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胶装机的自动落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26858发布日期:2021-10-24 05:27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胶装机的自动落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胶装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胶装机的自动落书装置。


背景技术:

2.无线胶装是指用胶水将印品的各页固定在书脊上的一种装订方式,有别于以往的有线装订,无线胶装不用铁丝,不用线,而是用胶粘合书芯,目前小型的胶装机能自动夹持书芯,并对书芯进行铣背、打毛、上侧胶、上书背胶和包封面。
3.但是现有的自动落书装置还存在着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涂胶工作,不方便进行合封工作以及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胶量观察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新型的胶装机的自动落书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胶装机的自动落书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自动落书装置存在着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涂胶工作,不方便进行合封工作以及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胶量观察的问题。一种新型的胶装机的自动落书装置,包括加工台,插接槽,合封槽,控制箱,压力传感器,可调节涂胶架结构,可压覆推动合封座结构,可观察密封保温箱结构,第一涂胶管,输送电机,plc,电源开关,连接座,输送泵,输送管,输送槽,输送辊和海绵套,所述的插接槽开设在加工台的右侧内部前面下部;所述的合封槽开设在加工台的上端前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控制箱螺栓连接在加工台的正表面左侧上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螺钉连接在合封槽的内部底端前面;所述的可调节涂胶架结构分别安装在加工台的上端后面左右两侧;所述的可压覆推动合封座结构分别安装在加工台的上端前面左右两侧;所述的可观察密封保温箱结构插接在插接槽的内部;所述的第一涂胶管轴接在输送槽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输送电机分别螺栓连接在加工台的左侧后面且与输送辊键连接设置;所述的plc螺钉连接在控制箱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开关螺钉连接在控制箱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座螺栓连接在加工台的右侧上部;所述的输送管的下端螺纹连接在输送泵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输送泵螺栓连接在连接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输送槽开设在加工台的上端后面;所述的输送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在输送槽的内部;所述的海绵套套接在第一涂胶管的外壁;所述的可调节涂胶架结构包括支撑管,调节螺栓,倒u型调节杆,支撑辊,倒u型手提杆,固定管,第二涂胶管和续胶管,所述的调节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支撑管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倒u型调节杆的下端分别插接在支撑管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辊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依次轴接在倒u型调节杆的内部顶端;所述的倒u型手提杆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倒u型调节杆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管的上端焊接在倒u型调节杆的内部顶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涂胶管轴接在固定管的外壁下部;所述的续胶管焊接在固定管的右侧上部。
6.优选的,所述的可压覆推动合封座结构包括支撑板,第一推动杆,挤压板,第二推
动杆和弧形压覆板,所述的第一推动杆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板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第一推动杆的左侧分别螺栓连接在挤压板的右侧上部和右侧下部;所述的第二推动杆螺栓连接在支撑板的左侧下部;所述的弧形压覆板的右侧螺栓连接在支撑板的左侧下部。
7.优选的,所述的可观察密封保温箱结构包括插接箱,内箱,保温层,观察片,输出管和加注管,所述的内箱螺栓连接在插接箱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保温层设置在插接箱和内箱之间;所述的观察片镶嵌在插接箱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且与内箱连通设置;所述的输出管的下端左侧螺纹连接在内箱的右侧下部后面且连通设置;所述的加注管的左侧螺纹连接在内箱的右侧上部前面且连通设置。
8.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涂胶管设置在输送辊之间;所述的输送管采用t型的不锈钢管且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导送管。
9.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涂胶管设置在支撑辊之间;所述的第二涂胶管的外壁套接有海绵层;所述的调节螺栓和倒u型调节杆的正表面接触设置。
10.优选的,所述的支撑管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加工台的上端后面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管分别设置在输送槽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输送管的上端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续胶管和第一涂胶管;所述的第一涂胶管和第二涂胶管分别采用表面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管。
11.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推动杆的设置在弧形压覆板的上端且左侧胶接有橡胶块;所述的挤压板的左侧胶接有橡胶垫。
12.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板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加工台的上端左右两侧前面且设置在合封槽的左右两侧。
13.优选的,所述的观察片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片;所述的输出管的下端左侧贯穿插接箱的右侧下部后面;所述的加注管的下端左侧贯穿插接箱的右侧上部前面。
14.优选的,所述的插接箱插接在插接槽的右侧内部底端;所述的输出管的上端贯穿连接座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且螺纹连接在输送泵的下端中间位置。
15.优选的,所述的输送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lcda808h+lc86h2120的步进电机;所述的plc具体采用型号为fx2n

48的plc;所述的电源开关具体采用型号为mts102的钮子开关;所述的输送泵具体采用型号为hl370w1的隔膜泵;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具体采用型号为qdw90a

n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分别采用型号为qda60的电动推杆。
16.优选的,所述的输送电机,输送泵,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分别电性连接plc的输出端;所述的电源开关和压力传感器分别电性连接plc的输入端。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倒u型调节杆,固定管,第二涂胶管,续胶管,第一涂胶管,输送电机,输送泵和输送管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输送电机带动输送辊进行转动,然后进行书本进行输送工作,方便在工作中进行涂胶工作。
19.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板,第一推动杆,挤压板,第二推动杆和弧形压覆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中通过第二推动杆推动封面的下端,然后使第一推动杆开始工作通过挤压板推动封面,方便在工作中进行封面贴合工作。
20.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插接箱,内箱,观察片,输出管,加注管,加工台和插接槽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片观察胶水数量,防止在工作中胶水数量过少影
响工作,增加观察功能。
21.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管,倒u型调节杆,支撑辊和倒u型手提杆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支撑辊对书本进行支撑工作,防止在工作中书本倾斜影响工作。
22.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管,调节螺栓,倒u型调节杆,支撑辊和倒u型手提杆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松开调节螺栓,然后上下移动倒u型调节杆,同时带动支撑辊上下进行移动,方便在工作中对不同规格的书本进行支撑工作。
23.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插接箱,内箱,保温层,加工台和插接槽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保温层以及插接槽对内箱进行保温工作,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内箱内部的胶水固化影响推胶工作。
24.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加工台,输送电机,输送槽和输送辊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输送电机带动输送辊进行转动,方便在工作中书本输送工作。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涂胶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压覆推动合封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观察密封保温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接线示意图。
31.图中:
32.1、加工台;2、插接槽;3、合封槽;4、控制箱;5、压力传感器;6、可调节涂胶架结构;61、支撑管;62、调节螺栓;63、倒u型调节杆;64、支撑辊;65、倒u型手提杆;66、固定管;67、第二涂胶管;68、续胶管;7、可压覆推动合封座结构;71、支撑板;72、第一推动杆;73、挤压板;74、第二推动杆;75、弧形压覆板;8、可观察密封保温箱结构;81、插接箱;82、内箱;83、保温层;84、观察片;85、输出管;86、加注管;9、第一涂胶管;10、输送电机;11、plc;12、电源开关;13、连接座;14、输送泵;15、输送管;16、输送槽;17、输送辊;18、海绵套。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新型的胶装机的自动落书装置,包括加工台1,插接槽2,合封槽3,控制箱4,压力传感器5,可调节涂胶架结构6,可压覆推动合封座结构7,可观察密封保温箱结构8,第一涂胶管9,输送电机10,plc11,电源开关12,连接座13,输送泵14,输送管15,输送槽16,输送辊17和海绵套18,所述的插接槽2开设在加工台1的右侧内部前面下部;所述的合封槽3开设在加工台1的上端前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控制箱4螺栓连接在加工台1的正表面左侧上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5螺钉连接在合封槽3的内部底端前面;所述的可调节涂胶架结构6分别安装在加工台1的上端后面左右两侧;所述的可压覆推动合封座结构7分别安装在加工台1的上端前面左右两侧;所述的可观察密封保温箱结构8插接在插接槽2的内部;所述的第一涂胶管9轴接在输送槽16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输送电机10分别螺栓连接在加工台1的左侧后面且与输送辊17键连接设置;所述的plc11螺钉连接在控制箱4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开关12螺
钉连接在控制箱4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座13螺栓连接在加工台1的右侧上部;所述的输送管15的下端螺纹连接在输送泵14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输送泵14螺栓连接在连接座13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输送槽16开设在加工台1的上端后面;所述的输送辊17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在输送槽16的内部;所述的海绵套18套接在第一涂胶管9的外壁;所述的可调节涂胶架结构6包括支撑管61,调节螺栓62,倒u型调节杆63,支撑辊64,倒u型手提杆65,固定管66,第二涂胶管67和续胶管68,所述的调节螺栓62分别螺纹连接在支撑管61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倒u型调节杆63的下端分别插接在支撑管61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辊64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依次轴接在倒u型调节杆63的内部顶端;所述的倒u型手提杆65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倒u型调节杆63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管66的上端焊接在倒u型调节杆63的内部顶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涂胶管67轴接在固定管66的外壁下部;所述的续胶管68焊接在固定管66的右侧上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将加工台1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然后使用导线接通外部电源,进行工作,然后将需要进行加工的书本放置在支撑辊64之间然后通过输送电机10带动输送辊17进行转动进行书本输送工作,在使用书本在输送的过程中通过输送泵14向第一涂胶管9和第二涂胶管67的内部输送胶水,完成涂胶工作。
34.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压覆推动合封座结构7包括支撑板71,第一推动杆72,挤压板73,第二推动杆74和弧形压覆板75,所述的第一推动杆72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板71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第一推动杆72的左侧分别螺栓连接在挤压板73的右侧上部和右侧下部;所述的第二推动杆74螺栓连接在支撑板71的左侧下部;所述的弧形压覆板75的右侧螺栓连接在支撑板71的左侧下部;对书本涂胶完成后将书本输送至合封槽3的内部,在输送书本的过程中将封面放置在弧形压覆板75和加工台1之间,然后使书本的下端放置在封面的上端中间位置,使书本推动封面的中间位置落在合封槽3的内部,然后通过plc11控制第二推动杆74推动封面的下端,在使第一推动杆72通过挤压板73推动封面,使封面贴合在书本的表面,完成封面贴合工作,完成贴合工作后,使第一推动杆72和第二推动杆74复位,然后将书本取出,完成工作。
35.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观察密封保温箱结构8包括插接箱81,内箱82,保温层83,观察片84,输出管85和加注管86,所述的内箱82螺栓连接在插接箱8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保温层83设置在插接箱81和内箱82之间;所述的观察片84镶嵌在插接箱81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且与内箱82连通设置;所述的输出管85的下端左侧螺纹连接在内箱82的右侧下部后面且连通设置;所述的加注管86的左侧螺纹连接在内箱82的右侧上部前面且连通设置;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片84观察内箱82中胶水的数量,增加观察功能,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保温层83对内箱82进行保温工作,防止在长时间的工作中胶水固化影响工作,方便在工作进行胶水输送工作。
36.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涂胶管9设置在输送辊17之间;所述的输送管15采用t型的不锈钢管且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导送管。
37.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二涂胶管67设置在支撑辊64之间;所述的第二涂胶管67的外壁套接有海绵层;所述的调节螺栓62和倒u型调节杆63的正表面接触设置。
3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撑管61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加工台1的上端后面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管61分别设置在输送槽16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输送管15的上端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续胶管68和第一涂胶管9;所述的第一涂胶管9和第二涂胶管67分别采
用表面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管。
39.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二推动杆74的设置在弧形压覆板75的上端且左侧胶接有橡胶块;所述的挤压板73的左侧胶接有橡胶垫。
40.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撑板71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加工台1的上端左右两侧前面且设置在合封槽3的左右两侧。
41.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观察片84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片;所述的输出管85的下端左侧贯穿插接箱81的右侧下部后面;所述的加注管86的下端左侧贯穿插接箱81的右侧上部前面。
42.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插接箱81插接在插接槽2的右侧内部底端;所述的输出管85的上端贯穿连接座13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且螺纹连接在输送泵14的下端中间位置。
43.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输送电机10具体采用型号为lcda808h+lc86h2120的步进电机;所述的plc11具体采用型号为fx2n

48的plc;所述的电源开关12具体采用型号为mts102的钮子开关;所述的输送泵14具体采用型号为hl370w1的隔膜泵;所述的压力传感器5具体采用型号为qdw90a

n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推动杆72和第二推动杆74分别采用型号为qda60的电动推杆。
44.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输送电机10,输送泵14,第一推动杆72和第二推动杆74分别电性连接plc11的输出端;所述的电源开关12和压力传感器5分别电性连接plc11的输入端。
45.工作原理
46.本实用新型中,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将加工台1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然后使用导线接通外部电源,进行工作,然后将需要进行加工的书本放置在支撑辊64之间然后通过输送电机10带动输送辊17进行转动进行书本输送工作,在使用书本在输送的过程中通过输送泵14向第一涂胶管9和第二涂胶管67的内部输送胶水,完成涂胶工作,对书本涂胶完成后将书本输送至合封槽3的内部,在输送书本的过程中将封面放置在弧形压覆板75和加工台1之间,然后使书本的下端放置在封面的上端中间位置,使书本推动封面的中间位置落在合封槽3的内部,然后通过plc11控制第二推动杆74推动封面的下端,在使第一推动杆72通过挤压板73推动封面,使封面贴合在书本的表面,完成封面贴合工作,完成贴合工作后,使第一推动杆72和第二推动杆74复位,然后将书本取出,完成工作,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片84观察内箱82中胶水的数量,增加观察功能,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保温层83对内箱82进行保温工作,防止在长时间的工作中胶水固化影响工作,方便在工作进行胶水输送工作。
47.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