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旅游景区用智能路线规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4854发布日期:2019-05-22 03:06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旅游景区用智能路线规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旅游景区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旅游景区用智能路线规划装置。



背景技术:

旅游景区又叫景区、景点、旅游景点,旅游景区是指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旅游需求,具备相应的旅游设施并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旅游景点主要围绕着山、江、河、湖、海、寺、庙、博物馆、公园等。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个景区的规模也会随之扩大,旅游路线也会随之复杂化。

现有得旅游景区一般都会在景区各个地点放置路线牌,以帮助游客找到正确的旅游路线,但是现有的路线牌一般都只是一个木制牌,不能有效的描述旅游景点的信息以及各个位置的人流量大小,而且现有的路线牌无法提供给游客有效的天气情况,现有的电子显示牌需要通过线路供电,而且现有的线路牌由于大多设置在泥土或者石板上,易发生晃动甚至倾斜,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旅游景区用智能路线规划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旅游景区用智能路线规划装置,具备便于快速显示天气、人流量和景点信息并且能节约电能、便于固定等优点,解决了现有路线牌显示信息不全面和现有路线牌容易发生晃动甚至倾斜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旅游景区用智能路线规划装置,包括设备箱,所述设备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设备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热红外人体感应器,所述设备箱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风向检测装置,所述设备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散热风机,所述设备箱的左侧外壁上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设备箱的左侧外壁上且位于显示屏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风向检测装置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贯穿顶板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且位于顶板的上方活动安装有中心块,所述中心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中心块的一侧表面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转动杆远离风向检测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端固定安装有半球的连接杆,所述设备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柱,所述底柱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挡块,所述底柱的表面且位于限位挡块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底柱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垫板,所述底柱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远离底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块,所述插接柱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底块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通槽连通的第二通槽,所述底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通槽内部的螺纹杆,所述第二通槽靠近背面的一侧内壁上活动安装有卡块,所述第二通槽的内部且位于螺纹杆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移动块。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和转动板均有六个,且相邻两转动板顶部的凸块之间通过连杆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靠近太阳能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镜子,且每个转动板的镜子所在平面均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挡块位于固定块的上方,且限位挡块的底部开设有凹槽,限位挡块底部凹槽内部通过弹簧与摆动杆的一侧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块通过复位转轴与第二通槽靠近背面的一侧内壁上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块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口,且螺纹杆表面与移动块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杆和垫板均有四个,且相邻摆动杆之间的夹角均为九十度。

进一步的,所述半球有两个,且两半球的凹槽朝向均相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旅游景区用智能路线规划装置,通过设备箱、顶板、热红外人体感应器、风向检测装置、散热口、散热风机、开口、显示屏、太阳能板、转动杆、中心块、支杆、转动板、凸块、连杆和半球的联合设置,当游客需要通过显示屏了解旅游景区的天气以及人流量等信息时,顶板上方的转动板将太阳光折射在太阳能板的一侧,使位于顶板上方的太阳能板将收集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给设备箱内部的热红外人体感应器和风向检测装置供电,热红外人体感应器和风向检测装置将得到的风向和人流量等信息投放到显示屏上的景区的各个位置,游客在显示屏上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各个位置是否拥挤,从而制定合适的旅游路线,防止人流过多而耽误游客的游玩。

2、该旅游景区用智能路线规划装置,通过底柱、限位挡块、固定块、摆动杆、垫板、插接柱、底块、第一通槽、螺纹杆、第二通槽、卡块和移动块的联合设置,当需要将该智能路线规划装置固定在石块上或者泥土内部时,将石块和泥土先开一个口,将插接柱插接在其内部,位于固定块一侧的摆动杆底部的垫板与地面接触,在该装置重力的作用下使垫板与地面紧密接触,同时转动底柱,使位于底柱底部的螺纹杆在第一通槽内部转动,使移动块向上运动,卡块向底块的两侧运动,使卡块与泥土或者石块卡接,插接完成后将泥土或者石块压实,防止其发生松动导致该装置发生晃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顶板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固定块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底块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设备箱、2顶板、3热红外人体感应器、4风向检测装置、5散热口、6散热风机、7开口、8显示屏、9太阳能板、10转动杆、11中心块、12支杆、13转动板、14凸块、15连杆、16半球、17底柱、18限位挡块、19固定块、20摆动杆、21垫板、22插接柱、23底块、24第一通槽、25螺纹杆、26第二通槽、27卡块、28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4,一种旅游景区用智能路线规划装置,包括设备箱,设备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2,设备箱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热红外人体感应器3,设备箱1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风向检测装置4,设备箱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散热口5,散热口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散热风机6,设备箱1的左侧外壁上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显示屏8,设备箱1的左侧外壁上且位于显示屏8的一侧开设有开口7,风向检测装置4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贯穿顶板2的转动杆10,转动杆10的表面且位于顶板2的上方活动安装有中心块11,中心块1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杆12,支杆12远离中心块11的一侧表面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转动板13,转动板13靠近太阳能板9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镜子,且每个转动板13的镜子所在平面均平行,转动板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凸块14,凸块1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杆15,支杆12和转动板13均有六个,且相邻两转动板13顶部的凸块14之间通过连杆15活动连接,转动杆10远离风向检测装置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端固定安装有半球16的连接杆,半球16有两个,且两半球16的凹槽朝向均相反,设备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柱17,底柱1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挡块18,限位挡块18位于固定块19的上方,且限位挡块18的底部开设有凹槽,限位挡块18底部凹槽内部通过弹簧与摆动杆20的一侧活动连接,底柱17的表面且位于限位挡块18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9,固定块19远离底柱17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摆动杆20,摆动杆20远离固定块19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垫板21,摆动杆20和垫板21均有四个,且相邻摆动杆20之间的夹角均为九十度,底柱17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插接柱22,插接柱22远离底柱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块23,插接柱2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槽24,底块23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通槽24连通的第二通槽26,底柱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通槽24内部的螺纹杆25,第二通槽26靠近背面的一侧内壁上活动安装有卡块27,卡块27通过复位转轴与第二通槽26靠近背面的一侧内壁上活动连接,第二通槽26的内部且位于螺纹杆25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移动块28,移动块28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口,且螺纹杆25表面与移动块28活动连接。

在使用时,当游客需要通过显示屏8了解旅游景区的天气以及人流量等信息时,顶板2上方的转动板13将太阳光折射在太阳能板9的一侧,使位于顶板2上方的太阳能板9将收集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给设备箱1内部的热红外人体感应器3和风向检测装置4供电,热红外人体感应器3和风向检测装置4将得到的风向和人流量等信息投放到显示屏8上的景区的各个位置,游客在显示屏8上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各个位置是否拥挤,从而制定合适的旅游路线,防止人流过多而耽误游客的游玩,当需要将该智能路线规划装置固定在石块上或者泥土内部时,将石块和泥土先开一个口,将插接柱22插接在其内部,位于固定块19一侧的摆动杆20底部的垫板21与地面接触,在该装置重力的作用下使垫板21与地面紧密接触,同时转动底柱17,使位于底柱17底部的螺纹杆25在第一通槽26内部转动,使移动块28向上运动,卡块27向底块23的两侧运动,使卡块27与泥土或者石块卡接,插接完成后将泥土或者石块压实,防止其发生松动导致该装置发生晃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