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立体展示的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7081发布日期:2020-05-26 17:36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立体展示的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立体展示的标签。



背景技术:

标签是印制有信息的带有粘性粘合物的纸,一般用于粘在商品上作为物品识别的标志。

现有的标签一般包括表面设有离型膜的底纸、以及粘在底纸上的背胶纸,背胶纸的一面印刷有信息、相对的另一面粘有粘性粘合物,在许多较小的商品上一般会粘贴有小标签。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一般小标签是直接粘贴在商品表面,人们在浏览商品的时候,通常需要将商品拿起,然后再寻找标签的位置,不利于商品展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立体展示的标签,其优点在于,标签可在商品上立体展示,使人们能直接看到商品信息的同时,也便于展示商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立体展示的标签,包括:表面覆盖有离型膜的底纸、粘贴在离型膜上的背胶纸,所述背胶纸的边长的范围在3-9cm之间,所述背胶纸包括设置在其中部的信息纸、位于信息纸外侧的固定框,所述底纸上沿信息纸边线的其中三条边设置有贯穿信息纸以及底纸的第一刀切虚线,所述信息纸位于两条相对的第一刀切虚线之间设置有第一折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纸沿第一刀切虚线撕开,且使底纸部分覆盖在信息纸的背面,然后将固定框贴在商品的表面,再沿第一刀切虚线撕开信息纸,然后将信息纸沿第一折横折叠,因为纸张在折叠后具有记忆性,所以信息纸与固定框之间形成角度,信息纸倾斜,本方案具有标签可在商品上立体展示,使人们能直接看到商品信息的同时,也便于展示商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纸上位于两条相对的第一刀切虚线之间设置有贯穿底纸的第二刀切虚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刀切虚线与第二刀切虚线之间配合,具有便于将底纸与信息纸连接的部分撕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纸上位于第一刀切虚线、第二刀切虚线之间设置有四道间隔设置、且一端与第二刀切虚线连接的第三刀切虚线,所述底纸通过第二刀切虚线与第三刀切虚线形成支撑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信息纸沿第一折痕弯折之后,沿第三刀切虚线将支撑腿撕出,弯折支撑腿,使其与商品的表面抵接,从而对信息纸起到支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腿上远离第二刀切虚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折痕,所述支撑腿上靠近第二刀切虚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折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弯折第二折痕,使支撑腿与信息纸之间形成角度,然后再弯折第二折痕,支撑腿由第二折痕弯折形成的面与商品表面抵接,增大了支撑腿与商品表面的接触面积,使支撑腿的支撑效果更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信息纸对应第一刀切虚线连接处的边角为圆角,所述第一刀切虚线之间的连接处与信息纸的边线形状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信息纸沿第一刀切虚线撕开的时候,若是信息纸的边角为直角,在撕开时极易将边角撕坏,信息纸的边角为圆角,具有撕开信息纸时,信息纸的边角不易被撕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框的内角与信息纸的边角之间设置有连接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使用标签的展示功能的时候,将背胶纸由底纸上撕开,因为信息纸与底纸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刀切虚线,使信息纸极易顺着底纸部分被撕开,通过连接纸增加固定框与信息纸之间的连接强度,具有减少在撕扯力度较大时信息纸沿底纸撕开的情况发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信息纸上设置有塑料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信息纸上携带有印刷上去的信息,若干信息纸被水沾湿,极易使其上携带的信息遗失,塑料防水层具有防止水沾湿信息纸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框的边角为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背胶纸撕下的时候,一般是用手扣起固定框的边角,如果固定框的边角为直角的话,直角的交点直接与人手抵接,人手极易损坏固定框,本方案具有防止人在扣起固定框时损坏固定框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底纸上设置有第一刀切虚线,信息纸上设置有第一折痕,将信息纸沿第一刀切虚线撕开,然后沿第一折痕折叠,纸张折叠之后会有记忆力,所以信息纸与固定框之间形成角度,使标签立体展示,具有标签可在商品上立体展示,使人们能直接看到商品信息的同时,也便于展示商品的效果;

在底纸上设置有支撑腿,通过将支撑腿与商品的表面抵接,使支撑腿对信息纸起到支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一种可立体展示的标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一种可立体展示的标签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纸;11、支撑腿;12、第二折痕;13、第三折痕;2、背胶纸;21、信息纸;22、固定框;23、连接纸;3、第一刀切虚线;31、第一折痕;32、第二刀切虚线;33、第三刀切虚线;4、防水塑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立体展示的标签,包括表面设置有离型膜的底纸1、粘在离型膜上的背胶纸2,背胶纸2的边长范围在3-9cm之间。

背胶纸2包括有信息纸21以及围设在信息纸21外侧的固定框22,固定框22的外侧边角为圆角,在将固定框22由底纸1上撕下的时候,一般是用手将固定框22的外侧边角扣起,圆角上没有尖角,防止人手在扣起固定框22的时候损坏固定框22,在信息纸21上附着有一层防水塑料层4,具有防止水浸湿信息纸21,导致信息纸21上携带的信息遗失的效果。

底纸1上对应信息纸21的其中三条边线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刀切虚线3,第一刀切虚线3贯穿底纸1以及背胶纸2,在第一刀切虚线3之间位于背胶纸2的边角与固定框22的内角之间连接有连接纸23,连接纸23的宽度大于刀切虚线的宽度,在不需要将标签展示,而需要将标签完全粘在商品上的时候,需要将底纸1完全撕下,连接纸23增加了信息纸21与固定框22位于第一刀切虚线3的位置连接的牢固性,减少因为撕拉的力度过大,而使信息纸21与底纸1一同被拉下的效果。

信息纸21对应两条第一刀切虚线3连接处的边角为圆角,需要将信息纸21由固定框22上撕出的时候,信息纸21的边角设置为圆角,减少人手损坏信息纸21的可能。

信息纸21位于相对的两条第一刀切虚线3之间设置有第一折痕31,当需要展示标签的时候,将信息纸21沿第一折痕31向远离底纸1的方向弯折,因为纸被折叠之后具有记忆性,使信息纸21弯折与固定框22之间形成角度,便于展示信息纸21上的内容。

在底纸1上对应第一折痕3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刀切虚线32,第二刀切虚线32贯穿底纸1,但不贯穿背胶纸2,通过第一刀切虚线3、第二刀切虚线32的配合,当需要将底纸1撕下,但未知是否需要展示标签,则将底纸1沿第一刀切虚线3、第二刀切虚线32撕开,但不撕开信息纸21,然后通过固定框22将信息纸21粘贴在商品上,如果需要展示标签的时候,将信息纸21沿第一刀切虚线3撕开,然后沿第一折痕31弯折即可。

参照图1和图3,在底纸1对应信息纸21的位置开设有四道第三刀切虚线33,第三刀切虚线33的其中一端与第二刀切虚线32连接,底纸1上通过第一刀切虚线3、第二刀切虚线32形成支撑腿11,在将信息纸21沿第一折痕31翻折之后,将支撑腿11沿第三刀切虚线33撕开,然后弯折支撑腿11,使支撑腿11与商品表面抵接,对信息纸21起到支撑的效果。

支撑腿11上远离第二刀切虚线32的位置设置有与第二刀切虚线32平行第二折痕12,在支撑腿11上靠近第二刀切虚线32的位置上设置有与第二折痕12平行的第三折痕13,当需要展示标签的时候,将底纸1沿第一刀切虚线3、第二刀切虚线32撕下,然后将固定框22粘在商品的表面,沿第一折痕31翻折信息纸21,然后沿第三刀切虚线33将支撑腿11撕出,将支撑腿11沿第二折痕12翻折,然后沿第三折痕13翻折,支撑腿11远离第二折痕12且由第三折痕13翻折的一端,增大了支撑腿11与商品表面的接触面积,使支撑腿11对信息纸21的支撑效果更优。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将标签粘在商品上的时候,将底纸1沿第一刀切虚线3、第二刀切虚线32撕开,使信息纸21的下方粘有部分底纸1,然后将固定框22粘在商品上,需要展示标签的时候,将信息纸21沿第一刀切虚线3撕开,然后沿第一折痕31弯折,再将粘在信息纸21上的底纸1沿第三刀切虚线33撕开形成支撑腿11,然后将支撑腿11沿第二折痕12弯折、再沿第三折痕13弯折,使支撑腿11上沿第三折痕13弯折的部分抵接商品的表面,对信息纸21进行支撑。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