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基于物联网的焊工考核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8679发布日期:2019-05-24 21:3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基于物联网的焊工考核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工考试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基于物联网的焊工考核台。



背景技术:

焊工需持证作业,是采用合适的焊接方式,合理的焊接工艺,适当的焊接设备,采用同材质或不同材质的填充物,来将金属或非金属工件紧密连接的一个工种,焊接技术是现代工业技术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被广泛的应用于汽车、造船、石油天然气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尽管当前各种自动焊发展迅速,但具体到我国国情,手工焊仍然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在焊接领域则体现为焊接工人整体数量和焊工水平的下降,这种现象给传统的焊接培训及考试带来了挑战,如何有效缩短焊工培训周期以及提高焊工的操作水平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专利CN200920078246.5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线焊接工艺评定及焊工培训考核装置,由连接管路1,泵14,一号异径管5,试验管段6,二号异径管9,水箱13组成,所述的泵14固定于地面,所述的水箱13固定于右侧地面且与泵14通过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的支承装置12固定于泵14右侧地面,所述的试验管段6固定于支承装置12且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号异径管5和二号异径管9,所述的二号阀门4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管路固定连接泵14和一号异径管5。本实用新型可对不同压力管道在线焊接进行工艺评定及焊工培训考核。

虽然具有一定的考核效果,但是不方便手动调节不同方向的焊接,不方便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基于物联网的焊工考核台。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基于物联网的焊工考核台,解决了使用不便,考核程度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方便使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基于物联网的焊工考核台,包括底箱和安检门,所述底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考试台,所述底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考试台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焊接机,所述焊接机的一侧通过电线固定连接有焊枪,所述考试台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内部与焊枪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考试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考试台的顶部通过螺丝螺纹连接有支撑座,且支撑座位于放置台的背面,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柱,所述支撑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正面通过第一螺纹杆与调节柱的正面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夹板,两个所述夹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且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夹板相对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两个所述防滑垫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焊接板,另一侧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三螺纹杆相对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二焊接板。

优选的,所述支杆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杆对称分布在底板底部的四角。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且防滑纹的形状为波浪形。

优选的,所述调节柱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大小与第一螺纹杆的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底箱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握把。

优选的,所述螺丝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螺丝对称分布在支撑座顶部的四角。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基于物联网的焊工考核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基于物联网的焊工考核台,通过螺丝螺纹连接支撑座,方便安装拆卸支撑座,通过支撑座内部的调节柱,方便考核人员手动调节调节块,通过滑轨方便移动调节块,通过第一螺纹杆固定调节块的位置,通过手动调节第二螺纹杆,方便防滑垫夹持第一焊接板,方便固定第一焊接板,通过手动调节第三螺纹杆夹持第二焊接板,方便不同角度的使考核人员进行焊接,从而达到方便使用的目的。

(2)、该新型基于物联网的焊工考核台,通过焊接机一侧的电线控制焊枪,通过考核人员手动握持焊枪对第一焊接板和第二焊接板进行焊接,通过托板放置焊枪,方便拿取,通过底箱内部开设的箱门方便打开关闭,放置考试需要的工具和材料,该新型基于物联网的焊工考核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箱、2考试台、3箱门、4底板、5支杆、6底座、7焊接机、8电线、9焊枪、10连接板、11支撑杆、12托板、13放置台、14固定座、15挡板、16螺丝、17支撑座、18限位板、19调节柱、20调节块、21第一螺纹杆、22滑轨、23连接柱、24夹持板、25滑槽、26夹板、27第一螺纹套、28第二螺纹杆、29防滑垫、30第一焊接板、31放置座、32第二螺纹套、33第三螺纹杆、34第二焊接板、35安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基于物联网的焊工考核台,包括底箱1和安检门35,底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考试台2,底箱1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3,箱门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握把,底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4,底板4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5,支杆5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杆5对称分布在底板4底部的四角,支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6,底座6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且防滑纹的形状为波浪形,考试台2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焊接机7,焊接机7的一侧通过电线8固定连接有焊枪9,通过焊接机7一侧的电线8控制焊枪9,通过考核人员手动握持焊枪9对第一焊接板30和第二焊接板34进行焊接,通过托板12放置焊枪9,方便拿取,通过底箱1内部开设的箱门3方便打开关闭,放置考试需要的工具和材料,该新型基于物联网的焊工考核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效果好,考试台2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板12,托板12的内部与焊枪9的底部活动连接,考试台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13,放置台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4,固定座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5,考试台2的顶部通过螺丝16螺纹连接有支撑座17,螺丝16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螺丝16对称分布在支撑座17顶部的四角,且支撑座17位于放置台13的背面,支撑座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8,支撑座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柱19,调节柱19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大小与第一螺纹杆21的大小相适配,支撑座1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滑轨22,滑轨2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块20,调节块20的正面通过第一螺纹杆21与调节柱19的正面螺纹连接,调节块2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3,其中一个连接柱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板24,夹持板24的一侧开设有滑槽25,滑槽25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夹板26,两个夹板26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27,第一螺纹套2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8,且第二螺纹杆28的一端贯穿夹板26相对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9,两个防滑垫29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焊接板30,另一侧连接柱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座31,放置座3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套32,第二螺纹套3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33,两个第三螺纹杆33相对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二焊接板34,通过螺丝16螺纹连接支撑座17,方便安装拆卸支撑座17,通过支撑座17内部的调节柱19,方便考核人员手动调节调节块20,通过滑轨22方便移动调节块20,通过第一螺纹杆21固定调节块20的位置,通过手动调节第二螺纹杆28,方便防滑垫29夹持第一焊接板30,方便固定第一焊接板30,通过手动调节第三螺纹杆33夹持第二焊接板34,方便不同角度的使考核人员进行焊接,从而达到方便使用的目的。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焊接机7一侧的电线8控制焊枪9,通过考核人员手动握持焊枪9对第一焊接板30和第二焊接板34进行焊接,通过滑轨22方便移动调节块20,通过第一螺纹杆21固定调节块20的位置,通过手动调节第二螺纹杆28,方便防滑垫29夹持第一焊接板30,方便固定第一焊接板30,通过手动调节第三螺纹杆33夹持第二焊接板34,方便不同角度的使考核人员进行焊接。

综上所述,该新型基于物联网的焊工考核台,通过螺丝16螺纹连接支撑座17,方便安装拆卸支撑座17,通过支撑座17内部的调节柱19,方便考核人员手动调节调节块20,通过滑轨22方便移动调节块20,通过第一螺纹杆21固定调节块20的位置,通过手动调节第二螺纹杆28,方便防滑垫29夹持第一焊接板30,方便固定第一焊接板30,通过手动调节第三螺纹杆33夹持第二焊接板34,方便不同角度的使考核人员进行焊接,从而达到方便使用的目的,通过焊接机7一侧的电线8控制焊枪9,通过考核人员手动握持焊枪9对第一焊接板30和第二焊接板34进行焊接,通过托板12放置焊枪9,方便拿取,通过底箱1内部开设的箱门3方便打开关闭,放置考试需要的工具和材料,该新型基于物联网的焊工考核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效果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