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结构施工吊装实训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55764发布日期:2020-03-06 06:1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结构施工吊装实训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教学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拆装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吊装实训平台。



背景技术:

配式建筑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但装配式建筑人才短缺成为产业发展的壁垒。据统计全国各地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缺口约800万,装配式建筑技能型人才技能标准满足不了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开展装配式建筑技术培训以及高校开设装配式建筑专业所需实训设施短缺,真实化教学场景比较少,教学效果差。全国各高校开展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研究成果寥寥无几。

近年来,陆续有高校制作出一些装配式建筑实训装备系统,但是效果都不太好。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7944547u)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实训装备系统,包括装配式建筑结构实物模型,所述装配式建筑结构实物模型包括单层两跨剪力墙结构、两跨框架结构、两跨钢并没有提到剪力墙、框架结构和钢结构有何特殊的构造,因此应当视为剪力墙、框架结构和钢结构等并没有采用特殊结构,剪力墙应该是由钢筋混凝土制成,框架结构分为多种,但不论是哪一种,均应视为普通框架结构,而普通的框架结构一般为混凝土框架。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这种实训装备系统并不适合实训,因为这样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会导致实训装备系统的重量很大,并不适于反复拆装。且由于重量大,不方便学生动手实训(容易砸伤实训期间的学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7458381u)公开了一种预制剪力墙内墙板教学实训装置,包括墙身钢筋骨架网、临时支撑预埋螺母、灌浆套筒、安装起吊吊件、硬质塑料泡沫和纤维布砂浆;所述墙身钢筋骨架网成矩形布置并留有门洞状开口,墙身钢筋骨架网上端设有安装起吊吊件,墙身钢筋骨架网表面设有临时支撑预埋螺母,所述墙身钢筋骨架网下端设有灌浆套筒,灌浆套筒上设置有灌浆孔和溢浆孔;硬质塑料泡沫包裹在墙身钢筋骨架网之外,硬质塑料泡沫外侧包裹有纤维布砂浆。该实用新型的缺点在于:硬质塑料泡沫简单包裹在钢筋骨架网外,钢筋骨架网与硬质塑料泡沫之间必然存在空隙,在多次使用之后,钢筋骨架网与硬质塑料泡沫之间的缝隙会随着钢筋骨架网与硬质塑料泡沫之间的摩擦而变大,钢筋骨架网异位;且简单地在硬质塑料泡沫外裹上纤维布砂浆只能起到提升构件地强度地作用,并无法保证在长期使用中硬质塑料泡沫的磨损,因此该实训装置能正常使用的次数并不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且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吊装实训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混凝土结构施工吊装实训平台,包括横梁、立柱、叠合板展示区、墙体和楼梯,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所述墙体包括三明治墙板、叠合保温墙板、预制实心墙板和夹心外墙挂板,所述三明治墙板、叠合保温墙板和预制实心墙板顺次连接,围成“⿷”型,所述三明治墙板不与叠合保温墙板连接的一侧与第一立柱连接,所述预制实心墙板不与叠合保温墙板连接的一侧与第二立柱连接,所述三明治墙板、第一立柱和第四立柱在同一直线上,所述预制实心墙板、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的连线与叠合保温墙板平行,所述第四立柱与第三立柱之间的连线与叠合保温墙板平行,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顶部之间架设有第一横梁,第四立柱与第三立柱的顶部之间架设有第二横梁,第一立柱与第四立柱顶部之间架设有第三横梁,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顶部之间架设有第四横梁,所述夹心外墙挂板装在所述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之间,所述三明治墙板、叠合保温墙板和预制实心墙板的顶部和第一横梁围成所述叠合板展示区,所述楼梯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墙体顶部均设有吊钉,所述墙体外缘均安装有直角护角;

所述三明治墙板包括内墙板、保温夹层和外墙板,所述内墙板从外到内包括水泥砂浆层、网格布层、硬质塑料泡沫层、网格布层和水泥砂浆层,所述保温夹层从外到内包括水泥砂浆层、网格布层、硬质塑料泡沫层、网格布层和水泥砂浆层,所述外墙板从外到内包括水泥砂浆层、网格布层、硬质塑料泡沫层、网格布层和水泥砂浆层,所述内墙板的两侧制有多个“u”型钢筋架,所述“u”型钢筋架插入所述内墙板的硬质塑料泡沫层中,通过水泥砂浆与硬质塑料泡沫层固定安装,所述内墙板和外墙板之间通过加强筋固定,夹紧所述保温夹层;

所述预制实心墙板从外到内包括水泥砂浆层、网格布层、硬质塑料泡沫层、网格布层和水泥砂浆层,所述预制实心墙板的两侧制有多个“u”型钢筋架,所述“u”型钢筋架插入所述硬质塑料泡沫层中,通过水泥砂浆与硬质塑料泡沫层固定安装;

所述叠合保温墙板包括外保温墙板、现浇层和内保温墙板,所述外保温墙板从外到内包括水泥砂浆层、网格布层、硬质塑料泡沫层、网格布层和水泥砂浆层,所述现浇层从外到内包括水泥砂浆层、网格布层、硬质塑料泡沫层、网格布层和水泥砂浆层,所述内保温墙板从外到内包括水泥砂浆层、网格布层、硬质塑料泡沫层、网格布层和水泥砂浆层,所述外保温墙板和内保温墙板之间通过加强筋固定,并夹紧现浇层,所述叠合保温墙板的两侧制有多个“u”型钢筋架,所述“u”型钢筋架跨过现浇层分别插入外保温墙板和内保温墙板的硬质塑料泡沫层中,通过水泥砂浆与硬质塑料泡沫层固定安装;

所述三明治墙板和叠合保温墙板之间制有构造柱钢筋笼,所述三明治墙板的“u”型钢筋架和叠合保温墙板的“u”型钢筋架均插入所述构造柱钢筋笼中,通过细钢丝捆绑在所述构造柱钢筋笼上,模拟三明治墙板和叠合保温墙板的连接;

所述叠合保温墙板和预制实心墙板之间制有构造柱钢筋笼,所述叠合保温墙板的“u”型钢筋架和预制实心墙板的“u”型钢筋架均插入所述构造柱钢筋笼中,通过细钢丝捆绑在所述构造柱钢筋笼上,模拟叠合保温墙板和预制实心墙板的连接;

所述夹心外墙挂板从外到内包括水泥砂浆层、网格布层、硬质塑料泡沫层、网格布层和水泥砂浆层,所述夹心外墙挂板顶部设有多个“u”型钢筋架,所述“u”型钢筋架插入所述夹心外墙挂板的硬质塑料泡沫层中,通过水泥砂浆与硬质塑料泡沫层固定安装,所述夹心外墙挂板通过所述“u”型钢筋架安装在所述第四横梁上;

所述楼梯上表面和侧面均设有吊钉;所述横梁顶部设有吊钩;所述立柱顶部设有吊钩,所述吊钩采用hpb300级钢筋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三明治墙板的内墙板上设有临时支撑预埋螺母、预埋线盒和灌浆套筒;所述预制实心墙板上设有临时支撑预埋螺母、预埋线盒和灌浆套筒,所述叠合墙板上设有临时支撑预埋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直角护角为i型直角护角。

进一步的,所述吊钉的规格为5t。

本实用新型的好处在于:1、用网格布将硬质塑料泡沫层包裹起来,外面再裹上水泥砂浆层,保证了模型可以反复使用;2、每个墙板的外缘均使用直角护角固定,防止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的磕碰造成水泥砂浆层的磨损;3、使用水泥砂浆来保证“u”型钢筋架与硬质塑料泡沫层之间的固定结合,防止“u”型钢筋架在反复吊装后不会轻易移位或者脱落;4、主体模型由硬质塑料泡沫制成,质量较小,方便吊装且不会砸伤实训过程中的学生;5、拥有多种实训所需的模型,包括各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所需的墙体:三明治墙板、叠合保温墙板、预制实心墙板和夹心外墙挂板,是对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一个极大补充,实训室根据现行国家规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以及《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施工工艺图解》、《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等图集设计配套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综合实训模型。实训模型与真实建筑的比例为2:3,模型比例大,效果逼真,能够模拟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起吊、墙体安装、梁板安装、楼梯安装、支撑安装、模板安装、节点连接、钢筋绑扎等施工过程。模型能够反复拆装,多次循环使用,在实训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施工综合应用能力。实训过程中的构件和材料能反复利用,不产生垃圾。结构构件质量轻,搬运方便,能保证操作实训过程中的人员安全。本实训模型改变传统装配式建筑模型只能看不能动手拼装的方式,通过实训操作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高教学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首层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层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立面图;

图4为图1中~立面图;

图5为图1中b~a立面图;

图6为图1中a~b立面图;

图7为首层预制梁、墙拆分图;

图8为三明治墙板的主视图;

图9为三明治墙板的配筋图;

图10为三明治墙板的右视图;

图11为叠合保温墙板的主视图;

图12为叠合保温墙板的配筋图;

图13为叠合保温墙板的俯视图;

图14为夹心外墙挂板的模板主视图;

图15为夹心外墙挂板的配筋图;

图16为夹心外墙挂板的左视图;

图17为预制实心墙板的模板主视图;

图18为预制实心墙板的俯视图;

图19为楼梯的俯视图;

图20为所述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的吊钩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横梁配筋图;

图23为横梁的左视截面配筋图;

图24为一层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1、三明治墙板;1.1、内墙板;1.2、保温夹层;1.3、外墙板;2、叠合保温墙板;2.1、外保温墙板;2.2现浇层;2.3、内保温墙板;3、预制实心墙板;4、夹心外墙挂板;5、第一立柱;6、第二立柱;7、第三立柱;8、第四立柱;9、楼梯;10、叠合板展示区;11、第一横梁;12、第二横梁;13、第三横梁;14、第四横梁;15、“u”型钢筋架;16、吊钉;17、预埋线盒;18、临时支撑预埋螺母;19、灌浆套筒;20、吊钩;21、硬质塑料泡沫层;22、网格布层;23、水泥砂浆层;24、直角护角;25、构造柱钢筋笼。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到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混凝土结构施工吊装实训平台,包括横梁、立柱、叠合板展示区10、墙体和楼梯9,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第三横梁13和第四横梁14,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5、第二立柱6、第三立柱7和第四立柱8,所述墙体包括三明治墙板1、叠合保温墙板2、预制实心墙板3和夹心外墙挂板4,如图1所示,所述三明治墙板1、叠合保温墙板2和预制实心墙板3顺次连接,围成“⿷”型,所述三明治墙板1不与叠合保温墙板2连接的一侧与第一立柱5连接,所述预制实心墙板3不与叠合保温墙板2连接的一侧与第二立柱6连接,所述三明治墙板1、第一立柱5和第四立柱8在同一直线上,所述预制实心墙板3、第二立柱6和第三立柱7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立柱5与第二立柱6之间的连线与叠合保温墙板2平行,所述第四立柱8与第三立柱7之间的连线与叠合保温墙板2平行,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立柱5与第二立柱6的顶部之间架设有第一横梁11,第四立柱8与第三立柱7的顶部之间架设有第二横梁12,第一立柱5与第四立柱8顶部之间架设有第三横梁13,第二立柱6与第三立柱7顶部之间架设有第四横梁14,所述夹心外墙挂板4装在所述第二立柱6和第三立柱7之间,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三明治墙板1、叠合保温墙板2和预制实心墙板3的顶部和第一横梁11围成所述叠合板展示区10,所述楼梯9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柱5、第二立柱6、第三立柱7和第四立柱8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墙体顶部均设有吊钉16,所述吊钉16的规格为5t。如图24所示,所述墙体外缘均安装有直角护角24,所述直角护角24为i型直角护角。

如图8、图9、图10和图24所示,所述三明治墙板1包括内墙板1.1、保温夹层1.2和外墙板1.3,所述内墙板1.1从外到内包括水泥砂浆层23、网格布层22、硬质塑料泡沫层21、网格布层22和水泥砂浆层23,所述保温夹层1.2从外到内包括水泥砂浆层23、网格布层22、硬质塑料泡沫层21、网格布层22和水泥砂浆层23,所述外墙板1.3从外到内包括水泥砂浆层23、网格布层22、硬质塑料泡沫层21、网格布层22和水泥砂浆层23,所述内墙板1.1的两侧制有多个“u”型钢筋架15,所述“u”型钢筋架15插入所述内墙板1.1的硬质塑料泡沫层21中,通过水泥砂浆与硬质塑料泡沫层21固定安装,所述内墙板1.1和外墙板1.3之间通过加强筋固定,夹紧所述保温夹层1.2;

如图17、图18和图24所示,所述预制实心墙板3从外到内包括水泥砂浆层23、网格布层22、硬质塑料泡沫层21、网格布层22和水泥砂浆层23,所述预制实心墙板3的两侧制有多个“u”型钢筋架15,所述“u”型钢筋架15插入所述硬质塑料泡沫层21中,通过水泥砂浆与硬质塑料泡沫层21固定安装;

如图11、图12、图13和图24所示,所述叠合保温墙板2包括外保温墙板2.1、现浇层2.2和内保温墙板2.3,所述外保温墙板2.1从外到内包括水泥砂浆层23、网格布层22、硬质塑料泡沫层21、网格布层22和水泥砂浆层23,所述现浇层2.2从外到内包括水泥砂浆层23、网格布层22、硬质塑料泡沫层21、网格布层22和水泥砂浆层23,所述内保温墙板2.3从外到内包括水泥砂浆层23、网格布层22、硬质塑料泡沫层21、网格布层22和水泥砂浆层23,所述外保温墙板2.1和内保温墙板2.3之间通过加强筋固定,并夹紧现浇层2.2,所述叠合保温墙板的两侧制有多个“u”型钢筋架15,所述“u”型钢筋架15跨过现浇层2.2分别插入外保温墙板2.1和内保温墙板2.3的硬质塑料泡沫层21中,通过水泥砂浆与硬质塑料泡沫层21固定安装;

如图1所示,所述三明治墙板1和叠合保温墙板2之间制有构造柱钢筋笼25,所述三明治墙板1的“u”型钢筋架15和叠合保温墙板2的“u”型钢筋架15均插入所述构造柱钢筋笼25中,通过细钢丝捆绑在所述构造柱钢筋笼25上,模拟三明治墙板1和叠合保温墙板2的连接;所述叠合保温墙板2和预制实心墙板3之间制有构造柱钢筋笼25,所述叠合保温墙板2的“u”型钢筋架15和预制实心墙板3的“u”型钢筋架15均插入所述构造柱钢筋笼25中,通过细钢丝捆绑在所述构造柱钢筋笼25上,模拟叠合保温墙板2和预制实心墙板3的连接;

如图14、图15、图16和图24所示,所述夹心外墙挂板4从外到内包括水泥砂浆层23、网格布层22、硬质塑料泡沫层21、网格布层22和水泥砂浆层23,所述夹心外墙挂板顶部设有多个“u”型钢筋架15,所述“u”型钢筋架15插入所述夹心外墙挂板4的硬质塑料泡沫层21中,通过水泥砂浆与硬质塑料泡沫层21固定安装,所述夹心外墙挂板4通过所述“u”型钢筋架15安装在所述第四横梁14上;

如图19所示,所述楼梯9上表面和侧面均设有吊钉16,所述吊钉16的规格为5t。;如图22和图23所示,所述横梁顶部设有吊钩20;如图20和图21所示,所述立柱顶部设有吊钩20,所述吊钩20采用hpb300级钢筋制成。

如图8所示,所述三明治墙板1的内墙板上设有临时支撑预埋螺母18、预埋线盒17和灌浆套筒19;如图17所示,所述预制实心墙板3上设有临时支撑预埋螺母18、预埋线盒17和灌浆套筒19,如图11所示,所述叠合墙板2上设有临时支撑预埋螺母18。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有装配部分都可以吊装,实际操作中,选定安装地点,用钢筋搭建起一个构造柱钢筋笼25,如图8所示,先利用吊机钩住三明治墙板1顶部的吊钉16,吊起三明治墙板1,吊至构造柱钢筋笼25边缘,放下三明治墙板1,装在构造柱钢筋笼25的一侧,所述三明治墙板1的“u”型钢筋架15插入构造柱钢筋笼25中,用细钢丝将“u”型钢筋架15与构造柱钢筋笼25捆扎在一起,模拟实际中三明治墙板1与构造柱钢筋笼25的安装,使用细钢丝捆扎是为了便于拆卸;如图11所示,再利用吊机钩住叠合保温墙板2顶部的吊钉16,将叠合保温墙板2吊至构造柱钢筋笼25的边缘,放下叠合保温墙板2,装在构造柱钢筋笼25的一侧,与三明治墙板1呈90°安装,所述叠合保温墙板2的“u”型钢筋架15插入构造柱钢筋笼25中,用细钢丝将“u”型钢筋架15与构造柱钢筋笼25捆扎在一起,模拟实际中叠合保温墙板2与构造柱钢筋笼25的安装,使用细钢丝捆扎是为了便于拆卸;如图1所示,在叠合保温墙板2的另一侧就地搭建另一个构造柱钢筋笼25,与叠合保温墙板2的“u”型钢筋架15穿插搭建,使用细钢丝将“u”型钢筋架15与叠合保温墙板2的“u”型钢筋架15捆扎在一起;如图17所示,先利用吊机钩住预制实心墙板3顶部的吊钉16,吊起预制实心墙板3,吊至构造柱钢筋笼25边缘,放下预制实心墙板3,装在构造柱钢筋笼25的一侧,所述预制实心墙板3与叠合保温墙板2呈90°安装,所述预制实心墙板3的“u”型钢筋架15插入构造柱钢筋笼25中,用细钢丝将“u”型钢筋架15与构造柱钢筋笼25捆扎在一起,模拟实际中预制实心墙板3与构造柱钢筋笼25的安装,使用细钢丝捆扎是为了便于拆卸。如图1所示,利用吊机钩起第一立柱5顶部的吊钩20,将第一立柱5吊至三明治墙板1的一侧,直接立在三明治墙板1的一侧,利用吊机钩起第二立柱6顶部的吊钩20,将第二立柱6吊至预制实心墙板3的一侧,直接立在预制实心墙板3的一侧,利用吊机钩起第三立柱7顶部的吊钩20,吊至合适位置,使第三立柱7和第二立柱6的顶部刚好可以架设第四横梁14,利用吊机钩起第四立柱8顶部的吊钩20,吊至合适位置,使第一立柱5和第四立柱8顶部刚好可以架设第三横梁13。利用吊机钩住第一横梁11顶部的吊钩20,吊起第一横梁11,架设于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6顶部;利用吊机钩住第二横梁12顶部的吊钩20,吊起第二横梁12,架设于第三立柱7和第四立柱8顶部;利用吊机钩住第三横梁13顶部的吊钩20,吊起第三横梁13,架设于第一立柱5和第四立柱8顶部;利用吊机钩住第四横梁14顶部的吊钩20,吊起第四横梁14,架设于第二立柱6和第三立柱7顶部。如图14所示,先利用吊机钩住夹心外墙挂板4顶部的吊钉16,将夹心外墙挂板4吊至第四横梁14下,用细钢丝将夹心外墙挂板4顶部的“u”型钢筋架15与第四横梁14捆绑,模拟夹心外墙挂板4的安装。

如图19所示,利用吊机钩住楼梯9上表面的几个吊钉16,将楼梯9吊至四根立柱围成的区域内,模拟楼梯的安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