仅示意性地给出了显示模组100中显示区10和非显示区11的相对位置,并不代表实际尺寸。此外,图2中每个像素单元行21包含多个子像素单元25,在图中仅为示意性说明,并不代表实际的尺寸和数量,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此外,图3仅示意性地给出了led灯31在背光模组30上的一种排布情况,并不代表实际的数量和分布位置。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2,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20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条栅极线23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条数据线24,相邻两条栅极线23和相邻两条数据线24交叉限定多个子像素单元25。栅极驱动电路22与栅极线23之间电连接,通过栅极线23向像素单元行21发送栅极驱动信号;控制芯片40与数据线24电连接,通过数据线24向子像素单元25发送数据信号。具体地,请参见图2,以图2所示视角为例,横向作为第一方向,纵向作为第二方向,每两条相邻的栅极线23和两条相邻的数据线24交叉构成一个子像素单元25,沿第一方向排布的位于同一行的多个子像素单元25构成一个像素单元行21,栅极驱动电路22中的各个栅极驱动单元36分别与对应的栅极线23电连接,如此,一个栅极驱动单元36通过其对应的栅极线23即可以驱动整行的子像素单元25,而无需一个子像素单元25对应一个栅极驱动单元36,从而提高栅极驱动电路22的利用率并有效减小电路复杂度。通过栅极驱动单元36对与其对应的像素单元行21进行扫后,控制芯片40通过数据线向对应的子像素单元25发送数据信号,从而实现了显示面板20的逐行显示功能。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4,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22包括多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36,栅极驱动单元36包括输入端26、第一输出端27和第二输出端28;位于第一级的栅极驱动单元36的输入端26通过启动触发信号线29连接控制芯片40,接收控制芯片40通过启动触发信号线29发送的启动触发信号;各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连接下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输入端26,各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二输出端28连接栅极线23。具体地,栅极驱动电路22包括n+1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36,控制芯片40通过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输入端26向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发送启动触发信号,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收到启动触发信号之后通过第二输出端28和对应的栅极线23连接,从而给与其对应的像素单元行21发送驱动信号,对像素单元行进行扫描。此外,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的输出信号作为第二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输入信号,第二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的输出信号作为第三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输入信号,第二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二输出端28的输出信号作为与其对应的像素单元行的驱动信号,以此类推,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的输出信号作为n+1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输入信号,第二输出端28的输出信号作为其对应的像素单元行的驱动信号,如此,控制芯片40只需通过启动触发信号线29向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发送启动触发信号,而无需向所有的栅极驱动单元36分别发送启动触发信号,即可实现各级栅极驱动单元36逐级对对应的像素单元行21进行扫描,可有效减少电路走线,从而减小电路复杂度,提高抗干扰性。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4,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32的输入端与位于最后一级的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电连接,位于最后一级的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向背光驱动电路32发送第一触发信号;背光驱动电路32的输出端与led灯31电连接。

具体地,请继续参见图4,该实施例将最后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的输出信号作为背光驱动电路32的触发信号,启动背光驱动电路32,使背光驱动电路32输出信号至led灯31,驱动led灯31发光,也就是说,在完成所有像素单元行的一次扫描后,再启动背光驱动电路32,如此,led灯31发光的过程便晚于像素单元行21接收显示数据信号的过程,即背光模组30中led灯31的点亮晚于显示画面,避免出现背光模组30中led灯31已经点亮但显示画面还未呈现的现象,有利于提升显示模组100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请参见图5,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22与背光驱动电路32的另一种连接关系图,背光驱动电路32的输入端与启动触发信号线29电连接,接收控制芯片40通过启动触发信号线29发送的启动触发信号,启动触发信号作为第一触发信号;背光驱动电路32的输出端与led灯31电连接。

具体地,图5所示实施例中,将与控制芯片40连接的启动触发信号线29分别与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和背光驱动电路32连接,控制芯片通过启动触发信号线29发送的启动触发信号同时发送至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和背光驱动电路32,然后通过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二输出端28的输出信号驱动像素单元行,并将背光驱动电路32的输出信号发送给led灯31,驱动led灯31发光,如此,栅极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栅极驱动单元36和背光驱动电路32同时被启动,当栅极驱动电路对像素单元行的扫描频率与背光模组中led的扫描频率一致时,可以使背光驱动电路32驱动led灯31发光的过程与像素单元行21接收显示数据信号的过程同步,即背光模组30中led灯31的点亮与显示画面同步,改善了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30中led灯31的点亮早于显示画面的现象,有利于提升显示模组100的显示效果。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中led的扫描频率与栅极驱动电路对像素单元行的扫描频率可设置为相同,也可设置为不同,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可选地,请参见图6,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22与背光驱动电路32的另一种连接关系图,栅极驱动单元36包括n+1级,n为非负整数;背光驱动电路32的输入端与第一级至第n级的栅极驱动单元36中的任一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电连接,第一输出端27向背光驱动电路32发送第一触发信号;背光驱动电路32的输出端与led灯31电连接。

具体地,请参见图6,栅极驱动电路22包括n+1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36。可以将第一级至第n级的栅极驱动单元36中的任一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的输出信号作为背光驱动电路32的输入信号,例如可以将第二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的输出信号输入背光驱动电路32来驱动led灯31发光,也可以将其它任意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的输出信号输入背光驱动电路32来驱动led灯31发光,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当背光驱动电路连接的是位于第n级的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时,对于背光驱动电路的触发是在完成对n个子像素单元行的扫描后进行的,这样就使得背光模组30中led灯31的点亮晚于显示画面,改善了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30中led灯31的点亮早于显示画面的现象,因而有利于提升显示模组100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还包括电平转换器50,背光驱动电路32的输入端通过电平转换器与栅极驱动电路22电连接。请参见图7,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平转换器与背光驱动电路32的一种连接关系图。具体地,当栅极驱动电路22的工作电压高于背光驱动电路32的工作电压,使得栅极驱动电路22的输出信号不能直接发送给背光驱动电路32时,可以在栅极驱动电路22与背光驱动电路32之间增加一个电平转换器50,通过电平转换器50将栅极驱动电路32的输出信号转换为背光驱动电路32可以接收的电平信号,以保证背光驱动电路32能够正常工作。需要说明的是,电平转换器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可以通过集成芯片的方式来构成电平转换器,也可以通过mos管搭建电路来形成电平转换器,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3,背光模组30为直下式背光模组30,led灯31呈阵列排布,例如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将多个led灯31均匀的分布在背光模组30上当作发光源,光源是从显示面板20的底部射出,可以使背光均匀的传达到整个显示面板20,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20的显示亮度。需要说明的是,图3仅示意性地给出了led灯31在背光模组30上的一种排布情况,并不代表实际的数量和尺寸,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中的led灯还可采用其他的分布方式,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可选地,请参见图8,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开关电路33与led灯31的一种连接关系图,背光模组30还包括多个开关电路33,位于同一行的led灯31连接同一开关电路33,背光驱动电路32的输出端分别与各开关电路33电连接。具体地,将led灯31按行进行划分,用一个开关电路33控制位于同一行的led灯31,使其按照行进行扫描驱动点亮。如此设计,可以分区域独立控制光源点亮或关闭,从而减少功耗节约成本。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开关电路33可采用mos管搭建电路的方式来形成,也可采用其他的方式形成,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200,请参见图9,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的一种俯视图,包括显示模组100,该显示模组10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10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的实施例可参见上述显示模组100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请结合图1-图3以及图10,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100的驱动方法的一种流程图,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100的驱动方法,其中,显示模组100设置有显示区10和环绕显示区10的非显示区11,显示模组100包括:

显示面板20,包括位于显示区10的多个像素单元行21以及位于非显示区11的栅极驱动电路22,栅极驱动电路22与像素单元行21电连接,向像素单元行21发送驱动信号,像素单元行21包括多个子像素单元26;

背光模组30,包括位于显示区10的多个led灯31和位于非显示区11的背光驱动电路32,背光驱动电路32与led灯31电连接,向led灯31发送启动信号;背光驱动电路32还与栅极驱动电路22电连接;

控制芯片40,位于非显示区11,与栅极驱动电路22和子像素单元25电连接,并向子像素单元25发送数据信号;

显示模组100的驱动方法包括:

步骤301:控制芯片40控制栅极驱动电路22向像素单元行21发送驱动信号,对像素单元行21进行扫描;

步骤302:栅极驱动电路22向背光驱动电路32发送第一触发信号,启动背光驱动电路32,使背光驱动电路32向led灯31发送驱动信号。

具体地,请参见图2,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100设置有显示区10和环绕显示区10的非显示区11,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面板20,显示面板20上包括横向和纵向排布的多个子像素单元25,位于同一行的多个子像素单元25构成一个像素单元行21,显示面板20上还包括与上述像素单元行21进行电连接的栅极驱动电路22,由栅极驱动电路22向像素单元行21发送驱动信号,如此可以对子像素单元25进行逐行扫描。显示模组100还包括背光模组30,请参见图3,背光模组30包括横向和纵向分别排布的多个led灯31,这些led灯31用于为显示面板20提供光源,背光模组30还包括背光驱动电路32,背光驱动电路32位于非显示区11且与led灯31之间电连接,用于向led灯31发送启动信号,驱动led灯31发光。请继续参见图2,显示模组100还包括控制芯片40,控制芯片40位于非显示区11内,分别与栅极驱动电路22和子像素单元25进行电连接,因此可以通过控制芯片40启动触发栅极驱动电路22,也可以通过控制芯片40向子像素单元25发送数据信号。此外,请参见图4,背光驱动电路32与栅极驱动电路22之间进行电连接,将栅极驱动电路22发送的第一触发信号作为启动背光驱动电路32的触发信号,启动背光驱动电路32使其驱动led灯31发光;本申请利用栅极驱动电路的信号作为背光驱动电路的触发信号时,可以使背光驱动电路驱动led灯发光的过程与像素单元行接收显示数据信号的过程同步,或者使背光驱动电路驱动led灯发光的过程稍晚于像素单元行接收显示数据信号的过程,也就是使得背光模组30中led灯31的点亮与显示画面同步或晚于显示画面,如此设计改善了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中led灯的点亮早于显示画面的现象,因而有利于提升显示模组100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4-图6,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22包括n+1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36,栅极驱动单元36包括输入端26、第一输出端27和第二输出端28;位于第一级的栅极驱动单元36的输入端26通过启动触发信号线29连接控制芯片40;各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连接下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输入端26,各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二输出端28连接栅极线23;背光驱动电路32的输入端与启动触发信号线29电连接,或者,与第一级至第n+1级的栅极驱动单元36中的任一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电连接;具体地,栅极驱动电路22包括n+1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36,控制芯片40通过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输入端26向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发送启动触发信号,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收到启动触发信号之后通过第二输出端28和对应的栅极线23连接,从而给与其对应的像素单元行21发送驱动信号,对像素单元行21进行扫描。此外,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的输出信号作为第二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输入信号,第二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的输出信号作为第三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输入信号,第二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二输出端28的输出信号作为与其对应的像素单元行21的驱动信号,以此类推,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的输出信号作为n+1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输入信号,第二输出端28的输出信号作为其对应的像素单元行21的驱动信号,如此,控制芯片40只需通过启动触发信号线29向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发送启动触发信号,而无需向所有的栅极驱动单元36分别发送启动触发信号,即可实现各级栅极驱动单元36逐级对对应的像素单元行21进行扫描,可有效减少电路走线,从而减小电路复杂度,提高抗干扰性。此外,可以将控制芯片40输出的启动触发信号或者任一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的输出信号作为背光驱动电路32的输入信号,驱动led灯31发光。如此,可以使背光驱动电路32驱动led灯31发光的过程与像素单元行21接收显示数据信号的过程同步,或者使背光驱动电路驱动led灯31发光的过程稍晚于像素单元行21接收显示数据信号的过程,从而使得背光模组30中led灯31的点亮与显示画面同步或晚于显示画面,改善了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30中led灯31的点亮早于显示画面的现象,因而有利于提升显示模组100和显示装置200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上述步骤301中,控制芯片40控制栅极驱动电路22向像素单元行21发送驱动信号,对像素单元行21进行扫描,进一步为:控制芯片40通过启动触发信号线29向位于第一级的栅极驱动单元36的输入端26发送启动触发信号,使各级的栅极驱动电路22逐级对对应的像素单元行21进行扫描。请参见图4,控制芯片40通过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输入端26向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发送启动触发信号,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收到启动触发信号之后通过第二输出端28和对应的栅极线23连接,从而给与其对应的像素单元行21发送驱动信号,对像素单元行21进行扫描。此外,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的输出信号作为第二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输入信号,第二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的输出信号作为第三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输入信号,第二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二输出端28的输出信号作为与其对应的像素单元行21的驱动信号,以此类推,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的输出信号作为n+1级栅极驱动单元36的输入信号,第二输出端28的输出信号作为其对应的像素单元行21的驱动信号,如此,控制芯片40只需通过启动触发信号线29向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36发送启动触发信号,而无需向所有的栅极驱动单元36分别发送启动触发信号,即可实现各级栅极驱动单元36逐级对对应的像素单元行21进行扫描,可有效减少电路走线,从而减小电路复杂度,提高抗干扰性。

可选地,上述步骤302中,栅极驱动电路22向背光驱动电路32发送第一触发信号,进一步为:启动触发信号线向背光驱动电路32发送第一触发信号,或者,第一级至第n+1级的栅极驱动单元36中的任一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向背光驱动电路32发送第一触发信号。具体地,请参见图4-图6,可以将控制芯片40通过启动触发信号线29与背光驱动电路32连接,将其输出的启动触发信号作为背光驱动电路32的输入信号,或者将任一栅极驱动单元36的第一输出端27的输出信号作为背光驱动电路32的输入信号,驱动led灯31发光,如此,可以使背光驱动电路32驱动led灯31发光的过程与像素单元行21接收显示数据信号的过程同步,或者使背光驱动电路驱动led灯31发光的过程稍晚于像素单元行21接收显示数据信号的过程,从而使得背光模组30中led灯31的点亮与显示画面同步或晚于显示画面,改善了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30中led灯31的点亮早于显示画面的现象,因而有利于提升显示模组100和显示装置200的显示效果。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中,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控制芯片,背光模组包括多个led灯和用于驱动led灯发光的背光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包括与多个像素单元行电连接的栅极驱动电路,背光驱动电路驱动led灯发光为显示面板的显示提供光源。特别是,本申请中的背光驱动电路与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由栅极驱动电路向背光驱动电路发送第一触发信号,促使背光驱动电路向led灯发送启动信号。通常,栅极驱动电路对像素单元行进行逐行扫描,经过扫描的像素单元行接收显示数据信号,因此当本申请利用栅极驱动电路的信号作为背光驱动电路的触发信号时,可以使背光驱动电路驱动led灯发光的过程与像素单元行接收显示数据信号的过程同步,或者使背光驱动电路驱动led灯发光的过程稍晚于像素单元行接收显示数据信号的过程,也就是使得背光模组中led灯的点亮与显示画面同步或晚于显示画面,如此设计改善了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中led灯的点亮早于显示画面的现象,因而有利于提升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