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课用实验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7938发布日期:2018-11-07 20:52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理课用实验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实验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物理课用实验桌。



背景技术:

物理课程需要接触大量的物理实验,进行实验操作时,需要使用到实验桌,用来像学生展示实验现象等。

现有技术中的实验桌功能单一,学生上课使用不是很方便,因此设置一种多功能实验桌,保证装置带有旋转功能,能够多角度展示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有利于展示实验成果,另外方便实验用品储存,同时便于清洗存放量杯等玻璃器皿,因此设置本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物理课用实验桌。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物理课用实验桌,包括一对条形底座,一对所述条形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门型围板,所述门型围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条形桌面本体,所述条形桌面本体上表面中心处加工有矩形水槽,所述矩形水槽内嵌装有不锈钢水池,所述不锈钢水池内下表面中心处加工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嵌装有通过条形桌面本体伸出的锥形水漏,所述锥形水漏内嵌装有过滤网,所述条形桌面本体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无盖保护箱,所述无盖保护箱内下表面设有蓄水箱和废水收集桶,所述蓄水箱内设有微型泵,所述蓄水箱上表面右端加工有流水口,所述流水口内嵌装有通过条形桌面本体伸出的折型水管,所述折型水管一端固定连接有J型流水头,所述J型流水头上套装有手动控制阀,所述折型水管另一端通过拉伸水管与蓄水箱内的微型泵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水漏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废水排水管,所述废水排水管一端伸入废水收集桶,所述条形桌面本体上表面且位于矩形水槽两侧固定连接有一对折型护板,每个所述折型护板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灯架,每个所述灯架上均安装有照明灯管,每个所述折型护板上表面均加工有圆形凹槽,每个圆形凹槽内均嵌装有旋转端向上的微型旋转电机,每个所述微型旋转电机的旋转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形展示板,所述条形桌面本体前侧表面两端加工有一对储物槽,每个所述储物槽内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对移动滑道,每个移动滑道上均设有移动滑块,每相邻的一对所述移动滑块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实验用品储物匣,每个所述实验用品储物匣内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每个所述实验用品储物匣内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橡胶隔板,所述条形桌面本体右侧表面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微型泵、照明灯管和微型旋转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无盖保护箱前侧表面加工有矩形开口,所述无盖保护箱前侧表面活动连接有与矩形开口相匹配的活动挡门,所述活动挡门前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圆形拉手。

所述蓄水箱上表面左端加工有加水口,所述加水口内嵌装有密封塞。

每个所述实验用品储物匣前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矩形密封板,每个所述矩形密封板前侧表面均活动连接有拉环。

所述废水收集桶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搬运把手。

每个所述条形底座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对橡胶防滑垫片。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物理课用实验桌,结构新颖,使用方便,有利于物理教学实验使用,便于展示实验成果,方便清洗实验器具,可利用价值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物理课用实验桌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物理课用实验桌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物理课用实验桌的俯视图;

图中,1、条形底座;2、门型围板;3、条形桌面本体;4、不锈钢水池;5、锥形水漏;6、过滤网;7、无盖保护箱;8、蓄水箱;9、废水收集桶;10、微型泵;11、折型水管;12、J型流水头;13、手动控制阀;14、拉伸水管;15、废水排水管;16、折型护板;17、灯架;18、照明灯管;19、微型旋转电机;20、圆形展示板;21、移动滑道;22、移动滑块;23、实验用品储物匣;24、减震垫;25、橡胶隔板;26、控制器;27、活动挡门;28、半圆形拉手;29、密封塞;30、矩形密封板;31、拉环;32、搬运把手;33、橡胶防滑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物理课用实验桌,包括一对条形底座1,一对所述条形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门型围板2,所述门型围板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条形桌面本体3,所述条形桌面本体3上表面中心处加工有矩形水槽,所述矩形水槽内嵌装有不锈钢水池4,所述不锈钢水池4内下表面中心处加工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嵌装有通过条形桌面本体3伸出的锥形水漏5,所述锥形水漏5内嵌装有过滤网6,所述条形桌面本体3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无盖保护箱7,所述无盖保护箱7内下表面设有蓄水箱8和废水收集桶9,所述蓄水箱8内设有微型泵10,所述蓄水箱8上表面右端加工有流水口,所述流水口内嵌装有通过条形桌面本体3伸出的折型水管11,所述折型水管11一端固定连接有J型流水头12,所述J型流水头12上套装有手动控制阀13,所述折型水管11另一端通过拉伸水管14与蓄水箱8内的微型泵10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水漏5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废水排水管15,所述废水排水管15一端伸入废水收集桶9,所述条形桌面本体3上表面且位于矩形水槽两侧固定连接有一对折型护板16,每个所述折型护板16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灯架17,每个所述灯架17上均安装有照明灯管18,每个所述折型护板16上表面均加工有圆形凹槽,每个圆形凹槽内均嵌装有旋转端向上的微型旋转电机19,每个所述微型旋转电机19的旋转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形展示板20,所述条形桌面本体3前侧表面两端加工有一对储物槽,每个所述储物槽内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对移动滑道21,每个移动滑道21上均设有移动滑块22,每相邻的一对所述移动滑块22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实验用品储物匣23,每个所述实验用品储物匣23内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垫24,每个所述实验用品储物匣24内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橡胶隔板25,所述条形桌面本体3右侧表面设有控制器26,所述控制器2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微型泵10、照明灯管18和微型旋转电机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无盖保护箱7前侧表面加工有矩形开口,所述无盖保护箱7前侧表面活动连接有与矩形开口相匹配的活动挡门27,所述活动挡门27前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圆形拉手28;所述蓄水箱8上表面左端加工有加水口,所述加水口内嵌装有密封塞29;每个所述实验用品储物匣23前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矩形密封板30,每个所述矩形密封板30前侧表面均活动连接有拉环31;所述废水收集桶9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搬运把手32;每个所述条形底座1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对橡胶防滑垫片33。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一对条形底座1用于稳定承载整个装置,保证装置固定,门型围板2起到支撑防护的作用,条形桌面本体3作为实验平台被使用,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不锈钢水池4用于清洗实验仪器,达到便于器皿清洁的效果,锥形水漏5有利于污水排放,过滤网6便于过滤污水中的杂质,防止堵塞,蓄水箱8内储存干净的水,微型泵10通过拉伸水管14与折型水管11连接有利于自动出水,手动控制阀13有利于手动控制出水,J型流水头12有利于净水流出使用,废水排水管15有利于污水排放到废水收集桶9内收集,一对折型护板16起到固定支撑作用,照明灯管18亮起在条件昏暗时达到照明效果,圆形展示板20用于展示学生实验后的成品,微型旋转电机19通过缓慢旋转变换角度,有利于各个角度观察实验现象,一对移动滑道21上的移动滑块22有利于带动实验用品储物匣23里外抽拉,方便拿取实验用具,实验用品储物匣23用于承装实验用具,减震垫24防止玻璃用具破碎或者磕碰,多个橡胶隔板25有利于将不同的用具分隔开,结构新颖,使用方便,有利于物理教学实验使用,便于展示实验成果,方便清洗实验器具,可利用价值高。

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在本装置上安装可编程系列控制器26和一台电机驱动器,选择控制器26的型号为,在装置上设置市电接口,将市电接口的接电端与控制器26的输入端子电性连接,同时将市电接口的输入端与电源线电性连接,将该型号控制器26的四个输出端子通过导线分别与一台电机驱动器、微型泵10、照明灯管18和微型旋转电机19的输入端连接,本领域人员在将一台电机驱动器通过导线与微型旋转电机19的接线端连接。本领域人员通过控制器编程后,完全可控制各个电器件的工作顺序,具体工作原理如下:一对条形底座1用于稳定承载整个装置,门型围板2起到支撑防护的作用,条形桌面本体3作为实验平台被使用,矩形水槽内嵌装的不锈钢水池4用于清洗实验仪器,出水口内嵌装的锥形水漏5有利于污水排放,通过过滤网6过滤污水中的杂质,无盖保护箱7用于承装蓄水箱8和废水收集桶9,蓄水箱8内储存干净的水,微型泵10通过拉伸水管14与折型水管11连接有利于自动出水,清洁用具时,手动打开手动控制阀13,此时净水通过J型流水头12流出使用,同时产生的污水通过废水排水管15排放到废水收集桶9内收集,一对折型护板16起到固定支撑作用,进行实验操作时,灯架17上的照明灯管18亮起达到照明效果,圆形凹槽用于承载微型旋转电机19,学生将实验后的成品放置在圆形展示板20上,随后通过控制器26控制微型旋转电机19开始缓慢旋转,有利于各个角度观察实验现象,一对储物槽用于承载实验用品储物匣23,一对移动滑道21上的移动滑块22有利于带动实验用品储物匣23里外抽拉,方便拿取实验用具,实验用品储物匣23用于承装实验用具,减震垫24防止玻璃用具破碎或者磕碰,多个橡胶隔板25有利于将不同的用具分隔开,矩形开口有利于加水或者清除污水,活动挡门27起到密封保护作用,半圆形拉手28便于开关活动挡门27,加水口有利于添加水,密封塞29防止水洒出,矩形密封板30有利于保护实验用品储物匣23,拉环31有助于抽拉实验用品储物匣23,一对搬运把手32方便搬运废水收集桶9进行污水处理,橡胶防滑垫片33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