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创客教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278659发布日期:2020-06-26 23:26阅读:1719来源:国知局
无人机创客教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教育技术领域,具体为无人机创客教育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机作为新兴的科技产品,已经逐步的融入生产生活中,目前相关的技术为成人驾驶员资格证的教育,主要是aopa以及utc,以及一些特定类型的无人机的教学,部分青少年无人机教育以科普为主,没有深入的知识内容,现有的无人机教育基本上都不是针对青少年学员的教学。

现有的培训存在着以操作为主,理论为辅,学员学习时间很短,造成学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特定机型的无人机教学只针对该无人机教学,不成系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无人机创客教育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以操作为主,理论为辅,学员学习时间很短,造成学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特定机型的无人机教学只针对该无人机教学,不成系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无人机创客教育方法,该无人机创客教育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理论学习:引入介绍:对无人机的发展历史、分类及应用做出具体阐述;

系统介绍:对无人机系统、遥控器系统、地面基站控制系统,数传和图传系统等都有重点介绍;

原理讲解:对无人机的结构以及相应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均有相应实验进行讲解描述,对无人机飞行过程产生影响的各种航空气象状况有应对方法;

s2:模拟训练:在学员完成步骤s1的学习后,有相应的模拟训练系统供学员进行虚拟操作,模拟系统可以模拟现实情况中的各种场景进行训练;

s3:组装训练:在学员通过步骤s2的训练后能够熟练的进行操作后,会进行组装训练,侧重对学员动手能力的培养,学员结合步骤s1中的原理讲解,通过对组装和原理的思考,加强学员对无人机的认识;

s4:编程课程:对学员进行编程教学,以封装过的图形化编程为主,提升学员对于飞行控制代码的理解,同时需要学员能够熟练掌握代码的组合,让无人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飞行;

s5:实操课程:通过实际操作训练能够极大的增强操作能力和反应能力,以应对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各种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和困难。

优选的,所述步骤s1原理讲解完成后学员可预约时间进行测验,测验成绩及格的学员才可参加步骤s2的模拟训练。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原理讲解录有课件视频,通过邮件或拷贝的方式供学员进行课下学习。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学员最初进行组装训练时使用模型,在能够熟练进行组装后再改用真机进行组装。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为学员提供多组代码案例,包括无人机飞行的基础控制代码。

优选的,所述步骤s4应由学员自行选择是否进行,未选择进行步骤s4的学员可以选择进行步骤s2或直接进行步骤s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让学员从零基础开始系统地学习飞行器基础理论,了解飞行原理,从而可以掌握多种类型无人机的操作;

2)科学的学习步骤和训练方案,让学员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完成相应的学习与训练;

3)可以激发培养学员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提高学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扬科技创新精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无人机创客教育方法,该无人机创客教育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理论学习:引入介绍:对无人机的发展历史、分类及应用做出具体阐述,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便于开展之后的课程;

系统介绍:对无人机系统、遥控器系统、地面基站控制系统,数传和图传系统等都有重点介绍,帮助学员了解无人机系统的框架,更便于学员进行学习;

原理讲解:对无人机的结构以及相应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均有相应实验进行讲解描述,对无人机飞行过程产生影响的各种航空气象状况有应对方法,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丰富学员的知识储备,为学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教学课程精心设计,让学员们在科学实践中领悟感受各种现象和知识的关联,启发对各种科学知识的思考。;

s2:模拟训练:在学员完成步骤s1的学习后,有相应的模拟训练系统供学员进行虚拟操作,模拟系统可以模拟现实情况中的各种场景进行训练,既可以让学员尽快对知识学以致用,又可以防止学员贸然实际操作导致设备损坏而造成财产损失;

s3:组装训练:在学员通过步骤s2的训练后能够熟练的进行操作后,会进行组装训练,侧重对学员动手能力的培养,学员结合步骤s1中的原理讲解,通过对组装和原理的思考,加强学员对无人机的认识,侧重对学员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组装的过程中,让学员对无人机的构造有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实践检验实际飞行会更加开阔学员的思维,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s4:编程课程:对学员进行编程教学,以封装过的图形化编程为主,提升学员对于飞行控制代码的理解,同时需要学员能够熟练掌握代码的组合,让无人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飞行,能够极大的增强学员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上述培训推动学员思考的能力和充分发挥想像力,帮助学员树立创造性的思维,并且想办法验证它;

s5:实操课程:通过实际操作训练能够极大的增强操作能力和反应能力,以应对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各种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和困难,培养学员判断处理紧急问题的冷静大脑和处事不惊的从容气度。

其中,步骤s1原理讲解完成后学员可预约时间进行测验,测验成绩及格的学员才可参加步骤s2的模拟训练,确保学员完整掌握无人机的原理知识后再进行模拟训练,避免学员在之后的课程跟不上进度。

步骤s1中原理讲解录有课件视频,通过邮件或拷贝的方式供学员进行课下学习,更方便用户进行原理的学习。

步骤s3中学员最初进行组装训练时使用模型,在能够熟练进行组装后再改用真机进行组装,降低学员损坏无人机的风险。

步骤s4中为学员提供多组代码案例,包括无人机飞行的基础控制代码,降低学员的学习门槛,确保学员学习代码更容易。

步骤s4应由学员自行选择是否进行,未选择进行步骤s4的学员可以选择进行步骤s2或直接进行步骤s5,对于时间不足或者没有兴趣的学员跳过步骤s4,避免浪费学员的时间和教学资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