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演示地球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7634发布日期:2021-08-10 14:26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教学演示地球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尤其涉及一种教学演示地球仪。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地球运动规律部分是地理教学的难点,同时更是教学的重点,但是人在地球上,很多现象不易观察,必须借助教学仪器才能完成。

地球仪是教师讲解地理知识必不可少的用具,目前在地理教学中所使用的地球仪大多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球仪模型,其结构比较简单,无法给学生一个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知,有些只能演示地球转动,而对于地球公转和自转所带来的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四季变化、太阳光直射位置、南北极的极昼和极夜的范围变化等却无法直观的进行演示,只能依靠学生自行想象再进行理解,使得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教学演示地球仪,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教学演示地球仪,从而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教学演示地球仪,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插头;

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支架以竖直方向为轴心进行旋转;

球体,所述球体设置在所述支架一端,所述球体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

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另一端,所述光源组件向所述球体方向照射光线。

进一步地,所述球体与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4°,所述球体以所述旋转轴长度延伸方向为轴心进行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以自身长度延伸方向为轴心进行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支架和所述旋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支架和所述旋转轴进行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球体内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球体进行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球体旋转方向相同,为逆时针旋转,且旋转速度的比值为1:1:365。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两普通光源和一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发射器位于两普通光源中间,所述激光发射器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位于所述球体中间。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在设置有所述光源组件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

进一步地,所述球体上设置有突出的赤道线、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基座、支架、球体和光源组件,支架以竖直方向为轴心进行旋转,球体与支架转动连接,光源组件向球体方向照射光线,从而使用光源组件来模拟太阳光,球体作为地球,从而来模拟地球在自转与公转共同作用下,太阳光照射的变化,使得教学演示更加直观清晰,便于学生理解,有助于教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座;2、支架;21、配重块;3、球体;4、光源组件;41、普通光源;42、激光发射器;5、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教学演示地球仪,包括:

基座1,基座1上设置有插头;

支架2,支架2设置在基座1上,支架2以竖直方向为轴心进行旋转;

球体3,球体3设置在支架2一端,球体3与支架2转动连接;

光源组件4,光源组件4设置在支架2另一端,光源组件4向球体3方向照射光线。

通过设置基座1、支架2、球体3和光源组件4,支架2以竖直方向为轴心进行旋转,球体3与支架2转动连接,光源组件4向球体3方向照射光线,从而使用光源组件4来模拟太阳光,球体3作为地球,从而来模拟地球在自转与公转共同作用下,太阳光照射的变化,使得教学演示更加直观清晰,便于学生理解,有助于教学。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球体3与支架2之间设置有旋转轴5,旋转轴5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4°,球体3以旋转轴5长度延伸方向为轴心进行旋转。

通过在球体3与支架2之间设置有旋转轴5,旋转轴5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4°,球体3以旋转轴5长度延伸方向为轴心进行旋转,从而对地球自身的倾斜角度进行模拟,从而更直观的显示出南极与北极的极昼与极夜现象,使得教学更直观,更准确,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旋转轴5与支架2转动连接,旋转轴5以自身长度延伸方向为轴心进行旋转。

因为旋转轴5与竖直方向存在夹角,所以在支架2旋转的过程中,旋转轴5也需要跟着进行旋转才能一直保持对地球的倾斜角度的模拟,否则演示不精确,会让学生产生误导,通过将旋转轴5以自身长度延伸方向为轴心进行旋转,从而保证演示的准确性,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基座1内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支架2和旋转轴5传动连接,第一电机驱动支架2和旋转轴5进行旋转。

通过在基座1内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支架2和旋转轴5传动连接,从而驱动支架2和旋转轴5进行旋转,可以实现自动的旋转,从而更好的进行演示,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球体3内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驱动球体3进行旋转。

通过在球体3内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驱动球体3进行旋转,从而将球体3实现自动旋转,更好的模拟地球的自转,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支架2、旋转轴5和球体3旋转方向相同,为逆时针旋转,且旋转速度的比值为1:1:365。

通过将支架2、旋转轴5和球体3的旋转方向设置的相同,为逆时针旋转,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旋转方向一致,地球的自转与公转都是自西向东的逆时针旋转,且旋转速度的比值为1:1:365,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速度比值保持一致,可以更直观的模拟出一年四季地球的变化,和南北极极昼极夜的范围和时间,让学生有更直观与更感性的认知,能够将地理知识中的变化与时间联系起来,教学效果更好,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光源组件4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两普通光源41和一激光发射器42,激光发射器42位于两普通光源41中间,激光发射器42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位于球体3中间。

通过将光源组件4设置有两普通光源41和一激光发射器42,激光发射器42位于两普通光源41中间,激光发射器42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位于球体3中间,激光发射器42射出的激光在球体3上进行模拟太阳的直射光,通过球体3的旋转和支架2的旋转,可以更直观的看出太阳的直射光的照射位置,在教学演示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印象,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支架2在设置有光源组件4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21。

因为支架2一端设置为球体3,而球体3的重量较大,所以在支架2上设置有光源组件4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21,从而平衡支架2两端的平衡,使得支架2的旋转更平稳,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球体3上设置有突出的赤道线、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

通过在球体3上设置有突出的赤道线、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使得激光发射器42照射的激光模拟的太阳直射光,在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过程中,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将球体3上设置有突出的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和赤道,可以对太阳直射光的变化有更直观的印象,从而演示效果更好,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