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双套管教学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7524发布日期:2021-08-10 14:2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腹腔双套管教学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教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腹腔双套管教学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医用教学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腹腔双套管广泛应用于普外科各种手术区域的冲洗和引流,为减少腹腔感染、促进吻合口愈合发挥独特作用。而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法的实施、冲洗引流的观察、并发症的处理将影响治疗效果,也是普外科护理实习生学习中要求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该部分教学内容较为抽象,涉及引流液的动态变化、负压吸引声音辨别、戳孔渗液的形成过程等。临床教学大多常规运用多媒体讲解和操作示教,实习生仅能查看腹腔双套管客观结构、了解负压吸引连接和操作流程、临床观察患者腹部戳孔外观。无法反复练习和实践各类情况,尤其是异常状态下的戳孔渗液、管道堵塞、负压损伤内脏等情况,不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适于进行腹腔双套管护理实习教学用具,解决上述不足,填补目前尚无类似教学模具设计应用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腹腔双套管教学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护理实习教学,能直观模拟管道护理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激发实习生兴趣、满足学习需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腹腔双套管教学模具,包括腹腔双套管、负压吸引装置和腹腔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学模具还包括模拟腹腔分体式盒、模拟临近脏器凝胶、彩色模拟腹腔内液体、坏死组织及血凝块模拟物和弹性膜,所述模拟腹腔分体式盒用于模拟腹腔,模拟腹腔分体式盒内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模拟临近脏器凝胶,所述模拟临近脏器凝胶用于模拟富有血运的腹腔内临近脏器;所述模拟腹腔分体式盒可活动打开,所述彩色模拟腹腔内液体和坏死组织及血凝块模拟物在使用时放入模拟腹腔分体式盒内;所述模拟腹腔分体式盒的侧壁设有模拟腹腔壁戳孔,所述模拟腹腔壁戳孔上覆设有弹性膜。

作为所述教学模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腹腔双套管的外套管采用常规一次性腹腔双套管的原装外套管,内套管采用与原装外套管颜色不同的橡胶导尿管。

作为所述教学模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彩色模拟腹腔内液体采用淡红色墨水,所述弹性膜采用蓝色弹性膜,所述坏死组织及血凝块模拟物采用大小不等的棉球絮状物,所述模拟临近脏器凝胶采用红色凝胶。

作为所述教学模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拟腹腔分体式盒采用透明亚克力材料制成。

作为所述教学模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拟腹腔分体式盒为长方体,尺寸为15×25×20cm,所述模拟腹腔壁戳孔开设在模拟腹腔分体式盒的侧面上距离底部8cm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腹腔双套管教学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安装连接教学模具:

【1】打开模拟腹腔分体式盒,向其中加入彩色模拟腹腔内液体和坏死组织及血凝块模拟物,加入高度不超过模拟腹腔壁戳孔;

【2】将腹腔双套管穿透弹性膜,从模拟腹腔壁戳孔插入到模拟腹腔分体式盒内部,腹腔双套管的外套管通过吸引管常规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内套管的外端先连接三通,再通过输液皮条连接腹腔冲洗装置;

2、模拟正常的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操作:

【1】打开输液皮条上的开关,启用负压吸引装置,调节负压吸引压力为10~20kpa,进行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操作;

【2】如冲洗有效,则可观察到模拟腹腔分体式盒内的彩色模拟腹腔内液体逐渐变清,吸引管内可见坏死组织及血凝块模拟物排出,另外可闻及正常的“呼呼”声,为吸引管内水流波动;

【3】冲洗接近完成时,轻调腹腔双套管的方向来模拟体位改变,彩色模拟腹腔内液体逐渐变少,液面下降。

作为所述使用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模拟处理坏死组织/血凝块完全或部分堵管的情况,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腹腔双套管自模拟腹腔壁戳孔取出,在外套管人为置入模拟坏死组织/血凝块模拟物,模拟坏死组织/血凝块堵塞双套管;

【2】开始腹腔冲洗,连接和操作步骤同上;

【3】冲洗无效,可闻及部分堵管时呈鸣笛声,完全堵管时无声音,吸引管内无水流波动或水流波动非常轻微;

【4】观察到冲洗液不断进入,而吸引不畅,入量大于出量,模拟腹腔分体式盒内的液面上升,即冲洗液积于模拟腹腔分体式盒内,当液面高于模拟腹腔壁戳孔后,冲洗液从弹性膜周边溢出,模拟临床上的戳孔渗液形成;

【5】解除堵管:指导实习生挤压吸引管,轻旋、轻抽内套管,同时加快冲洗,则坏死组织/血凝块模拟物被冲出,装置通畅,恢复正常冲洗。

作为所述使用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模拟处理负压漏气、负压过小的情况,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开始腹腔冲洗,连接和操作步骤同上;

【2】调节负压吸引压力小于10kpa或扭松负压吸引装置与外套管的连接处,此时可闻及“呼呼”声减弱或消失,观察吸引管内水柱波动无或轻微;

【3】当未及时处理,使冲洗液的入量大于出量,彩色模拟腹腔内液体从模拟腹腔壁戳孔处渗出,指导实习生认知此种情况在临床可表现为敷料潮湿、皮肤浸渍皮炎等。

作为所述使用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模拟负压过大、引流管贴壁的情况,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开始腹腔冲洗,连接和操作步骤同上;

【2】调节负压吸引压力大于20kpa,可闻及“呼呼”声增强为“嘶嘶声”,吸引管内水流波动增加;

【3】人为使腹腔双套管贴近模拟临近脏器凝胶,模拟体位变动或双套管移位时管道贴壁临近脏器表面,见外套管侧孔吸附凝胶直至其破损,模拟腹腔分体式盒内的彩色模拟腹腔内液体中混入凝胶,临床可表现为脏器表面损伤,引流液转为鲜红。

作为所述使用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模拟不及时更换冲洗液的情况,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开始腹腔冲洗,连接和操作步骤同上;

【2】夹闭腹腔冲洗装置的开关,模拟临床不及时更换冲洗液;

【3】向实习生演练情况一:实习生观察到内套管连接的三通开始进气,闻及进气音,维持气压平衡,三通可避免空吸损伤组织;

【4】向实习生演练情况二:三通进气后,双套管内无液体,而是充满空气,双套管可能会漂浮在彩色模拟腹腔内液体上,出现干吸腹腔内空气的情况;此时可演示解除故障方法:变换体位或轻旋腹腔双套管,使腹腔双套管进入腹腔液面下,或更换冲洗液,使引流恢复;

【5】向实习生演练情况三:进一步关闭三通,模拟连接时漏安装三通,此时无冲洗液滴入、无三通进气维持气压平衡;观察到彩色模拟腹腔内液体逐渐吸尽,模拟腹腔分体式盒内的气压不能平衡,指导可能出现气压失衡下双套管贴壁脏器表面出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方案能直观模拟管道护理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激发实习生兴趣、满足学习需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整体结构与管道真实状况接近,能模拟腹腔双套管护理过程中各类状况下的变化和处理,具有直观、动态、全面的特点,可弥补常规教学局限、片面、依靠学生想象的弊端。学生可在较短的课时中,学习到临床多种案例情形,尤其是腹腔冲洗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2)、本实用新型的教学模具可以反复使用,适合用于成批教学和连续教学,便于教学后学生反复实操和教师运用模具出题考核。

3)、本实用新型的教学模具清洗方便,易于搬运和存放,使用时消耗材料易取得,经济实用。

4)、本实用新型不在病人身上操作,不增加病人痛苦,在教学时,学生可视其结构、闻其声音、观其变化,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模拟腹腔分体式盒、2-模拟临近脏器凝胶、3-弹性膜、4-腹腔双套管、5-外套管、6-内套管、7-负压吸引装置、8-腹腔冲洗装置、9-吸引管、10-三通、11-输液皮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腹腔双套管4教学模具,包括模拟腹腔分体式盒1、模拟临近脏器凝胶2、彩色模拟腹腔内液体、坏死组织及血凝块模拟物、弹性膜3、腹腔双套管4、负压吸引装置7和腹腔冲洗装置8,所述模拟腹腔分体式盒1用于模拟腹腔,模拟腹腔分体式盒1内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模拟临近脏器凝胶2,所述模拟临近脏器凝胶2用于模拟富有血运的腹腔内临近脏器;所述模拟腹腔分体式盒1可活动打开,所述彩色模拟腹腔内液体和坏死组织及血凝块模拟物在使用时放入模拟腹腔分体式盒1内;所述模拟腹腔分体式盒1的侧壁设有模拟腹腔壁戳孔,所述模拟腹腔壁戳孔上覆设有弹性膜3。

本实施例1中,所述腹腔双套管4的外套管5采用常规一次性腹腔双套管4的原装外套管5,内套管6采用与原装外套管5颜色不同的橡胶导尿管。如此设置,一次性腹腔双套管4的原装外套管5取材方便,内套管6采用与原装外套管5颜色不同,更易在教学时便于实习生区分。

本实施例1中,所述彩色模拟腹腔内液体采用淡红色墨水,所述弹性膜3采用蓝色弹性膜3,所述坏死组织及血凝块模拟物采用大小不等的棉球絮状物,所述模拟临近脏器凝胶2采用红色凝胶。如此设置,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时,淡红色墨水的颜色变淡便于观察冲洗效果;蓝色膜与淡红色墨水形成对比,易于观察模拟戳孔渗液情况;红色凝胶更能形象地模拟富有血运的腹腔内临近脏器表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拟腹腔分体式盒1采用透明亚克力材料制成,这样便于观察内部情况。模拟腹腔分体式盒1为长方体,尺寸为15×25×20cm,所述模拟腹腔壁戳孔开设在模拟腹腔分体式盒1的侧面上距离底部8cm处。

实施例2

实施例2公开了上述腹腔双套管4教学模具的使用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安装连接教学模具:

【1】打开模拟腹腔分体式盒1,向其中加入彩色模拟腹腔内液体【淡红色墨水】和坏死组织及血凝块模拟物【棉球絮状物】,加入高度不超过模拟腹腔壁戳孔;

【2】将腹腔双套管4穿透弹性膜3【蓝色膜】,从模拟腹腔壁戳孔插入到模拟腹腔分体式盒1内部,腹腔双套管4的外套管5通过吸引管9常规连接负压吸引装置7,内套管6的外端先连接三通10,再通过输液皮条11连接腹腔冲洗装置8;

2、模拟正常的腹腔双套管4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操作:

【1】打开输液皮条11上的开关,启用负压吸引装置7,调节负压吸引压力为10~20kpa,进行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操作;

【2】如冲洗有效,则可观察到模拟腹腔分体式盒1内的彩色模拟腹腔内液体【淡红色墨水】逐渐变清,吸引管9内可见坏死组织及血凝块模拟物【棉球絮状物】排出,另外可闻及正常的“呼呼”声,为吸引管9内水流波动;

【3】冲洗接近完成时,轻调腹腔双套管4的方向来模拟体位改变,彩色模拟腹腔内液体【淡红色墨水】逐渐变少,液面下降。

3、模拟处理坏死组织/血凝块完全或部分堵管的情况,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腹腔双套管4自模拟腹腔壁戳孔取出,在外套管5人为置入模拟坏死组织/血凝块模拟物【棉球絮状物】,模拟坏死组织/血凝块堵塞双套管;

【2】开始腹腔冲洗,连接和操作步骤同上;

【3】如冲洗无效,部分堵管时可闻及鸣笛声,完全堵管时无声音,吸引管9内无水流波动或水流波动非常轻微;

【4】观察到冲洗液不断进入,而吸引不畅,入量大于出量,模拟腹腔分体式盒1内的液面上升,即冲洗液积于模拟腹腔分体式盒1内,当液面高于模拟腹腔壁戳孔后,冲洗液从弹性膜3【蓝色膜】周边溢出,模拟临床上的戳孔渗液形成;

【5】解除堵管:指导实习生挤压吸引管9,轻旋、轻抽内套管6,同时加快冲洗,则坏死组织/血凝块模拟物被冲出,装置通畅,恢复正常冲洗。

4、模拟处理负压漏气、负压过小的情况,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开始腹腔冲洗,连接和操作步骤同上;

【2】调节负压吸引压力小于10kpa或扭松负压吸引装置7与外套管5的连接处,此时可闻及“呼呼”声减弱或消失,观察吸引管9内水柱波动无或轻微;

【3】当未及时处理时,冲洗液的入量大于出量,彩色模拟腹腔内液体从模拟腹腔壁戳孔处渗出,指导实习生认知此种情况在临床可表现为敷料潮湿、皮肤浸渍皮炎等。

5、模拟负压过大、引流管贴壁的情况,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开始腹腔冲洗,连接和操作步骤同上;

【2】调节负压吸引压力大于20kpa,可闻及“呼呼”声增强为“嘶嘶声”,吸引管9内水流波动增加;

【3】人为使腹腔双套管4贴近模拟临近脏器凝胶2,模拟体位变动或双套管移位时管道贴壁临近脏器表面,见外套管5侧孔吸附凝胶直至其破损,模拟腹腔分体式盒1内的彩色模拟腹腔内液体中混入凝胶,临床可表现为脏器表面损伤,引流液转为鲜红。

6、模拟不及时更换冲洗液的情况,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开始腹腔冲洗,连接和操作步骤同上;

【2】夹闭输液皮条11上的开关,模拟临床不及时更换冲洗液;

【3】向实习生演练情况一:实习生观察到内套管6连接的三通10开始进气,闻及进气音,维持气压平衡,三通10可避免空吸损伤组织;

【4】向实习生演练情况二:三通10进气后,腹腔双套管4内无液体,而是充满空气,腹腔双套管4可能会漂浮在彩色模拟腹腔内液体上,出现干吸腹腔内空气的情况;此时可演示解除故障方法:变换体位或轻旋腹腔双套管4,使腹腔双套管4进入腹腔液面下,或更换冲洗液,使引流恢复;

【5】向实习生演练情况三:进一步关闭三通10,模拟连接时漏安装三通10,此时无冲洗液滴入,无三通10进气维持气压平衡;观察到彩色模拟腹腔内液体逐渐吸尽,模拟腹腔分体式盒1内的气压不能平衡,指导可能出现气压失衡下双套管贴壁脏器表面出血。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