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钢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6659发布日期:2019-04-24 00:06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用钢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两用钢笔。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笔一般由笔帽、一个书写组件、墨囊和笔杆组成,实现书写的功能。常见的笔尖大小由细到粗主要有五种,分别为:EF(Extra Fine笔尖的宽度约为0.24mm~0.28mm;F(Fine)笔尖的宽度约为0.28mm~0.34mm;M(Medium)笔尖的宽度约为0.34mm~0.44mm;B(Broad)笔尖的宽度约为0.44mm~0.54mm;BB(Double Broad)笔尖的宽度约为0.66mm~0.86mm。现实中,由于书写场合的不同,对笔迹的粗细、浓淡会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制造商采用一支钢笔配备两个钢笔头的方法实现这一功能,但是,此法中出现备用的钢笔头不易携带、容易丢失等问题。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同时满足不同书写场合又便于携带的两用钢笔。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用钢笔,便于携带同时保护闲置笔尖,实现不同场合书写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用钢笔,包括:第一书写组件、一个墨囊和笔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书写组件;

其中:

所述第一书写组件包括第一笔尖和第一隔断,所述第一隔断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断第一侧外接口和第一隔断第二侧外接口,所述第一隔断第二侧外接口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内接口,所述第一内接口与所述墨囊之间可拆卸连接,供所述第一书写组件从所述墨囊取墨;

所述第二书写组件包括第二笔尖和第二隔断,所述第二隔断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隔断第一侧外接口和第二隔断第二侧外接口,所述第二隔断第二侧外接口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内接口;所述第二内接口与所述墨囊适配,当第二书写组件用于书写时,所述第二内接口与所述墨囊连接;

所述笔杆包括第一笔杆内接口和第二笔杆内接口,所述墨囊容纳于所述笔杆的内部;

所述第一隔断第二侧外接口与所述第一笔杆内接口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隔断第一侧外接口与所述第二笔杆内接口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隔断第一侧外接口与所述第二笔杆内接口适配;

所述第二隔断第二侧外接口与所述第一笔杆内接口适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断第二侧外接口与所述第一笔杆内接口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隔断第一侧外接口与所述第二笔杆内接口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断第二侧外接口与所述第一笔杆内接口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隔断第一侧外接口与所述第二笔杆内接口之间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断第二侧外接口与所述第一笔杆内接口之间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隔断第一侧外接口与所述第二笔杆内接口之间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断第二侧外接口与所述第一笔杆内接口之间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隔断第一侧外接口与所述第二笔杆内接口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两用钢笔,还包括笔帽和笔尾。所述笔帽包括一侧的笔帽内接口;所述笔尾包括第一侧笔尾内接口和第二侧笔尾外接口;所述笔帽内接口与所述第一隔断第一侧外接口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笔尾内接口与所述第二隔断第二侧外接口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笔帽内接口与所述笔尾外接口适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笔尖为EF、F、M、B、BB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二笔尖为不同于第一笔尖的EF、F、M、B、BB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用钢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两用钢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两用钢笔在笔杆两端同时设计有内接口,两端的内接口分别与两个钢笔书写组件相连接,实现笔杆一端的书写组件用于书写,笔杆另一端安全便携地藏匿另一书写组件,当需要不同场合的书写时,利用互换两个书写组件,满足不同书写要求的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能更好地携带和保护第二笔尖,为商务人士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两用钢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两用钢笔的第一书写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两用钢笔的第二书写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两用钢笔的笔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两用钢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两用钢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第一书写组件

11 第一笔尖

12 第一隔断

13 第一隔断第一侧外接口

14 第一隔断第二侧外接口

15 第一内接口

2 第二书写组件

21 第二笔尖

22 第二隔断

23 第二隔断第一侧外接口

24 第二隔断第二侧外接口

25 第二内接口

3 墨囊

4 笔杆

41 第一笔杆内接口

42 第二笔杆内接口

5 笔帽

51 笔帽内接口

6 笔尾

61 笔尾内接口

62 笔尾外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两用钢笔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两用钢笔的第一书写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两用钢笔的第二书写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两用钢笔的笔杆结构示意图。从图1至图4可以看出,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用钢笔,包括:第一书写组件1、一个墨囊3和笔杆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书写组件2。

其中,第一书写组件1包括第一笔尖11和第一隔断12,第一隔断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断第一侧外接口13和第一隔断第二侧外接口14,第一隔断第二侧外接口14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内接口15,第一内接口15与墨囊3之间可拆卸连接,供第一书写组件1从墨囊3取墨,这时,第一书写组件1成为书写端,实现书写的功能。

第二书写组件2同样包括第二笔尖21和第二隔断22,第二隔断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隔断第一侧外接口23和第二隔断第二侧外接口24,第二隔断第二侧外接口24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内接口25,第二内接口25与墨囊3适配。

要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笔杆的设计尤为重要。在本实用新型中,笔杆4包括第一笔杆内接口41和第二笔杆内接口42,即笔杆4的两端均有内接口。笔杆4的两端内接口与第一书写组件1、第二书写组件2均适配。墨囊3容纳于笔杆4的内部。

具体地,当第一笔杆内接口41与第一隔断第二侧外接口14连接时,第一内接口15与墨囊3连接,而第二笔杆内接口42与第二隔断第一侧外接口23连接,这种情况下,第一书写组件1一端为书写端,第二书写组件2藏纳于笔杆4另一端内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当第一笔杆内接口41与第一隔断第二侧外接口14、第二笔杆内接口42与第二隔断第一侧外接口2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实现。螺纹连接时,第一隔断第二侧外接口14与第一笔杆内接口41螺纹相匹配即可。卡扣连接时,第一隔断第二侧外接口14有螺柱状或珠状突起,笔杆第一端内接口41有相应与之匹配的内凹孔或凹槽,使第一书写组件1与笔杆4一端契合固定。

实际中,钢笔一般还包括笔帽,起到保护笔尖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中的两用钢笔也可包括笔帽5和笔尾6。笔帽5的一侧有笔帽内接口51与第一书写组件中的第一隔断第一侧外接口13之间可拆卸连接,起到保护第一书写组件的作用。笔尾6可只有第一侧笔尾内接口61,与第二隔断第二侧外接口24之间可拆卸连接,实现对第二隔断第二侧外接口24的修饰,有利于钢笔外形的美观。笔尾6也可包括第一侧笔尾内接口61和第二侧笔尾外接口62。笔尾外接口62与笔帽内接口51适配,书写时,笔尾外接口62与笔帽内接口51连接,起到放置笔帽5、避免笔帽5丢失的作用。

图5和图6分别给出的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子,在这两个实施例中,相比于上一实施例,均进一步增加了笔帽5和笔尾6。

如图5所示,第一笔杆内接口41与第一隔断第二侧外接口14、第二笔杆内接口42与第二隔断第一侧外接口23均通过螺纹连接,相应的,笔帽内接口51与第一隔断第一侧外接口13、笔尾内接口61与第二隔断第二侧外接口24之间、笔尾外接口62与笔帽内接口51之间也都为螺纹连接。在此实施列中,没有笔尾6,笔帽内接口51与第二隔断第二侧外接口24之间仍可通过螺纹实现可拆卸连接。笔帽5在钢笔不使用时起到保护笔尖的作用,钢笔使用时,笔帽5可以连接在笔尾6上防止丢失。

如图6所示,第一笔杆内接口41与第一隔断第二侧外接口14通过螺纹连接,第二笔杆内接口42与第二隔断第一侧外接口23通过卡扣连接,相应的,笔帽内接口51与第一隔断第一侧外接口13、笔尾外接口62与笔帽内接口51也为卡扣连接;笔尾内接口61与第二隔断第二侧外接口24为螺纹连接。在此实施列中,笔尾6起到了两通转换头的作用,即将第二隔断第二侧外接口24的螺纹外接口转换为卡扣外接口,与使笔帽内接口适配。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笔尖11、第二笔尖21根据书写需要可分别为EF、F、M、B、BB中的任意一种。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笔杆两端设计有第一笔杆内接口和第二笔杆内接口,即笔杆的两端均有内接口。笔杆的两端内接口与第一书写组件、第二书写组件分别适配。同时,第一内接口和第二内接口与墨囊也均适配,实现笔杆一端书写功能,而另一书写组件与笔杆另一端连接,藏匿于另一侧笔杆内侧,实现收纳另一书写组件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钢笔组件可以供用户方便地互换的两个书写组件,从而满足不同书写场合;同时,更好地携带和保护第二书写组件,为商务人士提供方便。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