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乐练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0223发布日期:2019-09-06 20:1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声乐练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乐练习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声乐练习装置。



背景技术:

声乐的概念-亦称艺术歌唱,是运用艺术化的语言(圆歌梦)与科学化的歌喉 (艺术嗓音)相结合,塑造出鲜明生动,悦耳动听的听觉形象-歌声,来表现语意高度凝炼的歌词(诗或词)以及典型化,情感化的旋律音调来(好学歌)学声乐,借以抒发思想感情并进行二度创作的一门音乐表演艺术。

声乐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声乐的重要性越来越体现出来,声乐也越来越被人们喜爱、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会在业余时间练习声乐,即使不懂美声的人也时常哼唱通俗音乐,以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专业人员更是经常练习声乐,为了方便使用者在自我学习中进行声乐练习,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8126691U公开了一种声乐练习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顶端两侧设置有提手,所述板体的左侧面设置有观察镜,所述板体的右侧设置有用于放置笔的槽体,所述板体背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声乐练习板还包括通过螺纹连接在板体背面以支撑练习板的支杆,板体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可旋转的支板,所述支板上设有吸盘,上述一种声乐练习板,虽然携带方便,方便使用者在练习的时候观察自己的口型和表情,但不能进行角度的调整,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且使用者在练习新的曲目时,经常要对照乐谱练习,该一种声乐练习板无法为使用者提供夹持乐谱的功能,影响使用者的练习进度,使用效果不佳。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声乐练习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乐练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进行角度调整,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不能夹持乐谱,无法进行乐谱对照练习,影响使用者的练习进度,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声乐练习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声乐练习装置,包括:观察镜、板体、压谱条、提手、支杆、底板、放置槽、固定板、防滑垫、容纳槽;所述底板的两侧设置有[形状的支杆,且支杆的一端通过阻尼转轴与底板相连接;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板体,且板体通过支杆与底板相连接;所述板体顶端的左侧设置有观察镜,且观察镜通过嵌入方式与板体相连接;所述观察镜的下方设置有放置槽,且放置槽与板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板体顶端的右侧开设有L形状的容纳槽,且容纳槽的内部通过铰接设置有L形状的压谱条;所述板体的背部设置有向下凸出的矩形状的固定板,且固定板与板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底板的后侧置有提手,且提手通过铆合方式与底板相连接;所述底板与固定板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垫,且防滑垫通过粘合方式分别与底板及固定板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声乐练习装置所述支杆呈左右对称设置有两处,且支杆通过阻尼转轴的设置的折叠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声乐练习装置所述固定板的厚度与底板一致,且固定板通过阻尼转轴与两侧的支杆活动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声乐练习装置所述压谱条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四处,且压谱条通过转轴的设置为夹持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声乐练习装置所述容纳槽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四处,且容纳槽的一端开设有圆形状的指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声乐练习装置所述防滑垫设置有六处,且所述的六处防滑垫呈左右对称方式分别排列在底板与固定板的底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声乐练习装置所述板体的内部均匀开设有多处六边形的减重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声乐练习装置通过支杆的设置,不仅能调节板体的角度与高度,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还能通过调节支杆,使板体与底板并拢,减少练习板的占用空间,便于使用者携带。

2、本实用新型一种声乐练习装置通过压谱条的设置,能将乐谱或使用者记录的练习问题夹持在板体上,便于使用者进行对照练习,使练习者不必频繁拿取乐谱进行观看,降低了使用者的疲劳度,使练习者能快速掌握曲目内容,提高了使用者的声乐练习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声乐练习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能进行角度调整,满足使用不同的使用需求,具有乐谱夹持功能,便于使用者进行乐谱对照练习,提高了使用者的练习效率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A点结构示意图。

图中:观察镜1、板体2、压谱条3、提手4、支杆5、底板6、放置槽7、固定板8、防滑垫9、容纳槽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声乐练习装置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声乐练习装置,包括:观察镜1、板体2、压谱条3、提手4、支杆5、底板6、放置槽7、固定板8、防滑垫9、容纳槽10;底板6的两侧设置有[形状的支杆5,且支杆5的一端通过阻尼转轴与底板6相连接;底板6的上方设置有板体2,且板体2通过支杆5与底板6相连接;板体2顶端的左侧设置有观察镜1,且观察镜1通过嵌入方式与板体2相连接;观察镜1的下方设置有放置槽 7,且放置槽7与板体2为一体式结构;板体2顶端的右侧开设有L形状的容纳槽10,且容纳槽10的内部通过铰接设置有L形状的压谱条3;板体2的背部设置有向下凸出的矩形状的固定板8,且固定板8与板体2为一体式结构;底板6 的后侧置有提手4,且提手4通过铆合方式与底板6相连接;底板6与固定板8 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垫9,且防滑垫9通过粘合方式分别与底板6及固定板8相连接。

具体的,如图2或图4所示,支杆5呈左右对称设置有两处,且支杆5通过阻尼转轴的设置的折叠装置,通过调节支杆5与底板6角度,不仅能调节板体2 的高度,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提高板体的使用效果,还能将板体2进行收拢折叠,减少练习板的占用空间,便于使用者携带。

具体的,如图4所示,固定板8的厚度与底板6一致,且固定板8通过阻尼转轴与两侧的支杆5活动相连接,使板体2能在支杆5的顶端进行角度调节,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提高使用者的练习效果。

具体的,如图1或图3所示,压谱条3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四处,且压谱条3 通过转轴的设置为夹持装置,不仅能夹持乐谱,方便使用者对照乐谱进行联系,还便于使用者夹持纸张,记录练习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了使用者的练习效率。

具体的,如图1或图3所示,容纳槽10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四处,且容纳槽 10的一端开设有圆形状的指槽,为使用者旋转压谱条3提供活动空间,便于使用者操作。

具体的,如图4所示,防滑垫9设置有六处,且所述的六处防滑垫9呈左右对称方式分别排列在底板6与固定板8的底端,能减少练习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滑动的概率,提高练习板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1与图2所示,板体2的内部均匀开设有多处六边形的减重孔,减轻练习板整体的重量,便于使用者操作与携带。

具体实施步骤:

使用该装置时,将练习板整体通过提手4悬挂在墙面合适的位置,板体2的前端的左侧设置有观察镜1,方便使用者在练习的时候观察自己的口型和表情,便于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口型与表情,提高练习的效率,提升自身的气质,观察镜1的底端设置有放置槽7,便于使用者放置记录笔,观察镜1的右侧设置有压谱条3,不仅能夹持乐谱,方便使用者对照乐谱进行联系,还便于使用者夹持纸张,记录日常练习过程中的问题,便于使用者快速掌握所学曲目,板体2的背部的固定板8的两侧通过阻尼转轴连接设置有支杆5,支杆5的另一端通过阻尼转轴与底板6相连接,通过支杆5的设置,不仅能调节板体2的角度与高度,满足使用者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还能将板体2进行合拢折叠,减少占用空间,便于使用者携带,拓展了练习板的使用范围,提高了练习板的使用效率。

综上所述:该一种声乐练习装置,通过支杆的设置,不仅能调节板体的角度与高度,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还能通过调节支杆,使板体与底板并拢,减少练习板的占用空间,便于使用者携带,通过压谱条的设置,能将乐谱或使用者记录的练习问题夹持在板体上,便于使用者进行对照练习,使练习者不必频繁拿取乐谱进行观看,降低了使用者的疲劳度,使练习者能快速掌握曲目内容,提高了使用者的声乐练习效率,解决了不能进行角度调整,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不能夹持乐谱,无法进行乐谱对照练习,影响使用者的练习进度,使用效果不佳的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