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成像装置和展示用空调器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5967发布日期:2021-06-29 23:47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展示成像装置和展示用空调器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展示成像装置,以及一种设置有此种全息风扇支架的空调器室外机。



背景技术:

综合展示厅是空调生产厂家为推广空调产品设计并建造的新型销售空间,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通常设计有产品展示区、产品体验区、活动交流区、办公区域等等,在产品展示厅和办公区域中分别真实模拟家庭或办公室中最常见的户型和布局,让消费者体验空调产品所带来的实际感受。用户可以在活动交流区与销售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产品的核心技术、安装标准以及售后服务体系。

在展示厅中消费者会体验到空调给人们带来的舒适的使用感受,但很多用户都会好奇并询问空调的制冷和制热原理,尤其是最常见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的工作原理。常见的做法是生产厂家将空调器室外机中的部件放置在展示架或者透明的展示柜中,便于吸引公众的注意,并在用户提出问题时,由销售人员进行逐一解答。但是相比于其它的家用电器,空调的制冷制热原理相对更为复杂,并且较为枯燥,这不仅使得销售人员承担了繁重的讲解工作,还很难调动起消费者的兴趣。而且,随着智能家电技术的不断发展,空调器中不断增加新功能和新技术,销售人员也很难很快地吸收并掌握讲解内容,传统的展示方式也不利于将新的技术点直观地展示给消费者。

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是在展厅中设置显示屏播放先行制作的视频。显示屏通常独立于产品设置,联动性交差,且无法与观看者产生互动,展示效果较为枯燥。而且,如果展厅中的人数较多,位于侧面的观看者根本无法看到播放的内容。有部分空调产品提供了立体显示的效果。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8332591u)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一种空调部件,包括空调本体、第一显示屏以及全息膜,第一显示屏安装在空调本体上,全息膜安装在空调本体上并与第一显示屏的显示面呈预定夹角设置。”这种方式可以产生全息立体显示效果,但是一方面还需要在产品上设置显示屏,破坏产品的一体性,使之与真实的产品产生视觉差异,另一方面,全息膜价格昂贵,也提高了展示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显示屏和全息膜进行立体展示,需要在产品上设置显示屏,破坏产品的一体性,使之与真实的产品产生视觉差异,且全息膜价格昂贵,不适宜应用在展品上的问题。设计并提供一种展示成像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展示成像装置,包括:全息风扇,所述全息风扇包括:全息风扇本体,所述全息风扇本体中设置有风扇电机;和扇叶,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全息风扇本体上;风扇支架,所述风扇支架具有风扇支架本体,所述风扇支架本体沿垂直于全息风扇转轴的方向布设,所述风扇支架本体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风机安装位;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全息风扇本体,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扇支架本体以将所述全息风扇安装在所述风机安装位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连接面具有凸缘,所述凸缘可滑动地伸入至连接滑槽中,所述连接滑槽形成在所述全息风扇本体的端面上;和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一个侧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另一个侧面连接所述风扇支架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面沿自上向下的方向渐扩并呈梯形,所述凸缘分别自所述第一连接面的两侧边向外延伸,且所述凸缘的底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保持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滑槽包括第一限位段、第二限位段和第三限位段;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段由第一限位部件和全息风扇本体的端面围成,所述第二限位段由第二限位部件和全息风扇本体的端面围成;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对称设置,第三限位段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的一个端部,所述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的另一个端部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凸缘自所述开口伸入所述连接滑槽直至所述凸缘嵌入所述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组件,所述第一通孔组件沿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中心线分布,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和第一连接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组件,所述第二通孔组件分布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角部,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和风扇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开设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分布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一侧,所述全息风扇本体的引线自所述走线孔中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支架还包括:顶壁,所述顶壁连接所述风扇支架本体,所述顶壁沿垂直于所述风扇支架本体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支架还包括:底壁,所述底壁连接所述风扇支架本体,所述底壁沿垂直于所述风扇支架本体的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展示用空调器室外机,包括展示成像装置,展示成像装置包括全息风扇,所述全息风扇包括:全息风扇本体,所述全息风扇本体中设置有风扇电机;和扇叶,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全息风扇本体上;风扇支架,所述风扇支架具有风扇支架本体,所述风扇支架本体沿垂直于全息风扇转轴的方向布设,所述风扇支架本体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风机安装位;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全息风扇本体,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扇支架本体以将所述全息风扇安装在所述风机安装位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展示成像装置一方面可以模拟真实的风扇运行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需要形成图片或者视频等媒体文件的立体显示效果,在展示产品上无需设置显示屏,可以保证展示产品和实际产品完全一致,不会破坏产品的完整性,同时也无需使用成本昂贵的全息膜,降低展示产品的设计和使用成本;尤其适合空调产品的现场展示。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展示成像装置一种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展示成像装置一种实施例另一个视角的爆炸图;

图3为全息风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展示成像装置安装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6为图5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展示成像装置安装状态下的横向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展示成像装置安装状态下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展示用空调器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针对采用显示屏和全息膜进行立体展示,需要在产品上设置显示屏,破坏产品的一体性,使之与真实的产品产生视觉差异,且全息膜价格昂贵,产品展示成本高的问题,一种全新设计的展示成像装置如图1至图8所示,展示成像装置1包括全息风扇10、风扇支架13和连接组件15。全息风扇10由全息风扇本体11和扇叶12组成。全息风扇本体11中设置有风扇电机,扇叶12设置在全息风扇本体11上。风扇支架13为全息风扇10的承载支撑装置,风扇支架13具有沿垂直于全息风扇10转轴的方向布设的风扇支架本体,风扇支架本体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风机安装位14。全息风扇10和风扇支架13之间通过连接组件15连接,连接组件15一端固定连接全息风扇本体11,另一端固定连接风扇支架本体以将全息风扇10安装在风机安装位14上。全息风扇10的扇叶12中集成有设置在不同位置上的多个发光元件,多个发光元件由设置在全息风扇本体11中的控制芯片驱动在不同位置不同时刻点亮。控制芯片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从外部存储设备接收待播放的图像文件或视频文件,或从内部存储设备调用待播放的图像文件或视频文件,进一步解析后驱动处于目标位置的多个发光元件组合发光。由于扇叶12处于旋转状态且每一个驱动时刻选择的目标位置不同。所以,每一个驱动时刻发光元件的数量、位置和角度均有所不同,其形成的光影即可以成为待播放图像文件或视频文件的载体。当风扇电机稳定旋转的速度大于一定数值之后,由于视觉暂留原理,人眼可以接收到扇叶12后方物体反射的光线。发光元件整体显示的图像或视频就会呈现3d显示效果。在展示成像装置1外侧设置透明的壳体,参观者即可以在较广的视角范围内清晰地看到呈立体显示效果的视频文件或图像文件。在风扇支架13上可以根据产品壳体的高度设置一个或多个风机安装位14。例如,如果是针对层叠设置多个轴流风扇的室内机,则可以在展示时,在每一个轴流风扇的设定安装位置设置一个风机安装位14,并在每一个风机安装位14安装一台全息风扇10。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展示成像装置1安装在展示用的空调器中后,一方面可以模拟真实的风扇运行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需要形成图片或者视频等媒体文件的立体显示效果,在展示产品上无需设置显示屏,可以保证展示产品和实际产品完全一致,不会破坏产品的完整性,同时也无需使用成本昂贵的全息膜,降低展示产品的设计和使用成本。

风扇支架13优选设计为既可以安装传统的轴流风机(也称离心风机),也可以安装全息风扇10。以设置一个风机安装位14为例,优选风机安装位14设置在风扇支架本体的中部。风机安装位14开设有圆形安装孔30,对于传统的轴流风扇来说,可以将轴流风扇直接安装在圆形安装孔30处。为了同时使得具有圆形安装孔30的风扇支架13适用于全息风扇10,优选设计与之配合的连接组件15包括第一连接部件16和第二连接部件20。其中第一连接部件16呈块状,第一连接部件16的第一连接面17具有凸缘18,凸缘18可滑动地伸入至形成在全息风扇本体11的端面27上的连接滑槽28中,而第二连接部件20呈片状,第二连接部件20的一个侧面21连接第一连接部件16的第二连接面19,第二连接部件20的另一个侧面29连接风扇支架本体。连接状态下,第二连接部件20覆盖圆形安装孔30,从而通过第一连接部件16和第二连接部件20将全息风扇10安装在风扇支架13的风机安装位14上。

全息风扇10在运行过程中处于较高速度的转动状态,因此,优选设计第一连接部件16为截面为梯形的块状。具体如图2和图4所示,以组装视角中的方向为例,第一连接面17沿自上向下的方向渐扩并呈梯形。用于与连接滑槽28连接凸缘18分别自第一连接面17的两侧边向外延伸,凸缘18的底面与第一连接面17保持平齐,整体呈翼型分布在第一连接部件16的两侧。如图2和图3所示,在全息风扇本体11一侧,与第一连接部件16对应的,连接滑槽28设计为由第一限位段34、第二限位段35和第三限位段33组成。其中第一限位段34由第一限位部件31和全息风扇本体11的端面27围成,第二限位段35由第二限位部件32和全息风扇本体11的端面27围成。其中第一限位段34和第二限位段35对称设置,第三限位段33连接第一限位段34和第二限位段35的一个端部,第一限位段34和第二限位段35的另一个端部之间形成开口36。凸缘18自开口36伸入连接滑槽28,直至第一连接部件16两侧呈翼型分布的凸缘18分别完全嵌入第一限位段34和第二限位段35中,第一连接部件16的上端与第三限位段33抵接。呈梯形设计的第一连接部件16,以及凸缘18和连接滑槽28地配合可以确保旋转状态下的连接稳定性。当所需转速更高时,也可以再辅以螺纹或者卡接辅助连接。

在第二连接部件20一侧。第二连接部件2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组件22。第一通孔组件22沿第二连接部件20的中心线分布,螺栓穿过第一通孔组件22连接第二连接部件20和第一连接部件16。第二连接部件20上则开设有第二通孔组件23,第二通孔组件23分布在第二连接部件20的角部,螺栓穿过第二通孔组件23连接第二连接部件20和风扇支架本体。同时,在第二连接部件20上还开设有走线孔24,走线孔24分布在第二连接部件20的一侧,全息风扇本体11的引线自走线孔24中穿过。

为提高安装的稳定性,风扇支架13还设置有顶壁25和底壁26。顶壁25连接风扇支架本体的上端,顶壁25沿垂直于风扇支架本体的方向延伸,底壁连接风扇支架本体的下端,底壁26与顶壁25平行,同样沿垂直于风扇支架本体的方向延伸。安装状态下,顶壁可以与展示产品的壳体固定连接,底壁可以与展示产品的底座连接,保证全息风扇10运行时的稳定环境。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一种展示用空调器室外机。展示用空调器室外机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展示成像装置1。如图9所示,展示用空调器室外机的整体造型与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一致,主要部分由壳体2构成。壳体2完全采用透明材料制作,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材等。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材制作的外壳透光率在92%以上,光线柔和、视觉清晰,且具有极佳地耐候性、较高的表面硬度和表面光泽;特别适用于在展厅中展示用,还可以应用于室外展示场合,并可以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采用此种材料制作的壳体具有良好的适印性和喷涂性,采用适当的印刷和喷涂工艺,可以使得壳体具有不同的美学特性。在壳体1中,展示成像装置1安装于普通室外风机的安装位置,其中风机支架的顶壁25优选与壳体的上侧壁3连接,底壁26优选与壳体的底座39连接。全息风扇10立体成像并投影在展示格栅38上进行显示,展示格栅38嵌入至壳体1的前罩壳37中。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