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演示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6144发布日期:2018-08-31 23:25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演示模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病理学教学中,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形成淋巴结转移癌,最后进入血流继发血道转移。教师讲授时用单纯语言描述难以理解基内容并且印象不深。在黑板上画图不仅费时,而且难以将真实病变完整演示出来。尽管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但直观演示性效果明显不足。为此需要一种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演示模型。

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220297630.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演示模型,能够直观地展示肿瘤淋巴道转移的病理过程,结构简单。然而其模拟效果单一,不能模拟出肿瘤的跳跃性转移和逆行性转移过程、不能模拟出不同淋巴结位置肿瘤的滋生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演示模型,其结构简单,能够直观形象展示肿瘤淋巴道转移的病理过程,而且对于不同淋巴结位置肿瘤的滋生、跳跃性转移和逆行性转移过程均可模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演示模型,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分布的原发癌模型、输入淋巴管模型、局部淋巴结模型、输出淋巴管模型、远处淋巴结模型、胸导管模型和血液池,还包括透明外壳;透明外壳底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和蠕动泵;透明外壳内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电磁铁;所述原发癌模型、输入淋巴管模型、局部淋巴结模型、输出淋巴管模型、远处淋巴结模型、胸导管模型和血液池池均固定在透明外壳内;局部淋巴结模型内部和远处淋巴结模型内部均为螺旋管状结构;局部淋巴结模型通过输入淋巴管模型与原发癌模型连通;远处淋巴结模型通过输出淋巴管模型与局部淋巴结模型连通;血液池通过胸导管模型与远处淋巴结模型连通;输入淋巴管模型、输出淋巴管模型和胸导管模型上均安装有电磁截止阀;输入淋巴管模型上设置有支路淋巴管模型;支路淋巴管模型一端与输入淋巴管模型连通,另一端与输出淋巴管模型连通;所述蠕动泵的输出端连通有逆行淋巴管模型;逆行淋巴管模型一端与远处淋巴结模型连通,另一端与血液池连通;所述电磁铁分别与局部淋巴结模型和远处淋巴结模型一一对应;原发癌模型内部填充有原发癌细胞液模型;所述原发癌细胞液模型为磁流变液材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演示模型的透明外壳内固定安装有流量泵;流量泵的抽液口连通有抽液管,排液口连通有排液管;所述抽液管与血液池下部连通,排液管与原发癌模型上部连通。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演示模型的支路淋巴管模型上安装有电磁流量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蓄电池能够为蠕动泵、电磁铁、电磁截止阀、流量泵以及电磁流量阀供电;局部淋巴结模型通过输入淋巴管模型与原发癌模型连通、远处淋巴结模型通过输出淋巴管模型与局部淋巴结模型连通、血液池通过胸导管模型与远处淋巴结模型连通,能够模拟肿瘤淋巴道转移的常见过程:癌细胞——侵入输入淋巴管——累及局部淋巴结——通过输出淋巴结——累及远处淋巴结——胸导管——进入血流;输入淋巴管模型、输出淋巴管模型和胸导管模型上均安装有电磁截止阀,起到对各处的阻断作用,从而模拟淋巴道转移的不同阶段;支路淋巴管模型一端与输入淋巴管模型连通,另一端与输出淋巴管模型连通,能够模拟肿瘤淋巴道转移过程中的跳跃性转移;逆行淋巴管模型一端与远处淋巴结模型连通,另一端与血液池连通,能够模拟肿瘤淋巴道转移过程中的逆行性转移。

2、蠕动泵为逆行性转移提供动力支持;电磁铁分别与局部淋巴结模型和远处淋巴结模型一一对应,电磁铁能够提供磁场作用,原发癌细胞液模型为磁流变液材质,磁流变液材质在磁场作用下能够呈现高粘度、低流动性的特性,在没有磁场情况下则恢复牛顿流体特性,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更加直观地模拟癌细胞在淋巴结处滋生聚集地情况。

3、通过流量泵能够将血液池中的原发癌细胞液模型抽回到原发癌模型,实现循环过程,方便多次演示;支路淋巴管模型上安装有电磁流量阀,能够调节跳跃性转移的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1、原发癌模型;2、输入淋巴管模型;3、局部淋巴结模型;4、输出淋巴管模型;5、远处淋巴结模型;6、胸导管模型;7、血液池;8、透明外壳;9、蓄电池;10、蠕动泵;11、电磁铁;12、电磁截止阀;13、支路淋巴管模型;14、逆行淋巴管模型;15、原发癌细胞液模型;16、流量泵;17、抽液管;18、排液管;19、电磁流量阀;20、滑动变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演示模型,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分布的原发癌模型1、输入淋巴管模型2、局部淋巴结模型3、输出淋巴管模型4、远处淋巴结模型5、胸导管模型6和血液池7,还包括透明外壳8;透明外壳8底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9和蠕动泵10;透明外壳8内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电磁铁11;所述原发癌模型1、输入淋巴管模型2、局部淋巴结模型3、输出淋巴管模型4、远处淋巴结模型5、胸导管模型6和血液池7池均固定在透明外壳8内;局部淋巴结模型3内部和远处淋巴结模型5内部均为螺旋管状结构;局部淋巴结模型3通过输入淋巴管模型2与原发癌模型1连通;远处淋巴结模型5通过输出淋巴管模型4与局部淋巴结模型3连通;血液池7通过胸导管模型6与远处淋巴结模型5连通;输入淋巴管模型2、输出淋巴管模型4和胸导管模型6上均安装有电磁截止阀12;输入淋巴管模型2上设置有支路淋巴管模型13;支路淋巴管模型13一端与输入淋巴管模型2连通,另一端与输出淋巴管模型4连通;所述蠕动泵10的输出端连通有逆行淋巴管模型14;逆行淋巴管模型14一端与远处淋巴结模型5连通,另一端与血液池7连通;所述电磁铁11分别与局部淋巴结模型3和远处淋巴结模型5一一对应;原发癌模型1内部填充有原发癌细胞液模型15;所述原发癌细胞液模型15为磁流变液材质。

透明外壳8内固定安装有流量泵16;流量泵16的抽液口连通有抽液管17,排液口连通有排液管18;所述抽液管17与血液池7下部连通,排液管18与原发癌模型1上部连通;支路淋巴管模型13上安装有电磁流量阀19。

在演示过程中,首先将电磁截止阀12全部打开,将流量泵16打开,本实用新型即可模拟肿瘤淋巴道转移的常见过程,此时流程为:原发癌细胞液模型15——输入淋巴管模型2——局部淋巴结模型3——输出淋巴管模型4——远处淋巴结模型5——胸导管模型6——血液池7。

当模拟癌细胞跳跃性转移过程时,打开电磁流量阀19,一部分原发癌细胞液模型15即可通过支路淋巴管模型13直接进入输出淋巴管模型4内,继而进入到远处淋巴结模型5,此时即跳过了局部淋巴结模型3;另外,调节电磁流量阀19,能够改变支路淋巴管模型13内的原发癌细胞液模型15的流速,使跳跃性转移的模拟过程能够适应不同患者,例如有些患者发生癌细胞跳跃性转移情况较严重,即可将电磁流量阀19通过的流量加大,反之则减小。

当模拟癌细胞逆行性转移过程时,打开蠕动泵10,血液池7中的一部分癌细胞液模型即可通过逆行淋巴管模型14回流到远处淋巴结模型5内;与跳跃性转移的模拟类似,改变蠕动泵10的工作速率,即能够改变逆行淋巴管模型14内的原发癌细胞液模型15的流速,使逆行性转移的模拟过程能够适应不同患者。

本实施例采用磁流变液材质的原发癌细胞液模型15,首先使局部淋巴结模型3处的电磁铁11工作,产生磁场作用,此时局部淋巴结模型3处的原发癌细胞液模型15即发生磁流变化,即粘度升高、流动性降低,同时由于远处淋巴结模型5处电磁铁11未工作,因此原发癌细胞液模型15在远处淋巴结模型5处流动恢复正常,通过该设置能够模拟某淋巴结处癌细胞滋生而远端的淋巴结还未被癌细胞侵扰的状况;对于一些逆行性转移或跳跃性转移的患者来说,可能存在远端淋巴结处癌细胞滋生而近端淋巴结处未被侵扰的情况,此时即可使远处淋巴结模型5处的电磁铁11工作,局部淋巴结模型3处的电磁铁11不工作;使电磁铁11全部工作,此时即可模拟癌细胞在淋巴结处全面滋生的状况。

由于磁流变液材质受到磁场越强,其粘度越高,流动性越低,因此本实施例中可在电磁铁11的电路中分别增加滑动变阻器20,如图2所示,这样即可使局部淋巴结模型3和远处淋巴结模型5内的原发癌细胞液模型15流动性可调,以适应不同患者的不同淋巴结处癌细胞滋生的状况。

本实施例中蠕动泵10选择PCE-Mini型可调速蠕动泵10,流量泵16选用 WNY系列的微型可调速流量泵16,透明外壳8选用亚克力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