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一连体式迎宾投影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1721发布日期:2018-11-23 20:4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投影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投影灯中的二合一连体式迎宾投影灯。



背景技术:

随着投影灯技术的发展,投影灯被应用于汽车越来越常见。汽车上的汽车投影灯是为了对贵宾标示欢迎,而且是在天色昏暗或晚上时,投影灯的效果特别明显。

其中,投影灯包括LED灯、设计有图案的菲林模块和将图案投射在底面或墙体的成像模块,其工作原理是:通过LED灯发出的光线经菲林模块,并自成像模块将图案的形状以光的形状投射出去,在底面上形成光图案。

现有的汽车后视镜投影灯中,只有单一迎宾模式,产品单调,只能用于单一的场景。

故,需要提供一种二合一连体式迎宾投影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实现应用于两个不同场景的、无需更换的二合一连体式迎宾投影灯;以解决现有的汽车投影灯只有单一迎宾模式,只能用于单一的场景,从而降低了宾至如归体验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合一连体式迎宾投影灯,其包括:

发光源组;

第一聚光模块,设置在所述发光源组的出光方向,用于聚集发光源组发出的部分光线;

第二聚光模块,设置在所述发光源组的出光方向并与所述第一聚光模块并排隔绝设置,用于聚集发光源组发出的另一部分光线;

菲林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聚光模块和所述第二聚光模块的出光方向,为所述第一聚光模块和所述第二聚光模块提供不同的图案;以及

成像模块;设置在所述菲林模块的出光方向,用于将菲林模块的不同图案单独投射至地上;

所述第一聚光模块和所述第二聚光模块位于所述成像模块光轴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菲林模块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聚光模块的第一菲林单元和对应于所述第二聚光模块的第二菲林单元;

所述第一菲林单元和所述第一聚光模块同光轴设置,所述第二菲林单元和所述第二聚光模块同光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聚光模块和所述第二聚光模块之间通过一遮光板隔绝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聚光模块包括第一凸透镜和与所述第一凸透镜同轴设置的第二凸透镜,所述第一凸透镜和所述第二凸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成像模块包括靠近菲林模块的第三凸透镜、远离菲林模块的第四凸透镜和位于所述第三凸透镜和所述第四凸透镜之间的双凹透镜,所述双凹透镜和所述第三凸透镜的材质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二合一连体式迎宾投影灯包括用于容纳第一聚光模块、第二聚光模块、菲林模块和成像模块的外壳,所述第三凸透镜、所述双凹透镜和所述第四凸透镜抵接形成一叠加结构,所述叠加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壁的凸环、形成于所述凸环一侧的第一腔体和形成于所述凸环另一侧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聚光模块、第二聚光模块和菲林模块固定设置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成像模块过盈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由左壳体和右壳体构成,所述第一腔体内的相对侧对称设置有一用于固定放置遮光板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中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左壳体,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右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左壳体内壁凹设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第一凸透镜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和遮光板之间,第二凸透镜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槽和所述遮光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发光源组包括为对应于所述第一聚光模块的第一发光源和对应于所述第二聚光模块的第二发光源。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汽车后视镜投影灯,本实用新型的二合一连体式迎宾投影灯通过第一聚光模块、第二聚光模块共用一组成像模块的设置,不但实现了双场景应用模式,而且采用共用成像模块的形式,降低了成本;解决了现有的汽车投影灯只有单一迎宾模式,只能用于单一的场景,从而降低了宾至如归体验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二合一连体迎宾投影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二合一连体迎宾投影灯的优选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去除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外壳中左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附图中的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二合一连体迎宾投影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二合一连体迎宾投影灯的优选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二合一连体式迎宾投影灯,其包括发光源组、第一聚光模块10、第二聚光模块20、菲林模块30和成像模块40。

具体的,第一聚光模块10设置在发光源组的出光方向,用于聚集发光源组发出的部分光线;第二聚光模块20设置在发光源组的出光方向并与第一聚光模块10并排隔绝设置,用于聚集发光源组发出的另一部分光线;菲林模块30设置在第一聚光模块10和第二聚光模块20的出光方向,为第一聚光模块10和第二聚光模块20提供不同的图案;成像模块40设置在菲林模块30的出光方向,用于将菲林模块30的不同图案单独投射至地上。

第一聚光模块10和第二聚光模块20位于成像模块40光轴的两侧。

本实施例的二合一连体式迎宾投影灯通过第一聚光模块10、第二聚光模块 20共用一组成像模块40的设置,不但实现了双场景应用模式,而且采用共用成像模块的形式,降低了成本。

其中,第一发光源61、第一聚光模块10、第一菲林单元和成像模块40组成第一投影组合,用于投射第一图案;第二发光源62、第二聚光模块20、第二菲林单元和成像模块40组成第二投影组合,用于投影第二图案;且第一投影组合和第二投影组合可以单独工作,投射不同的图案效果,应用于不同的场景,比如迎宾和送宾,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菲林模块30包括对应于第一聚光模块10的第一菲林单元和对应于第二聚光模块20的第二菲林单元;

第一菲林单元和第一聚光模块10同光轴设置,第二菲林单元和第二聚光模块20同光轴设置。

其中,第一菲林单元中的图案和第二菲林单元中的图案不同。第一菲林单元和第二菲林单元为一体板状结构,或为独立的板状结构。另外,所述第一菲林单元和第二菲林单元均为玻璃菲林。在本实施例中,菲林模块30为一体板状结构的玻璃菲林。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聚光模块10和第二聚光模块20之间通过一遮光板51 隔绝设置。遮光板51的设置,防止两个聚光模块的光线相互影响,从而避免杂散光出现,提高了成像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聚光模块10包括第一凸透镜11和与第一凸透镜11 同轴设置的第二凸透镜12,第一凸透镜11和第二凸透镜12为非球面透镜。采用非球面透镜的设置,提高了光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成像的质量。

其中,第二聚光模块20的结构和所述第一聚光模块10的结构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成像模块40包括靠近菲林模块30的第三凸透镜41、远离菲林模块30的第四凸透镜42和位于第三凸透镜41和第四凸透镜42之间的双凹透镜43,双凹透镜43和第三凸透镜41的材质不同。通过这样的设置,提高了成像的清晰度,减小了色差和像差。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二合一连体式迎宾投影灯包括用于容纳第一聚光模块10、第二聚光模块20、菲林模块30和成像模块40的外壳52,第三凸透镜41、双凹透镜43和第四凸透镜42抵接形成一叠加结构,叠加结构设置在外壳52内。将成像模块40形成叠加结构设置在外壳52内,缩小了装配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外壳52包括一设置在外壳52内壁的凸环521、形成于凸环521一侧的第一腔体522和形成于凸环521另一侧的第二腔体523,第一聚光模块10、第二聚光模块20和菲林模块30固定设置第一腔体522内,成像模块40过盈设置在第二腔体523内。其中,菲林模块30固定设置在凸环 521和遮光板51之间。通过这样的设置,节省了装配空间。

其中,凸环521中的一半设置在左壳体52a,另一半对称设置在右壳体52b 上,第一腔体522和第二腔体523均有左壳体52a和右壳体52b闭合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52由左壳体52a和右壳体52b构成,第一腔体522 内的相对侧对称设置有一用于固定放置遮光板51的固定槽524,固定槽524中的一部分设置在左壳体52a,另一部分设置在右壳体52b。

在本实施例中,左壳体52a内壁凹设有第一定位槽a1和第二定位槽a2,第一凸透镜11固定设置于第一定位槽a1和遮光板51之间,第二凸透镜12固定设置在第二定位槽a2和遮光板51之间。其中左壳体52a和右壳体52b的结构相同。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二者的结构也可以不同。

这样的设置,利用了遮光板51的位置,通过遮光板51以固定第一聚光模块10和第二聚光模块20,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发光源组包括为对应于第一聚光模块10的第一发光源61和对应于第二聚光模块20的第二发光源62,其中,第一光源61为第一聚光模块6提供光源,第二光源62为第二聚光模块20提供光源。采用单独光源提供方式,达到节能的效果。第一发光源61和第二发光源62均为LED灯。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发光源组也可以是由多个发光体组成,且发光源组可同时为第一聚光模块10和第二聚光模块20提供光源。

本实施例操作过程是:

首先,将菲林模块30设置在第一腔体522内并抵接于凸环521,第一聚光模块的第一凸透镜11定位在左壳体52a中第一定位槽a1内,将第二凸透镜12 定位在第二定位槽a2内;并将遮光板51定位在固定槽524内;

接着,将成像模块40中的第三凸透镜41、双凹透镜43和第四凸透镜42 叠加设置在第二腔体523中;将第二聚光模块20定位设置在右壳体52b内;

然后,将左壳体52a和右壳体52b闭合,使得第一聚光模块10、第二聚光模块20、菲林模块30和成像模块40固定设置在外壳52内;

最后,将发光源组中的第一发光源61和第二发光源62在基板(图为示出) 上,并将基板和外壳52的开口密封连接。

这样便完成了本实施例的操作过程。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汽车后视镜投影灯,本实用新型的二合一连体式迎宾投影灯通过第一聚光模块、第二聚光模块共用一组成像模块的设置,不但实现了双场景应用模式,而且采用共用成像模块的形式,降低了成本;解决了现有的汽车投影灯只有单一迎宾模式,只能用于单一的场景,从而降低了宾至如归体验的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