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错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89113发布日期:2020-09-01 21:28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错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错题系统,涉及教育信息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教辅(试卷)自动批改生成数据的智能错题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自己做过的教辅、试卷中的错题整理成册,便于找出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使得学习重点突出、学习更加有针对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而现在学生的错题本大多数是将错题抄录下来,或者将有关试卷复印,然后剪切下来错误的题目,粘贴在错题本上等等;但是此类方法收集的错题比较乱,容易丢失损坏,并且在错题的整理过程中需要学生手动抄写,这样比较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智能错题系统,能实现自动收集错题,节省学生抄录错题时间,能将学生错题分类管理,减少错题查找时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错题系统它包含教辅(试卷)自动批改系统、内容处理服务器、客户端、数据处理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的教辅(试卷)自动批改系统还包含带点码的教辅(试卷)、智能笔。

进一步的,所述的带点码的教辅(试卷)用于书写作答。

进一步的,所述的智能笔用于在带点码的教辅(试卷)上书写作答和储存书写的数据,并将书写的数据传输至客户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容处理服务器用于错题的收集、储存,将收集的错题传输至客户端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的客户端用于显示每个科目收集的错题以及错题的作答。

进一步的,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还包含识别服务器、批改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识别服务器用于识别书写的数据,并将识别的内容传输至批改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批改服务器用于根据批改规则将识别的内容与标准答案进行对比打分,并将批改结果返回内容处理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带点码的教辅(试卷)制作步骤为:

步骤1,将教辅(试卷)的原始pdf文件上传到本系统的操作后台;

步骤2,根据上传的pdf文件在操作后台生成图片,在图片上画出每个答题区域;

步骤3,在答题区录入详细的信息,其中包含题型、分数、答案、识别类型。

步骤4,在后台服务器生成带点码的pdf文件,文件上印有一层不可见的点阵图案,基础点阵码应为1.8*1.8方阵,点码方阵中每个点应至少包含4种以上状态(依据所处位置),点码方阵中每个点码间距为0.03mm以下,每页pdf上的点码都不相同,用于辨别书写数据;

步骤5,将带点码的pdf文件下载,并印刷,完成教辅(试卷)与系统的关联。

进一步的,所述的智能笔的信息采集方法的流程为:

步骤1,笔芯用于在带点码的教辅(试卷)上书写,并与书写检测器连接,书写时笔芯触动书写检测器,自动打开电源开关,使智能笔处于工作状态,笔芯可以使用油性、中性的圆珠笔和水笔,可以进行更换;

步骤2,电源用于为整支智能笔提供电能,可以手动开启关闭电源;

步骤3,书写检测器用于检测智能笔是否处于开机书写状态,书写检测器可通过检测笔尖对纸面压力和笔记留存,根据以上两项指标中的一种完成对智能笔是否处于开机书写状态的判断,记录书写该坐标点的压力值并将压力值传递给处理芯片;

步骤4,高速摄像头用于在书写检测器判定智能笔正处于开机书写状态时打开,对笔尖处所处点码坐标进行连续扫描记录,形成书写轨迹数据,高速摄像头每秒扫描速度50次以上,每次扫描区域至少可覆盖一组点码方阵,将每次扫描的点码坐标、笔迹顺序、运动速度、运笔时间等信息传递给处理芯片;

步骤5,处理芯片用于将书写检测器和高速摄像头所采集的书写轨迹信息包括纸张类型、页码、位置、笔迹坐标、运动轨迹、笔尖压力值、笔画顺序、运笔时间、运笔速度等信息解码英文和数字的数据;

步骤6,存储器用于在智能笔与客户端未连接时,暂时存储书写轨迹信息,书写轨迹信息上传客户端后,将自动将该信息删除;

步骤7,通讯模块用于与客户端进行蓝牙连接,打开手机蓝牙与智能笔通过蓝牙连接,通过蓝牙将处理芯片解码的数据上传至手机客户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客户端功能及流程为:

步骤1,用户需在客户端完成注册,个人档案存储到内容处理服务器;

步骤2,个人档案与所用的智能笔绑定,智能笔内置唯一识别号,系统根据该编号的智能笔所书写的数据与用户关联;

智能笔在带点码的教辅(试卷)上书写,智能笔与手机客户端通过蓝牙连接,并自动将处理芯片解码的数据上传至手机客户端;

步骤3,手机客户端接收智能笔上传的解码数据,并将此数据通过网络自动上传至内容处理服务器进行处理;

步骤4,通过客户端页面交互,查看教辅(试卷)作答批改情况,查看每个科目的错题以及本次作答数据的错题。

进一步的,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流程为:

步骤1,内容处理服务器根据每页教辅(试卷)的点码不同,将每页的数据分离;

步骤2,每一页的数据根据答题区域的点码坐标将数据再次分离;

将每个答题区信息和用户的书写数据通过网络上传至识别服务器进行识别;

识别服务器将根据答题区信息选择对应的识别库将用户书写数据进行识别;

识别服务器通过网络将用户书写数据的识别结果传送至批改服务器进行批改;

批改服务器将根据答题区信息选择对应的批改规则;

步骤3,将每个答题区域的数据通过算法还原;

计算公式为:b(t)=p0(1-t)3,3p1t(1-t)2+3p2t2(1-t)+p3t3,t∈[0,1];

计算出的轨迹再根据每个坐标点的压力大小将线条的粗细还原;

步骤4,根据每个笔画起笔的坐标点提取出用户书写笔迹的时间;

步骤5,内容处理服务器将笔迹书写时间、识别及批改结果储存;

步骤6,内容处理服务器将批改结果为错误的题目自动提取至用户对应科目的错题档案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框架图;

图2是本发明的带点码的教辅(试卷)制作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中智能笔的信息采集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客户端流程及功能图;

图5是本发明的数据处理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错题系统它由教辅(试卷)自动批改系统、内容处理服务器、客户端、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教辅(试卷)自动批改系统还包含带点码的教辅(试卷)、智能笔。

进一步的,所述的带点码的教辅(试卷)用于书写作答。

进一步的,所述的智能笔用于在带点码的教辅(试卷)上书写作答和储存书写的数据,并将书写的数据传输至客户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容处理服务器用于错题的收集、储存,将收集的错题传输至客户端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的客户端用于显示每个科目收集的错题以及错题的作答。

进一步的,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还包含识别服务器、批改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识别服务器用于识别书写的数据,并将识别的内容传输至批改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批改服务器用于根据批改规则将识别的内容与标准答案进行对比打分,并将批改结果返回内容处理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带点码的教辅(试卷)制作步骤为:

步骤1,将教辅(试卷)的原始pdf文件上传到本系统的操作后台;

步骤2,根据上传的pdf文件在操作后台生成图片,在图片上画出每个答题区域;

步骤3,在答题区录入详细的信息,其中包含题型、分数、答案、识别类型。

步骤4,在后台服务器生成带点码的pdf文件,文件上印有一层不可见的点阵图案,基础点阵码应为1.8*1.8方阵,点码方阵中每个点应至少包含4种以上状态(依据所处位置),点码方阵中每个点码间距为0.03mm以下,每页pdf上的点码都不相同,用于辨别书写数据;

步骤5,将带点码的pdf文件下载,并印刷,完成教辅(试卷)与系统的关联。

进一步的,所述的智能笔的信息采集方法的流程为:

步骤1,笔芯用于在带点码的教辅(试卷)上书写,并与书写检测器连接,书写时笔芯触动书写检测器,自动打开电源开关,使智能笔处于工作状态,笔芯可以使用油性、中性的圆珠笔和水笔,可以进行更换;

步骤2,电源用于为整支智能笔提供电能,可以手动开启关闭电源;

步骤3,书写检测器用于检测智能笔是否处于开机书写状态,书写检测器可通过检测笔尖对纸面压力和笔记留存,根据以上两项指标中的一种完成对智能笔是否处于开机书写状态的判断,记录书写该坐标点的压力值并将压力值传递给处理芯片;

步骤4,高速摄像头用于在书写检测器判定智能笔正处于开机书写状态时打开,对笔尖处所处点码坐标进行连续扫描记录,形成书写轨迹数据,高速摄像头每秒扫描速度50次以上,每次扫描区域至少可覆盖一组点码方阵,将每次扫描的点码坐标、笔迹顺序、运动速度、运笔时间等信息传递给处理芯片;

步骤5,处理芯片用于将书写检测器和高速摄像头所采集的书写轨迹信息包括纸张类型、页码、位置、笔迹坐标、运动轨迹、笔尖压力值、笔画顺序、运笔时间、运笔速度等信息解码英文和数字的数据;

步骤6,存储器用于在智能笔与客户端未连接时,暂时存储书写轨迹信息,书写轨迹信息上传客户端后,将自动将该信息删除;

步骤7,通讯模块用于与客户端进行蓝牙连接,打开手机蓝牙与智能笔通过蓝牙连接,通过蓝牙将处理芯片解码的数据上传至手机客户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客户端功能及流程为:

步骤1,用户需在客户端完成注册,个人档案存储到内容处理服务器;

步骤2,个人档案与所用的智能笔绑定,智能笔内置唯一识别号,系统根据该编号的智能笔所书写的数据与用户关联;

智能笔在带点码的教辅(试卷)上书写,智能笔与手机客户端通过蓝牙连接,并自动将处理芯片解码的数据上传至手机客户端;

步骤3,手机客户端接收智能笔上传的解码数据,并将此数据通过网络自动上传至内容处理服务器进行处理;

步骤4,通过客户端页面交互,查看教辅(试卷)作答批改情况,查看每个科目的错题以及本次作答数据的错题。

进一步的,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流程为:

步骤1,内容处理服务器根据每页教辅(试卷)的点码不同,将每页的数据分离;

步骤2,每一页的数据根据答题区域的点码坐标将数据再次分离;

将每个答题区信息和用户的书写数据通过网络上传至识别服务器进行识别;

识别服务器将根据答题区信息选择对应的识别库将用户书写数据进行识别;

识别服务器通过网络将用户书写数据的识别结果传送至批改服务器进行批改;

批改服务器将根据答题区信息选择对应的批改规则;

步骤3,将每个答题区域的数据通过算法还原;

计算公式为:b(t)=p0(1-t)3+3p1t(1-t)2+3p2t2(1-t)+p3t3,t∈[0,1];

计算出的轨迹再根据每个坐标点的压力大小将线条的粗细还原;

步骤4,根据每个笔画起笔的坐标点提取出用户书写笔迹的时间;

步骤5,内容处理服务器将笔迹书写时间、识别及批改结果储存;

步骤6,内容处理服务器将批改结果为错误的题目自动提取至用户对应科目的错题档案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能实现学习错题的自动收集,实现错题的自动整理分类,实现错题的永久储存,减少错题查找时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