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52071发布日期:2019-03-19 23:32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产品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与多数手机使用的传统液晶显示相比,具有更宽的视角、更高的刷新率和更薄的尺寸,已经成为智能化浪潮的宠儿和旗舰产品的首选。然而由于模组装配的因素,fpc(柔性线路板)需要反折按压,fpc压合后amoled因其柔性佳的特性在fpc器件区按压处易产生形变,强光下可发现模印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解决柔性线路板按压处易产生形变、以致模印不良的现象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模组,包括oled面板和位于所述oled面板背面的散热膜,所述oled面板能够反向弯折、以与位于所述散热膜远离所述oled面板的一侧的柔性线路板连接,所述散热膜远离所述oled面板的一面设置粘结胶层,所述粘结胶层由多个间隔设置的子粘结胶层构成,且所述粘结胶层能够变形以吸收、在柔性线路板压接于所述oled面板上时产生的力。

进一步的,所述子粘结胶层为条状结构,多个所述子粘结胶层并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子粘结胶层为块状结构,多个所述子粘结胶层阵列式分布以成网格状。

进一步的,所述子粘结胶层包括与散热膜连接的第一连接面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面的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子粘结胶层与所述散热膜之间的连接为线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面为平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粘结胶层上还设置有平面结构的支撑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模组,所述粘结胶层上还设置有平面结构的支撑层,还包括:

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对应设置于所述支撑层上,且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端与弯折后的所述oled面板电连接;

盖板,设置于所述oled面板远离所述散热膜的一面。

进一步的,所述oled面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可弯折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上设置所述散热膜,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电连接,所述散热膜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设置有垫片。

本实施例显示装置,利用能量守恒原理,通过粘结胶层4的变形吸收大部分压合能量,从而不改变散热膜5的厚度及硬度,在保证了散热膜5的贴合良率的同时,有效改善amoled模印不良现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的显示模组,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oled面板;

在所述oled面板上形成散热膜;

在所述散热膜上形成由间隔设置的子粘结胶层构成的粘结胶层;

在所述粘结胶层上形成支撑层。

进一步的,在所述散热膜上形成由间隔设置的子粘结胶层构成的粘结胶层,包括:

形成条状结构的、并排设置的多个所述子粘结胶层;

或者,形成块状结构的、阵列式分布以成网格状的多个所述子粘结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子粘结胶层包括与散热膜连接的第一连接面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面的面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多个间隔设置的子粘结胶层构成的粘结胶层的设置,粘结胶层的易形变,通过粘结胶层的变形吸收大部分压合能量,从而减小传递给散热膜的能量,减小散热膜的变形,有效、可靠地改善amoled模印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现有技术中产生模印不良的状态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柔性线路板组装压合后、粘结胶层形变后的显示模组状态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粘结胶层受压形变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粘结胶层受压形变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粘结胶层受压形变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粘结胶层结构示意图一;

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粘结胶层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由于模组装配的因素,fpc(柔性线路板)需要反折按压,fpc压合后amoled因其柔性佳的特性在fpc器件区按压处易产生形变,强光下可发现模印不良现象,如图1和图2所示,箭头为施力方向,柔性线路板1上受力,柔性线路板1与散热膜3之间的连接层2产生形变,从而散热膜3和与散热膜3连接的显示面板4的相应区域也产生了形变,区域100为产生模印不良的区域。

当前改善amoled模印不良的方法主要通过增大scf(散热膜)中铜箔的厚度及泡棉的硬度,该方法增大了显示模组的厚度与种类量;然而,当显示模组3dcover(盖板)曲率较小时,scf因其铜箔厚度及泡棉硬度的增加,导致其柔性降低,3d贴合时scf不易变形贴合,导致贴合气泡等不良的产生。

针对上述问题,如图3-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oled面板6和位于所述oled面板6背面的散热膜5,所述oled面板6能够反向弯折以与位于所述散热膜5远离所述oled面板6的一侧的柔性线路板2连接,所述散热膜5远离所述oled面板6的一面设置粘结胶层4,所述粘结胶层4由多个间隔设置的子粘结胶层41构成,且所述粘结胶层4能够变形以吸收、在柔性线路板2压接于所述oled面板6上时产生的力。

图4表示的是柔性线路板2组装压合后、粘结胶层4形变后的显示模组状态示意图;图5-图7表示的是粘结胶层4受压形变前、中、后的状态示意图;由多个间隔设置的子粘结胶层41构成的粘结胶层4的设置,流动性强,易形变,图3中的箭头10表示施力方向,通过压头等元器件1对柔性线路板施压以将柔性线路板与oled面板进行压接,采用能量守恒原理将压合总能量j分解为粘结胶层4吸收的能量j1与传递给散热膜5的变形能量j2;粘结胶层4形变吸收了大部分压合能量,从而减小传递给散热膜5的能量,减小散热膜5的变形,由图4和图7可以看出,粘结胶层4形变后,多个间隔设置的子粘结胶层41形变连接在一起,粘结胶层4与散热膜5的第一连接面为平面、粘结胶层4上与第一连接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面为平面,传递给散热膜5的能量很小,被所述散热膜5的泡棉与网格胶吸收,达到改善amoled模印不良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子粘结胶层41为间隔设置,保证压合过程中的流动性及排气性,使得所述粘结胶层4易于形变,增强所述粘结胶层4吸收冲击能量的能力。

所述子粘结胶层41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只要多个子粘结胶层41为间隔设置,易于粘结胶层4的形变即可,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子粘结胶层41为条状结构,多个所述子粘结胶层41并排设置,如图8所示。

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子粘结胶层41为块状结构,多个所述子粘结胶层41阵列式分布以成网格状,如图9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子粘结胶层41包括与散热膜5连接的第一连接面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面的面积。

所述第一连接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面的面积易于所述子粘结胶层41受压时产生形变。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子粘结胶层41与所述散热膜5之间的连接为线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面为平面结构,例如,所述子粘结层4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但并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中,所述粘结胶层4上还设置有平面结构的支撑层3。

由于柔性线路板2的柔性特质,所述支撑层3的设置用于支撑柔性线路板2,保证柔性线路板2为平面状态,避免柔性线路板2产生不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模组,所述粘结胶层4上还设置有平面结构的支撑层3,还包括:

柔性线路板2,所述柔性线路板2对应设置于所述支撑层3上,且所述柔性线路板2的一端与弯折后的所述oled面板6电连接;

盖板8,设置于所述oled面板6远离所述散热膜5的一面。

多个间隔设置的子粘结胶层41构成的粘结胶层4的设置,粘结胶层4的易形变,对柔性线路板2进行压合,压合能量为j,压合过程中粘结胶层4吸收能量流动、变形,从而吸收大部分压合能量j1,极少部分的剩余能量传递给所述散热膜5产生小变形、被所述散热膜5的泡棉与网格胶吸收,达到改善amoled模印不良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8和所述oled面板6之间具有光学胶层7,光学胶层7用于将所述oled面板和所述盖板8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所述oled面板6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可弯折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上设置所述散热膜5,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柔性线路板2电连接,所述散热膜5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设置有垫片9。所述垫片9的设置起到了支撑作用,同时防止oled面板6的可弯折区域弯折过度而折损的现象的发生。

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和背板,在今后ar(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vr(虚拟实境,virtualreality)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的显示模组,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oled面板;

在所述oled面板上形成散热膜;

在所述散热膜上形成由间隔设置的子粘结胶层构成的粘结胶层;

在所述粘结胶层上形成支撑层。

所述粘结胶层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相应的所述粘结胶层的制作方法有多种,本实施例的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散热膜上形成由间隔设置的子粘结胶层构成的粘结胶层,具体包括:

形成条状结构的、并排设置的多个所述子粘结胶层;

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散热膜上形成由间隔设置的子粘结胶层构成的粘结胶层,具体包括:形成块状结构的、阵列式分布以成网格状的多个所述子粘结胶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子粘结胶层包括与散热膜连接的第一连接面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面的面积。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进行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