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轴笔套及异轴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11386发布日期:2020-08-28 15:2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异轴笔套及异轴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写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异轴笔套及异轴笔。



背景技术:

异轴笔多是由不在同一轴线上的一笔杆与一书写端组成,笔杆在靠近书写端的位置处设有握持部,使用者以手部支持在握持部上,控制异轴笔进行书写作业,异轴笔的设计虽然符合人体工学,让使用者可以以自然姿势倾斜握持笔杆,且其书写端仍能与书写面保持垂直,使书写工作顺畅。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异轴笔,笔杆成弯折状,笔芯设置在笔杆中,因此需要将笔芯折弯曲,使笔芯和笔杆一样成弯折状。由于笔芯也成弯折状,在书写的过程中,在笔芯弯折的位置上,油墨很容易被堵住,虽然笔芯中的油墨很多,但是油墨不能从笔尖顺利流出。造成书写故障,给使用者带来不方便。而且在更换笔芯时,需要购买特殊形状的笔芯,这样造成了更换不方便的问题。现有的异轴笔的结构复杂,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轴笔套及异轴笔,更换方便,不会造成书写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异轴笔套,包括:

一握持部,以及

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握持部的下端侧部上,用具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用具的中轴线的下端向靠近所述握持部的下端方向倾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握持部的握手位置上设置有手指凹陷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手指凹陷部中设置有凹凸结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手指凹陷部中设置有标识结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手指凹陷部成手指指头形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固定座的中轴线与所述握持部的中轴线平行。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固定座的中轴线与所述握持部的中轴线成第一夹角。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用具的中轴线与所述握持部的中轴线的第二夹角范围在大于等于30度到小于等于60度之间。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夹持路径,用具安装在所述夹持路径中。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夹持路径是通孔。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将用具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通孔中。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固定结构是固定凹陷结构、固定孔、固定凹槽、固定凸起结构或者固定凹凸结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固定结构是l型凹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l型通道,所述l型通道使得所述通孔的内侧壁和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壁连通。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通孔的横截面成几何形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几何形状是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固定座是夹具,所述夹具将用具夹持在所述夹持路径中。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与所述通孔连通,一螺杆设置在所述螺孔中,所述螺杆的一端位于所述通孔中并抵靠在用具上,将用具固定在所述通孔中。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固定座是弹性套筒。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握持部的上端设置有插孔。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握持部的上端连接,用具插设在所述固定杆的上端中。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用具是钢笔、圆珠笔、中性笔、油笔、蘸水笔、铅笔、玻璃刀、触控笔或刀具。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握持部上设置有led灯或红外线。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led灯或所述红外线的光照方向朝向用具的下端。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固定座的长度等于、小于或大于所述握持部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异轴笔,包括笔,以及上述异轴笔套,所述笔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异轴笔套的固定座中。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握持部和固定座,笔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具有笔更换方便、不会造成书写故障和结构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异轴笔套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异轴笔套使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异轴笔套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异轴笔套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异轴笔套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异轴笔套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异轴笔套的第五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异轴笔套的第六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异轴笔套的第七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异轴笔套的第八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异轴笔套的第九种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异轴笔套的第十种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异轴笔套的第十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异轴笔套的第十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异轴笔套的第十三种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异轴笔套的第十四种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异轴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握持部;11.手指凹陷部;12.凹凸结构;13.led灯;2.固定座;21.夹持路径;22.固定结构;221.固定凹槽;222.固定凸起结构;223.固定凹凸结构;224.l型凹槽;225.l型通道;226.螺杆;23.夹具;231.左夹具;232.右夹具;233.夹持开口;24.弹性套筒;3.固定杆;31.插接固定孔;100.用具;101.笔;200.异轴笔套。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所揭示的是异轴笔套的一种实施例,包括一握持部1,以及一固定座2,固定座2设置在握持部1的下端侧部上,用具100可拆卸地固定在固定座2上,用具100的中轴线的下端向靠近握持部1的下端方向倾斜。

使用的过程中,用具100固定在固定座2中,使用者的手握住握持部1。用具100的下端位于握持部1的下方,使用者的手和握持部1的下端不会将用具100的下端遮挡住,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观察到用具100的下端的运动方向。

用具100是钢笔、圆珠笔、中性笔、油笔、蘸水笔、铅笔、玻璃刀、刀具或触控笔,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用具100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选择,上述只是举例说明。

本实施例中,固定座2与握持部1固定连接,可以是一体成型。固定座2和/或握持部1可以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非弹性材料制成。固定座2和/或握持部1可以采用塑料制成,也可以采用硅胶制成,还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至于固定座2和握持部1具体采用什么材料制成,上述只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固定座2设置在握持部1的下端侧部上,固定座2的长度小于、等于或大于握持部1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只画出了固定座2的长度小于握持部1的长度,至于固定座2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握持部1的长度,本实用新型没有给出附图。

固定座2的下端和握持部1的下端基本在同一个平面内。或者固定座2的下端凸出于握持部1的下端,此结构没有画图。或者握持部1的下端凸出于固定座2的下端,此结构没有画图。

用具100的中轴线与所述握持部1的中轴线的第二夹角范围在大于等于30度到小于等于60度之间。也就是说,用具100的中轴线与用具100的下端的接触面的角度范围在大于等于30度到小于等于60度之间。上述只是举例说明,具体角度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固定座2的中轴线与握持部1的中轴线成第一夹角,第一夹角范围在大于0度到小于90度之间,固定座2的中轴线还可以与握持部1的中轴线平行,即第一夹角等于0度。无论第一夹角是多少角度,只要保证,用具100的中轴线与所述握持部1的中轴线的第二夹角范围在大于等于30度到小于等于60度之间,就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中,在握持部1的握手位置上设置有手指凹陷部11,手指凹陷部11用于书写时,方便手指握住握持部1。在手指凹陷部11中设置有凹凸结构12,凹凸结构12的作用是,增大摩擦系数,防止握持部1和手指接触时,异轴笔套200从手指上滑落。同时凹凸结构12还具有按摩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凹凸结构12可以对手指头进行按摩,防止书写疲劳。

在手指凹陷部11中,可以设置标识结构(未画图),标识结构可以是商标标识、学校标识、班级标识、使用者的姓名标识、学号标识等等。手指凹陷部11成手指指头形状,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更加方便使用者用手握住握持部1,手指凹陷部11采用的是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舒适。

实施例中,在握持部1的上端设置有插孔(图中不可见),插孔可以用来插用具100,也可以用来查其它物品,例如眉笔、录音笔、激光笔、画笔等等。插孔的两端贯通,即握持部1的上端和下端贯通,握持部1成通孔状;或者插孔的下端封闭,即握持部1的下端封闭,插孔为盲孔。不使用时,用具100的下端插在插孔中,使用时,将插孔中的用具100取出,设置在固定座2中。

实施例中,在固定座2上设置有夹持路径21,用具100安装在夹持路径21中。夹持路径21是通孔,通孔贯穿固定座2的上下两端。通孔的形状可以设置成某一种笔专用形状,所谓的专用形状,是指当使用其它笔时,其它笔无法安装在通孔中。通孔的形状还可以设置成通用形状,所谓的通用形状,是指任何笔都可以安装在通孔中。通孔的横截面成几何形状,几何形状可以是圆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三角形、七边形等等,上述只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在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结构22,固定结构22将用具100可拆卸地固定在通孔中。固定结构22是固定孔,固定孔设置在固定座2上,固定孔使通孔的内壁和固定座2的外壁连通。固定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当固定孔的数量为复数时,复数个固定孔可以对称地设置在通孔的内壁上。至于固定孔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上述只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在用具10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凸起(图中不可见),当用具100设置在通孔中时,用具100外侧壁上的固定凸起设置在固定孔中,从而将用具100可拆卸地固定在通孔中,即用具100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座2中。

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杆3,固定杆3的下端与握持部1的上端连接,用具100插设在固定杆3的上端中,固定杆3的上端中设置有插接固定孔31。使用时,从固定杆3上取下用具100,将用具100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座2中。使用结束后,从固定座2上取下用具100,将用具100插设在固定杆3的上端中。固定杆3的内部可以用来装载用具100,或者用来装载其它物件,例如,笔芯、免削铅笔、刀片等等。

固定杆3的下端与握持部1的上端固定连接,或者固定杆3的下端与握持部1的上端可拆卸连接,例如采用插接或螺纹连接等等。固定杆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或者固定杆3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采用塑胶或硅胶制成。

请参见图3,图3所揭示的是异轴笔套的另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结构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不再进行赘述。不同在于:

还包括led灯13或红外线(未画图),在握持部1上设置有led灯13或红外线。led灯13或红外线设置在握持部1的下端端部上,或者led灯13或红外线设置在握持部1的侧壁上(未画图)。led灯13或红外线的光照方向朝向用具的下端,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以将与用具下端接触的接触面照亮。

请参见图4,图4所揭示的是异轴笔套的第三种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结构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不再进行赘述。不同在于:

在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结构22,固定结构22将用具可拆卸地固定在通孔中。固定结构22是固定凹陷结构,固定凹陷结构向远离通孔中轴方向凹陷。固定凹陷部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其它几何形状。固定凹陷结构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当固定凹陷结构的数量为复数时,复数个固定凹陷结构可以对称地设置在通孔的内壁上。至于固定凹陷结构的数量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上述只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在用具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凸起(未画图),当用具设置在通孔中时,用具外侧壁上的固定凸起设置在固定凹陷结构中,从而将用具可拆卸地固定在通孔中,即用具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座2中。

请参见图5和图6,图5和图6所揭示的是异轴笔套的第四种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结构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不再进行赘述。不同在于:

在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结构22,固定结构22将用具可拆卸地固定在通孔中。固定结构22是固定凹槽221,固定凹槽221的开口端位于通孔的上端端口,或者固定凹槽221的开口端位于通孔的下端端口。固定凹槽221的另一端位于通孔的内壁上,也就是说,固定凹槽221的另一端不贯通通孔的两端。

在用具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凸起,当用具设置在通孔中时,用具外侧壁上的固定凸起设置在固定凹槽221中,从而将用具可拆卸地固定在通孔中,即用具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座2中。

请参见图7,图7所揭示的是异轴笔套的第五种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结构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不再进行赘述。不同在于:

在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结构22,固定结构22将用具可拆卸地固定在通孔中。固定结构22是固定凸起结构222,固定凸起结构222凸出于通孔的内壁,固定凸起结构222可以是条状凸起结构,也可以是点状凸起结构,还可以是条状凸起结构和点状凸起结构的组合。固定凸起结构222的设置方向,可以与固定座2的中轴垂直,也可以与固定座2的中轴平行,还可以与固定座2的中轴成夹角,至于具体如何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上述只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在用具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具凹陷部,当用具设置在通孔中时,固定凸起结构222设置在用具外侧壁上的用具凹陷部中,从而将用具可拆卸地固定在通孔中,即用具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座2中。

请参见图8,图8所揭示的是异轴笔套的第六种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结构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不再进行赘述。不同在于:

在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结构22,固定结构22将用具可拆卸地固定在通孔中。固定结构22是固定凹凸结构223,固定凹凸结构223成波浪状设置在通孔的内壁上。固定凹凸结构223的设置方向,可以与固定座2的中轴垂直,也可以与固定座2的中轴平行,还可以与固定座2的中轴成夹角,至于具体如何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上述只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在用具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具凹陷部和固定凸起,当用具设置在通孔中时,固定凹凸结构223与用具外侧壁上的用具凹陷部和固定凸起配合,从而将用具可拆卸地固定在通孔中,即用具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座2中。

请参见图9,图9所揭示的是异轴笔套的第七种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结构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不再进行赘述。不同在于:

固定结构22是通孔,通孔的横截面成几何形状,几何形状是四边形(方形),用具的横截面的形状也成四边形(方形),当用具设置在通孔中时,用具的形状刚好和通孔的形状配合,从而将用具可拆卸地固定在通孔中,即用具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座2中。

请参见图10,图10所揭示的是异轴笔套的第八种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结构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不再进行赘述。不同在于:

在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结构22,固定结构22将用具可拆卸地固定在通孔中。固定结构22是l型凹槽224,l型凹槽224的开口端位于通孔的上端端口,或者l型凹槽224的开口端位于通孔的下端端口。l型凹槽224包括直凹槽和弯折凹槽。

在用具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凸起,当用具设置在通孔中时,然后转动用具。这时,用具的外侧壁上的固定凸起就会从直凹槽进入到弯折凹槽中,从而将用具可拆卸地固定在通孔中,即用具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座2中。将用具从固定座2中取下时,先转动用具,再拔出用具即可。

请参见图11,图11所揭示的是异轴笔套的第九种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七种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不再进行赘述。不同在于:

在固定座2上设置有l型通道225,l型通道225使得通孔的内侧壁和固定座2的外侧壁连通。l型通道225的开口端位于通孔的上端端口,或者l型通道225的开口端位于通孔的下端端口。l型凹槽224包括直通道和弯折通道。

在用具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凸起,当用具设置在通孔中时,然后转动用具。这时,用具的外侧壁上的固定凸起就会从直通道进入到弯折通道中,从而将用具可拆卸地固定在通孔中,即用具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座2中。将用具从固定座2中取下时,先转动用具,再拔出用具即可。

请参见图12,图12所揭示的是异轴笔套的第十种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结构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不再进行赘述。不同在于:

在通孔的内壁上没有设置有固定结构22。在固定座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螺孔(图中不可见),螺孔与通孔连通,即螺孔将通孔的内壁与固定座2的外壁连通。当用具设置在通孔中时,一螺杆226设置在螺孔中,螺杆226的一端位于通孔中并抵靠在用具上,将用具固定在通孔中,即用具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座2中。取出用具时,转动螺杆226,使螺杆226的一端不抵靠在用具上,就可以将用具从通孔中取出来。

请参见图13,图13所揭示的是异轴笔套的第十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结构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不再进行赘述。不同在于:

在固定座2上设置有夹持路径21,用具安装在夹持路径21中。夹持路径21是不通孔,固定座2是夹具23,夹具23将用具夹持在夹持路径21中。夹具23包括左夹具231和右夹具232,左夹具231的一端和右夹具232的一端分别与握持部1连接,左夹具231的另一端向右夹具232的另一端靠拢并形成夹持开口233,在左夹具231和右夹具232之间形成夹持路径21,夹持开口233远离握持部1。使用时,用具被夹持在左夹具231和右夹具232之间的夹持路径21中。

请参见图14,图14所揭示的是异轴笔套的第十二种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结构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不再进行赘述。不同在于:夹持开口233靠近握持部1。使用时,用具被夹持在左夹具231和右夹具232之间的夹持路径21中。

请参见图15,图15所揭示的是异轴笔套的第十三种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结构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不再进行赘述。不同在于:固定座2是弹性套筒24,使用时,用具设置在弹性套筒24中,弹性套筒24紧紧地将用具固定住。

请参见图16,图16所揭示的是异轴笔套的第十四种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结构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不再进行赘述。不同在于:

固定座2的中轴线a与握持部1的中轴线b成第一夹角,固定座2的中轴线a还可以与握持部1的中轴线b平行,即第一夹角等于0度。固定座2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上述任何一实施例中的结构,在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详细请参见上述内容。

请参见图17,图17所揭示的是异轴笔,包括笔101和异轴笔套200,笔101可拆卸地设置在异轴笔套200的固定座2中,笔101上设置有笔夹(未画图),笔夹采用金属制成,可以是贵金属,例如金、银、铂金等。笔夹上还可以设置有宝石,例如蓝宝石、绿宝石、钻石等等。异轴笔套200可以采用上述任何一实施例中的结构,在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详细请参见上述内容。使用时,从固定杆3上取下笔101,将笔101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座2中。使用结束后,从固定座2上取下笔101,将笔101插设在固定杆3的上端中。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握持部和固定座,笔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具有笔更换方便、不会造成书写故障和结构简单等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详细解释,其目的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以便于能够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但是,这些描述不能以任何理由解释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特别是,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各个特征也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从而组成其他实施方式,除了有明确相反的描述,这些特征应被理解为能够应用于任何一个实施方式中,而并不仅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