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透镜对光的作用研究的透镜结构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2366发布日期:2019-05-07 22:2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物理实验透镜对光的作用研究的透镜结构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用具结构、物理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物理实验透镜对光的作用研究的透镜结构组。



背景技术:

在物理教学上凹镜和凸镜都是利用光的折射的原理成像光学显微镜和望远镜(包括一部分天文望远镜)都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制成的放大镜和显微镜是用于观测放置在观测人员近处应予放大的物体的凸透镜。

如申请号:201621452547.6中涉及一种小孔成像实验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使用方便的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包括支撑板和活动板,通过在支撑板上端开有相对的两个通孔,通孔内部通过弹簧连接有卡板,节约时间,同时也便于固定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上表面,在活动板上表面两端凹槽内部设有伸缩杆,伸缩杆内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表面开有滑道,滑道起到固定实验装置。

又如201620360403.1中公开了一种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包括导轨座,导轨座的导轨内设置有可以滑动的第一暗箱和第二暗箱,第一暗箱和第二暗箱均为圆筒状结构,第一暗箱与第二暗箱之间设置有可调节长度的调节杆,第一暗箱内设置有灯泡、毛玻璃板和人字屏,毛玻璃板与人字屏贴合在一起,第二暗箱设置有像屏套筒和多个成像小孔,像屏套筒通过螺纹固定在第二暗箱内,像屏套筒设置有观察孔和用于显像的像屏,像屏和观察孔分别位于像屏套筒的两端,灯泡、毛玻璃板、人字屏、成像小孔、像屏和观察孔从左至右依次排列。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人发现,类似于上述结构的一些成像式实验装置,再利用透镜组成对光组件进行滑动实验时,往往组成的装置结构单一,功能性差,而物理教学实验过程中测试的光源结果应该是多样化的,显然传统的聚光投影教学工具效果单一,拓展教学性能差,特别是相临两组镜片不能实现更换,且多组镜片架之间采用的安装结构过于复杂,采用传统的蜡烛点火式作为光源组件应用操作麻烦。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物理实验透镜对光的作用研究的透镜结构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物理实验透镜对光的作用研究的透镜结构组,以解决现有的物理用透镜组件结构单一,功能性差,物理教学实验过程中测试的光源结果应该是多样化的,显然传统的聚光投影教学工具效果单一,拓展教学性能差,特别是相临两组镜片不能实现更换,且多组镜片架之间采用的安装结构过于复杂,采用传统的蜡烛点火式作为光源组件应用操作麻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物理实验透镜对光的作用研究的透镜结构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物理实验透镜对光的作用研究的透镜结构组,包括底板,左右立柱,滑槽,吹气座,滑管,呈像座,中间镜片架,左镜片架,灯座,右镜片架,电子打火杆,电子打火架,第一气罐,第一出气管,波纹段,出气头,第二气罐,扳杆,轴套,滑块,连接吊耳,第二出气管,点火座,连接套,物体夹紧架和夹片;所述底板的顶面通过左右立柱贯穿两根滑管的方式滑动配合有一处呈像座,一处中间镜片架以及一处灯座,其中中间镜片架的左右端面通过连接吊耳配合橡胶连接套的方式过盈配合有一处左镜片架和一处右镜片架;所述左右立柱中的左侧立柱的顶面上安装有一处轴套,且在轴套内通过轴承转动配合有一处管质吹气座,并且在吹气座的顶端与外壁分别配合有一处喷出气体的喇叭状结构的出气头和一处用于扳动吹气座旋转的扳杆;所述第一出气管贯穿进吹气座的管腔中与出气头实现气道连通,并且在第一出气管的管路上还配合有气压阀门,并且第一出气管的进气口连接在底板后端面的第一气罐的出气口上;所述灯座的顶面坐落安装有一处类似于打火机电子打火器结构的电子打火架和一处代替蜡烛应用的点火座,且电子打火架的电子打火杆贯穿进入点火座中;所述底板的前端面安装有一处第二气罐,且第二气罐通过贯穿连接的第二出气管与点火座内的点火头实现气体供应。

进一步的,所述左镜片架和右镜片架上的镜片均通过螺纹的方式安装在镜片架上,即,两者上面的镜片可实现螺纹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吹气座为管腔状结构,其由后侧贯穿进一根第一出气管,且在第一出气管的管段上连接有柔性的波纹段,并且第一出气管的进气口贯穿连接在第一气罐上。

进一步的,所述右镜片架和左镜片架均为Z形拐角结构,且两者向下旋转处于水平状态时位于滑管的顶侧。

进一步的,所述右镜片架和左镜片架向上旋转打开处于垂直状态时,其上面的镜片与中间镜片架上的镜片在同一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右镜片架,左镜片架以及中间镜片架上的镜片架安装孔的内螺纹安装孔径完全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立柱的左侧立柱的顶面开设有一条滑槽,且轴套的通过底面的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上的。

进一步的,所述灯座的右端面通过连接套还连接有一处可拆卸的物体夹紧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结构光源介质为电子打火架,采用电子打火的方式代替原有的蜡烛点火方式,操作简便,不用另准备蜡烛,结构合理,应用卫生,并且在光源左侧相应的安装有可旋转移动的吹风结构,在压力阀的控制下,对光源火点进行缓慢吹风,使火点发生偏移,从而提高了功能性,可利用这一功能,使光源发生变化,在教学实验过程中在呈像板上呈现出多种状态的光源呈像,提高实用性,并且还在光源件与镜片之间安装有可拆卸的物体夹紧架,用于同时投影物品与光源,观看效果,进一步提高实用性。

本结构采用相临的三组镜片当作聚焦对光的介质,针对于此结构与其它结构不同的是,本结构放大镜架上的镜片均可实现拆卸,且由于它们所在的镜片架体上的安装孔内螺纹尺寸一致,因此这些镜片可实现左右中间互相更换,进一步提高实用性,同时利用这一结构特性实现对光取焦,并且中间的镜片架为母体,两侧旋转式结构的镜片架为子体,两侧的旋转式结构便于使用完毕后进行下摆收纳,结构更加简便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镜片架旋转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镜片架上的镜片组合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子打火杆的第二出气管在点火座内穿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物体夹紧架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物体夹紧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左右立柱-2,滑槽-201,吹气座-3,滑管-4,呈像座-5,中间镜片架-6,左镜片架-7,灯座-8,右镜片架-9,电子打火杆-10,电子打火架-11,第一气罐-12,第一出气管-13,波纹段-14,出气头-15,第二气罐-16,扳杆-17,轴套-18,滑块-1801,连接吊耳-19,第二出气管-20,点火座-21,连接套-22,物体夹紧架-23,夹片-230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物理实验透镜对光的作用研究的透镜结构组,包括底板1,左右立柱2,滑槽201,吹气座3,滑管4,呈像座5,中间镜片架6,左镜片架7,灯座8,右镜片架9,电子打火杆10,电子打火架11,第一气罐12,第一出气管13,波纹段14,出气头15,第二气罐16,扳杆17,轴套18,滑块1801,连接吊耳19,第二出气管20,点火座21,连接套22,物体夹紧架23和夹片2301;所述底板1的顶面通过左右立柱2贯穿两根滑管4的方式滑动配合有一处呈像座5,一处中间镜片架6以及一处灯座8,其中中间镜片架6的左右端面通过连接吊耳19配合橡胶连接套的方式过盈配合有一处左镜片架7和一处右镜片架9;所述左右立柱2中的左侧立柱的顶面上安装有一处轴套18,且在轴套18内通过轴承转动配合有一处管质吹气座3,并且在吹气座3的顶端与外壁分别配合有一处喷出气体的喇叭状结构的出气头15和一处用于扳动吹气座3旋转的扳杆17;所述第一出气管13贯穿进吹气座3的管腔中与出气头15实现气道连通,并且在第一出气管13的管路上还配合有气压阀门,并且第一出气管13的进气口连接在底板1后端面的第一气罐12的出气口上;所述灯座8的顶面坐落安装有一处类似于打火机电子打火器结构的电子打火架11和一处代替蜡烛应用的点火座21,且电子打火架11的电子打火杆10贯穿进入点火座21中;所述底板1的前端面安装有一处第二气罐16,且第二气罐16通过贯穿连接的第二出气管20与点火座21内的点火头实现气体供应。

其中,所述左镜片架7和右镜片架9上的镜片均通过螺纹的方式安装在镜片架上,即,两者上面的镜片可实现螺纹移动,并且中间镜片架6上的镜片也可以实现螺纹移动,由此可看出,利用这一原理相临两组镜片在螺纹作用下的位移,从而两两镜片之间聚光对光的得以实施。

其中,所述吹气座3为管腔状结构,其由后侧贯穿进一根第一出气管13,且在第一出气管13的管段上连接有便于其旋转动作的柔性波纹段14,并且第一出气管13的进气口贯穿连接在第一气罐12上,使得第一气罐12内的空气气体打开压力阀门时,冲入第一出气管13内,并进入出气头15,再由出气头15排出。

其中,所述右镜片架9和左镜片架7均为Z形拐角结构,且两者向下旋转处于水平状态时位于滑管4的顶侧,这种Z形结构便于右镜片架9和左镜片架7向上旋转处于垂直状态时,两者与中间的中间镜片架6形成一定的对光距离。

其中,所述右镜片架9和左镜片架7向上旋转打开处于垂直状态时,其上面的镜片与中间镜片架6上的镜片在同一轴线上,形成一条对光轴线,使对光条件实现相临两组镜片对光或三组镜片对光,进一步提高教学实用性,使测试结果得以拓展。

其中,所述右镜片架9,左镜片架7以及中间镜片架6上的镜片架安装孔的内螺纹安装孔径完全一致,由此可看出,因此这些镜片可实现左右中间互相更换,无论是两片凸镜还是两片凹镜,配合一片凹镜或凸镜,可进行多种情况的教学试验,以得到多样化实验目的。

其中,所述左右立柱2的左侧立柱的顶面开设有一条滑槽201,且轴套18的通过底面的滑块1801滑动连接在滑槽201上的,由此可看出,连接在轴套18内的吹气座3不但可以是旋转的,而且还是移动的,因此其相对于点火座21上的点火头吹气动作时,更加灵活方便。

其中,所述灯座8的右端面通过连接套22还连接有一处可拆卸的物体夹紧架23,利用物体夹紧架23顶端的夹片2301可夹取测试用的物体,使物体处于光源与镜片之间,并通过三组镜片拓展投影效果,因此,不单单具有光源投光效果,还具有物体与光源同时的投影效果,而且物体夹紧架23顶端连接的夹片2301通过一处可旋转的平台连接的,因此物体可以旋转,进一步提高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三个镜片所在的镜片架体上的安装孔内螺纹尺寸一致,因此这些镜片可实现左右中间互相更换,进一步提高实用性,同时利用这一结构特性实现对光取焦,并且中间的镜片架为母体,两侧旋转式结构的镜片架为子体,两侧的旋转式结构便于使用完毕后进行下摆收纳,结构更加简便合理,按下电子打火架11上的开关(类似于打火机用的电子打火器),开启第二出气管20上的开关阀门,使得点火座21顶侧的点火出气头,点火,从而代替原有的蜡烛式点火方式,根据灵活性实验需要,可开启第一出气管13上的压力阀门,使第一出气管13向吹气座3上的出气头15喷气,并扳动扳杆17使吹气座3旋转,从而吹向火点,使火点发生偏移,提高投影成像的多样性。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