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9353发布日期:2020-06-09 20:0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灯具技术领域,具体为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



背景技术:

应急灯具,是为消防事故应急照明,包括应急出口标志及指示灯,是在发生火灾时正常照明电源切断后,引导被困人员疏散或展开灭火救援行动而设置的,但在日常的检查中发现,单位在消防应急灯具的选型、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目前现有的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不便于拆装,当人们需要对应急灯具进行保养维护时,应急灯具拆装步骤复杂,增加人们日常对应急灯具的维护难度,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不方便人们使用,降低了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具备便于拆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不便于拆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光腔挡片,所述壳体内腔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板,所述主板的左侧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远离主板的一端贯穿至壳体的背面,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主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光腔挡片,所述主板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与第一光腔挡片和第二光腔挡片配合使用的装配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其中所述壳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透光板,所述壳体正面的四周开设有与透光板配合使用的装配槽,所述透光板背面的四周设置有与装配槽配合使用的密封垫,通过设置密封槽和密封垫,对壳体和透光板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密封效果好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其中所述壳体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挂片,所述挂片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装配孔,且装配孔的内腔通过自攻丝与壳体的背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安装圆孔和防脱槽,对挂片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便于安装及防掉落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其中所述挂片的背面开设有安装圆孔,且安装圆孔的顶部开设有防脱槽,且安装圆孔与防脱槽为一体式结构,通过设置荧光粉,对透光板在夜间使用时起到了便于识别指引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其中所述透光板的正面设置有人员疏散标识,且人员疏散标识的正面喷涂有荧光粉,所述透光板的材料为白色透明聚碳酸酯板,通过设置装配孔和自攻丝,对挂片和壳体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固定稳定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第一光腔挡片、主板、电源线、第二光腔挡片、透光板和挂片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拆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不便于拆装的问题,当人们需要对应急灯具进行保养维护时,应急灯具拆装步骤简单,不会造成人们日常对应急灯具的维护难度,不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方便人们使用,提高了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槽和密封垫,对壳体和透光板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密封效果好的作用,通过设置安装圆孔和防脱槽,对挂片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便于安装及防掉落的作用,通过设置荧光粉,对透光板在夜间使用时起到了便于识别指引的作用,通过设置装配孔和自攻丝,对挂片和壳体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固定稳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

本技术:
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结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中:1、壳体;2、第一光腔挡片;3、主板;4、电源线;5、第二光腔挡片;6、透光板;7、挂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光腔挡片2,壳体1内腔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板3,主板3的左侧设置有电源线4,电源线4远离主板3的一端贯穿至壳体1的背面,壳体1的内腔且位于主板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光腔挡片5,主板3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与第一光腔挡片2和第二光腔挡片5配合使用的装配凹槽。

壳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透光板6,壳体1正面的四周开设有与透光板6配合使用的装配槽,透光板6背面的四周设置有与装配槽配合使用的密封垫,通过设置密封槽和密封垫,对壳体1和透光板6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密封效果好的作用。

壳体1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挂片7,挂片7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装配孔,且装配孔的内腔通过自攻丝与壳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安装圆孔和防脱槽,对挂片7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便于安装及防掉落的作用。

挂片7的背面开设有安装圆孔,且安装圆孔的顶部开设有防脱槽,且安装圆孔与防脱槽为一体式结构,通过设置荧光粉,对透光板6在夜间使用时起到了便于识别指引的作用。

透光板6的正面设置有人员疏散标识,且人员疏散标识的正面喷涂有荧光粉,透光板6的材料为白色透明聚碳酸酯板,通过设置装配孔和自攻丝,对挂片7和壳体1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固定稳定的作用。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装配时,人们首先将第一光腔挡片2装入壳体1内,然后通过主板3上的装配凹槽使其与第一光腔挡片2进行卡接,然后将第二光腔挡片5通过主板3上的装配凹槽与其进行卡接,然后将透光板6装入壳体1上,然后通过挂片7上的装配孔和自攻丝使其与壳体1背面进行安装,完成后,通过挂片7上的安装圆孔和防脱槽进行悬挂,拆卸时,按照上述步骤进行相反操作,从而达到了便于拆装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光腔挡片(2),所述壳体(1)内腔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板(3),所述主板(3)的左侧设置有电源线(4),所述电源线(4)远离主板(3)的一端贯穿至壳体(1)的背面,所述壳体(1)的内腔且位于主板(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光腔挡片(5),所述主板(3)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与第一光腔挡片(2)和第二光腔挡片(5)配合使用的装配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透光板(6),所述壳体(1)正面的四周开设有与透光板(6)配合使用的装配槽,所述透光板(6)背面的四周设置有与装配槽配合使用的密封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挂片(7),所述挂片(7)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装配孔,且装配孔的内腔通过自攻丝与壳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片(7)的背面开设有安装圆孔,且安装圆孔的顶部开设有防脱槽,且安装圆孔与防脱槽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6)的正面设置有人员疏散标识,且人员疏散标识的正面喷涂有荧光粉,所述透光板(6)的材料为白色透明聚碳酸酯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光腔挡片,所述壳体内腔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板,所述主板的左侧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远离主板的一端贯穿至壳体的背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第一光腔挡片、主板、电源线、第二光腔挡片、透光板和挂片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拆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不便于拆装的问题,当人们需要对应急灯具进行保养维护时,应急灯具拆装步骤简单,不会造成人们日常对应急灯具的维护难度,不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方便人们使用,提高了应急灯具漫反射结构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丰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市普州照明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