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展示灯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2659发布日期:2018-10-16 20:4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展示灯箱。



背景技术:

灯箱是一种光源装置,利用光源使其前方的图案或透光片以光照方式展现,一般作为广告展示、户外广告牌、招牌等等,广泛使用在公交站台,展览馆,火车站、机场等公共场合,主要用来播放广告喷绘。现有的灯箱一般由背板、光源、边框及幕布组成,其边框为固定式结构。目前的技术中,灯箱由于不断的闪动结合停留,可以提高了人们的视觉冲击力,但是,在如何进一步提高视觉冲击力方面可以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展示灯箱。本实用新型以运动的方式进一步提高灯箱的视觉冲击力,提升了展示灯箱的展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展示灯箱,包括:

竖立设置的灯箱本体,在所述灯箱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反光条;

固定在所述灯箱本体底部的架体;

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的电机,所述输出轴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

以及,圆盘形的底座,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底座内。

电机可设置为正反转电机,电机通过供电线路供电。通过切换正反转电机的三档双排小开关,即可以实现正反转电机正转或反转。对应的,正反转电机带动灯箱本体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由于人眼更容易捕捉动态的景象,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展示灯箱,可以借由旋转动作,提高视觉冲击力,吸引注意力。同时,反光条的加入,可增强局部的光强,从而进一步增加视觉冲击力。

具体的,在所述灯箱本体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反光条,或者,在所述灯箱本体的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反光条。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灯箱本体两侧的视觉冲击力,在此阶段的基础上,引导人群的注意力向展示灯箱转移。

进一步的,各所述反光条为条形反光条,并沿着所述灯箱本体的侧壁的其中一条对角线方向设置。相应的,灯箱本体通常设置为长方体形。

进一步的,所述灯箱本体两侧壁上的条形反光条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带动所述架体单向转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架体旋转的时候,反光条会随着架体的旋转,呈现由一端到另一端的亮光过程,由于增加了动态效果,可以进一步增加视觉冲击力。

进一步的,各所述反光条为x形反光条,并沿着所述灯箱本体的侧壁的两条对角线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带动所述架体单向转动或正、反双向转动。

电机设置为正反转电机,通过切换正反转电机的开关,即可以实现正反转电机正转或反转。对应的,正反转电机带动灯箱本体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架体旋转的时候,反光条会随着架体的旋转,呈现由一端到另一端的亮光过程,由于增加了动态效果,可以进一步增加视觉冲击力。

进一步的,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射灯。

具体的,所述底座为圆盘形,各所述射灯沿着底座的上端面的周向均匀的设置。

基于射灯的设置,可以增加反光条的反光强度,从而进一步增加视觉冲击力。

进一步的,各射灯的光线方向朝向所述灯箱本体的转动轴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灯箱本体的竖轴线和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共线,并且,和圆盘形的底座的竖轴线共线。

总体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展示灯箱,基于人眼更容易捕捉动态的景象的原理,借由旋转动作,提高视觉冲击力,吸引注意力。同时,反光条的加入,可增强局部的光强,从而进一步增加视觉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展示灯箱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展示灯箱的灯箱本体的第一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展示灯箱的灯箱本体的第二侧视图。

附图1、2、3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列表如下:

1、灯箱本体,2、架体,3、电机,4、底座,5、条形反光条,6、x形反光条,7、射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展示灯箱包括竖立设置的灯箱本体1、固定在灯箱本体1底部的架体2、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的电机3以及圆盘形的底座4。在灯箱本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反光条,输出轴与架体2固定连接,电机3设置在底座4内。具体的,在灯箱本体1的一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反光条,或者,在灯箱本体1的两侧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反光条。底座4为圆盘形。灯箱本体1竖轴线、电机3的输出轴的轴线和底座4的竖轴线共轴。

如图2所示,各反光条为条形反光条5,并沿着灯箱本体1的侧壁的对角线方向设置。灯箱本体1的两侧壁上的条形反光条5平行设置。电机3带动架体2单向转动。

如图3所示,各反光条为x形反光条6,并沿着灯箱本体1的侧壁的对角线方向设置。电机3带动架体2正、反向转动。

在底座4的上端面沿周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射灯7。各射灯7的光线方向朝向灯箱本体1的转动轴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灯箱本体1的两侧壁各设置有一条条形反光条5,两条条形反光条5均沿着灯箱本体1的侧壁的对角线方向设置,如图2所示,并且两条条形反光条5平行设置。在这种情况下,电机3的转动方向设置为单向转动。优选的,转动方向设置方式如下:若电机3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则,条形反光条5从灯箱本体1侧面的左上角向右下角设置;若电机3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则,条形反光条5从灯箱本体1侧面的右上角向左下角设置。基于这样的设置条件,当灯箱本体1转动时,射灯7的光线都是先从条形反光条5的下部开始被反射,形成反射光点由下向上移动的视觉效果,复合观察者一般从下往上看的习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灯箱本体1的两侧壁各设置有一条x形反光条,如图3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电机3的转动方向可设置为单向转动,也可设置为正、反双向转动。优选的,电机3转动方向设置为正、反双向转动。基于这样的设置条件,当灯箱本体1转动时,射灯7的光线都是先从条形反光条5的下部开始被反射,形成反射光点由下向上移动的视觉效果,复合观察者一般从下往上看的习惯。并且,由于正、反双向转动的设置,可以增加反射光点由下向上移动的方向上的变化,增加视觉效果的种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