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67866发布日期:2020-07-04 04:4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rtp方式的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如下的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方法,在从载膜剥离的片状光学功能膜的粘接剂层上,在剥离前的片状光学功能膜的前端部停止于具有顶部的剥离体的不从该顶部突出的停止位置,通过再次开始的载膜的卷取,利用剥离体的顶部从载膜上剥离片状光学功能膜同时将该片状光学功能膜的前端部从剥离体上的停止位置向面板贴合位置输送,不停止地与输送到该面板贴合位置的面板部件重叠,利用至少开闭动作的一对粘贴辊夹持并进行贴合,由此在所述粘接剂层至少不会产生条纹状变形。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现场,采用了辊对板(rtp)方式的制造装置及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在rtp方式中,通常如下所述地制造光学显示装置。首先,具有规定宽度的带状光学膜层积体被从辊中拉出。带状光学膜层积体由带状载膜、形成于该载膜的一面上的粘接剂层、以及经由该粘接剂层支承于载膜上的光学功能膜(保护膜、偏光子、保护膜、粘接剂层以及表面保护膜)而构成。通过在被抽出的带状光学膜层积体中,在宽度方向上连续地形成切割线,在邻接的切割线之间形成片状光学功能膜,能够通过拉伸作用将邻接的片状光学功能膜相互断开。

在载膜上连续地支承的片状光学功能膜,通常通过配置在面板贴合位置附近的剥离装置将不存在缺点的正常物与粘接剂层一同从载膜上剥离,送至该面板贴合位置。到达该面板贴合位置的片状光学功能膜,例如通过开闭的上下一对粘贴辊等粘合装置,与被另外输送到面板贴合位置的面板部件的对应贴合面重叠夹持并进行贴合。

在剥离装置中,光学膜层积体的载膜侧卷绕在具有与面板贴合位置相对的顶部的大致楔型的剥离装置的该顶部上。片状光学功能膜通过将卷绕在剥离装置上的载膜向与朝向面板贴合位置的片状光学功能膜的输送方向大致相反的方向折返并输送,而与粘接剂层一同从载膜剥离。在本说明书中,将片状光学功能膜从载膜上剥离的位置即装置上的位置称为剥离位置,剥离位置存在于剥离装置的顶部附近。

在这种rtp方式的制造系统中,载膜上的片状光学功能膜有时会在其姿势偏离理想姿势的状态下被送到与面板部件贴合的贴合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根据片状光学功能膜的贴偏状态修正面板部件的姿势(也称为“姿势调整”)之后,将面板部件和片状光学功能膜贴合。

另外,在这种rtp方式的制造系统中,在所述粘接剂层有时会发生条纹状的变形。在以往较厚的光学功能膜的情况下,即使在粘接剂层发生了条纹状的变形,也难以认为是成为光学显示装置的图像上的缺陷程度的变形。但是,由于近年来所要求的光学显示装置的高精度、高品质化的要求,过去未被识别为缺陷的粘接剂层的条纹状变形也有可能成为缺陷。而且,如果光学功能膜的薄型化发展,与以往的厚光学功能膜的情况相比,粘接剂层的厚度相对于光学功能膜的厚度的比例增大。随着这种薄型光学功能膜的普及,形成于粘接剂层的条纹状的变形可能作为光学显示装置的图像上的缺陷而无法被忽视。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171041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452761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36174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11306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5452760号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第5458212号

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第5458211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将与粘接剂层一同从带状光学膜层积体的载膜剥离的片状光学功能膜经由该粘接剂层贴合于面板部件上而制造光学显示装置时,以在所述粘接剂层不产生条纹状变形的方式将片状光学功能膜贴合在面板部件上的方法。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消除在片状光学功能膜的粘接剂层上产生的与该片状光学功能膜的进给平行的条纹状变形。具体而言,记载有一边调整与面板部件贴合的贴合辊的输送速度,一边利用该贴合辊的按压力消除在与粘接剂层一同从载膜剥离的片状光学功能膜以从剥离装置的顶部冒头的状态停止时在粘接剂层产生的条纹状变形的方法。

在专利文献2记载有载膜输送装置,将载膜与粘接剂层一同被剥离的一个先前的光学膜片体贴合于一个先前的面板部件的工序完成时,使从剥离体的顶部一度突出的、下一个载膜上的带粘接剂层的光学膜片的前端部正确地返回到剥离体的规定位置并待机,在该剥离体的前后配置有正反转供给辊。

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如下的粘贴装置:将具有粘接剂层的光学膜片送至被预先输送至开放的一对贴合单元的基板,利用在光学膜片处于冒头的状态时进行闭合动作的贴合单元,通过粘接剂层在基板上粘贴光学膜片。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在将与粘接剂层一同从载膜上剥离的片材粘贴到液晶面板上时,将粘贴辊的粘贴速度设定为比载膜的输送速度快,以消除在片材上产生的挠曲。

专利文献5记载有将光学膜片粘贴在面板部件上的装置的具有顶部的剥离体的该顶部更靠近该装置的贴合位置而提高粘贴精度,因此在检测规定位置读取该光学膜片的后端,以使下一光学膜片的前端高精度地位于粘贴规定位置。

发明内容

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们经过深入的研究,实现了如下的方法,即:在作为本发明的课题的片状光学功能膜的粘接剂层上不发生条纹状的变形地将片状光学功能膜送到贴合位置,并通过没有条纹状变形的粘接剂层贴合于在贴合位置待机的面板部件上,从而制造光学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下:

其为如下方法,如图1所示,从包括载膜2、形成于载膜2的一面上的粘接剂层4、以及经由粘接剂层4连续地支承在载膜2上的多个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带状光学膜层积体1的载膜2,将片状光学功能膜3与粘接剂层4一同剥离并将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送至一对粘贴辊51、51开放的面板贴合位置100,不停止地重叠在预先输送到面板贴合位置100的面板部件5上的同时,利用通过闭合动作而闭合的开闭动作的一对粘贴辊51、52将片状光学功能膜3与面板部件5一同夹持并进行贴合,由此制造光学显示装置。

在本方法中,如图2a(a1)和(a2),图8a(a1)和(a2),图10a(a1)和(a2)所示,具有:使支承在载膜2上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不从具有配置在与面板贴合位置100相对的位置的顶部61的剥离体60的顶部61突出地停止在剥离体60上的停止位置200上的步骤a、同样如图2a(c1)、(c2)、图8a(c1)、(c2)、图10a(c1)、(c2)所示,将面板部件5输送到一对粘贴辊51、52开放的面板贴合位置100并停止、待机的工序b。

本方法还包括:工序c,通过如图2b(d1)、(d2)、图8b(d1)、(d2)、图10b(d1)、(d2)所示地,通过在剥离体60的顶部61折返并输送载膜2,将片状光学功能膜3与粘接剂层4一同剥离,并将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以不停止地重叠在待机的面板部件5上的方式从剥离体60上的停止位置200向一对粘贴辊开放的面板贴合位置100输送;工序d,同样地如图2b(e1)和(e2)、图8b(e1)和(e2)、图10b(e1)和(e2)所示,检测不停止地被送来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到达从剥离体60上的停止位置200到面板贴合位置100之间的规定位置300,由此,在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与在面板贴合位置100待机的面板部件5重叠之前,切换开放的一对粘贴辊51、52并进行闭合动作;工序e,同样如图2b(f1)和(f2)、图8b(f1)和(f2)、图10b(f1)和(f2)所示,进行闭合动作的一对粘贴辊51、52在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重叠在面板部件5上的同时,将片状光学功能膜3与面板部件5一同夹持并进行贴合。

本方法还包括:工序f,如图2c(h1)和(h2)、图8c(h1)和(h2)、图10c(h1)和(h2)所示,当支承在载膜2上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下一前端部32到达剥离体60上的停止位置200时停止,将停止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下一前端部32和通过闭合动作并旋转的一对粘贴辊51、52贴合并被输送到面板部件5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后端部31c相互断开;工序g,同样如图2c(i1)和(i2)、图8c(i1)和(i2)、图10c(i1)和(i2)所示,在通过闭合动作而旋转的一对粘贴辊51、52完成片状光学功能膜3和面板部件5的贴合之后,将闭合动作的一对粘贴辊51、52打开动作。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夹持片状光学功能膜3和面板部件5且贴合的一对粘贴辊51、52,如图2b(d1)和(e1)、图8b(d1)和(e1)、图10b(d1)和(e1)所示,在夹持片状光学功能膜3和面板部件5之前,以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分32与面板部件5重叠时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粘贴开始速度v2相同的速度旋转。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进一步地,如图2a(b1)和图2b(f1)、图8a(b1)和图8b(f1)、图10a(b1)和图10b(f1)所示,包含工序h,即,通过监视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后端部31的进给长度的距离δ,检测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到达了从剥离体60上的停止位置200到面板贴合位置100之间的规定位置300。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另外,如图2b(f1)、图8b(f1)、图10b(f1)所示,优选包含如下工序: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重叠在面板部件5上,在被闭合动作的一对粘贴辊51、52夹持的同时不停止地输送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粘贴开始速度v2小于10mm/sec。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如图2c(g1)和(h1)、图8c(g1)和(h1)、图10c(g1)和(h1)所示包含如下的工序i,由闭合动作的一对粘贴辊51、52夹持,且在片状光学功能膜3和面板部件5的贴合动作达到规定长度λ时,能够将闭合动作的一对粘贴辊51、52的贴合速度从粘贴开始速度v2切换到比粘贴开始速度v2高速的贴合运转速度v3,将片状光学功能膜3和面板部件5进一步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而如图3的[s13]、图9的[s13]、图11的[s13]所示,还具有工序i,将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以调整为比粘贴开始速度v2快的送出速度v1从剥离体60上的停止位置200向面板贴合位置100送出,并在到达从剥离体60上的停止位置200到面板贴合位置100之间的规定位置300之前,从送出速度v1切换到粘贴开始速度v2,进而使前端部32不停止地重叠在待机的面板部件5。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再一方面,如图2c(g1)、8c(g1)、10c(g1)、以及图3的[s10]、[s12]和[s17]、图9的[s10]、[s12]和[s17]、图11的[s10]、[s12]和[s17]所示,将前端部32从剥离体60的停止位置200向面板贴合位置100送出的送出速度v1和在到达从剥离体60上的停止位置200到面板贴合位置100之间的规定位置300之前从送出速度v1切换的粘贴开始速度v2、当在片状光学功能膜3与面板部件5的贴合达到规定长度λ时将一对粘贴辊51、52的贴合速度从粘贴开始速度v2切换成的贴合运转速度v3优选满足如下的关系,即,v1≥v2、v3>>v1。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在面板贴合位置使用一对粘贴辊,经由粘接剂层将片状光学功能膜和面板部件贴合而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装置的放大示意图。在图1中,片状光学功能膜的前端部位于读取片状光学功能膜的后端部的两点移动型的照相机检测装置和具有顶部的截面圆锥体的剥离体上的停止位置,通过读取片状光学功能膜的后端部而检测该前端部的位置的两点移动型的照相机检测装置以移动距离δ往复运动地在当前位置和虚拟位置表示;

图2a~图2c是表示一边从图1所示的载膜上剥下片状光学功能膜,一边使片状光学功能膜的前端部向面板贴合位置前进,重叠夹持在面板贴合位置待机的面板部件上进行粘贴的(a1)和(a2)~(i1)和(i2)的各工序的示意图。图2a~图2c表示了读取用于测量片状光学功能膜的前端部的移动量的片状光学功能膜的后端部的两点移动型的照相机检测装置。图2a表示(a1)和(a2)~(c1)和(c2)的各工序;

图2b是在图2a之后,表示(d1)和(d2)~(f1)和(f2)的各工序;

图2c是在图2b之后,表示(g1)和(g2)~(i1)和(i2)的各工序;

图3是表示图2a~图2c所示的使在进行贴合动作的同时相对于进给方向沿上下方向开闭而构成的一对贴合辊动作的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装置的制造工序的详细步骤[s1]~[s20]的控制流程图;

图4是将厚度为110μm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和厚度为25μm的粘接剂层4(合计厚度135μm)的膜贴合在面板部件5上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图,图由实施例1~6和比较例1~3构成。在图中的评价项目中表示了冒头停止、膜的送出速度v1、粘贴开始速度v2和贴合运转速度v3、胶纹、贴偏以及生产性等;

图5是表示图4的比较例1的、从剥离体的顶部检测一定冒头状态的片状光学功能膜的前端部,从该前端部的检测位置将片状光学功能膜送至面板贴合位置,通过与面板部件的正确对位而进行粘贴的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图4的比较例2的在面板贴合位置检测在先前的贴合工序结束后的下一片状光学功能膜的前端部,对片状光学功能膜的前后给送进行微调,通过与面板部件的更准确的对位来进行贴合的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图4的比较例3的、将先前的贴合工序结束后的下一片状光学功能膜的前端部卷绕到设置在剥离体的顶部的上游侧的送出位置,检测该前端部,将片状光学功能膜从送出位置送到面板贴合位置,通过与面板部件正确的对位而进行贴合的方式的示意图;

图8a~图8c是与图2a~图2c相同地,表示如图1所示地在从载膜剥离片状光学功能膜的同时,使片状光学功能膜的前端部前进到面板贴合位置,重叠夹持在面板贴合位置待机的面板部件上进行贴合的(a1)和(a2)~(i1)和(i2)的各工序的示意图。在图8a~图8c中,代替读取配置在图2a~图2c中的片状光学功能膜的后端部的2点间移动类型的照相机检测装置,配备有能够交替地检测要读取的两点的宽视野型的单体固定型照相机检测装置。图8a表示(a1)和(a2)~(c1)和(c2)的各工序;

图8b接着图8a,表示(d1)和(d2)~(f1)和(f2)的各工序;

图8c接着图8b,表示(g1)和(g2)~(i1)和(i2)的各工序;

图9是表示图8a~图8c所示的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装置的制造工序的详细步骤[s1]~[s20]的控制流程图,该光学显示装置使在进行贴合动作的同时相对于进给方向沿上下方向开闭而构成的一对贴合辊动作;

图10a~图10c是与图2a~图2c同样地表示从图1所示的载膜上剥离片状光学功能膜并使片状光学功能膜的前端部前进到面板贴合位置,重叠夹持在面板贴合位置待机的面板部件并贴合的表示(a1)和(a2)~(i1)和(i2)各工序的示意图。在图10a~图10c中,代替读取在图2a~图2c中配备的片状光学功能膜的后端部的两点间移动型的照相机检测装置,配备有分别读取两点的两点设置型的复合体固定型照相机检测装置,图10a表示(a1)和(a2)~(c1)和(c2)各工序;

图10b是接着图10a,表示(d1)和(d2)~(f1)和(f2)各工序;

图10c是接着图10b,表示(g1)和(g2)~(i1)和(i2)各工序;

图11是使图10a~图10c所示的在进行贴合动作的同时相对于进给方向沿上下方向开闭而构成的一对贴合辊动作的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装置的制造工序的详细步骤[s1]~[s20]的控制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2:载膜

3:片状光学功能膜

31:片状光学功能膜的后端部

32:片状光学功能膜的前端部

4:粘接剂层

5:面板部件

10:rtp方式的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装置

51:粘贴辊

52:粘贴辊

60:剥离体

61:剥离体的顶部

70:照相机检测装置

71:照相机检测装置

72a:照相机检测装置

72b:照相机检测装置

8:片状光学功能膜的进给装置

80:正反转进给辊

81:正反转进给辊

82:张紧辊

90:吸附输送装置

91:检测装置

100:面板贴合位置

200:停止位置

300:规定位置

500:前端位置

600:粘贴前位置

800:控制装置

802:存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tp方式的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方法。

更具体地,提供有如下的方法,即,从放大示意图1所示的包括载膜2、形成在载膜2的一面上的粘接剂层4、经由粘接剂层4连续地支承在载膜2上的多个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带状光学膜层积体1的载膜2,与粘接剂层4一同剥离片状光学功能膜3,并将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向面板贴合位置100输送,与预先输送到面板贴合位置100的面板部件5重叠,通过进行开闭动作的一对粘贴辊51、52的闭合动作夹持片状光学功能膜3和面板部件5并通过贴合来制造光学显示装置时,以在粘接剂层4不产生条纹状变形的方式将片状光学功能膜3贴合在面板部件5上。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实施例6中,由图4所示的“停止冒头”及“胶纹”项目明确的是,从在与面板贴合位置100相对的位置配置的具有顶部61的剥离体60的顶部61以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不冒头的状态停止,如冒头后不停止的“无”的显示、以及在“无法用目视确认胶纹”的〇标记所示,通过实验确认了在粘接剂层4上未发生“胶纹”。

在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实施例6对比的比较例1~比较例3中,由图4所示的“停止冒头”及“胶纹”项目可知,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从在与面板贴合位置100相对的位置配置的具有顶部61的剥离体60的顶部61冒头后停止用“有”表示,另外如“目视可确认胶纹”这样的×标记所示,通过实验确认了在粘接剂层4产生了“胶纹”。

但是,图4的比较例1~比较例3不是将防止“胶纹”的发生作为技术性课题。从图4的“贴偏”项目可知,图4的比较例1~比较例3涉及实现了“工程能力指数cp”的cp>1.67(n=100)的〇标记所示的片状光学功能膜和面板部件所要求的贴偏精度的发明。

另外,在cp≤1.67的情况下,如贴偏精度用×标记所示那样,表示不能实现所要求的贴偏精度的情况。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课题的“胶纹”问题得到了克服,但是如“贴偏”的×标记所示,还没有达到所要求的贴偏精度。

另外,虽然与贴偏精度有关的技术问题不成为本发明的构成要素,但是由于与从剥离体60的顶部61冒头前的停止位置抽出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速度相关联,所以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相关的记载中详细说明。

关于包含本发明的实施例1~6的方式的实施方式,以下,使用图1的放大示意图、图2a~图2c、图8a~图8c和图10a~图10c的各自的表示(a1)和(a2)~(i1)和(i2)的各工序的示意图以及图3、图9和图11的表示制造各自的光学显示装置的装置10的制造工序的详细步骤[1]~[s20]的控制流程图进行说明。

图1是包括制造基于rtp方式的光学显示装置的装置10的面板贴合位置100的放大示意图。在图1中,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进给装置8包括载膜进给装置,其不使通过剥离体60的顶部61另一面向内侧折回并卷绕在剥离体60上的状态的载膜2松弛地卷绕或卷回而连动动作。

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进给装置8可以包括夹着剥离体60的顶部61至少前后配置的正反转进给辊80、81。在这种情况下,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进给装置8包括配置在正反转进给辊80与正反转进给辊80及剥离体60之间的张紧辊82、成为载膜进给装置的另一个正反转馈送辊81等。例如,通过利用图3、图9和图11所示的控制器800来使其联动,能够在不松弛的情况下卷绕或卷回载膜2。因此,通过相机检测装置70、71或72a和72b读取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后端部31并测量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的位置,能够确保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正确行程。

接着,在图2a~图2c及图3中详细地表示了关于图2a~图2c、图8a~图8c和图10a~图10c共同的工序以及图3、图9和图11共同的各工序的详细步骤[s1]~[s20]中的每一个共同的工序及详细步骤,如下所示。

图2a(a1)和(a2)表示在载膜2上支承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不从具有配置在与面板贴合位置100相对的位置的顶部的剥离体60的顶部61冒头而在剥离体60上的停止位置20停止,通过读取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后端部31来确认停止位置200中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的位置和角度的工序a。

这在图3的[s1]中测量由图2a(a1)所示的两点移动型的照相机检测装置70检测出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的冒头前的位置信息x1,并且在图3的[s2]中表示为将位置信息x1存储在控制装置800的存储装置802中。

图2a(b1)和(b2)特别由图2a(b2)或图3的[s3]可知,表示在面板部件5的粘贴前位置即为了向面板贴合位置100输送面板部件5而准备的粘贴前位置600,面板部件5被吸附输送装置90吸附保持的状态。

这是在图3的[s4]中读取由图1所示的检测装置91检测的吸附输送装置90保持的面板部件5的前端位置500作为位置信息x2,并且在图3的[s5]中将位置信息x2记录在控制装置800的存储装置802中的步骤。

图3的[s6]是从记录在存储装置802中的片状光学功能膜的前端部32的冒头前的位置信息x1和面板部件5的前端位置500的位置信息x2,将在粘贴前位置600保持在吸附输送装置90中的面板部件5相对于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事先进行位置调整而运算算出例如长度方向上的偏移宽度和偏移角度(y、θ)的步骤,图3的[s7]是基于此将由吸附输送装置90保持的面板部件5在粘贴前位置600进行位置调整的步骤。

图2a(c1)和(c2)表示将面板部件5输送到一对粘贴辊51、52开放的面板贴合位置100停止并待机的工序b。在图3的[s8]中,将事先进行了位置调整的面板部件5输送到面板贴合位置100,并在开放的一对粘贴辊51、52的面板粘贴位置100停止。

图3的[s9]是为了检测到达位于停止位置200与面板贴合位置100之间的规定位置300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如图2a(b1)所示,使用于读取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后端部31的两点移动型的照相机检测装置70从读取与该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的停止位置200对应的后端部31的位置,向读取与该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到达规定位置300时对应的后端部31的位置移动的步骤,其移动距离为δ。

在此,对使用了一台交替地读取两点的宽视野型的单体固定型照相机检测装置71来代替图2a~c所示的2点移动型的照相机检测装置70的图8a~图8c的各工序和图9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在图9的详细步骤中,为了检测到达位于停止位置200与面板贴合位置100之间的规定位置300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无需如图3的[s9]所示地移动两点移动型的照相机检测装置70的步骤。在图9所示的详细步骤的情况下,通过以宽视野交替地读取两点的单个固定型照相机检测装置71,在读取用于确认在停止位置200停止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的后端部31和读取用于确认到达了规定位置300的前端部32的后端部31之间,切换摄影进行检测。因此,图8a~图8c的各工序不包含相当于图3的[s9]的移动单体固定型照相机检测装置71的工序。

此外,对代替图2a~图2c所示的两点移动型的照相机检测装置70,通过分开距离δ设置的两台复合体的固定型照相机检测装置72a、72b分别读取两点的位置的图10a~图10c的各工序以及图11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在图11的详细步骤中,为了检测到达位于停止位置200与面板贴合位置100之间的规定位置300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不需要使图3的[s9]所示的两点移动型的照相机检测装置70移动那样地使复合体的固定型相机检测装置72a、72b移动的步骤。图11所示的步骤使用分别读取两点的复合体固定型照相机检测装置72a、72b,首先,在图11的[s1]中由固定型照相机检测装置72b读取后端部31,以通过固定型照相机检测装置72b确认停止在停止位置200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接着,在图11的[s11]中,通过固定型照相机检测装置72a为了确认到达规定位置300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而读取该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后端部31,从而检测前端部32的各自的位置。因此,在图10a~图10c的各工序中,不包含如图3的[s9]那样地移动复合体固定型照相机检测装置72a、72b的工序。

返回到图2a~图2c的工序或图3的流程图,以下,使用图2a~图2c以及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6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6中包括双点移动型的照相机检测装置70、宽视野型的单体固定型照相机检测装置71、以及2台复合体固定型照相机检测装置72a、72b等不同的照相机检测装置。

图2b(d1)和图2b(d2)均表示通过将载膜2在剥离体60的顶部61折回的同时进行输送,而将片状光学功能膜3与粘接剂层4一起剥离同时将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以不停止地重叠在待机的面板部件5的方式从剥离体60上的停止位置200向一对粘贴辊51、52开放的面板贴合位置100传送的工序c。

图3的[s10]是将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从剥离体60上的停止位置200向在面板粘贴位置100待机的面板部件5送出的步骤。如图4所示,将片状光学功能膜3送出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送出速度v1优选为5mm/s~10mm/s。被送出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不停止地重叠在待机的面板部件5上。

图2b(e1)和(e2)表示通过监视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后端部31的进给长度的距离δ,检测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到达从剥离体60上的停止位置200到面板贴合位置100之间的规定位置300的工序h。在图3的[s13]中,表示为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达到规定位置300的步骤。图2b(e1)或图3的[s14]还表示开始开放的开闭动作的一对粘贴辊51、52的闭合动作。

如图3的[s11]和[s12]所示,在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到达面板贴合位置前的规定位置300之前,将光学功能膜3的输送速度从送出速度v1切换为与面板部件5的粘贴开始速度v2的技术意图是,由于以在规定位置300检测到所述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为信号开始粘贴辊51、52的闭合动作,所以通过消除在规定位置300检测到所述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之后的速度切换,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不停止地可靠且稳定地重叠在面板部件5上同时,利用粘贴辊51、52夹持该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和面板部件5。

粘贴开始速度v2是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与面板部件5重叠时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进给速度,如图4的实施例3或实施例5所示,能够使其与送出速度v1相同,另一方面优选的是在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到达面板贴合位置前的规定位置300之前,如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4或实施例6那样,粘贴开始速度v2比送出速度v1慢,即,为v2<v1的状态。

更具体地,如图2b(f1)所示,在被一对闭合动作的粘贴辊51、52夹持的同时发送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粘贴开始速度v2由于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不停止地重叠在面板部件5,更优选为小于10mm/sec。

另外,优选的是一对粘贴辊51、52在夹持片状光学功能膜3和面板部件5之前,以与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粘贴开始速度v2相同的速度旋转。通过从夹持前以相同的速度v2旋转,难以产生粘贴辊51、52接触片状光学功能膜3和面板部件5的瞬间的速度差,能够进一步提高粘贴精度。

图2b(f1)和(f2)表示工序i,即,从剥离体60上的停止位置200以调整为比粘贴开始速度v2快的速度的送出速度v1,将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向面板贴合位置5送出,并在到达从剥离体60上的停止位置200到面板贴合位置5之间的规定位置300之前,从送出速度v1切换为粘贴开始速度v2,并且不停止地重叠在待机的面板部件5上。

图2b(f1)还表示如下的工序,即,使图2a(b1)所示的两点移动型的照相机检测装置70从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到达规定位置300时读取对应的后端部31的位置向读取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与前端部32的停止位置200对应的后端部31的位置后退移动δ并返回到图2a(a1)所示的位置的工序,这是图3的[s15]所示的步骤。

图2c(g1)和(g2)表示在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不停止地重叠在面板部件5的贴合面上的同时通过进行闭合动作并旋转的一对粘贴辊51、52夹持片状光学功能膜3和面板部件,并且以粘贴开始速度v2进一步粘贴的工序;

如图2c(g1)和(h1)所示,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被一对闭合动作的粘贴辊51、52夹持,当片状光学功能膜3和面板部件5的贴合达到规定长度λ时,进行闭合动作的一对粘贴辊51、52的贴合速度从粘贴开始速度v2切换到比该粘贴开始速度v2更高速的粘贴运转速度v3。由此,片状光学功能膜3和面板部件5的贴合工序的生产性得以进一步提高。这是图3的[s17]所示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送出速度v1、粘贴开始速度v2与贴合运转速度v3的关系如下。

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从剥离体60的停止位置200向面板贴合位置100送出的送出速度是v1。优选地,在前端部32到达剥离体60上的停止位置200到面板贴合位置100之间的规定位置300之前维持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送出速度v1,在规定位置300之前切换为粘贴开始速度v2。更优选的是,与闭合动作的一对粘贴辊51、52的贴合速度相当的粘贴开始速度v2维持到片状光学功能膜3和面板部件5的粘贴距离达到规定长度λ为止,在达到规定长度λ时,进一步切换为粘贴运转速度v3。

因此,如图4的实施例1~实施例6所示,v1~v3的速度具有v1≥v2、v3>>v1的关系,从生产性的观点来看,具有v1>v2、v3>>v1的关系为好。

图2c(h1)和(h2)表示在贴合在下一个面板部件5上的载膜2上支承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下一个前端部32到达剥离体60上的停止位置200时,将由图1所示的进给装置8停止进给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下一前端部32、与通过闭合动作并旋转的一对粘贴辊51、52以贴合运转速度v3贴合在面板部件5上被输送的先前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后端部31相互断开的工序f。

这在图3的[s18]中表示为,继续由进行闭合动作并旋转的一对粘贴辊51、52进行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和面板部件5的贴合动作,另一方面,通过图1所示的进给装置8停止载膜2的卷取动作,使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下一个前端部32停止在剥离体60上的停止位置200,利用由此产生的反向的张力,将先前的后端部31和下一个前端部32断开。

图2c(i1)和(i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最终工序,表示为图3的[s19]和[s20]的步骤,其表示闭合动作并旋转的一对粘贴辊51、52以贴合运转速度v3动作,作为先前的带片状光学功能膜的面板部件而完成了片状光学功能膜3和面板部件5的贴合时,将闭合动作的一对粘贴辊51、52切换为打开动作的最终工序g。

因此,最终工序g成为图2a(a1)和(a2)所示的状态。即,通过两点移动型的照相机检测装置70确认在停止位置200停止的下一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的位置和角度,另一方面,位于面板粘贴位置100的一对粘贴辊51、52开放,下一个面板部件5在粘贴前位置600待机,开放的一对粘贴辊51、52被输送到面板贴合位置100的准备工序中,接着开始下一片状光学功能膜3和下一面板部件5的粘贴的各工序。

另外,在本发明的[s1]到步骤[s20]中获得的、将片状光学功能膜3贴合在面板部件5的一面上的带片状光学功能膜的面板部件的另一面,同样地进行本发明的[s1]到[s20]的步骤,由此能够制造在面板部件5的两面贴合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光学显示装置。

在此,再次对图4中的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整理,实施例1~实施例6所示的本发明的技术课题是不在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粘接剂层4产生胶纹的变形,实现其的技术解决手段首先以使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不从剥离体60的顶部61突出的方式、即在不冒头的状态下停止在剥离体60上的停止位置200。

接着,暂时从停止位置200送出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不停止地重叠在面板贴合位置100待机的面板部件5上,通过联动而进行闭合动作的一对粘贴辊51、52夹持且进行贴合,在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后端部31与下一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断开之前,不停止对继续输送动作。

此外,优选地,从剥离体60上的停止位置200送出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以3个阶段的不同速度不停止地连续输送。第一速度是从剥离体60上的停止位置200到面板贴合位置100之间的规定位置300的第一行程之间即距离δ之间的速度的送出速度v1。

接着,优选地,从规定位置300到片状光学功能膜3和面板部件5的粘合长度达到预定长度λ为止的第二行程之间的第二速度选择比送出速度v1慢的粘贴开始速度v2。该技术意图是在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不停止地重叠在预先输送到开放的一对粘贴辊51、52所在的面板贴合位置100的面板部件5上的同时,通过到此为止进行闭合动作而闭合的一对粘贴辊51、52夹持片状光学功能膜3和面板部件5,并且调整成在不停止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传送的情况下以粘贴开始速度v2进行贴合。如果粘贴开始速度v2过快,则调整变得越来越困难。

另外,当片状光学功能膜3和面板部件5的贴合达到规定长度λ时,之后的速度能够切换为通常的高速贴合运转速度v3。这是因为,如图4所示,不产生由该现象引起的“贴偏”现象。

另外,第一行程的长度δ为15~25mm左右,第二行程的长度η由从规定位置300到面板贴合位置100的长度γ和规定长度λ构成,(γ+λ)为3~15mm左右,γ为1~5mm左右,λ为1~10mm左右。

在各实施例中,实施例1在规定位置300之前将送出速度v1切换为10mm/s,将粘贴开始速度v2切换为三分之一左右的3mm/s,在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从粘贴动作的开始达到λ时,即达到第二行程的长度η时,切换为贴合运转速度v3的200mm/s的高速度来应对。

实施例2也是大致相同的对应,区别在于将粘贴开始速度v2的速度的3mm/s设定为稍快的5mm/s。另外,实施例4也与上述没有大的区别。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送出速度v1的10mm/s稍慢地设定为7mm/s,粘贴开始速度v2的3mm/s稍快地设定为5mm/s。

这两个结果都是没有发生胶纹,并且达到了贴偏的基准值,并且生产性也很好。与此相对,在实施例3中,由于粘贴开始速度v2太快为10mm/s,所以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以v2的速度重叠在待机的面板部件5上,同时在由一对粘贴辊51、52夹持的瞬间容易产生贴偏,不发生胶纹,但会影响粘贴偏移。

实施例5确认,仅送出速度v1慢至5mm/s,对生产性多少会产生影响。另外,实施例6虽然没有产生胶纹,但是由于相对于其他实施例采用的高速贴合运转速度v3的200mm/s,采用了四十分之一的低速5mm/s,所以会对生产性产生影响。

在图4所示的比较例1~比较例3中,在rtp方式的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方法中,为了实现所要求的粘贴精度,在面板部件5上如何正确地定位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上存在技术问题,因此,如图5~图7所示,在将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32从剥离体60冒头的状态下停止。

具体地,图5表示检测从剥离体60的顶部61一定的冒头状态下停止的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从该前端部的检测位置到面板贴合位置100输送片状光学功能膜3,通过与面板部件5的正确对位而进行粘贴的方式。另外,图6表示在面板贴合位置100在冒头状态下停止并检测先前的贴合工序结束后的下一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对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后传送进行微调,通过与面板部件5的更准确的位置对准来贴合的方式。进而,图7将先前的贴合工序结束后的下一片状光学功能膜3的前端部卷回到设置在剥离体60的顶部61的上游侧的抽出位置,检测该前端部,将片状光学功能膜3从抽出位置送到面板贴合位置100,在冒头的状态下停止后通过与面板部件5的正确位置对准来进行粘贴的方式。

在图5~图7所示的比较例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虽然清除了粘贴偏差的精度,但由于都在冒头后停止,所以难以避免在粘接剂层上产生胶纹的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