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前教育智能互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77917发布日期:2021-07-30 13:2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学前教育智能互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互动装置,涉及学前教育智能互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学前教育智能互动装置。



背景技术: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孩童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技术中,智能互动装置存在耗电情况明显,需要经常更换电池或频繁充电,导致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使用成本大幅度提高的问题;

2、现有技术中,对一些学前教育智能互动装置来说会因为儿童年龄较小容易摔坏装置,进而达不到长久使用的使用初衷,该学前教育智能互动装置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学前教育智能互动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太阳能板和充电器,解决存在耗电情况明显,需要经常更换电池或频繁充电,导致使用成本大幅度提高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以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其中再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减震装置和防撞层,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对内部零件起到减震保护的作用,有利于保护该智能互动装置,解决了由于儿童年龄过小不懂得保护物品,容易摔坏装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学前教育智能互动装置,包括机器头,所述机器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智能摄像头,所述智能摄像头的正面设置有镜头,所述机器头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芯片,所述芯片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网络接收器,所述机器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机器腰,所述机器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机器座,所述机器座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芯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线材,所线材向上延伸固定连接有智能摄像头,所述芯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线材,所述线材向下延伸固定连接有声音收集器,所述芯片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线材,所述线材向两侧延伸固定连接有听筒。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器座的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吊柱,所述吊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充电器,所述充电器的正面与太阳能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充电器的两侧设置有线材,所述机器座的外壁设置有防撞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器腰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池缓冲座,所述电池缓冲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桩,所述电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线材,线材向下延伸贯穿于机器腰的底部,且线材向下延伸固定连接有充电器,所述机器腰的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摆臂机,所述摆臂机的底部设置有横齿轮,所述横齿轮的两侧设置有半轴,所述半轴的一侧均设置有手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器头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话筒,所述机器头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听筒,所述机器头的外壁设置有防撞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器腰的正面均匀设置有按钮,所述机器腰的两侧设置有半轴,所述机器腰的两侧设置有手臂,所述机器腰的外壁设置有防撞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器座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滚轮电机,所述滚轮电机的左侧活动安装有竖齿轮,所述竖齿轮的底部设置有中轴,所述中轴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机器座的内侧底部,所述中轴的两侧活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底部贯穿于机器座的底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学前教育智能互动装置,通过设计精妙,采用太阳能板和充电器结合,方便通过太阳能板收集光能再通过充电器进行转化成电能充入电池组中进行蓄电续航,避免耗电快需要频繁充电或需要经常更换电池,导致的使用成本大幅度提高和更换后的电池不方便处理,随处乱扔后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学前教育智能互动装置,通过采用减震装置和防撞层组合设置,可以实现通过各项减震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内部零件起到减震保护的作用,有利于保护该智能互动装置受到强烈撞击损坏内部零件,另外通过防撞层解决了由于儿童年龄过小不懂得保护物品,容易摔坏装置外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器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器腰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器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智能摄像头;2、镜头;3、支撑块;4、机器头;5、显示屏;6、听筒;7、话筒;8、机器腰;9、按钮;10、手臂;11、机器座;12、滚轮;13、太阳能板;14、芯片;15、缓冲弹簧;16、声音收集器;17、网络接收器;18、半轴;19、横齿轮;20、摆臂机;21、电池组;22、电池缓冲座;23、电桩;24、吊柱;25、充电器;26、防撞层;27、减震器;28、中轴;29、竖齿轮;30、缓冲器;31、滚轮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学前教育智能互动装置,包括机器头4,机器头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3,支撑块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智能摄像头1,智能摄像头1的正面设置有镜头2,机器头4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缓冲弹簧15,缓冲弹簧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芯片14,芯片1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网络接收器17,机器头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机器腰8,机器腰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机器座11,机器座1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13。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摄像头1、芯片14和网络接收器17的结合可以监控儿童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随时查看儿童具有督促作用和主要的保护作用。

如图1、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太阳能板13和充电器25结合,方便通过太阳能板13收集光能再通过充电器25进行转化成电能充入电池组21中进行蓄电续航,避免耗电快需要频繁充电或需要经常更换电池,导致的使用成本大幅度提高和更换后的电池不方便处理,随处乱扔后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优选的,减震装置和防撞层26组合设置,可以实现通过各项减震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内部零件起到减震保护的作用,有利于保护该智能互动装置受到强烈撞击损坏内部零件,另外通过防撞层26解决了由于儿童年龄过小不懂得保护物品,容易摔坏装置外壳的问题。

实施例2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芯片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线材,所线材向上延伸固定连接有智能摄像头1,其主要作用于方便查看儿童的状态,芯片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线材,线材向下延伸固定连接有声音收集器16,芯片1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线材,线材向两侧延伸固定连接有听筒6,机器座11的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吊柱24,吊柱2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充电器25,充电器25的正面与太阳能板13的背面固定连接,充电器25的两侧设置有线材,机器座11的外壁设置有防撞层26,机器腰8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池缓冲座22,其主要作用于为电池组缓冲减震,电池缓冲座2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池组21,电池组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桩23,电桩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线材,线材向下延伸贯穿于机器腰8的底部,且线材向下延伸固定连接有充电器25,机器腰8的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摆臂机20,其主要作用于带动手臂10摆动,摆臂机20的底部设置有横齿轮19,横齿轮19的两侧设置有半轴18,半轴18的一侧均设置有手臂10。

实施例3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实施例1、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机器头4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5,其主要作用于显示,显示屏5的下方设置有话筒7,机器头4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听筒6,机器头4的外壁设置有防撞层26,其主要作用于防止撞击损坏外壳,机器腰8的正面均匀设置有按钮9,机器腰8的两侧设置有半轴18,机器腰8的两侧设置有手臂10,机器腰8的外壁设置有防撞层26,机器座1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缓冲器30,其主要作用于缓冲减震,缓冲器3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滚轮电机31,滚轮电机31的左侧活动安装有竖齿轮29,竖齿轮29的底部设置有中轴28,中轴28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器27,其主要作用于缓冲减震,减震器27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机器座11的内侧底部,中轴28的两侧活动安装有滚轮12,滚轮12的底部贯穿于机器座11的底部。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学前教育智能互动装置的工作原理。

如图1-4所示,通过按钮9可以选择学习互动的模式,随后显示屏5显示学习互动的图案,顶部的摄像头1可以通过芯片14和网络接收器17远程查看儿童的状态,在遇到具有光线条件,太阳能板13可以随时通过充电器25为电池组21充电,话筒7可以接收声音传送至芯片14,听筒6可以通过芯片连接播放出声音,摆臂机20可以带动半轴18转动,半轴18从而带动手臂10摆动,滚轮电机31带动中轴28,随后中轴28可带动滚轮12,本装置中缓冲弹簧15、电池缓冲座22、减震器27和缓冲器30都可以为内部零件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