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训练考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5737发布日期:2021-02-03 13:25阅读:65来源:国知局
叉车训练考核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叉车训练考核装置,尤其是能提高叉车装卸及拆码垛技能并可对这些技能作出相应评价考核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公知的叉车训练装置构造为固定结构的两层货架,主要用于训练叉车将托盘放入或取出货架,但是由于这种训练货架的结构固定且功能单一,无法调整训练难度和训练科目,故只能用于叉车的简单初级技能培训,无法满足更高一级叉车使用技能人才的培训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叉车综合训练考核装置,它不仅能进行叉车装卸训练,而且还能进行拆码垛训练、操控性训练、空间判断性训练等训练科目,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训练难度,此外还能够用于起重装卸机械工工种的初、中、高、技师、高级技师技能等级水平鉴定等各种与叉车使用技能相关的考核工作。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叉车训练考核装置的主体是由数个金属柱式托盘和一个金属平托盘堆垛组合而成的货架,平托盘位于架体的最上层,柱式托盘和平托盘上均安装有用于堆码的定位装置,这样构成的货架除了可以用作摆放训练用托盘及货物外,货架的几个组成部分本身还可以用于叉车的拆码垛训练及考核。位于架体最上层的平托盘上安装有训练考核附件架,其上可以安装难易不同的训练考核附件用于进行各个层级的操控性训练、空间判断性训练等训练科目以及相应的考核。在本叉车训练装置的架体上还安装有用于限定货架每层的可用层高和跨度的可调节限位装置,这样可以灵活设置叉车叉取托盘及货物出入货架的难易程度,用于进行相应等级不同的叉车装卸训练和考核。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集叉车装卸训练、拆码垛训练、操控性训练、空间判断性训练和考核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极大提高了训练及考核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0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是金属平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3是金属柱式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4是训练考核附件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5是跨度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6是层高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7是训练考核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1.金属平托盘,2.金属柱式托盘,3.训练附件架,4.跨度限位装置,5.层高限
位装置,6.训练附件;11.托盘本体,12.支腿,13.脚碗;21.托盘本体,22.立柱,23.支腿,24.堆垛脚碗;31.面板,32.底座,33.手拧螺丝,34.附件安装孔;41.标尺,42.滑块,43.手拧螺丝,44.橡胶接头,45.跨度限位杆:51.标尺,52.滑块,53.手拧螺丝,54.u型杆托,55.高度限位杆;61.挂架,62.手拧螺丝,63.挂绳,64.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如图1至图7所示,由数个金属柱式托盘2与一个金属平托盘1堆垛组成一个货架,其中金属平托盘1位于架体的顶层。金属平托盘1由托盘本体11、支腿12、堆垛脚碗13构成,金属柱式托盘2由托盘本体21、立柱22,支腿23,堆垛脚碗24组成,立柱22可垂直插入托盘本体21四个角的支腿23中。托盘本体11的长度和宽度尺寸与托盘本体21的长度和宽度尺寸一致,均采用方形或矩形钢管焊接而成。堆垛脚碗13和堆垛脚碗24的尺寸结构一致,为倒扣碗状结构,内面从碗口到碗底逐渐收窄,除了起到支撑作用外,还可套入立柱22的上部起到限位定位的作用。
[0016]
在金属平托盘1的托盘本体11上安装有训练考核附件架3,训练考核附件架3由面板31、底座32,手拧螺丝33以及附件安装孔34构成。手拧螺丝33用于将底座32固定在金属平托盘1的托盘本体11的两侧外框上。而在训练考核附件架3上则安装有数个训练考核附件6,其由挂架61、手拧螺丝62、挂绳63、吊环64组成。不同内孔直径的吊环64用于与安装在叉车叉臂上的长钢针配合进行叉车穿针训练与考核。手拧螺丝62通过附件安装孔34将挂架61固定在训练考核附件架3的面板31上。
[0017]
跨度限位装置4由标尺41、滑块42、手拧螺丝43、橡胶接头44、跨度限位杆45构成,标尺41安装在托盘本体11和21的长度方向的边框外侧,在标尺41上装有滑块42,在滑块42的上部有手拧螺丝43,可将滑块42固定在标尺41的任意位置。跨度限位杆45通过橡胶接头44连接在滑块42的下部。
[0018]
层高限位装置5由标尺51,滑块52,手拧螺丝53,u型杆托54和高度限位杆55构成;标尺51直接刻印在立柱22上,在立柱22上装有滑块52,手拧螺丝53则安装于滑块52上,用于将滑块52固定在立柱22的任意位置。在滑块52上还有u型杆托54,高度限位杆55的两头分别放入相对安装且高度相同的两个u型杆托54的u型槽中。
[001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