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影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9317发布日期:2020-06-09 20:06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叠影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艺品灯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叠影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灯具的美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叠影灯通过多层图案板叠加使图案具有立体空间感、美观性的装饰灯具,被广泛运用在美化家居、商场、户外环境等。带图案的叠影装饰灯不仅造型独特,还能展示图案,装饰效果很好,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现有的叠影灯通常包括框架、光源以及多层图案板等,将光源打在图案板上,形成多层叠影,从而展现出立体图案,为了实现更好的立体叠影效果,通常多层图案板之间会有间隔,相邻两层图案板之间会固定设置间隔件,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通过塑胶零件或木质零件进行间隔,但是这种间隔方式采用的零件材质导致生产成本较大,且在固定时较为麻烦,若是采用纸质材料的零件进行间隔,单薄的纸张很难保证强度,极易导致图案板出现侧倒的情况。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5079088u,公开日:2016-03-09)公开了一种led叠影灯,包括图案板组和底座,图案板组垂直放置与底座上;图案板组包括若干块透明图案板,图案板上有不同的图案,图案板叠加并固定;底座包括外壳、控制模块和若干个led七彩灯条,若干个led七彩灯条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控制模块控制每个led七彩灯条的亮度和颜色;底座的外壳设有凹槽状的led灯窗口,若干个led七彩灯条紧密排列放置于凹槽底部。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led叠影灯将若干块透明图案板垂直放置在底座上,并用透明的固定螺钉对图案板的四角进行固定,这样需要制备专门的固定螺钉,而且组装时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叠影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叠影灯安装的便捷性并降低其组装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叠影灯,包括框架和光源,所述框架内嵌设有若干层图案板,各图案板层叠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板的边沿具有采用可折叠材质制成的折叠部,所述折叠部上具有若干道折痕,所述折叠部能够沿所述折痕向一侧弯折形成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相邻两图案板之间或位于图案板和框架之间且能够通过自身的高度将两者间隔支撑开。

其原理如下:本叠影灯在组装时,图案板周边的折叠部通过折叠部上的折痕向一侧折叠形成支撑件,然后将图案板层叠放置在框架内,支撑件对相邻两个图案板之间形成间隔支撑,也对最内侧的图案板与框架之间形成间隔支撑,使两者之间具有稳定可靠的间隔距离,并保证各个图案板安装的稳定牢固,光源朝向图案板发光,在各个图案板上的不同图案作用下形成不同的投影,然后组合展现出各种场景。

本叠影灯利用图案板自身的材料对图案板进行间隔,使图案板之间不再仅仅依靠单薄的纸张隔开,也不需要单独加工制造支撑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通过图案板自身边沿折叠形成的立体的支撑件不会脱落,能够有效保证图案板被间隔时的稳定可靠性,不会出现图案板侧倒导致影像变形的情况。

另外,本叠影灯中图案板可以是矩形、圆形,多边形等,图案板的边沿仍然可以同样折叠形成上述支撑件,不需要专门设计多组模具来进行加工单独的间隔件与之对应,这样方便加工,通用性高,组装也非常便捷。

在上述的叠影灯中,所述图案板的对边或四边具有所述折叠部,所述折叠部上具有至少两道平行间隔的所述折痕。作为优选,折叠部上具有三道平行间隔的折痕,这样折叠三道能够形成立体的矩形或梯形框架结构,保证相邻两个图案板与支撑件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间隔支撑的稳定可靠性。

在上述的叠影灯中,所述折叠部的外侧具有向外凸出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折叠部的连接处也具有折痕,所述折叠部的内侧具有与所述卡接部相对应的卡接孔,所述卡接部能够卡接在对应的所述卡接孔中。通过卡接部卡接在对应的卡接孔中进行固定,有效防止折叠形成的支撑件在使用时散开失去支撑效果,进一步提高稳定性。使用时,将卡接部插入对应的卡接孔中后,再向一侧折叠卡接部,这样既能够防止卡接部从卡接孔中脱落,也能够防止卡接部穿过卡接孔后对图案板另一侧相邻的图案板形成干涉。

在上述的叠影灯中,所述折叠部的外侧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卡接部,所述卡接孔的数量也有多个且与所述卡接部相对应设置。进一步的,每个折叠部的外侧上卡接部和卡接孔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均匀间隔分布,卡接部呈矩形或梯形插板状,卡接孔呈条形细缝状,卡接部插接在卡接孔中后,不易脱落,能够保持稳定可靠。支撑件只需通过卡接部与卡接孔配合便能折叠围合成型,无需另外安装设置,组装时极为简单,而支撑件与图案板一体成型,同样采用纸质材料,将材料成本降到了最低,从而使叠影灯的生产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作为优选,每个折叠部的外侧上卡接部和卡接孔的数量为四个。

在上述的叠影灯中,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图案板的四边具有折叠部,所述折叠部上具有两道平行间隔的折痕;每个折叠部靠近两端分别设有沿所述折叠部长度方向的卡接缺口一和沿所述折叠部宽度方向的卡接缺口二;所述卡接缺口一和卡接缺口二位于最外侧的折痕与折叠部外侧边之间,任意相邻两个折叠部相对接的端部中,其中一个折叠部上的卡接缺口一处能够与另一个折叠部上的卡接缺口二处形成相互插接定位。先利用折叠机器沿折叠部上的两道折痕折叠出支撑件,然后人工手动将折叠部上的卡接缺口一处与相邻折叠部上的卡接缺口二处相互插入对应的卡接缺口一与卡接缺口二中,形成固定连接,保持整个支撑件的稳定可靠。

在上述的叠影灯中,作为第三种方案,所述图案板的四边具有折叠部,所述折叠部上具有四道平行间隔的折痕;每个折叠部的一端沿最外侧两道折痕长度方向开设有两道切割开口且两道切割开口在该两道折痕之间形成插接部,该折叠部靠近另一端设有沿所述折叠部宽度方向的条形插孔,所述条形插孔位于最外侧两道折痕之间;任意相邻两个折叠部相对接的端部中,其中一个折叠部上的插接部能够插入另一个折叠部上的条形插孔中。先利用折叠机器沿折叠部上的四道折痕折叠出支撑件,然后人工手动将折叠部上的插接部插入相邻折叠部上的条形插孔中,这样形成支撑件并保持整个支撑件的稳定可靠。

在上述的叠影灯中,所述框架呈矩形,所述框架的一侧具有窗口,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另一侧,所述图案板设置在所述窗口与所述光源之间;所述框架的窗口处嵌设有透明材料制成的透视板。透视板将窗口与框架内部空间隔开;透视板为透明材料制成,对内部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不影响叠影效果。

在上述的叠影灯中,所述框架上固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光源为灯条或若干灯珠,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安装孔处。安装孔的存在能够使组装人员快速准确的将光源进行安装固定,利于装配工作的高效进行。

在上述的叠影灯中,所述底板也为可折叠材料制成,与所述底板相邻的图案板周边折叠形成的支撑件朝向所述底板,所述底板周边也能够折叠形成反向且与该图案板上的支撑件相对的另一支撑件。这样保证底板与相邻图案板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隔,且整体加工及组装非常便捷,制造成本低。

在上述的叠影灯中,所述框架上固设有扩散板,所述扩散板与最靠近所述光源的图案板侧面相贴靠。扩散板的尺寸小于图案板的尺寸,不会对图案板边沿折叠的支撑件形成干涉影响,通过扩散板使光源发射的光线更加分散均匀。

在上述的叠影灯中,所述图案板和底板皆为纸质材料、柔性塑料材料、皮革材料、布材料或者柔性金属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叠影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的叠影利用图案板自身的材料对图案板进行间隔,使图案板之间不再仅仅依靠单薄的纸张隔开,也不需要单独加工制造支撑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的叠影灯通过图案板自身边沿折叠形成的立体的支撑件不会脱落,能够有效保证图案板被间隔时的稳定可靠性,不会出现图案板侧倒导致影像变形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中的叠影灯中图案板可以是矩形、圆形,多边形等,图案板的边沿仍然可以同样折叠形成上述支撑件,不需要专门设计多组模具来进行加工单独的间隔件与之对应,这样方便加工,通用性高,组装也非常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叠影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叠影灯局部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叠影灯中一组图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叠影灯中其中一个图案板未折叠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叠影灯中图案板折叠形成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本叠影灯其中一个图案板未折叠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三中本叠影灯其中一个图案板未折叠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1a、窗口;2、光源;3、图案板;31、折痕;32、折叠部;32a、卡接开口一;32b、卡接开口二;32c、切割开口;32d、插接部;32e、条形插孔;33、卡接部;34、卡接孔;4、支撑件;5、透视板;6、底板;61、安装孔;7、扩散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叠影灯包括框架1、透视板5、底板6、光源2以及扩散板7,框架1呈矩形,框架1内嵌设有若干层图案板3,所有图案板3层叠放置,框架1的一侧具有窗口1a,透视板5采用有机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且嵌设在框架1的窗口1a处,底板6设置在框架1的另一侧,底板6上设有安装孔61,光源2为灯条或若干灯珠,光源2安装在底板6的安装孔61处;图案板3均位于透视板5和底板6之间,扩散板7与最靠近光源2的图案板3侧面相贴靠,扩散板7的尺寸小于图案板3的尺寸。图案板3和底板6均采用可折叠材质制成,相邻两个图案板3之间间隔设置,图案板3和底板6的边沿具有采用可折叠材质制成的折叠部32,折叠部32上具有若干道折痕31,折叠部32能够沿折痕31向一侧弯折形成支撑件4,支撑件4位于相邻两图案板3之间或位于图案板3和框架1之间且能够通过自身的高度将两者间隔支撑开。与底板6相邻的图案板3周边折叠形成的支撑件4朝向底板6,底板6周边也能够折叠形成反向且与该图案板3上的支撑件4相对的另一支撑件4。

进一步的,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图案板3和底板6的对边或四边具有折叠部32,折叠部32上具有三道平行间隔的折痕31,折叠部32的外侧具有向外凸出的卡接部33,卡接部33与折叠部32的连接处也具有一道折痕31,折叠部32的内侧具有与卡接部33相对应的卡接孔34,卡接部33能够卡接在对应的卡接孔34中;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图案板3和底板6呈矩形,图案板3和底板6的四边外沿均具有折叠部32,折叠部32的外侧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卡接部33,卡接孔34的数量也有多个且与卡接部33一一对应设置。进一步的,每个折叠部32的外侧上卡接部33和卡接孔34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均匀间隔分布,卡接部33呈矩形或梯形插板状,卡接孔34呈条形细缝状。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每个折叠部32的外侧上卡接部33和卡接孔34的数量为四个。

上述的每一张图案板3都可根据实际所需刻上不同的图案,不同图案板3上的图案组合能够展现出各种场景,这些场景可包含地域特色、历史人文、风景虫兽等,而刻画图案的方式可印刷后手刻成型,也可激光雕刻成型,也可激光半雕刻后手刻成型。

在将图案板3依次放入框架1内前,先沿着折叠部32上的折痕31折叠三次,然后使卡接部33直接插入至卡接孔34后沿折痕31进行反向折叠,折叠部32在三道折痕31作用下会分为位于最外侧的一侧侧面、位于中部的顶面以及位于最内侧的另一侧侧面,当折叠部32折叠成型时,折叠的折叠部32能够围合形成截面呈梯形或矩形框架1的支撑件4,并且由于卡接部33的作用,支撑件4合围后不会散开,且能够有效保证自身强度,从而有效保证图案板3被支撑件4间隔时的稳定性,不会出现图案板3侧倒导致影像变形的情况;底板6的结构及形状与图案板3相同,底板6四周边沿上的折叠部32同样可沿着三道折痕31进行折叠,通过底板6上的卡接部33与底板6上的卡接孔34的嵌合固定能够围合形成与图案板3上的支撑件4方向相反的另一支撑件4。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图案板3上的支撑件4会被彼此相邻的图案板3抵压住,底板6上的支撑件4会被与其相邻的图案板3上的支撑件4抵压住,因此所有的支撑件4在折叠成型后不会出现散开的情况,同时底板6上的支撑件4折叠形成梯形或矩形框架1后,具有一定的反弹张性,与相邻的图案板3上的支撑件4正好在张力方向形成阻挡,最大程度上保证这两个相邻的支撑件4在折叠成型后不会出现散开的情况。

在使用叠影灯时,开启光源2,其光线的亮光会投射于扩散板7上,扩散板7采用光扩散材料,当光源2的亮光投射于扩散板7上时,亮光会自动扩散,从而使观察人员从视觉上看不出光源2的位置,此时扩散板7上的亮光则会作用于图案板3上,由于图案板3之间通过支撑件4间隔出一定距离,这种位置分布能够在视觉上形成空间立体感,更具美观性,而透视板5的存在能够使观察人员清楚看到各个图案板3叠加后形成的影像。

本实施例中的叠影灯利用图案板3自身的材料对图案板3进行间隔,使图案板3之间不再仅仅依靠单薄的纸张隔开,也不需要单独加工制造支撑件4,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通过图案板3自身边沿折叠形成的立体的支撑件4不会脱落,能够有效保证图案板3被间隔时的稳定可靠性,不会出现图案板3侧倒导致影像变形的情况。另外,本叠影灯中图案板3可以是矩形、圆形,多边形等,图案板3的边沿仍然可以同样折叠形成上述支撑件4,不需要专门设计多组模具来进行加工单独的间隔件与之对应,这样方便加工,通用性高,组装也非常便捷。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框架1可根据实际所需采用不同的材料,比如纸质材料、塑胶或金属等,同时图案板3和底板6可为纸质材料、柔性塑料材料、皮革材料、布材料或者柔性金属材料,当然图案板3与底板6不仅仅局限于上述材料,只需图案板3与底板6能够以薄片的状态进行折叠的材料都可以采用;折叠部32上的折痕31数量可根据实际所需进行改变,不同数量的折痕31能够折叠围合出不同形状的支撑件4。

本实用新型的叠影灯在进行大批量运输时,可先将框架1、图案板3以及底板6展开,使以上零部件保持在平面的状态,最大程度上减少所占空间,有效提高运输量,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的叠影灯所采用的折叠方式以及彼此之间的装配方式不仅仅能够应用于灯具上,还可以应用至其他以此方式使内部零件之间获得空间的产品,比如叠影画等产品上,使不同的画板之间存在不同间距,从而叠加而成的画拥有空间感,同时叠加后,各个画板不会出现散开的情况。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图案板3的四边具有折叠部32,折叠部32上具有两道平行间隔的折痕31;每个折叠部32靠近两端分别设有沿折叠部32长度方向的卡接缺口一32a和沿折叠部32宽度方向的卡接缺口二32b;卡接缺口一32a和卡接缺口二32b位于最外侧的折痕31与折叠部32外侧边之间,任意相邻两个折叠部32相对接的端部中,其中一个折叠部32上的卡接缺口一32a处能够与另一个折叠部32上的卡接缺口二32b处形成相互插接定位;折叠出支撑件4后,将折叠部32上的卡接缺口一32a处与相邻折叠部32上的卡接缺口二32b处相互插入对应的卡接缺口一32a与卡接缺口二32b中,保持整个支撑件4稳定可靠。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图案板3的四边具有折叠部32,折叠部32上具有四道平行间隔的折痕31;每个折叠部32的一端沿最外侧两道折痕31长度方向开设有两道切割开口32c且两道切割开口32c在该两道折痕31之间形成插接部32d,该折叠部32靠近另一端设有沿折叠部32宽度方向的条形插孔32e,条形插孔32e位于最外侧两道折痕31之间;任意相邻两个折叠部32相对接的端部中,其中一个折叠部32上的插接部32d能够插入另一个折叠部32上的条形插孔32e中;先利用折叠机器沿折叠部32上的四道折痕31折叠出支撑件4,然后将折叠部32上的插接部32d插入相邻折叠部32上的条形插孔32e中,形成固定连接,保持整个支撑件4稳定可靠。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