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形的灯箱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5940发布日期:2018-10-12 23:52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广告设备,尤其涉及灯箱。



背景技术:

灯箱是常见了广告设备,分为大型灯箱与小型灯箱,大型灯箱多设置在路边,采用滚动循环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广告,或者使用LED电子显示屏替代机械滚动循环的方式。但这种灯箱的角度是垂直于地面的,其面向的在地面行走的人们,而现在人们白天黄金时段均在写字楼或者在居民楼等高层建筑内,难以向高层建筑内的人们投送广告。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变形的灯箱模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有灯箱本体,其特征在于,灯箱本体为弧形形状且为向后倾斜设置,灯箱本体后部依次设置有大支撑板和带螺纹孔的大平板,螺栓穿过大平板固定在地面,灯箱本体后部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容置槽,其中一侧的容置槽内通过转轴设置有连接板a,另一侧的容置槽内设置有连接板b,连接板a侧壁顶部通过延伸板而固定有转杆,连接板b底部固接有带转槽的固定柱,相邻的灯箱本体之间通过转动连接的转杆与转槽而首尾相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大平板上开设有通槽,呈球体形状的接触部通过转轴转动的设置在通槽内,螺纹孔开设在接触部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灯箱本体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小支撑板,小支撑板也设置有小平板,小平板也设置有与大平板内结构相似的小接触部,小接触部上也开设有螺纹孔。

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新的大型灯箱,该大型灯箱不仅能够向地面上的人们展示广告信息,也能够向高楼内的人们展示广告信息。灯箱之间采用类似铰链的装置转动连接,可调节相互之间的角度,同时灯箱本体背部设置了固定装置,使得在单个灯箱本体角度变化时,仍能提供一定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可变形的灯箱模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有灯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灯箱本体1为弧形形状且为向后倾斜设置,灯箱本体1后部依次设置有大支撑板2和带螺纹孔的大平板3,螺栓5穿过大平板3固定在地面,灯箱本体1后部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容置槽4,其中一侧的容置槽4内通过转轴设置有连接板a6,另一侧的容置槽4内设置有连接板b7,连接板a6侧壁顶部通过延伸板8而固定有转杆9,连接板b7底部固接有带转槽(未图示)的固定柱11,相邻的灯箱本体1之间通过转动连接的转杆9与转槽而首尾相接。

灯箱本体1至少两个为一组,根据情况可使用三个甚至更多的灯箱本体1组成模组。灯箱本体1之间通过类似于铰链的装置实现转动连接,通过也可拆卸。具体的是在其中一个灯箱本体1的连接板a6上设置有转杆9,而在另一个灯箱本体1的连接板b7上设置有供转杆9转动的固定柱11,转杆9与固定柱11之间的转动实现了灯箱本体1之间的转动连接。灯箱本体1通过大支撑板2的大平板3固定在地面。

灯箱本体1的弧形可分为两种,即向外弯曲和向内弯曲,向外弯曲能够获得更大的展示角度,向内弯曲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因为反光而导致的不清晰问题。

优选的,大平板3上开设有通槽12,呈球体形状的接触部13通过转轴转动的设置在通槽12内,螺纹孔开设在接触部13上。在保持大平板3与大支撑板2角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转动球形的接触部13而使插入螺纹孔的螺栓5始终以垂直的状态插入地面。

优选的,灯箱本体1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小支撑板14,小支撑板14也设置有小平板15,小平板15也设置有与大平板3内结构相似的小接触部16,小接触部16上也开设有螺纹孔。在大平板3两侧还设置有“小一号”的小平板15,小平板15其余的结构与大平板3相同,通过调节一个球形的小接触部16的角度来视线螺栓5始终以垂直状态插入地面,而“小一号”的小支撑板14及其其他结构的作用是辅助大支撑板2,更好的提供支撑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