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用多功能广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4194发布日期:2018-11-16 23:04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设施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工程用多功能广告装置。



背景技术:

市政工程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雨水,污水,上水,中水,电力(红线以外部分),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广告牌是市政工程中的一种常用设施,用于进行宣传。现有的市政广告牌正面或背面只能显示单一广告,宣传效果欠佳,而且结构简单,只具有显示广告的功能,不具备分类收集市政垃圾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多功能广告装置,具有广告宣传和分类收集市政垃圾的功能,增加了广告灵活显示的效果,能有利于环境清洁,提高了使用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用多功能广告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两中空支撑杆和固定安装在两中空支撑杆的广告部,所述两中空支撑杆分别为中空支撑杆一和二,在所述中空支撑杆一内设有一隔板,其将中空支撑杆一分别为上腔和下腔,在所述上腔内安装了具有电机轴的微型驱动电机,在所述下腔内安装了蓄电池的电池室,在所述中空支撑杆一外侧面设有分别与蓄电池电连接的充电孔和电源开关,该电源开关电连接微型驱动电机;

在所述广告部内部安装了两转轴,在所述两转轴上安装了用于传送广告布且两端设有限位圈的滚筒,滚筒之间套装了套圈形状的广告布,该广告布正面和背面均印有广告,所述两转轴两端分别伸入两中空支撑杆内且均安装了链轮,所述链轮之间通过安装链条相连接;

所述两支撑杆底面设有一底板,在所述底板上固定了分类垃圾桶组件;

所述垃圾桶组件包括用于收集回收垃圾的垃圾桶一和用于收集不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二、以及设在垃圾桶一和二之间的过滤垃圾桶,在所述垃圾桶一和二顶面均设有倒梯形形状的投置口,在所述垃圾桶一和二正面均设有收集口,在所述收集口一侧铰接了桶门,所述过滤垃圾桶顶面安装了过滤网,其正面下端设有过滤收集口,在过滤收集口上铰接了过滤桶门。

进一步的,所述广告部正面及背面均设有框口,在所述框口上嵌入了透明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两转轴包括呈上下设置的转轴一和转轴二,在所述广告部两侧设有伸出转轴一和二的轴孔,所述转轴二一端通过轴孔伸入中空支撑杆且所述微型驱动电机具有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在转轴二上。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桶一、二和过滤垃圾桶正面均设有透明插袋,其设在收集口及过滤收集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口和过滤收集口上均设有一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呈上下设置的插柱,在所述桶门和过滤桶门上均设有插入插柱的相对应的两插孔,在所述两插孔之间设有内凹的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垃圾桶顶面设有两搁置板,在所述过滤网放置在两搁置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包括框体和安装在框体内的过滤网体。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支撑座上安装的广告部,在广告部内安装的转轴一和二上的滚筒之间套装的广告布,通过微型驱动电机安装联轴器驱动转轴二,使转轴二通过其安装的链轮链接转轴一安装了链轮,实现广告布的传动显示,显示灵活,并且在支撑座设有的底板上安装的分类垃圾桶组件,能够有效分类市政垃圾,便于分类收集处理,操作方便,该市政工程用多功能广告装置,具有广告宣传和分类收集市政垃圾的功能,增加了广告灵活显示的效果,能有利于环境清洁,提高了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分类垃圾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座1,中空支撑杆11,中空支撑杆一111,中空支撑杆二112,隔板12,上腔13,下腔14,微型驱动电机15,电池室16,蓄电池17,充电孔18,电源开关19,底板191,广告部2,框口21,透明塑料板22,转轴3,转轴一31,转轴二32,链轮34,链条35,滚筒36,限位圈37,广告布4,分类垃圾桶组件5,垃圾桶一51,垃圾桶二52,透明插袋53,投置口54,收集口55,固定板56,插柱57,桶门58,过滤垃圾桶6,搁置板60,过滤网61,框体611,过滤网体612,过滤收集口62,过滤桶门63,插孔64,把手6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用多功能广告装置,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包括两中空支撑杆11和固定安装在两中空支撑杆11之间的广告部2,所述中空支撑杆11包括中空支撑杆一111和中空支撑杆二112,其起到支撑广告部作用,在所述中空支撑杆一111内设有一隔板12,其将中空支撑杆一111分隔为上腔13和下腔14,在上腔13内安装了一具有电机轴的微型驱动电机15,该微型驱动电机型号为130BYG350A,在下腔14内设有一安装了蓄电池17的电池腔16,在所述下腔14外侧面设有电源开关19和充电孔18,所述电源开关19和充电孔18分别电连接蓄电池17,充电孔通过外接电源为蓄电池提供电能,按动电源开关,该电源开关电连接微型驱动电机15,使电能输送至微型驱动电机,由此,启动微型驱动电机,在所述广告部2内部安装了两转轴3,在所述两转轴3上安装了用于传送广告布4的滚筒36,在该滚筒36两侧设有限位广告布4的限位圈37,滚筒36之间套装了印有市政宣传广告的广告布4,使广告布能在滚筒上滚动,该广告布形成了套圈形状,其正面和背面均印有不同的广告,所述两转轴3两端分别伸入两中空支撑杆11内且安装了链轮34,链轮34之间通过安装链条35相连接;其起到传送作用,使两转轴能同时同向转动。

所述两支撑杆11底面设有一底板12,在所述底板12上固定了分类垃圾桶组件5;

所述垃圾桶组件5包括用于分类回收垃圾的垃圾桶一51和用于分类不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二52、以及设在垃圾桶一和二之间的过滤垃圾桶6,过滤垃圾桶用于过滤垃圾,比如烟灰,将烟灰可过滤至过滤垃圾桶内,烟头在过滤网上,在所述垃圾桶一和二顶面均设有倒梯形形状的投置口54,便于分类投置市政垃圾,在所述垃圾桶一和二正面均设有收集口55,在所述收集口55一侧铰接了桶门58,所述过滤垃圾桶6顶面安装了过滤网61,在所述过滤垃圾桶6正面下端设有过滤收集口62,在过滤收集口62上铰接了过滤桶门63,打开过滤桶门将细小垃圾便于清理。

所述广告部2正面和背面均设有框口21,在所述框口21上固定安装了透明塑料板22,透明能看清广告。

所述两转轴3包括呈上下设置的转轴一31和转轴二32,在广告部设有穿出转轴一和二的轴孔(图中未示),所述转轴二一端通过轴孔且伸入中空支撑杆,该微型电机12具有的电机轴通过安装联轴器(图中未示)安装在转轴二32,实现电机驱动转轴二转动,其链接的转轴一为同向转动。

所述垃圾桶一、二和过滤垃圾桶6正面均设有透明插袋53,用于插入相应的分类垃圾标牌,其设在收集口55及过滤收集口62上方。

所述收集口55和过滤收集口62上均设有一固定板56,在所述固定板56上设有呈上下设置的插柱57,在所述桶门58和过滤桶门63上均设有插入插柱57的相对应的两插孔64,当桶门和过滤桶门合在桶口和过滤桶口上时,将插孔插入插柱,形成关闭桶门和过滤桶门,在所述两插孔64之间设有内凹的把手65。方便分别打开桶门和过滤桶门。

所述过滤垃圾桶6桶口设有两搁置板60,在所述过滤网61放置在两搁置板60上。可用于过滤体积较大的垃圾。

所述过滤网61包括框体611和安装在框体611内的过滤网体612。

在使用中,在支撑座安装了广告部,通过按动中空支撑杆一外侧面设有的电源开关,由于在中空支撑杆一内部设有的电池腔内安装蓄电池,通过电连接充电孔外接电源为其充满电能,按动电源开关使电能输送至微型驱动电机,由于微型驱动电机具有的电机轴通过安装联轴器连接在转轴二,而转轴二两端均安装了链轮,其通过链条连接转轴一两端安装的链轮,当微型驱动电机具有的电机轴驱动转动转轴二时,由于其链接了转轴一,因此转轴一为同向转动(如图1箭头所示),在转轴一和二上均安装了滚筒,在滚筒上套装了印有市政宣传广告的广告布,实现了转动,在支撑座设有的底板上还安装了分类垃圾组件,能够将市政垃圾合理分类且放置在分类垃圾组件内,并且通过在收集口铰接的箱门,便于打开箱门收集分类垃圾,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座上安装的广告部,在广告部内安装的转轴一和二上的滚筒之间套装的广告布,通过微型驱动电机安装联轴器驱动转轴二,使转轴二通过其安装的链轮链接转轴一安装了链轮,实现广告布的传动显示,显示灵活,并且在支撑座设有的底板上安装的分类垃圾桶组件,能够有效分类市政垃圾,便于分类收集处理,操作方便,该市政工程用多功能广告装置,具有广告宣传和分类收集市政垃圾的功能,增加了广告灵活显示的效果,能有利于环境清洁,提高了使用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