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注射模拟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8860发布日期:2019-08-20 20:0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脉注射模拟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教学领域,具体是一种静脉注射模拟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注射在医护工作中非常普遍,是一种将血液、药液或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的医疗方法,可直接进入血液并通过血液循环而到达全身,是作用最快的用药治疗方式。医护人员要熟练的掌握筋脉注射,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经常是练习者之间相互扎针练习,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练习者比较痛苦且不能大量的练习;目前虽然有静脉注射模型,但是功能比较单一,不能全面的模拟临床静脉注射的各种情况,如血管的粗细、深度、血压、血管弯曲、游动等;另一方面,模型一般用橡胶管模拟血管,橡胶管在频繁的穿刺后,会损坏老化出现漏液现象,而目前的模型橡胶管不能方便的更换,且因为几乎没有专门维修店和维修人员,损坏后整个模型就得废弃,即使找厂家维修成本也非常高,因此使用成本很高,练习者的练习次数受到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脉注射模拟教学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静脉穿刺模型功能单一,橡胶管不能更换,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脉注射模拟教学装置,包括手部、腕部和小臂部,三部分可拼装在一起组成一个手臂模型;手臂模型内设有主液道,小臂部和手部内均设有回液道,腕部内圆周设置有多个橡胶管,腕部可转动从而使不同的橡胶管接入回液道,腕部设有一条可与橡胶管并联接入回液道的分支液道;手部的左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板,小臂部的右端安装有第二固定板,腕部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三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有一个与回液道相通的第一通孔,第二固定板内开有一个与回液道相通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壁上开有一个旁孔,分支液道的右端与旁孔连通,左端与小臂部的回液道连通,第一通孔内安装有一个柱塞,柱塞上穿有一个右端封闭且可在柱塞内轴向滑动的第一横管,第一横管右端的侧壁上开有出液孔,每个第三固定板上均圆周均布有多个与橡胶管一一对应的第三通孔,橡胶管的两端分别与其对应的第三通孔接通,右端的多个第三通孔内均安装有一个两端开口的第二横管,第二横管上安装有可将其向右端弹出的压簧,当右端的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相对时,第二横管可弹出与第一横管接通;所述的多根橡胶管的管径不同,橡胶管越细,与其对应的第二横管可弹出的距离越短。

本发明全面逼真的模拟了静脉注射穿刺的整个操作过程和各类情况,使练习者能全面的练习,提高了临床穿刺时的熟练度和应变能力,而且橡胶管可自行更换,非常简单方便,能够重复利用,在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时使练习者得到充足的练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腕部的主视剖视图。

图3为腕部的左视剖视图。

图4为橡胶管和放置槽处的俯视图。

图5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橡胶管未接入回液道时第一通孔位置的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给出,本发明包括手部1、腕部2和小臂部3,三部分可拼装在一起组成一个手臂模型;手臂模型内设有主液道4,小臂部3和手部1内均设有回液道5,腕部2内圆周设置有多根管径不同的橡胶管6,腕部2可转动从而使不同的橡胶管6接入回液道5,腕部2设有一条可与橡胶管6并联接入回液道5的分支液道7;手部1的左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板8,小臂部3的右端安装有第二固定板9,腕部2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三固定板10,第一固定板8上设有一个与回液道5相通的第一通孔11,第二固定板9内开有一个与回液道5相通的第二通孔12,第一通孔11的内壁上开有一个旁孔13,分支液道7的右端与旁孔13连通,左端与小臂部3的回液道5连通,第一通孔11内安装有一个柱塞14,柱塞14上穿有一个右端封闭且可在柱塞14内轴向滑动的第一横管15,第一横管15右端的侧壁上开有出液孔16,每个第三固定板10上均圆周均布有多个与橡胶管6一一对应的第三通孔17,橡胶管6的两端分别与其对应的第三通孔17接通,右端的多个第三通孔17内均安装有一个两端开口的第二横管18,第二横管18上安装有可将其向右端弹出的压簧19,橡胶管6越细,与其对应的第二横管18可弹出的距离越短。

所述的手臂模型内安装有臂骨20,臂骨20分成位于手部1、腕部2和小臂部3内的三段,手部1的臂骨20的左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板8内,小臂部3的臂骨20的右端固定在第二固定板9内,腕部2的臂骨20的远左端均伸出第三固定板10外且分别经螺纹旋拧在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9内,从而实现手部1、腕部2、小臂部3的组装,组装后三段臂骨20内的主液道4和分支液道7接通,腕部2和第三固定板10可同步在臂骨20上转动。

所述的每个第三通孔17的内端均固定有一个中空的锥形头21,锥形套22的大端固定在第三固定板10上,每个锥形头21外均经螺纹旋装有一个与其配合的锥形套22,橡胶管6的端部穿过锥形套22套在锥形头21上,然后将锥形套22拧紧在锥形头21上,锥形套22将橡胶管6夹紧在锥形头21上实现连接。

所述的第一通孔11的右端安装有一个电磁铁23,所述的第一横管15的右端安装有一个永磁铁24,电磁铁23与永磁铁24互斥安装,电磁铁23的电源开关设在手部1外表面。

所的腕部2填充层25,填充层25内圆周分布有多个轴向的放置槽26,橡胶管6置于放置槽26内,填充层25外包裹有表皮层27,表皮层27覆盖血管,表皮层27的两端经魔术贴粘合。

所述的放置槽26的宽度大于橡胶管6的管径,橡胶管6的长度大于腕部2的长度,从而使橡胶管6在放置槽26内自然弯曲且可游动,模拟血管的弯曲和游动。

所述的多根橡胶管6在填充层25内的埋设深度不同。

还包括一个水箱28,主液道4的左端与小臂部3的回液道5的左端均与水箱28连通且主液道4上安装有液体泵29,主液道4的右端和手部1的回液道5的右端连通,主液道4、回液道5、橡胶管6和分支液道7组成两条并联的液体回路。

所述的第一横管15的两端均设有限位轴肩30。

本同一时刻仅有其中一条橡胶管6与回液道5接通,该橡胶管6对应的第三通孔17与第一通孔11相对,该第三通孔17内的第二横管18在压簧19的作用下向右端弹与第一横管15接通,第二横管18首先推动第一横管15向右端运动,而柱塞14在液体压力的作用下静止,从而使出液孔16从柱塞14内露出,第一横管15将第二横管18与回液道5接通,当第一横管15左端的限位轴肩30与柱塞14接触后,第二横管18会推动柱塞14和第一横管15同步向右运动,柱塞14将旁孔13的孔口遮盖一部分,此时第一通孔11内的液体一部分经第一横管15、第二横管18流至橡胶管6,另一部分经旁孔13流至分支液道7;由于橡胶管6越细,与其对应的第二横管18可弹出的距离越短,因此当接通的橡胶管6越细时,柱塞14向右端移动的越少,将旁孔13封闭的部分越少,旁孔13的过流面积越大,分支液道7的流量越大,橡胶管6内的流量越小,反之,接通的橡胶管6越粗,橡胶管6内的流量越大,通过分支液道7的调节作用,能维持不同管径的橡胶管6内的压力稳定,接近人体正常血压值。

在使用时,首先启动液体泵29,液体泵29驱动水箱28内的液体分两路在回路内循环,其路径一为:水箱28→主液道4→手部1的回液道5→橡胶管6→小臂部3的回液道5→水箱28,其路径二为:水箱28→主液道4→手部1的回液道5→分支液道7→小臂部3的回液道5→水箱28。

小臂部3的回液道5也采用软质管,进行练习时,首先用绷带在小臂部3扎紧,使腕部2的橡胶管6膨胀,然后用手抚平抚直穿刺位置的橡胶管6且按住使其不游动,此操作模拟穿刺前抚平血管的操作,然后进行穿刺,如果针头刺穿表皮层27和橡胶管6侧壁准确的刺入橡胶管6内,则在其内水压的作用下,输液线内会出现回血现象,如果未能准确的刺入血管,则观察不到回血现象;水箱28内的液体加染料制成红色液体,便于观察回血现象而且更逼真,能练习者特别是晕血的练习者更好地适应。

当需要更换不同管径或深度的橡胶管6时,则接通电磁铁23的电源开关,电磁铁23通电,电磁铁23和永磁铁24之间的斥力推动第一横管15向左运动使出液孔16缩入柱塞14内,出液孔16封闭,橡胶管6的液路切断,第二横管18被推出第一通孔11外,然后转动腕部2将所需的橡胶管6转动至第一通孔11位置即可。

当橡胶管6由于频繁穿刺损坏老化后,则揭开表皮层27,拧下橡胶管6两端的锥形套22,将橡胶管6取下,更换新的橡胶管6,然后拧紧锥形套22,包好表皮层27即可。

本发明全面模拟了静脉注射穿刺时血管的粗细、深浅、血管的弯曲、游动、回血等现象,完整逼真的模拟了静脉注射穿刺的整个操作过程和各类情况,使练习者能全面的练习,提高了临床穿刺时的熟练度和应变能力;而且,本装置的橡胶管6可自行更换,非常简单方便,能够重复利用,在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时使练习者得到充足的练习;另外,本装置还可以根据橡胶管6的管径自动分配流量,将橡胶管6内的压力维持在正常的人体血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