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展览展示的广告牌展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5734发布日期:2021-06-29 23:46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展览展示的广告牌展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广告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展览展示的广告牌展览装置。



背景技术:

广告牌是广告宣传的载体,工作人员将广告牌放置在广告栏中,为广告宣传提供媒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先单纯的广告牌已经不能很好的将信息传递给消费者。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1135004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展览展示的广告牌展览装置,涉及广告牌展示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顶部固定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内部套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内部分别套接有第一调节架和第二调节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固定底座两边的支撑架,使支撑架可以在固定底座内部左右运动,利用支撑架顶部的第一调节架和第二调节架,使第一调节架和第二调节架可以在支撑架的内部上下运动,第二调节架在第一调节架内部左右移动,可方便利用限位槽的位置固定不同规格的广告牌。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上述申请中的展览装置体积大,不便于对展览装置进行运输和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便于对展览装置进行运输和移动,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展览展示的广告牌展览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展览展示的广告牌展览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展览展示的广告牌展览装置,包括展示板,所述展示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拼接设置;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设有转动轴,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相互靠近的侧面均铰接于转动轴上;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上设有对第一板和第二板拼接形成一个整体后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上均设有对第一板和第二板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板和第二板可沿着转动轴进行转动,当第一板和第二板转动至折叠起来至重合时,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体积大大减小,更加便于携带和运输;当第一板和第二板沿着转动轴转动至展开时,第一板和第二板处于同一平面上,增加了展览展示的面积。固定组件可对第一板和第二板展开后进行固定,支撑组件对第一板和第二板起到支撑的效果,可使展示区域位于便于观察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第一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贯穿第一板的侧面,所述滑动槽沿第一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动槽靠近第二板开设;所述固定块滑动连接于滑动槽内,所述第二板上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固定块插接配合,所述固定槽位于第二板靠近第一板的位置,当所述第一板转动至与第二板拼接为整体时,所述固定槽与滑动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板和第二板转动至展开形成一个完成的板时,滑动槽和固定槽连通。固定块可沿着滑动槽滑移至固定槽内,当固定块的两端分别位于滑动槽和固定槽内时,固定块的设置可对第一板和第二板起到定位的效果,使第一板和第二板不会在外力的影响下产生转动折叠。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正面上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呈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杆设于收纳槽内,所述收纳槽用于收纳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收纳槽的底部槽壁上;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下表面设有对支撑杆的转动进行固定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端部可沿着与收纳槽的铰接处转动,当支撑杆从收纳槽中转出至支撑杆的自由端与地面抵接时,支撑杆呈竖直状态,两个支撑杆可对第一板和第二板形成的整体起到支撑的效果。同时在需要对展示板进行移动时,将支撑杆转动入收纳槽中,使收纳槽对支撑板起到收纳存放的效果,减小了体积和高度,大大提升了运输的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插接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下表面均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呈竖直且所述固定套与收纳槽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固定套侧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支撑杆插接配合,所述固定套侧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插接板为弧形块,所述插接板滑动连接于弧形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板为弧形块,插接槽可供插接板在其中滑移。当支撑杆转动至与地面抵接的位置起到支撑的效果时,支撑杆的一部分插入固定套上开设的放置槽内,放置槽的槽壁对支撑杆向着一个方向的移动起到定位的效果。此时移动插接板,使插接板从弧形槽中滑出至插接板插入另一边的弧形槽内,从而使插接板对支撑杆两个方向的转动都起到定位的效果,使支撑杆在对第一板和第二板形成的整体板进行支撑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定位槽,位于第一板上的所述定位槽内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位于第二板上的定位槽滑动连接,当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折叠至重合时,所述第一板上的定位槽和第二板上的定位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可在定位槽内滑移,在第一板和第二板转动折叠至重合的位置时,滑动第一板上的定位块使定位块插入第二板上的定位块内,使定位块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板和第二板内的定位槽内。从而在对展示板进行运输的过程中防止第一板和第二板偏移错位。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远离与收纳槽的槽壁铰接处的端部设有稳定块,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上均开设有供稳定块放置的稳定槽,所述稳定槽与收纳槽连通设置,所述稳定块与支撑杆的端部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块的设置对支撑杆起到辅助的效果,稳定板增大了地面接触的面积,稳定块与支撑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在对展示板进行支撑时,将稳定块转动至与第一板和第二板所在的平面垂直的位置,使展示板可更加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加强对第一板和第二板支撑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稳定块的底部设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设置加强了稳定块在与地面接触时与地面的摩擦力,进一步加强了稳定块支撑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上设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方便了对第一板和第二板的运输。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第一板和第二板可沿着转动轴进行转动,当第一板和第二板转动至折叠起来至重合时,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体积大大减小,更加便于携带和运输;当第一板和第二板沿着转动轴转动至展开时,第一板和第二板处于同一平面上,增加了展览展示的面积。固定组件可对第一板和第二板展开后进行固定,支撑组件对第一板和第二板起到支撑的效果,可使展示区域位于便于观察的位置;

支撑杆可沿着与收纳槽的槽壁的铰接处转动,收纳槽对支撑杆起到收纳的效果,在展示板用于展示时,支撑杆可起到对展示板进行支撑的效果,在需要对展示板进行移动运输时,将支撑杆转动入收纳槽内,减小了展示板整体的体积,便于对展示板进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板和第二板折叠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套、插接板和弧形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展示板;101、第一板;102、第二板;2、转动轴;3、固定块;4、滑动槽;5、固定槽;6、支撑杆;7、收纳槽;8、插接板;9、固定套;10、放置槽;11、弧形槽;12、定位槽;13、稳定块;14、稳定槽;15、橡胶垫;16、把手;17、防滑纹;18、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展览展示的广告牌展览装置,参照图1和图2,包括展示板1,展示板1包括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呈竖直设置,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的大小相同,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拼接设置。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拼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板后,形成的完整的板可用于挂设放置用于展览展示的广告牌等宣传物。

参照图1和图2,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之间设置有转动轴2,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相互靠近的侧面均铰接于转动轴2上;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上设有对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拼接形成一个整体后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上均设有对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可沿着转动轴2转动至贴合在一起,实现了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的折叠重合。当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沿着转动轴2的位置转动至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处于重合的位置时,展示板1折叠以后的厚度增大,但是面积变小,相比于整块展示板1一起运输的方式,更加方便携带和运输。当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沿着转动轴2转动至展开时,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形成的完整的板可正常实现展览展示的功能。

参照图1和图2,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6,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的正面上开设有收纳槽7,收纳槽7呈竖直设置,支撑杆6设于收纳槽7内,收纳槽7用于收纳支撑杆6,支撑杆6的一端铰接于收纳槽7的底部槽壁上。支撑杆6在转动的过程中可完全收纳于收纳槽7内。支撑杆6在处于竖直状态对展示板1进行支撑时,可将展示板1支撑在适合观看的位置,在需要运输和携带时,将支撑杆6转入收纳槽7中进行放置。支撑杆6远离与收纳槽7的槽壁铰接处的端部设有稳定块13,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上均开设有供稳定块13放置的稳定槽14,稳定槽14与收纳槽7连通设置,稳定块13与支撑杆6的端部转动连接。稳定块13为t形块,稳定块13与支撑杆6的连接处为圆筒状,稳定块13与地面接触的位置为长方形块。稳定块13与支撑杆6转动连接,稳定块13可沿着与支撑杆6的连接处转动,在对展示板1进行支撑时,将稳定块13转动至稳定块13的长方形部分与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所在的平面垂直,可大大增强展示板1的稳定性,有效减小了展示板1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前倾或者后倾的情况发生。在对支撑杆6进行收纳时,首先将稳定块13的长方形块部分转动至与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所在的平面垂直的位置,再转动支撑杆6使其向着收纳槽7的方向转动,从而使支撑杆6转动入收纳槽7中,同时稳定块13也进入与其配合的稳定槽14中。

参照图1和图2,稳定块13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15,橡胶垫15位于稳定块13与地面接触的底面上,橡胶垫15设置加强了稳定块13在与地面接触时与地面的摩擦力,进一步加强了稳定块13支撑的稳定性。

参照图3和图4,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的下表面设有对支撑杆6的转动进行固定的固定件。固定件包括插接板8,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的下表面均设有固定套9,固定套9呈竖直且固定套9与收纳槽7处于同一直线上;固定套9为半圆筒状,固定套9侧面开设有放置槽10,放置槽10与支撑杆6插接配合,放置槽10供从收纳槽7中转出的支撑杆6插接。支撑杆6从收纳槽7中转出后处于竖直状态时,支撑杆6的侧面与放置槽10插接配合,放置槽10的槽壁对支撑杆6一个方向的转动起到限制的效果。固定套9侧面开设有弧形槽11,弧形槽11呈半圆状,插接板8为弧形块,插接板8滑动连接于弧形槽11内,支撑杆6插入放置槽10后,推动弧形块使其在弧形槽11中滑移,插接板8滑移的过程中可插入固定套9另一侧的弧形槽11内,从而固定套9和其中的弧形块就将支撑杆6完全包裹在其中,对支撑杆6的转动起到了限位的效果,防止在支撑杆6起到支撑效果的时候产生偏移和错位,大大加强了支撑过程中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块3,第一板10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4,滑动槽4贯穿第一板101的侧面,滑动槽4沿第一板101的长度方向设置,滑动槽4靠近第二板102开设;固定块3滑动连接于滑动槽4内,第二板102上表面开设有固定槽5,固定槽5与固定块3插接配合,固定槽5位于第二板102靠近第一板101的位置,当第一板101转动至与第二板102拼接为整体时,固定槽5与滑动槽4连通。当固定槽5和滑动槽4连通时,推动固定块3使其从滑动槽4中滑移至固定槽5内,使固定块3的两端一端位于固定槽5内而另一端位于滑动槽4内,在固定槽5和滑动槽4的槽壁分别对固定块3进行限位的效果下,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无法沿着转动轴2继续转动,加强了展示板1在展示过程中的稳定性。

参照图3,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定位槽12,多个定位槽12与滑动槽4垂直设置,位于第一板101上的定位槽12内滑动连接有定位块18,定位块18与位于第二板102上的定位槽12滑动连接,当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折叠至重合时,第一板101上的定位槽12和第二板102上的定位槽12连通。位于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上的定位槽12在连通后,可推动位于第一板101定位槽12内的定位块18向着第二板102定位槽12内移动。定位块18为工形块,定位槽12与定位块18形状适配的工形槽,在推动定位块18使其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的定位槽12内时,定位块18将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固定在一起,使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无法产生偏移和错位。第一板101上设有把手16,把手16的设置方便了对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的运输。

本申请的实施原理为:在对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进行折叠运输时:推动插接板8使其缩回弧形槽11内,沿着与收纳槽7的铰接处转动支撑杆6使其收纳入收纳槽7内,推动固定块3使其缩入滑动槽4内,沿着转动轴2转动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使其折叠在一起,推动位于第一板101内的定位块18插入第二板102内的定位块18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