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乐节奏训练辅助教学设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70308发布日期:2021-03-30 20:05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乐节奏训练辅助教学设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乐节奏训练辅助教学设置。



背景技术:

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家的骨架;节拍是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我国传统音乐称节拍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眼”相当于强拍(中眼)或弱拍。

现有的音乐节奏大多只能通过人为进行训练,训练的效果的不到保证的同时,非常的费时费力,需要去专业的地方去进行训练,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音乐节奏训练辅助教学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音乐节奏训练较为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音乐节奏训练辅助教学设置,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和连接板,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上箱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下箱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内部均滑嵌有多个滚珠,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底端开设有中转槽,所述下箱体上滑嵌有推块,推块贯穿下箱体延伸至第二滑槽中,且推块与中转槽分别对应设置,并且下箱体上与中转槽对应设置有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竖直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轨道,且轨道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截面呈v形结构,且第一滑槽的底端开设有与轨道连通的圆形通槽,并且通槽的内部滑嵌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截面呈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与第一滑槽底端倾斜方向相同,并且第二滑槽的顶端通过开设的圆形通槽与轨道之间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背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第一滑槽顶端和第二滑槽底端通过导管连通,且风机输出端通过导风管与导管的底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远离风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玻璃罩,且玻璃罩与轨道之间间距与滚珠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推块上绕设有挤压弹簧,且挤压弹簧与下箱体之间弹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挡板对滚珠掉落的顺序及时间的控制,使得滚珠呈现预设的音乐节奏,通过玻璃罩进行观察,同时滚珠在掉落至中转槽中后,指示灯对其进行指示,指引使用者通过手推推块将其推出中转槽,从而对节奏感进行训练;滚落至第二滑槽中的滚珠在底端通过风机的作用进行回转,重新进入第一滑槽中,从而保证对于装置的持续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等轴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等轴测局部剖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部等轴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纵剖图。

图中:1、上箱体;2、下箱体;201、中转槽;3、连接板;4、玻璃罩;5、导管;6、指示灯;7、推块;8、挤压弹簧;9、风机;10、导风管;11、轨道;12、挡板;13、第一滑槽;14、第二滑槽;15、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4,一种音乐节奏训练辅助教学设置,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和连接板3,上箱体1和下箱体2之间通过连接板3固定连接,上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13,下箱体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4,且第一滑槽13和第二滑槽14的内部均滑嵌有多个滚珠15,第一滑槽13、第二滑槽14、导管5和轨道11内径均相同,其与滚珠15之间间隙配合,滚珠15为空心塑料球,且其外壁镀有导电金属层,第二滑槽14的内部底端开设有中转槽201,下箱体2上滑嵌有推块7,推块7贯穿下箱体2延伸至第二滑槽14中,通过挤压弹簧8的作用,在挤压弹簧8不受力时,其端面与第二滑槽14内壁平齐,且推块7与中转槽201分别对应设置,中转槽201与轨道11同样对应设置,推块7上绕设有挤压弹簧8,且挤压弹簧8与下箱体2之间弹性连接,并且下箱体2上与中转槽201对应设置有指示灯6,指示灯6的导线断点处分别位于对应的中转槽201中,且采用弹性结构,保证每次的与滚珠15之间的接触。

具体的,如图1-4所示,连接板3的竖直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轨道11,且轨道11与第一滑槽13和第二滑槽14均连通,第一滑槽13截面呈v形结构,且第一滑槽13的底端开设有与轨道11连通的圆形通槽,通槽直径大于滚珠15,并且通槽的内部滑嵌有挡板12,挡板12位于通槽的顶端位置处,各挡板12的两侧均对应设置有电磁机构,电磁机构由感应磁铁和电磁线圈组成,配合的挡板12为可以被磁铁吸引的金属材质,对其开合进行控制,音乐节奏的获取方式为现有技术,具体工作原理可以通过公开号为cn110675849a的专利进行获取,音乐节奏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器中,处理后对电磁机构通断进行控制,电磁机构的外侧套设有挤压弹簧,且挤压弹簧与挡板12之间弹性连接,用于对挡板12进行复位操作,且挡板12呈两段式结构,两段之间间距小于滚珠15直径,第二滑槽14截面呈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与第一滑槽13底端倾斜方向相同,并且第二滑槽14的顶端通过开设的圆形通槽与轨道11之间连通。

具体的,如图1-4所示,连接板3的背部固定连接有风机9,第一滑槽13顶端和第二滑槽14底端通过导管5连通,导管5的底端呈向外侧倾斜设置,保证滚珠15可以滚动至导风管10的正上方,且风机9输出端通过导风管10与导管5的底端连通,连接板3的远离风机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玻璃罩4,且玻璃罩4与轨道11之间间距与滚珠15直径相同,防止滚珠15滚出轨道11。

工作原理:在进行节奏训练的过程中辅助使用本装置,装置的挡板12适配内置的教学音乐,进行对应节奏的开合处理,plc控制器控制电磁机构通断,当电磁机构连通时,对挡板12进行吸引,挡板12开启,当电磁机构断开时,在挤压弹簧作用下,挡板12闭合,挡板12开启时,将位于第一滑槽13内部的滚珠15进行释放,释放后的滚珠15沿轨道11进行滚动,运动至底端的下箱体2中,最终落至中转槽201中进行放置,由于滚珠15外部为导电层,且指示灯6的导线中断位置位于中转槽201的内部,从而滚珠15在进入中转槽201中后对指示灯6接通,从而对训练者进行提示,同时训练者通过玻璃罩4对轨道11中滚落的滚珠15进行观察,从而推动对应轨道11位置底端的推块7,推块7将滚珠15推出中转槽201中,此时指示灯6灭的同时,滚珠15进入第二滑槽14中,滚珠15在第二滑槽14中沿滑槽进行运动,在运动至最低端时,滚入导管5中,由于风机9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且风嘴沿导管5的方向设置,从而风机9喷出的气流将滚珠15沿导管5向上输送,最终回到上箱体1的第一滑槽13中进行重复使用,以此保证了装置的持续运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