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件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1868发布日期:2021-07-13 15:1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文件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件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文件袋。



背景技术:

文件袋是用于对于自己的私人物品或身份文件保管的物件,一般来说,文件袋通常用于纸质文件的储存、保护以及外出携带的主要工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存文件,使它整齐规范,现代商务活动、工程制图等经常使用文件袋外带文件,更是赋予了文件袋形象展示的功能。

现有的文件袋设计过于简单,功能单一,实用性差,对于一些面积较大的文件,例如考试后的卷子,如果需要使用文件袋进行保存,还需要将卷子折叠后放入文件袋内,这样影响了卷子的整体观感,且卷子的拐角处非常容易出现折皱,十分的不美观,同时,也不方便取出卷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卷子存放且方便取出的文件袋。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文件袋,包括用于存放卷子的袋体,所述卷子两面对折形成一条对折线后,存放在所述袋体的腔室内,所述腔室顶部侧面设置有可对卷子内侧对折线上部进行夹持的夹具,所述腔室底部设置有可对卷子内侧对折线下部进行夹持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两条滑轨,两条滑轨之间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沿长度方向滑动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所述腔室侧壁之间形成对卷子内侧对折线下部的夹持。

本方案的文件袋是专门针对卷子放置进行设计的,将卷子弯折下再放入袋体的腔室内时,卷子的底部与滑轨顶部相抵,通过滑轨对卷子起到支撑的作用,然后,再通过夹具将卷子内侧对折线上部进行夹紧,而卷子内侧对折线下部是通过移动块与腔室侧壁进行夹持,在使用时,只需要移动移动块至卷子内侧对折线,既可实现卷子上下端稳固在袋体的腔室内,这样,就能够保证卷子不会随着袋体的振动而左右移动,而且由于夹具与移动块均与卷子内侧对折线相接触,避免卷子内侧对折线出现对折的现象,即出现折皱的现象,同时,也方便卷子的取出。

进一步,所述夹具包括固定在袋体上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绕转轴转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腔室内,所述限位杆与所述腔室侧壁通过拉簧连接。将卷子对折后放入袋体内前,转动限位杆远离袋体的腔室内,再将卷子放入袋体内,此时卷子内侧对折线的侧面会与袋体内腔室的侧面相抵,通过拉簧,使得限位杆复位,限位杆与腔室侧壁之间形成夹持状,并对卷子内侧对折线上部进行夹持。

进一步,所述袋体侧面设置有一卡条,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供卡条插入的卡槽。这样设计,能够保证限位杆在转动至袋体的腔室内时,通过卡槽与卡条的配合对限位杆进行限位。

进一步,所述袋体顶部设置有用于将腔室封闭的封口条。通过封口条可将袋体进行密封,防止卷子从袋体内掉落。

进一步,所述封口条上设置有第一磁性块,所述袋体上设置有与第一磁性块相吸的第二磁性块。通过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块的配合实现封口条对袋体的密封,操作简单方便,也方便将封口条进行拆卸。

进一步,所述袋体上设置有可记录数据的标记栏。设置标记栏的作用是将记录卷子的基本信息,这样方便查卷人通过标记栏直接获得该袋体内卷子的信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采用限位杆与移动块的配合,实现对卷子内侧对折线上下部对折线进行夹持,保证卷子能够稳固在袋体的腔室内,同时,限位杆中通过卡条和卡槽的配合限定了限位杆的位置,保证限位杆能够稳固的卡紧卷子,而移动块是通过滑槽可往复移动,在使用时,移动块移动至卷子内侧对折线下部,对卷子内侧对折线下部进行限位,在取出卷子时,只需移动移动块以及转动限位杆,既可实现取出卷子,操作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文件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文件袋的俯视图。

图中:袋体1、封口条2、标记栏3、转轴4、限位杆5、卡槽6、卡条7、滑轨8、移动块9、滑槽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其中说明。

本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一种文件袋,包括用于存放卷子的袋体1,所述卷子两面对折形成一条对折线后,存放在所述袋体1的腔室内,所述腔室顶部侧面设置有可对卷子内侧对折线上部进行夹持的夹具,所述腔室底部设置有可对卷子内侧对折线下部进行夹持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两条滑轨8,两条滑轨8之间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设有沿长度方向滑动的移动块9,所述移动块9与所述腔室侧壁之间形成对卷子内侧对折线下部的夹持。

本方案的文件袋是专门针对卷子放置进行设计的,将卷子弯折下再放入袋体1的腔室内时,卷子的底部与滑轨8顶部相抵,通过滑轨8对卷子起到支撑的作用,然后,再通过夹具将卷子内侧对折线进行夹紧,而卷子内侧对折线是通过移动块9与腔室侧壁进行夹持,在使用时,只需要移动移动块9至卷子内侧对折线,既可实现卷子上下端稳固在袋体1的腔室内,这样,就能够保证卷子不会随着袋体1的振动而左右移动,而且由于夹具与移动块9均与卷子内侧对折线相接触,避免卷子内侧对折线出现对折的现象,即出现折皱的现象,同时,也方便卷子的取出。

作为优选,夹具包括固定在袋体1上的转轴4,转轴4上设有绕转轴4转动的限位杆5,限位杆5位于腔室内,限位杆5与腔室侧壁通过拉簧连接。将卷子对折后放入袋体1内前,转动限位杆5远离袋体1的腔室内,再将卷子放入袋体1内,此时卷子内侧对折线的侧面会与袋体1内腔室的侧面相抵,通过拉簧,使得限位杆5复位,限位杆5与腔室侧壁之间形成夹持状,并对卷子内侧对折线上部进行夹持。

作为优选,袋体1侧面设置有一卡条7,限位杆5上设置有供卡条7插入的卡槽6。这样设计,能够保证限位杆5在转动至袋体1的腔室内时,通过卡槽6与卡条7的配合对限位杆5进行限位。

作为优选,袋体1顶部设置有用于将腔室封闭的封口条2。通过封口条2可将袋体1进行密封,防止卷子从袋体1内掉落。

作为优选,封口条2上设置有第一磁性块,袋体1上设置有与第一磁性块相吸的第二磁性块。通过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块的配合实现封口条2对袋体1的密封,操作简单方便,也方便将封口条2进行拆卸。

作为优选,袋体1上设置有可记录数据的标记栏3。设置标记栏3的作用是将记录卷子的基本信息,这样方便查卷人通过标记栏3直接获得该袋体1内卷子的信息。

本实用新型将卷子放入袋体1的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骤:转动限位杆5,使其远离袋体1的腔室,再将卷子对折形成一条对折线后,放入袋体1的腔室内,在放入腔室内时,将卷子微微张开,露出卷子内侧对折线,使得内侧对折线与限位杆5相对应,再释放限位杆5,通过拉簧限位杆5复位,并与腔室内壁相配合形成对卷子内侧对折线上部的夹持;

第二步骤:在第一步骤过程中,将卷子放入袋体1的腔室内时,其卷子底部与滑轨8顶部相抵,在卷子两面微微张开时,露出卷子内侧对折线,再移动滑槽10上的移动块9沿滑槽10长度方向移动,并移动至卷子对折线处,让移动块9与卷子内侧对折线下部相抵,并对卷子内侧对折线下部进行夹持。

本实用新型从袋体1内取出卷子的操作过程如下:

将移动块9沿滑槽10长度方向移动,并远离卷子内侧对折线下部,同时,再将限位杆5绕转轴4转动,并远离袋体1的腔室,让卷子内侧对折线的上下部均处于没有被夹持状态,再将卷子从袋体1内取出。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采用限位杆5与移动块9的配合,实现对卷子内侧对折线上下部进行夹持,保证卷子能够稳固在袋体1的腔室内,同时,限位杆5中通过卡条7和卡槽6的配合限定了限位杆5的位置,保证限位杆5能够稳固的卡紧卷子,而移动块9是通过滑槽10可往复移动,在使用时,移动块9移动至卷子内侧对折线下部,对卷子内侧对折线下部进行限位,在取出卷子时,只需移动移动块9以及转动限位杆5,既可实现取出卷子,操作方便简单。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