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梁筋入柱型屋面框架边节点钢筋布置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7089发布日期:2019-06-19 02:40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模拟梁筋入柱型屋面框架边节点钢筋布置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模型,特别涉及一种模拟梁筋入柱型屋面框架边节点钢筋布置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钢筋的锚固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要构造要求之一,它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目前,关于屋面框架边节点即屋面框架边柱和角柱处梁柱纵筋锚固的构造相关图集是用平面图来描述的,由于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故不能读懂这些图中各种钢筋的相对关系和排布位置,故利用现有图集进行教学效果不理想,而购买的一些节点模型由于是非专业人员制作的,存在一些不符合实际的缺点,效果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能清晰地展示屋面框架边柱、角柱处梁柱钢筋的种类、钢筋之间的位置关系和锚固方式的教学模型,便于向学生讲解屋面框架边节点处梁柱钢筋的种类、各种钢筋的位置关系和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模拟梁筋入柱型屋面框架边节点钢筋布置教学模型,包括框架柱(角柱或边柱)、主框架梁、次框架梁,所述框架柱、主框架梁、次框架梁相互垂直;所述框架柱包括框架柱外侧纵筋、框架柱里侧纵筋,所述框架柱外侧纵筋和框架柱里侧纵筋之间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框架柱箍筋;所述主框架梁包括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屋面主框架梁下部纵筋,所述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和屋面主框架梁下部纵筋之间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屋面主框架梁箍筋,所述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和屋面主框架梁下部纵筋之间平行设置有若干屋面主框架梁纵向构造筋,所述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的端部设置有垂直并向下延伸的第一批切断的弯入柱中的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和第二批切断的弯入柱中的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所述次框架梁包括屋面次框架梁上部纵筋、屋面次框架梁下部纵筋,所述屋面次框架梁上部纵筋和屋面次框架梁下部纵筋之间垂直设置有若干屋面次框架梁箍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批切断的弯入柱中的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与第一批切断的弯入柱中的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相互平行设置,但第二批切断的弯入柱中的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的长度大于第一批切断的弯入柱中的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柱里侧纵筋垂直向内弯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屋面主框架梁下部纵筋在靠近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位置垂直向内弯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屋面次框架梁箍筋在框架角柱(或边柱)的一侧(或两侧)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屋面次框架梁上部纵筋设置于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的上面的拐角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屋面次框架梁下部纵筋设置于屋面主框架梁下部纵筋的上面,与框架柱外侧纵筋、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教学模型使用普通的材料制作(纵筋可用直径不同的镀锌铁丝),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装拆容易,原材料损坏率低,维护成本低,一是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屋面框架结构边柱和角柱中钢筋的种类、钢筋之间的位置关系和锚固方式,二是学生能在很短时间内动手搭设并拆除该模型,学生学到了屋面框架边节点钢筋的安装绑扎方法,达到较好的辅助教学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屋面框架边柱节点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屋面框架角柱节点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A-A剖面钢筋布置图(实施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A-A剖面钢筋布置图(实施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框架柱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框架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次框架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框架角柱,2-次框架梁,3-主框架梁,4-边柱,5-1框架柱外侧纵筋,5-2框架柱里侧纵筋,6-框架柱箍筋,7-屋面主框架梁下部纵筋,8-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9-屋面主框架梁纵向构造筋,10-屋面主框架梁箍筋,11-屋面次框架梁上部纵筋,12-屋面次框架梁下部纵筋,13-第一批切断的弯入柱中的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14-第二批切断的弯入柱中的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15-屋面次框架梁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教学模型包括如图1所示的屋面框架边柱节点结构以及如图2所示的屋面框架角柱节点结构,图1和图2中A-A线的剖面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图3和图4分别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教学模型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如图5所示:框架柱钢筋骨架,由框架柱纵筋5-1、5-2和框架柱箍筋6组成;第二部分如图6所示(实施例二):屋面主框架梁钢筋骨架,由屋面主框架梁下部纵筋7、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8、屋面主框架梁纵向构造筋9和屋面主框架梁箍筋10组成;第三部分如图7所示:屋面次框架梁钢筋骨架,由屋面次框架梁下部纵筋12、屋面次框架梁上部纵筋11和屋面次框架梁箍筋15组成。

.梁柱纵筋和箍筋可用直径不同的镀锌铁丝,绑扎钢筋骨架可用扎丝,梁、柱箍筋形状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模拟梁筋入柱型屋面框架边节点钢筋布置教学模型,包括框架柱(该框架柱可以是如图2中所示的框架角柱1,也可以是如图1中所示的边柱4)、主框架梁3、次框架梁2,所述框架柱、主框架梁、次框架梁相互垂直。

框架柱包括框架柱外侧纵筋5-1、框架柱里侧纵筋5-2,所述框架柱外侧纵筋5-1和框架柱里侧纵筋5-2之间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框架柱箍筋6。主框架梁包括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8、屋面主框架梁下部纵筋7,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8和屋面主框架梁下部纵筋7之间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屋面主框架梁箍筋10。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8和屋面主框架梁下部纵筋7之间平行设置有若干屋面主框架梁纵向构造筋9。次框架梁包括屋面次框架梁上部纵筋11、屋面次框架梁下部纵筋12,屋面次框架梁上部纵筋11和屋面次框架梁下部纵筋12之间垂直设置有若干屋面次框架梁箍筋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批切断的弯入柱中的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14(角筋)比第一批切断的弯入柱中的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13(中间的)向下延伸更长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框架柱里侧纵筋5-2垂直向内弯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屋面主框架梁下部纵筋7在靠近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8位置垂直向内弯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屋面次框架梁箍筋15在框架角柱1(或边柱4)一侧(或两侧)设置。

所述屋面次框架梁上部纵筋11设置于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8的上面的拐角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屋面次框架梁下部纵筋(12)设置于屋面主框架梁下部纵筋7的上面,与框架柱外侧纵筋5-1、屋面主框架梁上部纵筋8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把柱纵筋5-1、5-2放入柱箍筋6中,将纵筋和箍筋用扎丝绑轧在一起形成柱钢筋骨架;

2、把主框架梁纵筋7、8放在梁箍筋9中,再把主框架梁纵向构造筋9放在下部纵筋7和上部纵筋8之间,将纵筋和箍筋用扎丝绑轧在一起形成主框架梁钢筋骨架;

3、将框架柱钢筋骨架和屋面主框架梁钢筋骨架按图3或图4组合在一起;

4、把次框架梁上部纵筋11、下部纵筋12按图3或图4放置,再将次框架梁梁箍筋15穿入纵筋11、12,将纵筋和箍筋用扎丝绑轧在一起;

这样,一种模拟屋面框架边节点钢筋布置教学模型(梁筋入柱)即已完成。

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模拟教学,学生对屋面框架边节点梁、柱中钢筋的种类、钢筋之间的位置关系和锚固方式有了清晰直观的认识,老师讲解屋面框架梁纵筋的锚固方式和锚固长度的计算也很方便,通过拆装模型,也能使学生掌握屋面框架梁、柱中钢筋的安装绑扎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