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城市建设技术全息投影的虚拟仿真装置

文档序号:25395735发布日期:2021-06-08 20:01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城市建设技术全息投影的虚拟仿真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城市建设技术全息投影的虚拟仿真装置,属于城市建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全息投影技术属于3d技术的一种,原指利用干涉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而后随着科幻电影与商业宣传的引导,全息投影的概念逐渐延伸到舞台表演、展览展示等商用活动中。
3.现有技术中全息投影仿真装置受到环境光的影响比较大,环境光较强时无法看清成像内容,同时大部分采用电子设备呈现的像的装置,无法根据不同屏幕大小进行自由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城市建设技术全息投影的虚拟仿真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子设备的屏幕大小进行调节,降低环境光对成像的影响,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基于城市建设技术全息投影的虚拟仿真装置,包括展示箱,所述展示箱外壁一侧安装有滑轨,且滑轨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吸铁石,且滑动杆外壁另一侧胶合连接有密封黑布,所述展示箱中部安装有透视玻璃,且展示箱外壁一侧开设有设备插槽,所述设备插槽外壁上端安装有高频振动器,所述设备插槽外壁上端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透明折射板,且透明折射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展示箱内部顶部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滑动盘,且滑动盘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滑动盘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展示箱固定连接有柔性杆,且柔性杆另一端安装有投影机。
7.进一步而言,所述展示箱外壁一侧安装有门体,且展示箱外壁另一侧开设有水量表。
8.进一步而言,所述滑动杆关于滑轨两侧对称分布,所述密封黑布另一端与透视玻璃相互胶合连接。
9.进一步而言,所述透明折射板整体呈梯形状结构,且透明折射板与设备插槽之间呈45
°
角分布。
10.进一步而言,所述连杆一端与第二滑槽内壁相互滑动连接,且第二滑槽沿滑动盘圆心四等分均匀分布,所述第二滑槽通过连杆与透明折射板相互一一对应,所述展示箱外壁一侧通过开槽与把手相互活动连接。
11.进一步而言,所述高频振动器位于设备插槽的圆心处。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滑动盘,滑动盘可以通过第二滑槽和连杆带动透明折射板在设备插槽上进行横向运动,当逆时针旋转滑动盘时,透明折射板就会向设备插槽上端面的圆心靠拢,使用者可以将电子设备插入到设备插槽中,四组透明折射板之间的距离越近,就可以对更小屏幕的电子设备进行成像,例如手机,当四组透明折射板之间的间距越大,就可以对更大屏幕的电子设备进行成像,例如平板,从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适配性。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滑动杆,滑动杆可以拉动密封黑布对透视玻璃进行遮盖,这样在光线较强的情况下减少光线照射到展示箱的可能,保证使用者能够看清投影展示的具体画面。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高频振动器,高频振动器主要对展示箱内部的水源进行不断震荡产生雾化效果,再通过投影机对雾化后的水源进行照射,从而起到成像效果,这样可以起到与透明折射板起到叠加成像效果。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设备插槽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滑动盘和连杆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设备插槽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1、展示箱;101、门体;102、水量表;2、滑轨;3、滑动杆;301、吸铁石;4、密封黑布;5、透视玻璃;6、设备插槽;601、第一滑槽;7、高频振动器;8、滑块;9、透明折射板;10、连杆;11、滑动盘;1101、第二滑槽;1102、把手;12、柔性杆;13、投影机。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如图1

图6所示,一种基于城市建设技术全息投影的虚拟仿真装置,包括展示箱1,所述展示箱1外壁一侧安装有滑轨2,且滑轨2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杆3,所述滑动杆3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吸铁石301,且滑动杆3外壁另一侧胶合连接有密封黑布4,所述展示箱1中部安装有透视玻璃5,且展示箱1外壁一侧开设有设备插槽6,所述设备插槽6外壁上端安装有高频振动器7,所述设备插槽6外壁上端开设有第一滑槽601,且第一滑槽601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上端固定连接有透明折射板9,且透明折射板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杆10,所述展示箱1内部顶部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滑动盘11,且滑动盘11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1101,所述滑动盘11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102,所述展示箱1固定连接有柔性杆12,且柔性杆12另一端安装有投影机13。
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展示箱1外壁一侧安装有门体101,且展示箱1外壁另一侧开设有水量表102,门体101主要起到打开展示箱1内部的作用,使用者可以从门体101向展
示箱1内部加入水源,水量表102采用玻璃材质,可以对展示箱1内部的水源做到实时监控。
27.如图1与所示,本实施例的滑动杆3关于滑轨2两侧对称分布,所述密封黑布4另一端与透视玻璃5相互胶合连接,滑动杆3可以沿滑轨2上进行滑动,滑动杆3可以直接拉动密封黑布4对透视玻璃5进行遮盖,这样在光线较强的情况下减少光线照射到展示箱1的可能,保证使用者能够看清投影展示的具体画面,吸铁石301两两之间可以相互吸附,从而将滑动杆3之间固定在一起,从而让密封黑布4环绕透视玻璃5进行包裹,减少灰尘对透视玻璃5的影响,起到防尘的效果。
28.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透明折射板9整体呈梯形状结构,且透明折射板9与设备插槽6之间呈45
°
角分布,使用者首先可以将电子设备,平板或者手机等从设备插槽6插入到装置中,通过透明折射板9进行反射,形成投影,透明折射板9设置有四组,从而形成立体的影像。
29.如图2与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杆10一端与第二滑槽1101内壁相互滑动连接,且第二滑槽1101沿滑动盘11圆心四等分均匀分布,所述第二滑槽1101通过连杆10与透明折射板9相互一一对应,所述展示箱1外壁一侧通过开槽与把手1102相互活动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把手1102来让滑动盘11进旋转,滑动盘11逆时针旋转时,第二滑槽1101会不断压迫其内部的连杆10,让连杆10沿着第二滑槽1101进行移动,又因为连杆10的另一端连着透明折射板9,当滑动盘11逆时针转动时,透明折射板9则通过滑块8沿第一滑槽601内进行横向滑动,从而缩短四组透明折射板9之间的距离,这样就可以适配更小的电子设备的屏幕,例如手机,当插入更大的电子设备时,使用者可以顺时针旋转滑动盘11,从而将透明折射板9之间的距离增大,方便更大的电子设备屏幕进行成像,例如平板,增加装置整体的适配性。
30.如图2与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高频振动器7位于设备插槽6的圆心处,高频振动器7主要对展示箱1内部的水源进行不断震荡产生雾化效果,再通过投影机13对雾化后的水源进行照射,从而起到成像效果,这样可以起到与透明折射板9起到叠加成像效果。
31.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2.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把手1102来让滑动盘11进旋转,滑动盘11逆时针旋转时,第二滑槽1101会不断压迫其内部的连杆10,让连杆10沿着第二滑槽1101进行移动,又因为连杆10的另一端连着透明折射板9,当滑动盘11逆时针转动时,透明折射板9则通过滑块8沿第一滑槽601内进行横向滑动,从而缩短四组透明折射板9之间的距离,这样就可以适配更小的电子设备的屏幕,例如手机,当插入更大的电子设备时,使用者可以顺时针旋转滑动盘11,从而将透明折射板9之间的距离增大,方便更大的电子设备屏幕进行成像,例如平板,增加装置整体的适配性,高频振动器7主要对展示箱1内部的水源进行不断震荡产生雾化效果,再通过投影机13对雾化后的水源进行照射,从而起到成像效果,这样可以起到与透明折射板9起到叠加成像效果,滑动杆3可以沿滑轨2上进行滑动,滑动杆3可以直接拉动密封黑布4对透视玻璃5进行遮盖,这样在光线较强的情况下减少光线照射到展示箱1的可能,保证使用者能够看清投影展示的具体画面,吸铁石301两两之间可以相互吸附,从而将滑动杆3之间固定在一起,从而让密封黑布4环绕透视玻璃5进行包裹,减少灰尘对透视玻璃5的影响,起到防尘的效果。
33.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
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

;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