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警信息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6489发布日期:2020-04-10 16:1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警信息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智能调整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预警信息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农贸交易市场的场地都在使用led显示屏来对市场信息进行显示,一般该类led显示屏都是放置在容易看到的位置,可能露天放置,也可能放置于室内。

在天气晴朗的白天,由于树木或建筑物的遮挡,使得led显示屏的一部分区域处于阳光照射下,一部分区域处于阴影中,虽然led显示屏整个屏幕输出的亮度是一致的,但是对于阳光照射到的和未照射到的区域,人眼在视觉上所感受到的亮度是不一样的,从而影响了观众的视觉效果。

如果显示屏显示的是常规的商品介绍、商家资质、地图信息,那么即使影响到了视觉效果,也可以通过观察者的位置变化来观察到相应信息。但如果显示屏显示的是实时的异常交易预警、安全预警,那么就需要观察者能够迅速的观察到预警信息,因此,也就需要一种新的led显示屏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警信息显示系统,通过多个显示区的不同亮度检测与控制,使得显示屏信息能够更容易的被观测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警信息显示系统,包括分隔显示屏的多个分隔板,分隔板包括多个横分隔板、多个竖分隔板,横分隔板与竖分隔板围成显示区,每个显示区均独立设有灯源、检测亮度的亮度检测器、根据亮度检测器的感应信号控制灯源亮度的控制电路。

在使用时,显示屏的各个位置亮暗不同,因此通过多个显示区的独立设置,使得每个显示区独立进行亮度控制,从而既能在亮度低的位置省电护眼,又能保证亮度高的位置能看清显示屏信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亮度检测器连接于显示区表层,且于每个显示区周壁均布有多个,多个亮度检测器同时耦接于控制电路。

亮度检测器在每个显示区都设置有多个,在进行亮度控制时,使用或门电路,以最高亮度的一个亮度检测器为准对控制电路发送信号,即只要有一个亮度检测器所在位置检测到高亮度,就以该高亮度为准,调高对应显示区的显示亮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显示区包括架体、连接于架体的显示面板、反光板,所述灯源包括多个荧光灯,荧光灯位于反光板与显示面板之间。

通过荧光灯的不同亮暗数量,来达到调整显示区亮度的效果,并通过反光板的设计,提高荧光灯的亮度,达到高亮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荧光灯连接于反光板,所述反光板通过卡接机构卡接于架体。

在各个显示区工作时,肯定会有部分显示区长时间处于高亮状态,部分显示区长时间处于正常亮度状态,各个位置的灯源损耗不同,所以通过卡接机构的设计,使得各个显示区的反光板、荧光灯均可以方便的从显示区中拆卸下来,来交换位置使用,或者更换新的光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机构设有多个,卡接机构包括开设于架体的收纳槽、收纳于收纳槽内的卡球、一端连接于收纳槽底部另一端连接于卡球的抵紧弹簧,所述反光板侧壁设有与卡球配合的卡槽。

在卡接时,卡球在抵紧弹簧的推动下嵌入到卡槽中,从而通过卡球与卡槽的配合,使得反光板被卡球抵紧夹持,得以锁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检测电路,耦接于亮度检测器以接收感应信号,并发出检测信号;

比较电路,耦接于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以接收检测信号并输出比较信号;

执行电路,耦接于比较电路并根据比较信号控制荧光灯的得电数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检测电路能够对亮度检测器的不同亮度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荧光灯启闭数量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比较电路,包括,

第一比较部,耦接于检测电路以接收检测信号,并将检测信号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第二比较部,耦接于检测电路以接收检测信号,并将检测信号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第一预设值为预设亮度值,在高于预设亮度值时,荧光灯全部得电亮起;

第二预设值为同样预设亮度值,只不过亮度比第一预设值更低,在未达到第一预设亮度值,但达到第二预设亮度值时,第二比较部控制部分荧光灯得电亮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执行电路包括,

第一控制部,耦接于第一比较部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当亮度检测器的感应信号高于第一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部使荧光灯得电并保持得电状态;

第二控制部,耦接于第二比较部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当亮度检测器的感应信号低于第二预设值后,第二控制部使部分荧光灯断电并使剩余荧光灯保持通电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亮度检测器的感应信号高于第一预设值时,荧光灯全部持续工作;

当亮度检测器的感应信号低于第二预设值后,荧光灯部分断电,剩余荧光灯仍然得电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通过多个显示区的不同亮度检测与控制,使得显示屏信息能够更容易的被观测到;

其二,通过卡接机构的设计,使得荧光灯可以方便的拆装,以便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中:1、分隔板;2、显示区;21、架体;22、显示面板;23、反光板;3、荧光灯;4、亮度检测器;5、卡接机构;51、收纳槽;52、卡球;53、抵紧弹簧;1000、控制电路;100、检测电路;200、比较电路;201、第一比较部;202、第二比较部;300、执行电路;301、第一控制部;302、第二控制部;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a、第一比较器;b、第二比较器;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km2、第二继电器;km1、第一继电器;km2-1、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2-2、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1-1、第一常开触点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预警信息显示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分隔显示屏的多个分隔板1,分隔板1包括交错设置的两个横分隔板1、四个竖分隔板1,横分隔板1与竖分隔板1将显示屏分为十五个显示区2,每个显示区2均独立设有灯源、检测亮度的亮度检测器4、根据亮度检测器4的感应信号控制灯源亮度的控制电路1000。

亮度检测器4连接于显示区2表层,且于每个显示区2周壁均布有多个,多个亮度检测器4同时耦接于控制电路1000。在进行亮度控制时,使用或门电路,以最高亮度的一个亮度检测器4为准对控制电路1000发送信号,即只要有一个亮度检测器4所在位置检测到高亮度,就以该高亮度为准,调高对应显示区2的显示亮度。

显示区2包括架体21、连接于架体21的显示面板22、反光板23,其中灯源由多个荧光灯3组成,荧光灯3连接于反光板23,且荧光灯3的光源部分位于反光板23与显示面板22之间。

如图2、图3所示,反光板23通过卡接机构5连接于架体21,卡接机构5于反光板23的顶部、底部各设有多个,且一一对应,将反光板23夹持。

每个卡接机构5均包括开设于架体21的收纳槽51、收纳于收纳槽51内的卡球52、一端连接于收纳槽51底部另一端连接于卡球52的抵紧弹簧53,其中抵紧弹簧53始终处于抵紧状态,在将反光板23插入到架体21中时,卡球52在抵紧弹簧53的推动下与反光板23抵紧,使得反光板23被卡球52抵紧夹持,得以锁定。为了进一步增加锁定效果,在反光板23上设有与卡球52配合的圆弧形卡槽。

实施例二:一种预警信息显示系统,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控制电路1000包括耦接于亮度检测器4以接收感应信号并发出检测信号的检测电路100、耦接于检测电路100的比较电路200、耦接于比较电路200的执行电路300。

比较电路200包括第一比较部201、第二比较部202。

第一比较部20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比较器a,第一电阻r1一端耦接于直流电,第一电阻r1另一端耦接于第二电阻r2一端,第二电阻r2另一端接地,第一比较器a反相端耦接于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以接收第一预设值,第一预设值为预设亮度值,在高于预设亮度值时,荧光灯3全部得电亮起;第一比较器a正相端耦接于亮度检测器4以接收检测信号。

第二比较部202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二比较器b,第三电阻r3一端耦接于直流电,第三电阻r3另一端耦接于第四电阻r4一端,第四电阻r4另一端接地,第二比较器b反相端耦接于第三电阻r3与第四电阻r4的连接点以接收第二预设值,第二预设值为同样预设亮度值,只不过亮度比第一预设值更低,在未达到第一预设亮度值,但达到第二预设亮度值时,第二比较部202控制部分荧光灯3得电,部分荧光灯3断电;第二比较器b正相端耦接于亮度检测器4以接收检测信号。以此类推,还可以设计第三比较部、第四比较部等等,各个比较部的亮度预设值逐个降低,以逐步关闭荧光灯3,使控制显示屏处于不同档位的亮度。

执行电路300包括第一控制部301、第二控制部302。

第一控制部301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三极管q1、第九电阻r9、第一继电器km1,第五电阻r5的一端耦接于第一比较器a输出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二继电器km2,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第六电阻r6一端耦接于第五电阻r5与第一三极管q1基极的连接点,第六电阻r6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与地的连接点。

第九电阻r9,一端耦接于直流电,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

第一继电器km1,包括线圈、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线圈一端耦接于第九电阻r9与直流电的连接点,线圈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九电阻r9与第一三极管q1的连接点,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与荧光灯3耦接。

第二控制部302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二三极管q2、第二继电器km2、续流二极管,第七电阻r7一端耦接于一端耦接于第二比较器b输出端,第七电阻r7另一端耦接于第二三极管q2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二继电器km2,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第八电阻r8一端耦接于第七电阻r7与第二三极管q2基极的连接点,另一端耦接于第二三极管q2与地的连接点;第二继电器km2耦接于直流电,第二继电器km2包括耦接于荧光灯3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2-1,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2-1连接于地;第二继电器km2还包括耦接于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与荧光灯3之间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2-2。续流二极管一端耦接于第二继电器km2与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的连接点,续流二极管另一端耦接于第二继电器km2与地的连接点。

工作过程:通过亮度检测器4检测当前位置的亮度,当亮度高于第一预设亮度时,通过对亮度检测器4的信号处理,在第一比较部201发射第一控制信号,第一继电器km1将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闭合,从而使直流电、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荧光灯3、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2-2电连,最后接地,使得荧光灯3全部工作;

当亮度检测器4到达预设时间后,第二比较部202发射第二控制信号,使得第二继电器km2启动,从而使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2-2断开,部分荧光灯3断电;同时,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2-1闭合,使得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2-1闭合、荧光灯3电连,最后接地,使得剩余荧光灯3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