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签字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1822发布日期:2019-03-02 01:50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签字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签字笔。



背景技术:

签字笔在人们生活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现有的签字笔一般设计成笔帽和笔体分离,使用中很容易使笔帽丢失,各个部件一般是独立设计单独负责一种功能,不能一个部件多种用途,导致结构不够精炼合理,还有为了握笔舒适度,在握笔区加设了橡胶套,可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橡胶套和笔体转滑动,造成书写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签字笔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签字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笔帽和笔体分离设计导致笔帽易丢失,握笔不稳不舒适,一个部件不能多用,结构不够精炼合理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签字笔,包括筒形笔杆部和锥形笔头部,所述锥形笔头部与所述筒形笔杆部螺纹连接,所述筒形笔杆部上设置有握笔区,所述握笔区的上端和下端的筒形笔杆部上分别设有向外的环形凸起部Ⅰ,所述环形凸起部Ⅰ带有外螺纹Ⅰ,所述环形凸起部Ⅰ的上端的筒形笔杆部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锥形笔头部上端沿圆周面设有向外的环形加厚部,所述的环形加厚部带有外螺纹Ⅱ;

该新型签字笔还包括筒体结构,所述筒体结构由柱状筒体和套在柱状筒体上的环形胶套组成,所述柱状筒体的上端的内圆周面设有向内的环形凸起部Ⅱ,所述的向内的环形凸起部Ⅱ上设有内螺纹Ⅲ,并且与所述握笔区端部的环形凸起部Ⅰ上的外螺纹Ⅰ相配合螺纹连接,所述柱状筒体的下端的内圆周面设有内螺纹Ⅳ,并且与所述锥形笔头部上的外螺纹Ⅱ相配合连接,转动所述筒体结构通过螺纹能够沿笔轴向上下移动。

所述限位板高度大于带有外螺纹Ⅰ凸起部Ⅰ高度,并且小于所述柱状筒体内圆周面到所述筒形笔杆部外圆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所述锥形笔头部带有外螺纹Ⅱ环形加厚部的厚度要大于带有外螺纹Ⅰ环形凸起部Ⅰ的高度。

所述柱状筒体与所述环形胶套接触面带有摩擦纹。增大接触面摩擦力使,使其固定性更好。

所述环形胶套外表面上设有点状突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笔体上可拆卸套装的筒体结构,此结构通过顺时针及逆时针旋转并在螺纹的作用下上下移动,在限位板和限位螺纹的作用下,其不仅起到了笔帽作用,又不易丢失,又起到了握笔区的作用,其两端螺纹固定连接使握笔写字更稳定更舒适,提高了工作学习的效率,一个部件能多用,本结构更精简合理,更经济。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施例在写字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例非写字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部放大图。

图6是筒体结构结构图。

图7是锥形笔头部结构图。

图中:1-筒形笔杆部,101-限位板,102-环形凸起部Ⅰ,103-外螺纹Ⅰ,2-锥形笔头部,201-环形加厚部,202-外螺纹Ⅱ,3-筒体结构,301-柱状筒体,302-环形胶套,303-环形凸部Ⅱ,304-内螺纹Ⅲ,305-内螺纹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筒形笔杆部1和锥形笔头部2,所述锥形笔头部2与所述筒形笔杆部1螺纹连接,所述筒形笔杆部1上设置有握笔区,所述握笔区的上端和下端的筒形笔杆部1上分别设有向外的环形凸起部Ⅰ102,所述环形凸起部Ⅰ102带有外螺纹Ⅰ103,所述环形凸起部Ⅰ102的上端的筒形笔杆部1上设置有限位板101,所述锥形笔头部2上端沿圆周面设有向外的环形加厚部201,所述的环形加厚部带有外螺纹Ⅱ202;

该新型签字笔还包括筒体结构3,所述筒体结构3由柱状筒体301和套在柱状筒体上的环形胶套302组成,所述柱状筒体301的上端的内圆周面设有向内的环形凸起部Ⅱ303,所述的环形凸部Ⅱ303起带有内螺纹Ⅲ304,并且与所述握笔区端部的外螺纹Ⅰ103相配合螺纹连接,所述柱状筒体301的下端的内圆周面设有内螺纹Ⅳ305,并且与所述锥形笔头部2上的外螺纹Ⅱ202相配合连接,此时筒体结构3套在了由筒形笔杆部1和锥形笔头部2组成的笔本体上,此时筒体结构3的下端部螺纹Ⅳ305刚好连接在锥形笔头部2上的外螺纹Ⅱ202上,笔头部尖端露出处于写字状态,这时,筒体结构3刚好处在握笔区位置,起到了握笔区的作用,所述内螺纹Ⅳ305与外螺纹Ⅱ202接触的丝面长度最好小于所述内螺纹Ⅲ304与外螺纹Ⅰ103的接触丝面长度,由于筒体结构3的上下端有螺纹连接以及上端有限位板101,使其作为握笔区稳定,固定性好。当转动所述筒体结构3时在连接螺纹的作用下,其能够沿笔轴上下移动。

为了使柱状筒体301上端螺纹Ⅲ304不超过与其连接的握笔区上端的外螺纹Ⅰ103,并且使筒体结构3处于握笔区位置,起到握笔区作用,所设置的限位板101高度大于带有外螺纹Ⅰ103凸起部Ⅰ102高度,并且小于所述柱状筒体301内圆周面到所述筒形笔杆部1外圆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以阻止筒体结构3向上移动。

当筒体结构3向下移动,柱状筒体301上端螺纹Ⅲ304 与握笔区的下端环形凸起部Ⅰ102上外螺纹Ⅰ103连接时,此时的筒体结构3处于的位置遮住锥形笔头部2的笔尖,起到了笔帽的作用,为了限制其继续向下移动导致脱落,在所述锥形笔头部2带有外螺纹Ⅱ202环形加厚部201的厚度要大于带有外螺纹Ⅰ103环形凸起部Ⅰ102的高度,起到了限位作用。

为了增加摩擦力使接触面更好的贴合,在所述柱状筒体301与所述环形胶套302接触面设有有摩擦纹。

为了增加手握部的摩擦力和按摩舒适感,在所述环形胶套302外表面上设有点状突起。

组装时,筒体结构3上端螺纹Ⅲ304与筒形笔杆部3上的握笔区下端的外螺纹Ⅰ103螺纹连接,顺时针旋转筒体结构3,在螺纹的作用下,其向上移动,过了螺纹区,直接推其到握笔区上端的外螺纹Ⅰ103再顺时针旋转螺纹连接,使其顶紧限位板101,然后,把锥形笔头部2上端与筒形笔杆部3下端螺纹连接并顺时针旋紧,同时,锥形笔头部2上端环形加厚部201外螺纹Ⅱ202与筒体结构3下端内螺纹Ⅳ305也被顺时针旋上。

使用时,顺时针旋转筒体结构3在螺纹作用下向上移动,使其顶紧限位板101,锥形笔杆部2的笔尖露出,处于写字状态,筒体结构3的下端部螺纹Ⅳ305刚好连接在锥形笔头部2上的外螺纹Ⅱ202上,此时筒体结构3处在握笔区起到握笔区作用,由于两端螺纹固定,稳定性好,连接牢固,握笔写字更顺畅,当不写字时,逆时针旋转筒体结构3,筒体结构3在螺纹作用下向下移动,筒体结构3上端部凸起部的螺纹Ⅲ304过了螺纹区,滑过无螺纹区,到达筒形笔杆部1下端螺纹区,逆时针旋转使螺纹Ⅲ304与其连接的握笔区下端的外螺纹Ⅰ103螺纹连接并顶紧外螺纹Ⅱ202,此时,筒体结构3盖住了锥形笔头部2的尖端,起到了笔帽作用。筒体结构3在写字状态时充当握笔区角色,在不写字状态时充当笔帽角色,一个部件多用,过程可反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