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笔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5656发布日期:2019-01-25 16:54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粉笔笔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粉笔笔套。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教学课堂上依然使用粉笔在黑板上进行板书,但是为了减少课堂上的粉尘污染,逐渐使用水溶性粉笔代替普通粉笔。但是在板书的过程中,用户也是需要根据粉笔的长短来决定拿稳粉笔的固定点,但稍一用力时,手中的粉笔容易断裂,断裂后的粉笔难以继续用于板书,造成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板书时粉笔不易断裂的粉笔笔套。

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粉笔笔套包括笔管、驱动组件以及抓取块,笔管内设置有中空部,驱动组件与抓取块分别设置在中空部内,驱动组件驱动抓取块在笔管内沿中空部的延伸方向移动;

抓取块包括底板以及多个侧板,多个侧板沿底板的外边缘布置,多个侧板之间设置有抓取部,侧板的自由端远离抓取部倾斜设置。

由此可见,粉笔与抓取块中的底板相邻并设置在抓取部内,多个侧板在粉笔外周从而当驱动组件驱动抓取块移动时,带动粉笔沿中空部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粉笔进入笔管中,随着粉笔的使用粉笔的长度变短后,用户可驱动驱动组件推动粉笔调整笔管外壳书写的粉笔的长度,使笔套外的粉笔的长度处于适当的长度,使得用户在书写的过程中粉笔不易断裂,并且用户在书写的过程中,用户不再直接接触粉笔,从而对用户的皮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方案是,侧板包括第一段与第二段,第一段的第一端弯曲设置并与底板连接,第一段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段的第一端,第二段的第二端朝着远离抓取部的方向倾斜设置。

可见,笔管为圆柱形,第一段与底板连接的第一端弯曲设置,可更好地适应笔管内圆形内壁,减小在抓取块在笔管内移动的过程中产生摩擦,侧板分为两段,每一段与底板之间有不同的角度,在保证侧板能够更好地包覆在粉笔的外周外,还可能保证抓取块能够带动粉笔顺利进入笔管内。

进一步的方案是,侧板为类矩形,第二段包括第一边、第二边以及第三边,第三边设置在第一边与第二边之间,第三边连接第一边的一端弯曲设置,第三边连接第二边的一端也弯曲设置。

可见,第三边与第一边、第二边之间的连接为圆角连接,避免多个侧边在包覆粉笔外周时,避免侧板过多地划损粉笔。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段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93度,第二段与第一段之间的夹角为15度。

可见,第一段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93度,第二段与第一段之间的夹角为15度,在保证侧板能够更好地包覆在粉笔的外周外,还可能保证抓取块能够带动粉笔顺利进入笔管内,

进一步的方案是,侧板的宽度自侧板的固定端到侧板的自由端逐渐变大。

可见,侧板的宽度逐渐增大可在粉笔放置在抓取部时,多个侧板能够更好地包覆在粉笔的外周,驱动组件驱动抓取块移动时,粉笔能够更容易进入笔管内。

进一步的方案是,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块、驱动块以及弹簧,固定块内倾斜设置有第一通槽,驱动块贯穿第一通槽,驱动块上设置有铰接部,铰接部在第一通槽内铰接于固定块,铰接部设置在驱动块的第一端与驱动块的第二端之间,驱动块的第一端设置有凸起块,凸起块邻接笔管的内壁,驱动块的第二端设置有把手块,把手块带动凸起块在第一通槽内转动,驱动块的第二端连接弹簧的第一端,弹簧的第二端连接固定块,弹簧设置在第一通槽内。

可见,当按压驱动块的第二端时带动第一端转动,使驱动块的第一端不与笔管的内壁邻接,使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抓取块在笔管内移动,释放驱动块的第二端后,在弹簧的弹力下,驱动块的第一端复位,第一端抵接笔管内壁,从而固定驱动块,便于用户开始使用粉笔。

进一步的方案是,笔管上设置有第二通槽,第二通槽与中空部连通,把手部设置在第二通槽内。

可见,把手部设置在笔管外,便于用户及时调整笔管内粉笔的长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笔管上还设置有沿笔管轴向依次设置的多个通孔。

可见,用户可通过通孔观察笔管内粉笔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粉笔笔套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粉笔笔套实施例中驱动块与抓取块连接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粉笔笔套实施例中驱动块与抓取块连接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中的A-A得到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粉笔笔套实施例中抓取块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粉笔笔套实施例中抓取块的左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粉笔笔套应用在日常教学板书中,粉笔放置在抓取块的抓取部,多个侧板在粉笔外周从而当驱动组件驱动抓取块移动时,带动粉笔沿笔管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粉笔进入笔管中,随着粉笔的使用粉笔的长度变短后,用户可驱动驱动组件推动粉笔调整笔管外壳书写的粉笔的长度,使笔套外的粉笔的长度处于适当的长度,使得用户在书写的过程中粉笔不易断裂。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粉笔笔套包括笔管1、驱动组件2以及抓取块3,笔管1内设置有中空部11,驱动组件2与抓取块3分别设置在中空部11内,驱动组件2驱动抓取块3在笔管1内沿中空部11的延伸方向移动。

参见图2,抓取块3上设置有多个装配孔30,驱动组件2中设置有与装配孔30配合连接的装配块2,从而完成驱动组件2与抓取块3之间的连接。参见图2、图3以及图4,驱动组件2包括固定块21、驱动块22以及弹簧23,固定块21内倾斜设置有第一通槽211,驱动块22贯穿第一通槽211,驱动块22上设置有铰接部223,铰接部223在第一通槽211内铰接于固定块21,铰接部223设置在驱动块22的第一端221与驱动块22的第二端222之间。驱动块22的第一端221设置有凸起块224,凸起块224邻接笔管1的内壁,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块22的第一端221在第一通槽211内倾斜设置,驱动块22的第一端221可与第一通槽211中的固定块21接触,接触时凸起块224的设置方向垂直于中空部11的延伸方向,使得凸起块224更好地抵接笔管1的内壁,保持凸起块224与笔管1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驱动块22的第二端222设置有把手块225,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块22的第二端222的延伸方向与中空部11的延伸方向平行,把手块225呈弧形,更好地贴紧手指的接触面,把手块225带动凸起块224在第一通槽211内转动。驱动块22的第二端222连接弹簧23的第一端,弹簧23的第二端连接固定块21,弹簧23设置在第一通槽211内,在本实施例中,弹簧23的弹力方向与驱动块22的第二端222垂直。当按压驱动块22的第二端222时带动第一端221转动,使驱动块22的第一端221的凸起块224不与笔管1的内壁邻接,使驱动组件2能够驱动抓取块3在笔管1内移动,释放驱动块22的第二端222后,在弹簧23的弹力下,驱动块22的第一端221复位,第一端221抵接笔管1的内壁,从而固定驱动块22,便于用户开始使用粉笔。

参见图5、图6,抓取块3包括底板31以及多个侧板32,多个侧板32沿底板31的外边缘设置,多个侧板32之间设置有抓取部33,侧板32的自由端远离抓取部33倾斜布置。在本实施例中,笔管1为圆柱形,相对应地固定块21为圆柱形,抓取块3中的底板31也为圆形。在本实施例中,侧板3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侧板32等距地沿底板31的外边缘布置,由于底板31呈圆形,使得侧板32呈弧形,此时侧板32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40度。

侧板32包括第一段321与第二段322,第一段321的第一端弯曲设置并与底板31连接,第一段32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段322的第一端,第二段322的第二端远离抓取部33倾斜设置,笔管1为圆柱形,第一段321与底板31连接的一端弯曲设置,可更好地适应笔管1的圆形内壁,减小在抓取块3在笔管1内移动的过程中产生摩擦。侧板32分为两段,每一段与底板31之间有不同的角度,在保证侧板32能够更好地包覆在粉笔的外周外,还可能保证抓取块3能够带动粉笔顺利进入笔管1内。

侧板32的投影形状为类矩形,第二段322包括第一边323、第二边324以及第三边325,第三边325设置在第一边323与第二边324之间,第三边325连接第一边323的一端弯曲设置,第三边325连接第二边324的一端也弯曲设置。第三边325与第一边323、第二边324之间的连接为圆角连接,避免多个侧板32在包覆粉笔外周时,避免侧板32过多地划损粉笔。

第一段321与底板31之间的夹角为93度,第二段322与第一段321之间的夹角为15度,在保证侧板32能够更好地包覆在粉笔的外周外,还可能保证抓取块3能够带动粉笔顺利进入笔管内。

侧板32的宽度自侧板32的固定端到侧板32的自由端逐渐变大,侧板32的宽度逐渐增大可在粉笔放置在抓取部33时,多个侧板32能够更好地包覆在粉笔的外周,驱动组件2驱动抓取块3移动时,粉笔能够更容易进入笔管1内。

作为另一实施例,侧板32为一段从固定端朝向自由端倾斜的直线型侧板。

粉笔与抓取块3中的底板31相邻并设置在抓取部33内,多个侧板32在粉笔外周从而当驱动组件2驱动抓取块3移动时,带动粉笔沿中空部11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粉笔进入笔管1中,随着粉笔的使用粉笔的长度变短后,用户可驱动驱动组件2推动粉笔调整笔管1外壳书写的粉笔的长度,使笔套1外的粉笔的长度处于适当的长度,使得用户在书写的过程中粉笔不易断裂,并且用户在书写的过程中,用户不再直接接触粉笔,从而对用户的皮肤起到保护的作用。

笔管1上设置有第二通槽12,第二通槽12与中空部11连通,固定块21设置在中空部11内时,把手部225设置在第二通槽12内,把手部225设置在笔管1外,便于用户及时调整笔管1内粉笔的长度。

笔管1上还设置有多个通孔13,每一个通孔13的轴线垂直于笔管1的轴线,且在笔管1的轴向方向上,多个通孔13依次布置,用户可通过通孔13观察笔管1内粉笔的长度。

笔管的前端可拆卸地连接有一笔帽,笔管的后端可固定连接有一堵头。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