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9047发布日期:2019-01-13 16:46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笔记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办公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笔记盒。



背景技术:

作为日常工作中的会议记录、客户沟通记录、现场整改记录等多种纪要通常会记录于一笔记本中,笔记本通常由数十数百页纸张装订而成。外出时携带笔记本,需要时候,可将需要记录的内容顺次的记录于笔记本的不同页码,方便日后查阅。

实际的查阅中,当记录于笔记本的页码过多后,使用者难以在短时间内从笔记本中翻阅出记录较早的纪要,需要逐页查看其中记载的内容,较为耗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笔记盒,主要解决技术问题是笔记本翻阅历史纪要较为耗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笔记盒,包括:

盒子,其内部具有容纳空间;

若干笔记卡片,若干笔记卡片的第一记录区域依次层叠,从所述盒子的开口放置于所述盒子的容纳空间内;其中,

至少一个笔记卡片包括由所述第一记录区域边缘向所述盒子的开口方向外延伸的第二记录区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笔记盒,其中至少一个笔记卡片的第一记录区域由经折叠后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可选的,前述的笔记盒,其中至少一个笔记卡片的第一记录区域为三折页,所述三折页折叠后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可选的,前述的笔记盒,其中若干笔记卡片包括由至少两个笔记卡片依次层叠的第一层叠体,所述第一层叠体的第二记录区域由所述第一记录区域不同边缘位置向外延伸形成。

可选的,前述的笔记盒,其中所述第一层叠体的第二记录区域位置相错。

可选的,前述的笔记盒,其中若干笔记卡片包括目录笔记卡片;

所述第一层叠体为至少2个,目录笔记卡片穿插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层叠体之间,所述目录笔记卡片的第二记录区域的位置与第一层叠体的每张笔记卡片的第二记录区域位置相错。

可选的,前述的笔记盒,其中若干笔记卡片包括由至少两个笔记卡片依次层叠的第二层叠体,所述第二层叠体的第二记录区域由所述第一记录区域相同边缘位置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层叠体的第二记录区域依次层叠。

可选的,前述的笔记盒,其中还包括:

扣环,所述扣环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半环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半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半环的另一端可分离的卡接;

若干笔记卡片依次层叠的第一记录区域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扣环可至少扣合于部分笔记卡片中依次层叠的第一记录区域上开设的通孔。

可选的,前述的笔记盒,其中还包括:

与所述若干笔记卡片层叠的收纳卡,所述收纳卡包括折页、第一收纳页、第二收纳页,所述折页包括可相互折叠的第一折叠页以及第二折叠页,所述第一收纳页分别和所述第一折叠页的侧边和底边连接,在所述第一收纳页和所述第一折叠页之间形成具有开口的第一收纳区,所述第二收纳页分别和所述第二折叠页的侧边和底边连接,在所述第二收纳页和所述第二折叠页之间形成具有开口的第二收纳区,所述第一收纳页和所述第二收纳页的外轮廓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笔记卡片的外轮廓尺寸;其中,所述第一收纳页和/或所述第二收纳页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片插入口。

可选的,前述的笔记盒,其中所述容纳空间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盒子的开口位于所述盒子的顶部,所述笔记卡片的第一记录区域呈矩形,若干笔记卡片的第一记录区域在所述长方体结构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依次层叠。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笔记盒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笔记卡片包括由第一记录区域边缘向所述盒子的开口方向外延伸的第二记录区域。其中,第一记录区域可记录纪要内容,在第二记录区域可记录便于查找的检索内容,通过外露与容纳空间的第二记录区域,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便于从第二记录区域的检索内容查找到相关的笔记卡片。另外,若干笔记卡片依次层叠的放置于盒子内,外出中,可从中抽取所需数量的笔记卡片,相对于携带一个较厚的笔记本,可节省空间,方便携带。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笔记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笔记盒的第一笔记卡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笔记盒的收纳卡的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笔记盒的收纳卡的未折叠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笔记盒的第一层叠体的多张笔记卡片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笔记盒的第二笔记卡片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笔记盒的第三笔记卡片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笔记盒的第四笔记卡片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笔记盒的第五笔记卡片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笔记盒的扣环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笔记盒的第六笔记卡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实施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笔记盒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图1至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记盒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笔记盒,包括:盒子10以及若干笔记卡片20。

盒子10内部具有容纳空间;若干笔记卡片20的第一记录区域201依次层叠,从所述盒子10的开口放置于所述盒子10的容纳空间内;其中,至少一个笔记卡片包括由所述第一记录区域201边缘向盒子的开口方向外延伸的第二记录区域20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笔记卡片包括由第一记录区域边缘向盒子的开口方向外延伸的第二记录区域。其中,第一记录区域可记录纪要内容,在第二记录区域可记录便于查找的检索内容,通过外露与容纳空间的第二记录区域,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便于从第二记录区域的检索内容查找到相关的笔记卡片。另外,若干笔记卡片依次层叠的放置于盒子内,外出中,可从中抽取所需数量的笔记卡片,相对于携带一个较厚的笔记本,可节省空间,方便携带。

具体的,在容纳空间内还可设置有笔记本,笔记本穿插于若干笔记卡片的任意两个笔记卡片之间,其中,笔记本的个数不局限于1个。另外,笔记本的位置也可置于若干笔记卡片的一侧,使得笔记本、若干笔记卡片依次层叠。

所述容纳空间呈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长度可大于宽度,也可等于宽度,所述盒子的开口位于所述盒子的顶部,盒子的侧部和底部封闭,所述笔记卡片的第一记录区域呈矩形,如图1所示,若干笔记卡片的第一记录区域在所述长方体结构的宽度方向依次层叠。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干笔记卡片的第一记录区域在所述长方体结构的长度方向依次层叠;若干笔记卡片的第一记录区域的高度小于等于长方体结构的高度。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笔记盒还可包括:与所述若干笔记卡片层叠的收纳卡,所述收纳卡包括折页、第一收纳页31、第二收纳页32,所述折页包括可相互折叠的第一折叠页33以及第二折叠页34,所述第一收纳页31分别和所述第一折叠页33的侧边和底边连接,在所述第一收纳页31和所述第一折叠页33之间形成具有开口的第一收纳区,所述第二收纳页32分别和所述第二折叠页34的侧边和底边连接,在所述第二收纳页32和所述第二折叠页34之间形成具有开口的第二收纳区,所述第一收纳页31和所述第二收纳页32的外轮廓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笔记卡片的外轮廓尺寸;其中,所述第一收纳页31和/或所述第二收纳页3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片插入口35。层叠的收纳卡可由一折叠纸张折叠而成,第一折叠页33以及第二折叠页34之间具有平行的两个折线,第一收纳页31向第一折叠页33的外侧延伸,第二收纳页32向第二折叠页34外侧延伸,第一折叠页33以及第二折叠页34的底部分别延伸有粘贴折边,将两个粘贴折边分别向第一折叠页33以及第二折叠页34侧对折后,将第一收纳页31向第一折叠页33对折,并与粘贴折边粘贴,将第二收纳页31向第二折叠页33对折,并与粘贴折边粘贴,即可完成折叠组装,但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纳页和所述第二收纳页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的3个卡片插入口。第一收纳区的开口、第二收纳区的开口可插入笔记卡片,卡片插入口可用于插入信用卡、公交卡、身份证等芯片卡。

当折叠的笔记卡片较多的情况下,如图1和图5所示,若干笔记卡片包括由至少两个笔记卡片依次层叠的第一层叠体20a,所述第一层叠体20a的第二记录区域202a由所述第一记录区域不同边缘位置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层叠体的第二记录区域202a位置相错。使得第一层叠体的第二记录区域可便于查看。具体的,若干笔记卡片包括目录笔记卡片20b;所述第一层叠体20a为至少2个,目录笔记卡片20b穿插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层叠体20a之间,所述目录笔记卡片20b的第二记录区域的位置与第一层叠体20a的每张笔记卡片的第二记录区域位置相错。通过目录笔记卡片,可对不同的第一层叠体进行分类。

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中,也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具体的,若干笔记卡片包括由至少两个笔记卡片依次层叠的第二层叠体20c,所述第二层叠体20c的第二记录区域由所述第一记录区域相同边缘位置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层叠体20c的第二记录区域依次层叠。

如图6或图7所示,至少一个笔记卡片可由一单层纸片构成,如图8或图9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笔记卡片的第一记录区域由经折叠后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至少一个笔记卡片的第一记录区域为三折页,所述三折页折叠后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另外,如图10和图11所示,笔记盒还可包括:扣环,所述扣环包括第一半环41和第二半环42,所述第一半环4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半环4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半环4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半环42的另一端可分离的卡接;若干笔记卡片依次层叠的第一记录区域上开设有通孔203,所述扣环可至少扣合于部分笔记卡片中依次层叠的第一记录区域上开设的通孔203。其中,通孔的个数不局限于1个,也可为至少2个,对应的,扣环的个数与通孔的个数相同。在携带较多张的笔记卡片外出中,可通过扣环将多张的笔记卡片通过通孔扣合于一起,便于外出携带。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装置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部件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部件组合成一个部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部件。除了这样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装置的所有部件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组件。位于部件或组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或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装置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部件的权利要求中,这些部件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部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