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显示的公交站台广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0385发布日期:2018-12-11 21:10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动态显示的公交站台广告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站台广告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动态显示的公交站台广告结构。



背景技术:

公交站台是特定的公共设施,是人们候车的重要场所;公交站台一般由立柱、顶棚、展示架、座椅、垃圾箱、线路指示牌等组成;主要的作用就是供人们候车,但同时也可以作为临时休息地,其中的展示架还可以提供广告宣传以及夜间照明。

目前,一般展示架具有内腔,在内腔设置广告板、广告图纸等,从而实现广告效果,但是,这样广告方式,其广告内容不便于更换,并且,广告内容单一,广告效果不佳。

现有技术中,在展示架的内腔设置滚动件,广告图纸缠绕滚动件,通过驱动滚动件转动,实现广告图纸的切换,但是,这种操作方式繁杂,并且,广告图纸不便于对正,影响广告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动态显示的公交站台广告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公交站台广告的广告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动态显示的公交站台广告结构,包括具有透明显示板展示架以及通电状态下呈透明状态且断电呈雾化状态的电光膜,所述展示架的内部具有内腔;所述透明显示板具有朝向所述内腔的内表面,所述透明显示板的内表面具有动态显示区域,所述电光膜贴附在所述动态显示区域;所述展示架的内腔设有朝向所述电光膜投影的投影设备,投影在所述电光膜上的动态内容通过透明显示板朝外展现。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显示板的内表面具有静态显示区域,所述静态显示区域上贴附有通电发光的发光膜,所述发光膜上贴附有静态图案,所述静态图案通过所述透明显示板朝外展现。

进一步的,所述内腔设有用于所述电光膜和所述发光膜进行供电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置于所述展示架的内腔中,所述展示架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板,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板。

进一步的,所述展示架具有与所述透明显示板呈相对布置的后端壁,所述蓄电池挂设在所述后端壁,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的导线贴附在所述后端壁。

进一步的,所述动态显示区域形成在所述透明显示板的内表面的中部,所述静态显示区域形成在所述透明显示板的外侧边。

进一步的,所述投影设备内设有与外部通讯的无线通讯元件,所述无线通讯元件接收外部传输的投影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静态图案的大小与所述发光膜的大小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膜具有由多层酵素层依序层叠而成的酵素层组,当所述酵素层组通电时,所述酵素层组发光。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膜包括基板、所述酵素层组以及覆盖膜;所述基板、所述酵素层组以及所述覆盖膜呈依序层叠状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酵素层组的侧边设置有导体件,所述导体件分别连通各个层酵素层,所述酵素层组通过所述导体件与外部电源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态显示的公交站台广告结构,当公交站台进行动态显示广告时,电光膜呈断电状态,此时电光膜呈雾化状态,启动投影设备进行投影,使电光膜具有动态成像,实现动态显示;由于电光膜均设置在透明显示板的内表面,从而透明显示板对电光膜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透明显示板不会影响电光膜的动态显示效果;这样,公交站台广告实现动态广告效果,极大增强公交站台的广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显示的公交站台广告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显示的公交站台广告结构的透明显示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显示的公交站台广告结构的发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显示的公交站台广告结构的发光膜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态显示的公交站台广告结构,用于解决公交站台广告的广告效果不佳的问题。

动态显示的公交站台广告结构,包括展示架10以及电光膜30,展示架10具有透明显示板11,展示架10的内部具有内腔13,电光膜30通电状态下呈透明状态,电光膜30断电状态下呈雾化状态。

透明显示板11具有朝向内腔13的内表面,透明显示板11的内表面具有动态显示区域,电光膜30贴附在动态显示区域;内腔13设有朝向电光膜30投影的投影设备40,投影设备40的投影在电光膜30上的动态内容通过透明显示板11朝外展现。

上述的动态显示的公交站台广告结构,当公交站台进行动态显示广告时,电光膜30呈断电状态,此时电光膜30呈雾化状态,启动投影设备40进行投影,使电光膜30具有动态成像,实现动态显示;由于电光膜30均设置在透明显示板11的内表面,从而透明显示板11对电光膜30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透明显示板11不会影响电光膜30的动态显示效果;这样,公交站台广告实现动态广告效果,极大增强公交站台的广告效果。

本实施例中,透明显示板11的内表面具有静态显示区域,静态显示区域上贴附有通电发光的发光膜20,发光膜20上贴附有静态图案,静态图案通过透明显示板11朝外展现;当发光膜20投入使用时,发光膜20呈通电状态,使发光膜20发光,发光膜20所发的光透过静态图案,从而显示图案,这样,公交站台广告实现动态与静态相结合,极大增强公交站台的广告效果。

内腔13设有为电光膜30以及发光膜20供电的蓄电池50,蓄电池50置于展示架10的内腔13中,展示架10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板,蓄电池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板。便于对蓄电池50充电,进而便于对电光膜30以及发光膜20进行供电,同时使用太阳能电板,更具环保性。

另外,通过连接市电实现电光膜30以及发光膜20的供电,使电光膜30以及发光膜20具有多种通电途径,从而保证电光膜30以及发光膜20的正常使用。

内腔13设有同于实现对广告图案进行照明的LED灯,LED灯的作用下,增强公交站台的静态广告以及动态广告的广告效果。

展示架10具有与透明显示板11相对布置的后端壁12,蓄电池50挂在后端壁12,与蓄电池50连接的导线60贴附在后端壁12;便于蓄电池50的设置,从而便于蓄电池50为发光膜20以及电光膜30进行供电,同时,导线60最大程度的限制在后端壁12上,这样,导线60不会影响投影设备40的投影,从而保证动态投影的投影效果。

导线60的一端连接蓄电池50,导线60的另一端延伸与路灯连通,通过路灯实现发光膜20、电光膜30以及投影设备40的供电。

动态显示区域形成在透明显示板11的内表面的中部,静态显示区域形成在透明显示板11的外侧边;这样设置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在透明显示板11的内表面,避免浪费;同时,这种结构有效着重体现动态显示功能,并且,有效降低外部光对动态显示区域的影响,保证动态显示区域的动态显示效果。

另外,动态显示区域的两侧分别设有静态显示区域,动态显示区域的两侧端分别抵触静态显示区域;这样设置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在透明显示板11的内表面,保证静态显示区域的静态显示效果以及动态显示区域的动态显示效果。

或者,动态显示区域的上部和下部设有静态显示区域,动态显示区域的两侧端分别抵触静态显示区域;这样设置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在透明显示板11的内表面,保证静态显示区域的静态显示效果以及动态显示区域的动态显示效果。

静态显示区域以及动态显示区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相应的位置,从而满足不同的设置要求。

具体的,投影设备40内设有与外部通讯的无线通讯元件,无线通讯元件接收外部传输的投影数据;投影设备40根据投影数据进行动态投影,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投影数据的更新、传输,实现投影设备40更换投影内容,使更换广告内容更加便捷、方便,有效节省人力、物力。

投影设备40存储多个投影数据,多个投影数据循环播放,实现投影数据的切换,从而提高广告的多样性,进而提高广告效果。

静态图案的大小与发光膜20的大小一致,这样,发光膜20发的光能最大程度的透射在静态图案上,从而保证静态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

当静态图案帖附在发光膜20上时,根据需要,贴服遮光膜,把不需要显示的部分遮挡,从而实现可选择性显示静态图案。

若静态图案小于发光膜20,则静态图案的周围设置遮挡膜,使静态图案更具辨识性,保证静态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

内腔13设有滚动杆,滚动杆有电机驱动其产生转动,滚动杆缠绕有广告图案,由于白天对动态显示区域的显示影响较大,白天关闭投影设备40,电光膜30通电呈透明状,滚动杆转动使广告图案通过透明显示板11朝外进行展示,起到广告效果,从而提高动态显示的公交站台广告结构的利用率以及实用性。

投影设备40抵触后端壁12设置,使其设置的更加稳定,不易晃动,从而影响动态显示的显示效果。

投影设备40可以设在内腔13的下部或者中部以及上部,保证投影设备40能投影至动态显示区域即可,不对投影设备40的设置位置进行限定。

投影设备40通过激光投射进行投影,便于投影设备40投影至动态显示区域,以及保证投影设备40的投影效果。

本实施例中,发光膜20具有由多层酵素层依序层叠而成的酵素层组22,当酵素层组22通电时,所述酵素层组22发光;通过酵素实现发光膜20发光,这样,酵素层组22的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便于发光膜20的收回,极大提高发光膜20的环保性。

再者,发光膜20包括基板23、酵素层组22以及覆盖膜21;基板23、酵素层组22以及覆盖膜21呈依序层叠状;酵素层组22的底端面置于在基板23,覆盖膜21覆盖在酵素层组22的顶端面上;这样设置有助于提高发光膜20的发光效果。

酵素层组22包括多个呈叠状布置的酵素层,各个酵素层连通蓄电池50;通过蓄电池50供电,使酵素层的电子在各个酵素层之间移动,实现驱动发光膜进行发光;另外,当蓄电池50供电,各个酵素层的电子均进行移动,从而发光膜20响应速度快,能快速发光。

酵素层组22的侧边设置有导体件24,导体件24分别连通各层酵素层,酵素层组22通过导体件24与外部电源连接;在导体件24的作用下,便于各层酵素层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

另外,通过导体件24与蓄电池连接,实现蓄电池对各层酵素层进行供电,实现酵素层组22发光;从而使酵素层组22具有多种发光途径,从而便于发光膜20发光。

本实施例中,导体件24布置在酵素层组22的外侧边缘,这样,导体件24不会影响酵素层组22通电发光,从而保证酵素层组22的发光效果。

再者,导体件24与酵素层组22的各层酵素层分别电性连接,这样,当导体件24通电时,各个酵素层均能受到导体件24的作用,使各个酵素层的电子在各个酵素层相互移动,保证各个酵素层的充分发光,同时,当导体件24通电,酵素层组22的响应速度快,能快速发光。

基板23与覆盖膜21叠合,并且,围合形成封闭空间,酵素层组22置于封闭空间;这样,封闭空间起到封闭作用,酵素层组22的酵素不易造成泄漏,从而影响发光面的发光效果。

基板23的面积与覆盖层的面积一致,基板23与覆盖层呈完全叠合状;这样,基板23与覆盖层叠合时,能较为平齐,从而保证发光膜20的发光效果,同时避免影响封闭空间的封闭性,并且,避免造成基板23与覆盖层的浪费。

基板23具有与覆盖层叠合的第一叠合部,覆盖层具有与基板23叠合的第二叠合部,第一叠合部设有多个凸起端,第二叠合部设有多个与凸起端配合的凹陷端,当基板23与覆盖膜21叠合时,各个凸起端嵌入各个凹陷端,从而增强基板23与覆盖膜21的叠合稳固性。

或者,第一叠合部设有多个凹陷端,第二叠合部设有多个凸起端,当基板23与覆盖膜21叠合时,各个凸起端嵌入各个凹陷端,从而增强基板23与覆盖膜21的叠合稳固性。

第一叠合部以及第二叠合部分别设有粘合层,从而增强基板23与覆盖层的叠合效果。

酵素层组22的面积分别小于基板23的面积以及覆盖膜21的面积,这样,基板23以及覆盖膜21叠合时,能完全包围酵素层组22,从而避免酵素层组22的酵素泄漏,影响发光膜20的发光效果。

当酵素层组22置于基板23上时,酵素层组22的侧边与封闭空间的侧部围合形成安设区域70;导体件24设在安设区域70;在安设区域70的作用下,便于导体件24的安设,同时,保证导体件24与酵素层组22的连通。

具体的,导体件24具有朝向外部的外端面,导线60设在导体件24的外端面且延伸至安设区域70的外部与外部电源连通;这样,便于导线60的设置,同时,导线60不会影响酵素层组22的发光,从而保证酵素层组22的发光效果。

酵素层组22置于基板23的中部,酵素层组22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安设区域70;这样,导体件24具有多个设置区域,便于导体件24的设置;同时,设置发光膜20时,便于发光膜20的导体件24与外部电源连通。

具体的,导体件24抵触各个酵素层22;这样,当导体件24通电时,各个酵素层22均能受到导体件24的作用,使各个酵素层22的电子在各个酵素层22相互移动,保证各个酵素层22的充分发光,同时,当导体件24通电,酵素层组22的响应速度快,能快速发光。

酵素层组22的底端面以及酵素层组22的顶端面分别设有粘合层;在粘合层的作用下,酵素层组22与基板23以及覆盖膜21的相对固定性较高,避免酵素层组22影响安设区域70的形成,影响导体件24的设置。

覆盖膜21的表面阻抗为11-399Ω/m2,这样,覆盖膜21的表面对电流起到阻断作用,从而避免触电。

根据不同的需要,调节覆盖膜21的表面阻抗值,使其更适于发光膜20发光,从而保证发光膜20的发光效果。

覆盖膜21具有朝向外部的外端面,覆盖膜21的外端面设有绝缘层;从而避免发光膜20发生漏电。

或者,覆盖膜21与基板23分别为绝缘材质,从而避免发光膜20发生漏电,影响发光膜20的使用安全。

基板23具有朝向酵素层组22的上端面,基板23的上端面设有反光层,这样,酵素层组22朝向覆盖膜21的方向进行发光,使各个酵素层22发光朝向同一方向,保证发光膜20的发光效果。

基板23也可以不设置反光层,使酵素层组22具有多个发光方向,满足不同的需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