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形变模型

文档序号:25978016发布日期:2021-07-23 14:2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原子核形变模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子核形变模型。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原子核物理学中,不同元素的原子核结构仍简单地使用圆球形表示,具体到讨论质子和中子时,由于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和胶子组成,而夸克,胶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仍在研究中,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因此难以向非物理专业的人们解释清楚,而在讨论关于原子核的衰变反应和衰变规律时,则仍主要基于实验统计数据规律。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好的质子和中子模型能搭建出一个原子核,很好地帮助人们理解和记忆原子核的各种衰变反应和衰变规律。

在先专利cn201922126444.0公开了一种原子结构展示器,包括质子球和中子球,中子球底部设有吸盘,质子球顶部通过螺钉铆接有套管,套管侧面垂直设有螺纹管,螺纹管内配有螺纹杆,螺纹杆端部连接有电子球。该原子结构展示器可以通过模型来生动地展示各种不同原子结构,而且能够灵活地改变质子、中子、电子的数量,清楚地讲解各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区别。

但是,在上述原子结构展示器上质子球和中子球是一体成型的,所以每个模型上质子球和中子球的数量已经固定,而在不同的原子核结构中,质子和中子的数量应是不定的,所以上述专利中原子核结构过于单一,也很难的起到演示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模拟更多形式原子核形态的原子核形变模型,其技术方案如下:

原子核形变模型,包括:

单元球,包括球体及其表面上设置的沿球径延伸的插孔,插孔的盲端粘接有位于孔内的衔铁,插孔的孔壁上设有围绕在孔腔周围的工作线圈,工作线圈依次串接有位于球体内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电源,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触发部位于球体表面上,电源为可拆连接在球体上设置的电池仓内的蓄电池;以及

连接件,包括铝制的阻磁基座,阻磁基座的一端固定有插入一单元球的所述插孔中的第一铁芯,相对另一端固定有插入另一单元球的所述插孔中的第二铁芯。

优选地,插孔有多个,各插孔在单元球的球面上间隔分布,各插孔和工作线圈一一对应设置,各工作线圈串接与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电源串接。

优选地,球体为工程塑料材质的空心壳体,球体的壳壁上开设有穿孔,穿孔内穿装有端部粘接在穿孔孔沿上的连接帽,连接帽的盲端伸入球体内、开口端位于球体表面上,工作线圈粘接固定在连接帽的外周上,所述插孔为连接帽的内孔。

优选地,连接帽为橡胶材质,连接孔的孔壁上设有位于靠近盲端、并且从内壁露出的环形凸筋,孔壁上还开设有位于外壁上、并围绕在环形凸筋周围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为c形;

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的外周上均设有与所述环形凸筋卡扣配合的环形卡槽。

优选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位于一插孔的相对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铁形式实现单元球之间的连接,这样对标记为不同颜色的单元球可通过该方式进行多单元拼接,实现了多个单元球快速结合,从而能够模拟更多形式原子核形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子核形变模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本实用新型原子核形变模型的单元球内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原子核形变模型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单元球1和一个连接件2组合而成。其中,

单元球1包括球体11,球体11表面上设有在球面均布的平台部12,每一平台部12表面上各自设置有沿球径延伸的插孔14,各插孔14在单元球1的球面上间隔分布,插孔14的盲端粘接有位于孔内的衔铁15,插孔14的孔壁上设有围绕在孔腔周围的工作线圈16,工作线圈16依次串接有位于球体11内的第一开关17、第二开关18和电源19,第一开关17和第二开关18的触发部位于球体11表面上,电源19为可拆连接在球体11上设置的电池仓内的蓄电池。各插孔14和工作线圈16一一对应设置,各工作线圈16串接与第一开关17、第二开关18、电源19串接。球体11为工程塑料材质的空心壳体,球体11的壳壁上开设有穿孔,穿孔内穿装有端部粘接在穿孔孔沿上的连接帽13,连接帽13的盲端伸入球体11内、开口端位于球体11表面上,工作线圈16粘接固定在连接帽13的外周上,所述插孔14为连接帽13的内孔。连接帽13为橡胶材质,连接孔的孔壁上设有位于靠近盲端、并且从内壁露出的环形凸筋110,孔壁上还开设有位于外壁上、并围绕在环形凸筋110周围的环形凹槽120,环形凹槽120为c形。第一开关17和第二开关18位于一插孔14的相对两侧。

连接件2包括铝制的阻磁基座21,阻磁基座21为与平台部12吻合的板状,阻磁基座21的一端固定有插入一单元球1的所述插孔14中的第一铁芯22,相对另一端固定有插入另一单元球1的所述插孔14中的第二铁芯23。第一铁芯22和第二铁芯23均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阻磁基座21上。第一铁芯22和第二铁芯23的外周上均设有与所述环形凸筋110卡扣配合的环形卡槽24。

在使用时,将连接件2插入两单元球1之间,同时触发第一开关17,使得单元球1内电路导通,第一铁芯22和第二铁芯23被磁吸在两单元球1之间;在需要拆卸时,按压第二开关18,使得单元球1内部电路断开,从而可将两单元球1拆开。

优选地,可在不同的单元球1上涂覆不同颜色的漆层,以分别模拟质子球和中子球。当然,不同的漆层也可以通过单元球1表面上刻画的标记图案或文字替代。

优选地,第一开关17和第二开关18选配触控开关,如光电接近开关等,当然也可以选用机械开关,如微动开关。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原子核形变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单元球,包括球体及其表面上设置的沿球径延伸的插孔,插孔的盲端粘接有位于孔内的衔铁,插孔的孔壁上设有围绕在孔腔周围的工作线圈,工作线圈依次串接有位于球体内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电源,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触发部位于球体表面上,电源为可拆连接在球体上设置的电池仓内的蓄电池;以及

连接件,包括铝制的阻磁基座,阻磁基座的一端固定有插入一单元球的所述插孔中的第一铁芯,相对另一端固定有插入另一单元球的所述插孔中的第二铁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核形变模型,其特征在于,插孔有多个,各插孔在单元球的球面上间隔分布,各插孔和工作线圈一一对应设置,各工作线圈串接与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电源串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子核形变模型,其特征在于,球体为工程塑料材质的空心壳体,球体的壳壁上开设有穿孔,穿孔内穿装有端部粘接在穿孔孔沿上的连接帽,连接帽的盲端伸入球体内、开口端位于球体表面上,工作线圈粘接固定在连接帽的外周上,所述插孔为连接帽的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子核形变模型,其特征在于,连接帽为橡胶材质,连接孔的孔壁上设有位于靠近盲端、并且从内壁露出的环形凸筋,孔壁上还开设有位于外壁上、并围绕在环形凸筋周围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为c形;

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的外周上均设有与所述环形凸筋卡扣配合的环形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子核形变模型,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位于一插孔的相对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子核形变模型,单元球包括球体及其表面上设置的沿球径延伸的插孔,插孔的盲端粘接有位于孔内的衔铁,插孔的孔壁上设有围绕在孔腔周围的工作线圈,工作线圈依次串接有位于球体内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电源,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触发部位于球体表面上,电源为可拆连接在球体上设置的电池仓内的蓄电池;连接件包括铝制的阻磁基座,阻磁基座的一端固定有插入一单元球的所述插孔中的第一铁芯,相对另一端固定有插入另一单元球的所述插孔中的第二铁芯。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铁形式实现单元球之间的连接,这样对标记为不同颜色的单元球可通过该方式进行多单元拼接,实现了多个单元球快速结合,从而能够模拟更多形式原子核形态。

技术研发人员:杨琼;刘坤;张静;郭海滨;田彦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2.25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