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5051发布日期:2019-04-05 20:5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笔记本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习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方便翻页的笔记本。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日常学习工作当中,螺旋装订笔记本大量在使用,经过螺旋装订的纸张有360度翻折书写、易撕、易排序的优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线圈装订笔记本同样有一些缺陷,比如螺旋线圈在装订时,需从纸张的一侧开始,依次穿过各个装订孔来实现连接,这就不仅要求纸张上的装订孔分布均匀,而且螺旋线圈较软不易掌控,装订时费时费力,效率很低。

还有如图1所示:当翻开笔记本放在桌子上准备书写时,会发现纸张2靠近螺旋线圈1的位置总会与桌面有一定的距离,因为螺旋线圈1沿其轴线投影的线圈11是圆形的,下面有一定的弧度,而纸张2是被螺旋线圈1穿插固定的,所以靠近线圈11位置的纸张2不能够接触桌面,导致纸张2与桌面有一定的倾斜角度α,书写时,手部对纸张会有压力,而螺旋线圈是塑料材质的,容易被挤压变形,这就会影响纸张翻页的流畅性,而且螺旋线圈1和纸张2会晃动,给人带来了不好的书写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装订,拆卸简单,环不易变形的笔记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笔记本,包括封面、纸张和封底,封面、纸张和封底上均设置有一一对应的装订孔,还包括将具有装订孔的封面、纸张和封底装订成册的环,所述环包括分别插穿于所述装订孔的多个环本体和将该环本体的基端互相连结的连接杆,环上连接有将各环本体的前端侧和基端维持为闭环状的连结部,连结部与各环本体的前端侧和基端均为可拆式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环本体为带开口的环状,基端和前端侧分别为环本体的两端,各个环本体的基端通过连接杆连接,装订时,各个环本体的前端侧依次穿过封底、纸张和封面,然后基端和前端侧通过连结部连接成闭环状,避免环本体从装订孔中脱出,各个环本体同时穿孔,装订省时省力,而且装订孔无需均匀分布,只需设置少数的装订孔即可,减少纸张的浪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环本体包括弧线段、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分别连接在弧线段的两端,第一折弯部连接在第一直线段上,第二折弯部连接在第二直线段上,所述连接杆连接在第二直线段上,所述连结部成杆状,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之间存在供连接部穿过的间隙,连结部的对应两侧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适配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连结部与环本体连接时,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分别位于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内并构成导向滑移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弧线段对应装订孔,即置于装订孔内,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分别位于封底和封面的侧边,这样就避免了笔记本放置在桌面上时会翘起的问题,而且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是通过连结部连接,方便拆卸,这样便于更换纸张和装订,第一折弯部和第一直线段的夹角近似垂直,第二折弯部和第二直线段的夹角近似垂直,方便连结部套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环本体包括弧线段、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和第一折弯部,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分别连接在弧线段的两端,第一折弯部连接在第一直线段的端部上,所述连接杆连接在第二直线段的端部上,连接杆上设置有朝第一折弯部折弯设置的第二折弯部,所述连结部成杆状,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之间存在供连接部穿过的间隙,连结部的对应两侧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适配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连结部与环本体连接时,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分别位于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内并构成导向滑移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折弯部和第一直线段的夹角近似垂直,第二折弯部和连接杆的夹角近似垂直,方便连结部套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环本体上连接有笔套,笔套上设置有供环本体穿过的连接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笔套是由片状结构构成,连接孔设置在笔套的两侧边,笔套设置在封面、纸张以及封底的侧边,笔套、封面、纸张以及封底共同围成一个闭环状,笔可挂设在笔套上,方便携带,避免丢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折弯部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凸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凸部的设置是为了增大第二折弯部与第二导向槽之间的摩擦,防止连结部滑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封底上远离装订孔的一侧连接有可翻转盖设在封面上的翻盖,翻盖和封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吸合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环为金属材料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翻盖的设置可避免封面和纸张被随意翻动,环由金属材料构成,硬度更硬不易变形,且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方便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夹持连结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仰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爆炸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环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连结部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笔记本,包括封面1、纸张2和封底3,封面1、纸张2和封底3上均设置有一一对应的装订孔11、21、31,还包括将具有装订孔11、21、31的封面1、纸张2和封底3装订成册的环4,所述环4包括分别插穿于所述装订孔11、21、31的多个环本体41和将该环本体41的基端互相连结的连接杆42,环4上连接有将各环本体41的前端侧和基端维持为闭环4状的连结部5,连结部5与各环本体41的前端侧和基端均为可拆式连接。环本体41为带开口的环4状,基端和前端侧分别为环本体41的两端,各个环本体41的基端通过连接杆42连接,装订时,各个环本体41的前端侧依次穿过封底3、纸张2和封面1,然后基端和前端侧通过连结部5连接成闭环4状,避免环本体41从装订孔11、21、31中脱出,各个环本体41同时穿孔,装订省时省力,而且装订孔11、21、31无需均匀分布,只需设置少数的装订孔11、21、31即可,减少纸张2的浪费。

上述环本体41包括弧线段411、第一直线段412、第二直线段413和第一折弯部414,第一直线段412和第二直线段413分别连接在弧线段411的两端,第一折弯部414连接在第一直线段412的端部上,所述连接杆42连接在第二直线段413的端部上,连接杆42上设置有朝第一折弯部414折弯设置的第二折弯部421,所述连结部5成杆状,第一折弯部414和第二折弯部421之间存在供连接部穿过的间隙43,连结部5的对应两侧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折弯部414和第二折弯部421适配的第一导向槽51和第二导向槽52,连结部5与环本体41连接时,第一折弯部414和第二折弯部421分别位于第一导向槽51和第二导向槽52内并构成导向滑移设置。弧线段411对应装订孔11、21、31,即置于装订孔11、21、31内,第一直线段412和第二直线段413分别位于封底3和封面1的侧边,这样就避免了笔记本放置在桌面上时会翘起的问题,而且第一折弯部414和第二折弯部421是通过连结部5连接,方便拆卸,这样便于更换纸张2和装订,第一折弯部414和第一直线段412的夹角近似垂直,第二折弯部421和连接杆42的夹角近似垂直,方便连结部5套设。

上述环本体41上连接有笔套6,笔套6上设置有供环本体41穿过的连接孔61。笔套6是由片状结构构成,连接孔61设置在笔套6的两侧边,笔套6设置在封面1、纸张2以及封底3的侧边,笔套6、封面1、纸张2以及封底3共同围成一个闭环4状,笔可挂设在笔套6上,方便携带,避免丢失。

上述第二折弯部42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凸部4211。凸部4211的设置是为了增大第二折弯部421与第二导向槽52之间的摩擦,防止连结部5滑出。

上述封底3上远离装订孔11、21、31的一侧连接有可翻转盖设在封面1上的翻盖32,翻盖32和封面1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吸合的第一磁体321和第二磁体12,所述环4为金属材料制成。翻盖32的设置可避免封面1和纸张2被随意翻动,环4由金属材料构成,硬度更硬不易变形,且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方便第一折弯部414和第二折弯部421夹持连结部5。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