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图像分析仪用防静电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7798发布日期:2021-08-10 14:27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图像分析仪用防静电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图像分析仪用防静电显示器。



背景技术:

全自动化学发光图像分析仪是一种用于临床医学领域的分析仪器,仪器主要由光探测器、电信号放大器、接口变换系统、信号处理及记录系统组成,可灵敏检出痕量或超痕量目标物。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超微弱发光测量仪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已被多家科研院校、医院或检测机构应用于临床诊断技术的开发研究中。同时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超微弱发光测量仪可快速、灵敏、动态获取发光动力学曲线,这一特点对研究伴随着发光现象的生命过程及评价药物的抗氧化性至关重要。

在日常工作及实验中,用于图像分析的显示器易携带静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显示器工作时产生静电会导致显示内容错乱,看不清图像,有可能导致因判断错误而出现事故,同时长期静电会使得显示设备产生各种故障,缩短显示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图像分析仪用防静电显示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图像分析仪用防静电显示器,包括支撑板、万向轮、液压升降装置、安装板、绝缘固定板、显示器、防静电薄膜、静电处理器,支撑板底部通过紧固件安装万向轮,支撑板上表面安装液压升降装置,液压升降装置通过紧固件安装安装板,安装板上表面安装安装座,绝缘固定板与安装座旋转连接,绝缘固定板开凿凹槽用于安装显示器,显示器外侧粘贴防静电薄膜,静电处理件输出端与显示器电性连接,静电处理器安装在绝缘固定板凹槽底部,安装板安装角度调节装置。

进一步的,静电处理器包括金属片和电容器,金属片与显示器内部线路板焊接,金属片与电容器固定连接,电容器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绝缘固定板凹槽底部。

进一步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安装座、调节杆、齿轮、齿条和摇杆,调节杆安装座安装在绝缘固定板背面中间位置,调节杆与调节杆安装座旋转连接,齿轮与调节杆旋转连接,齿轮侧面固定安装摇杆,齿条焊接在安装板上,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液压升降装置包括缸筒、活塞杆、第一活塞、固定油缸、球阀、油管、第二活塞、油箱、曲杆、手柄、手柄安装座、油箱底座,缸筒通过紧固件与支撑板连接,缸筒与活塞杆滑动连接,活塞杆安装第一活塞,固定油缸在缸筒内部,固定油缸底部贯穿通孔用于连通球阀,球阀连通油管,油管连通油箱底部,油箱安装在油箱底座上,手柄安装座安装在油箱底座上,手柄与手柄安装座旋转连接,手柄与曲杆焊接,曲杆通过紧固件与第二活塞连接,第二活塞与油箱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球阀包括球阀腔体、圆球、旋钮,圆球设置在球阀腔体底部,所述旋钮与球阀腔体底部旋转连接,所述旋钮位于球阀腔体内一端焊接拨杆。

进一步的,油箱底座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支撑板上,油箱底座有一定的高度。

进一步的,活塞杆外侧套上弹簧,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进一步的,曲杆以手柄安装座旋转轴承为圆心的曲线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当显示器在工作时,显示器本身会产生静电,静电通过金属片发生电荷转移,将所产生的静电荷转移到电容器内部;显示器的防静电薄膜简易有效防止工作人员触摸时产生静电;同时工作人员通过万向轮可以轻松移动整个显示器设备;可以调整显示器高度;出现反光等光线问题,调整显示屏角度,便于工作人员清楚看清内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静电处理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球阀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万向轮、3-液压升降装置、31-缸筒、32-活塞杆、33-第一活塞、34-固定油缸、35-球阀、351-球阀腔体、352-圆球、353-旋钮、354-拨杆、36-油管、37-第二活塞、38-油箱、39-曲杆、310-手柄、311-手柄安装座、4-弹簧、5-安装板、6-安装座、7-绝缘固定板、8-显示器、9-防静电薄膜、10-静电处理器、101-金属片、102-电容器、11-角度调节装置、111-调节杆安装座、112-调节杆、113-齿轮、114-齿条、115-摇杆、12-油箱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图像分析仪用防静电显示器,包括支撑板1、万向轮2、液压升降装置3、安装板5、绝缘固定板7、显示器8、防静电薄膜9、静电处理器10,支撑板1底部通过紧固件安装万向轮2,支撑板1上表面安装液压升降装置3,液压升降装置3通过紧固件安装安装板5,安装板5上表面安装安装座6,绝缘固定板7与安装座6旋转连接,绝缘固定板7开凿凹槽用于安装显示器8,显示器8外侧粘贴防静电薄膜9,静电处理器10输出端与显示器8电性连接,静电处理器10安装在绝缘固定板7凹槽底部,安装板5安装角度调节装置11。万向轮2便于整个防静电显示器的移动,液压升降装置3用于调整显示器8的高度,固定板7固定显示器8的位置,防静电薄膜9粘贴在显示屏8外侧防止静电。

其中,静电处理器10包括金属片101和电容器102,金属片101与显示器8内部线路板焊接,金属片101与电容器102固定连接,电容器102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绝缘固定板凹槽底部。当显示器8在工作时,显示器8内部会产生静电,静电通过金属片101发生电荷转移,将所产生的静电荷转移到电容器102内部。

其中,角度调节装置11包括调节杆安装座111、调节杆112、齿轮113、齿条114和摇杆115,调节杆安装座111安装在绝缘固定板7背面中间位置,调节杆112与调节杆安装座111旋转连接,齿轮113与调节杆112旋转连接,齿轮113侧面固定安装摇杆115,齿条114焊接在安装板5上,齿条114与齿轮113啮合连接。通过旋转摇杆115使得齿轮113在齿条114滑动,通过调节杆112调整显示器8的角度。

其中,液压升降装置包括缸筒31、活塞杆32、第一活塞33、固定油缸34、球阀35、油管36、第二活塞37、油箱38、曲杆39、手柄310、手柄安装座311、油箱底座12,缸筒31通过紧固件与支撑板1连接,缸筒31与活塞杆32滑动连接,活塞杆32安装第一活塞33,固定油缸34在缸筒31内部,固定油缸34底部贯穿通孔用于连通球阀35,球阀35连通油管36,油管36连通油箱38底部,油箱38安装在油箱底座12上,手柄安装座311安装在油箱底座12上,手柄310与手柄安装座311旋转连接,手柄310与曲杆39焊接,曲杆39通过紧固件与第二活塞37连接,第二活塞37与油箱38滑动连接。通过下压手柄310,油箱38的油经过油管36进入固定油缸34使得活塞杆32上升。

其中,球阀35包括球阀腔体351、圆球352、旋钮353,圆球352设置在球阀腔体351底部,旋钮353与球阀腔体351底部旋转连接,旋钮353位于球阀腔体351内一端焊接拨杆354。圆球352与球阀腔体351在油的压力下闭合,防止油倒流,旋转旋钮353通过拨杆354拨动圆球352,圆球352与球阀腔体351留出空隙,使得油能够倒流回油箱38中。

其中,油箱底座12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支撑板1上,油箱底座12有一定的高度。通过油箱底座12的高度,使得油箱38有一定高度,减小与固定油缸34的压强,使得实用人员能够轻松的下压手柄310,使得显示器8高度上升。

其中,曲杆39以手柄安装座311旋转轴承为圆心的曲线杆。手柄310下压路径为弧线,曲杆39配合手柄310下压路径使得第二活塞37受力均匀。

其中,所述活塞杆32外侧套上弹簧4,所述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给安装板5力和减震,减少活塞杆32上升时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齿轮12与齿条13啮合链接,旋转摇杆14使得齿轮12在齿条13滑动,通过调节杆11调整显示器8的角度;下压手柄310,油箱38的油经过油管36经球阀35进入固定油缸34使得活塞杆32上升,显示器8高度升高,圆球352与球阀腔体351在油的压力下闭合,固定活塞杆32上升高度固定,显示器8的位置高度固定,旋转旋钮353通过拨杆354拨动球的位置,使得球阀35内部自由连通,油倒流回油箱38中,显示器8位置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显示器8在工作时,内部会产生静电,静电通过金属片101发生电荷转移,将所产生的静电荷转移到电容器102内部,消除显示器8本体产生的静电;防静电薄膜9粘贴在显示屏8外侧防止接触时产生静电;通过旋转摇杆115使得齿轮113在齿条112滑动,通过调节杆112调整显示器8的角度;通过液压升降装置(3)调整显示器8位置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