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实训考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2073发布日期:2020-06-30 19:5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实训考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防实训考核装置。



背景技术:

“消防”即是消除隐患,预防灾患,即预防和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人为与自然、偶然灾害的总称,当然狭义的意思在人们认识初期是:火灾的意思,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火灾带来的惨痛损失,在一些学校或公共场所中,会给大家普及灭火知识并进行实训,但实训人员演示灭火时缺少火源容器,大多直接将火源点燃丢在地上进行灭火,这样做不仅对周边的围观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容易让火源蔓延,还不便于让实训人员使用灭火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实训人员演示灭火时缺少火源容器,大多直接将火源点燃丢在地上进行灭火,这样做不仅对周边的围观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容易让火源蔓延,还不便于让实训人员使用灭火工具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防实训考核装置,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消防实训考核装置,所述消防实训考核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顶端设置有套筒,且套筒内壁和底座外壁均嵌入设置有螺纹,所述套筒通过螺纹与底座转动连接,且套筒左侧开有接口,所述套筒顶端固定连接有托环,且托环左侧开有开口,所述开口内部活动连接有内板,且内板左侧焊接有拉板;

围柱,所述围柱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围柱之间呈环形嵌入设置在托环顶面,所述围柱顶端之间设置有圆环,且围柱顶端均贯穿过圆环。

作为优选的,所述套筒与底座相互套接,且接口位于底座上方,所述接口内侧与底座内部相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内板位于底座正上方,且内板覆盖于托环内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圆环位于托环正上方,且围柱位于圆环和托环之间,并圆环通过围柱与托环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围柱之间等高,且围柱之间组成圆筒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将套筒拧入到底座上,套筒拧入后,实训人员可把内板拿起,并将内板对准于开口,内板呈圆形,而开口的尺寸与内板的直径相对应,实训人员把内板拿起后将内板推入到开口中,内板进入开口后覆盖底座,此时底座的内部形成密封的环境,实训人员可将外部的送水管接入到接口中,通过外部的送水管对底座内部装灌水流,由底座承载水流,因为呈圈形环绕排布的围柱之间均相隔有缝隙,所以火源在围柱内侧时,外部的空气可进入到围柱内侧,能够给燃烧的火源带来充足的氧气,便于模拟真实火灾中火源的燃烧情况,提高实训人员的实训效果。

实训人员可使用灭火工具对准火源,进行灭火工作,当出现火源过大的情况时,实训人员可将内板抽出,内板的上下面均与开口内壁相贴合,加上内板承托于火源,内板从开口内被移出时,火源会掉落到底座内部,因为此时底座内装灌有水流,所以在火源掉入到底座后,水流就会将火源扑灭,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防止火源过大时蔓延,对周边人员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套筒零件结构配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内板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圆环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套筒2、接口201、螺纹202、托环3、开口301、内板4、拉板401、圆环5、围柱5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3所示,一种消防实训考核装置,所述消防实训考核装置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顶端设置有套筒2,且套筒2内壁和底座1外壁均嵌入设置有螺纹202,所述套筒2通过螺纹202与底座1转动连接,且套筒2左侧开有接口201,所述套筒2顶端固定连接有托环3,且托环3左侧开有开口301,所述开口301内部活动连接有内板4,且内板4左侧焊接有拉板401,实训人员在使用时,为了保证围观人员的安全,可先将底座1放置在远离围观人员的一侧,接着将套筒2拿起,所述套筒2与底座1相互套接,且接口201位于底座1上方,所述接口201内侧与底座1内部相通,把套筒2套入到底座1上,同时拧动套筒2,通过螺纹202将套筒2拧入到底座1上,套筒2拧入后,实训人员可把内板4拿起,并将内板4对准于开口301,内板4呈圆形,而开口301的尺寸与内板4的直径相对应;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所述内板4位于底座1正上方,且内板4覆盖于托环3内侧,实训人员把内板4拿起后将内板4推入到开口301中,内板4进入开口301后覆盖底座1,此时底座1的内部形成密封的环境,实训人员可将外部的送水管接入到接口201中,通过外部的送水管对底座1内部装灌水流,由底座1承载水流;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围柱501,所述围柱501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围柱501之间呈环形嵌入设置在托环3顶面,所述围柱501顶端之间设置有圆环5,且围柱501顶端均贯穿过圆环5,所述圆环5位于托环3正上方,且围柱501位于圆环5和托环3之间,并圆环5通过围柱501与托环3连接,实训人员在进行消防实训考核时,所述围柱501之间等高,且围柱501之间组成圆筒结构,可将易燃物放置在围柱501组成的圆筒结构中,且此时的内板4铺垫在围柱501的下方,通过内板4承托易燃物,实训人员在圆筒结构中点燃易燃物作为火源,即可进行灭火实训的演习,因为呈圈形环绕排布的围柱501之间均相隔有缝隙,所以火源在围柱501内侧时,外部的空气可进入到围柱501内侧,能够给燃烧的火源带来充足的氧气,便于模拟真实火灾中火源的燃烧情况,提高实训人员的实训效果,实训人员可使用灭火工具对准火源,进行灭火工作,当出现火源过大的情况时,实训人员可将内板4抽出,内板4的上下面均与开口301内壁相贴合,加上内板4承托于火源,内板4从开口301内被移出时,火源会掉落到底座1内部,因为此时底座1内装灌有水流,所以在火源掉入到底座1后,水流就会将火源扑灭,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防止火源过大时蔓延,对周边人员进行保护。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消防实训考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实训考核装置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顶端设置有套筒(2),且套筒(2)内壁和底座(1)外壁均嵌入设置有螺纹(202),所述套筒(2)通过螺纹(202)与底座(1)转动连接,且套筒(2)左侧开有接口(201),所述套筒(2)顶端固定连接有托环(3),且托环(3)左侧开有开口(301),所述开口(301)内部活动连接有内板(4),且内板(4)左侧焊接有拉板(401);

围柱(501),所述围柱(501)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围柱(501)之间呈环形嵌入设置在托环(3)顶面,所述围柱(501)顶端之间设置有圆环(5),且围柱(501)顶端均贯穿过圆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实训考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与底座(1)相互套接,且接口(201)位于底座(1)上方,所述接口(201)内侧与底座(1)内部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实训考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4)位于底座(1)正上方,且内板(4)覆盖于托环(3)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实训考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5)位于托环(3)正上方,且围柱(501)位于圆环(5)和托环(3)之间,并圆环(5)通过围柱(501)与托环(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实训考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柱(501)之间等高,且围柱(501)之间组成圆筒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防实训考核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底座顶端设置有套筒,且套筒内壁和底座外壁均嵌入设置有螺纹,套筒通过螺纹与底座转动连接,能够给燃烧的火源带来充足的氧气,便于模拟真实火灾中火源的燃烧情况,提高实训人员的实训效果,围柱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围柱之间呈环形嵌入设置在托环顶面,围柱顶端之间设置有圆环,且围柱顶端均贯穿过圆环,在火源掉入到底座后,水流就会将火源扑灭,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对周边人员进行保护,解决了实训人员演示灭火时缺少火源容器,大多直接将火源点燃丢在地上进行灭火,这样做不仅对周边的围观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容易让火源蔓延,还不便于让实训人员使用灭火工具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杨;朱卫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星澄恒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8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