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开缝合实训用肠管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24864885发布日期:2021-04-30 09:3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开缝合实训用肠管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开缝合实训用肠管固定装置,属于教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实验,指的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

现有的切开缝合实训用肠管固定装置在使用中一般都是用泡沫与大头针来进行固定,但是这种简易的固定装置由于大头针小,用张力缝合中容易划破肠子,影响教学实验,且大头针扎在泡沫中不牢固容易滑脱,对教学工作的进展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切开缝合实训用肠管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根据不同大小的猪小肠对其进行固定,且也可根据实验时的情况来做一些相对的辅助工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切开缝合实训用肠管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前端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并且第一连接板的底端嵌合连接有对接槽,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对接块,并且对接块与对接槽的内部之间为相对连接,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端安装有限制机构,且限制机构的内部包括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第一连接板的顶端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支撑杆的一侧嵌合连接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一卡块,且第一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且第一复位弹簧与第一连接板的顶端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板,且第三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移动板的底端嵌合连接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套接插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峰型橡胶板,且峰型橡胶板的前端面嵌合连接有第一限位槽,并且第一限位槽与第一限位块的表面之间为相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安装有辅助机构。

进一步而言,所述伸缩杆通过对接块与对接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对接块通过伸缩杆与底座之间构成伸缩移动结构。

进一步而言,所述移动板通过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移动板通过第一复位弹簧与第一连接板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第一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所述峰型橡胶板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进一步而言,所述辅助机构的内部包括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与第二连接板的一侧之间为嵌合连接,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四连接板,并且第四连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灯具,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板,且第五连接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且套管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二卡块,且第二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杆,并且套杆与第四连接板的底端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且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杆,且t型杆与通孔的内部之间为活动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四连接板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二凹槽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套杆通过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进一步而言,所述t型杆通过第二复位弹簧与套筒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且t型杆通过通孔与套管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该装置替代以往教学中会用泡沫+大头针来固定的方式,能够有效的解决大头针小,用张力缝合中容易划破肠子以及大头针扎在泡沫中不牢固容易滑脱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限制机构,峰型橡胶板通过滑块在滑槽的内部移动,便于根据猪小肠不同的大小进行调节峰型橡胶板,通过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力,可使移动板带动着其底端连接的峰型橡胶板通过第一卡块在第一卡槽的内部移动,便于峰型橡胶板将猪小肠限制在橡胶垫上,便于教学实验的使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辅助机构,通过将t型杆按到套管的内部,可使套杆带动着第四连接板通过第二卡块在第二卡槽的内部移动,可使第四连接板一侧连接的灯具进行移动,便于将灯具移动到橡胶垫的上方,便于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可进行辅助照明。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转动轴以及转动杆,通过转动杆在转动轴的内部移动,便于将转动杆一侧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上的猪小肠进行翻转,便于在对猪小肠进行教学实验时,通过翻转,可让更多的学生看到,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所述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板侧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支撑板;3、挡板;4、转动轴;5、转动杆;6、第一连接板;7、橡胶垫;8、对接槽;9、伸缩杆;10、对接块;11、第二连接板;12、限制机构;1201、支撑杆;1202、第一卡槽;1203、第一卡块;1204、移动板;1205、第一复位弹簧;1206、第一凹槽;1207、第一连接杆;1208、第三连接板;1209、第一限位块;1210、滑槽;1211、滑块;1212、峰型橡胶板;1213、第一限位槽;13、辅助机构;1301、第二凹槽;1302、第二连接杆;1303、第四连接板;1304、灯具;1305、第五连接板;1306、套管;1307、通孔;1308、第二卡槽;1309、第二卡块;1310、套杆;1311、套筒;1312、第二复位弹簧;1313、t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切开缝合实训用肠管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且支撑板2的前端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3,挡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4,且转动轴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转动杆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且第一连接板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7,并且第一连接板6的底端嵌合连接有对接槽8,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9,且伸缩杆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对接块10,并且对接块10与对接槽8的内部之间为相对连接,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1,第一连接板6的顶端安装有限制机构12,且限制机构12的内部包括有两个支撑杆1201,支撑杆1201与第一连接板6的顶端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支撑杆1201的一侧嵌合连接有第一卡槽1202,第一卡槽1202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一卡块1203,且第一卡块1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204,移动板1204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1205,且第一复位弹簧1205与第一连接板6的顶端之间为固定连接,移动板1204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1206,且第一凹槽120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207,第一连接杆1207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板1208,且第三连接板120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209,移动板1204的底端嵌合连接有滑槽1210,且滑槽1210的内部套接插设有滑块1211,滑块12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峰型橡胶板1212,且峰型橡胶板1212的前端面嵌合连接有第一限位槽1213,并且第一限位槽1213与第一限位块1209的表面之间为相对连接,第二连接板11的一侧安装有辅助机构13,对接块10与对接槽8的连接,可防止在做实验时,第一连接板6的转动影响到教学实验的进展。

如图1-图4所示,伸缩杆9通过对接块10与对接槽8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对接块10通过伸缩杆9与底座1之间构成伸缩移动结构,第一限位块1209与第一限位槽1213的连接,便于将峰型橡胶板1212固定在移动板1204的底端,峰型橡胶板1212的宽要小于猪小肠的宽度,便于在峰型橡胶板1212限制住猪小肠时,同时也便于对猪小肠进行实验。

如图1-图4所示,移动板1204通过第一卡块1203与第一卡槽1202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移动板1204通过第一复位弹簧1205与第一连接板6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第三连接板1208通过第一限位块1209与第一限位槽1213之间构成卡合结构,峰型橡胶板1212通过滑块1211与滑槽1210之间构成滑动结构,峰型橡胶板1212通过滑块1211在滑槽1210的内部移动,便于根据猪小肠的大小进行调节峰型橡胶板1212,便于能够固定住不同的猪小肠,灯具1304是安装有电源和开关的,通过第四连接板1303与第二连接杆1302之间为活动连接,可使第四连接板1303以及其一侧的灯具1304进行移动,便于在实验时可以进行照明。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辅助机构13的内部包括有第二凹槽1301,且第二凹槽1301与第二连接板11的一侧之间为嵌合连接,第二凹槽13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302,且第二连接杆130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四连接板1303,并且第四连接板13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灯具1304,第二连接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板1305,且第五连接板130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管1306,套管1306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1307,且套管1306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槽1308,第二卡槽1308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二卡块1309,且第二卡块130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杆1310,并且套杆1310与第四连接板1303的底端之间为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板13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1311,且套筒13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312,第二复位弹簧13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杆1313,且t型杆1313与通孔1307的内部之间为活动连接,套杆1310是支撑第四连接板1303的移动而进行伸缩移动的,通过将t型杆1313按到套管1306的内部,可使套杆1310通过第二卡块1309在第二卡槽1308的内部进行移动的。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四连接板1303通过第二连接杆1302与第二凹槽1301之间构成转动结构,套杆1310通过第二卡块1309与第二卡槽1308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t型杆1313通过第二复位弹簧1312与套筒1311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且t型杆1313通过通孔1307与套管1306之间构成卡合结构,第二复位弹簧1312是便于将t型杆1313通过通孔1307弹出套管1306的颞部,便于将套杆1310固定住,从而将第四连接板1303以及灯具1304固定住的。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猪小肠放到橡胶垫7上,根据猪小肠的大小,来调节峰型橡胶板1212,通过将第一限位块1209与第一限位槽1213分开,可使峰型橡胶板1212通过滑块1211在滑槽1210的内部移动,通过第一复位弹簧1205的作用力,可使移动板1204带动着其底端连接的峰型橡胶板1212通过第一卡块1203在第一卡槽1202的内部移动,便于峰型橡胶板1212将猪小肠限制在橡胶垫7上,便于教学实验,通过将t型杆1313按到套管1306的内部,可使套杆1310带动着第四连接板1303通过第二卡块1309在第二卡槽1308的内部移动,可使第四连接板1303一侧连接的灯具1304进行移动,便于将灯具1304移动到橡胶垫7的上方适合的位置,便于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可进行辅助照明,通过第二复位弹簧1312将t型杆1313通过通孔1307弹出套管1306的颞部,便于将套杆1310固定住,从而将第四连接板1303以及灯具1304固定住,便于教学实验,通过将对接块10与对接槽8分开,可转动杆5在转动轴4的内部移动,便于将转动杆5一侧连接的第一连接板6上的猪小肠进行翻转,便于在对猪小肠进行教学实验时,通过翻转,可让更多的学生看到,便于使用。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