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网的语义模型训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2539发布日期:2021-06-01 15:17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电网的语义模型训练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网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基于电网的语义模型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语义模型训练设备是一种语言训练的特殊设备,可通过对声音播放的频率进行选择,以适应不同聋童残留的相应频率听力,还可调节功率以控制声音的强弱,主要通过耳机、骨导器将声音传入人耳。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由于在使用设备对聋哑人进行语义训练时,需要不断反复的拔插耳机与骨导器,而接受设备的连接端为长条拔插式连接,且连接端的外壁上均匀涂抹导电铜镀层,当并无以平衡拔出连接端时,连接端翘起的角会与语义训练设备相磨损,进而导致在拔插连接端的同时将涂抹于连接端表面的导电铜镀层刮除露出连接端本体,使得连接端在传输声波电流的同时失去稳定性。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基于电网的语义模型训练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由于在使用设备对聋哑人进行语义训练时,需要不断反复的拔插耳机与骨导器,而接受设备的连接端为长条拔插式连接,且连接端的外壁上均匀涂抹导电铜镀层,当并无以平衡拔出连接端时,连接端翘起的角会与语义训练设备相磨损,进而导致在拔插连接端的同时将涂抹于连接端表面的导电铜镀层刮除露出连接端本体,使得连接端在传输声波电流的同时失去稳定性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基于电网的语义模型训练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其结构包括训练设备、支架、固定板、滚轮,所述训练设备镶嵌设于支架的上端表面,所述支架下端面嵌固安装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面镶嵌活动卡合安装着滚轮,所述滚轮位于训练设备的正下方;所述训练设备包括传导线、装夹机构、操作面板,所述传导线嵌套连接着装夹机构的左侧端面,所述装夹机构镶嵌设于操作面板的左侧端面,所述操作面板位于传导线的右侧方。

其中,所述装夹机构包括卡合机构、活动机构、传导铜管、锥形条、铜珠、接收板,所述卡合机构对称安装在铜珠的上下两端,所述活动机构嵌固安装在接收板的左侧内端面,所述传导铜管右侧端面嵌固连接着锥形条,所述锥形条位于接收板的左侧方,所述铜珠贴合连接着接收板的左侧端面,所述接收板位于活动机构的右侧方,所述接收板与铜珠的相邻端面呈圆弧状凹槽。

其中,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活动板、镶嵌块、贴合块、活动槽,所述活动板下端面镶嵌卡合安装着贴合块,所述镶嵌块活动卡合安装在活动槽的内侧端面,所述贴合块位于活动槽的正下方,所述活动槽镶嵌设于活动机构的上端内侧面,所述活动板与贴合块的下端面外轮廓呈锥形条的外轮廓一致。

其中,所述贴合块包括橡胶块、柔性包裹块、磁块,所述橡胶块下端面镶嵌卡合安装着柔性包裹块,所述柔性包裹块嵌固安装在磁块的正下方,所述磁块镶嵌设于橡胶块的内侧端面,所述柔性包裹块内端面采用海绵作为填充物。

其中,所述卡合机构包括贴合轴、摆动杆、转轴、限位块,所述贴合轴镶嵌设于摆动杆的上端表面,所述摆动杆下端面活动卡合连接着转轴,所述转轴位于限位块的右侧上方,所述限位块嵌固安装在贴合轴的左侧下方,所述卡合机构设有两个且相邻端面间的间距小于铜珠的直径。

其中,所述贴合轴包括轴心、橡胶空心片、橡胶块,所述轴心活动卡合镶嵌在摆动杆的上端内侧面,所述橡胶空心片贴合连接在橡胶块的外侧端面,所述橡胶块均匀嵌固安装在轴心的外侧端面,所述橡胶空心片由空心橡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为了避免在设备拔插下随涂抹于锥形条、铜珠表面的导电铜涂层形成磨损而在装夹机构内设置了卡合机构与活动机构,使传导铜管与锥形条的镶嵌嵌入的同时,将锥形条的外侧端面卡合在活动机构的表面,通过利用贴合块内的柔性包裹块对锥形条的外侧端面进行包裹。

2.当铜珠推动贴合轴的同时会与贴合轴内的橡胶空心片相挤压,使橡胶空心片随着铜珠的挤压带动其内部的空气与橡胶块向内凹陷,并一同带动轴心进行转动,避免橡胶空心片与铜珠的外侧端面形成摩擦,对导电铜涂层形成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电网的语义模型训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电网的语义模型训练设备训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电网的语义模型训练设备装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电网的语义模型训练设备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电网的语义模型训练设备贴合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电网的语义模型训练设备卡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电网的语义模型训练设备贴合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训练设备-1、支架-2、固定板-3、滚轮-4、传导线-11、装夹机构-12、操作面板-13、卡合机构-121、活动机构-122、传导铜管-123、锥形条-124、铜珠-125、接收板-126、活动板-221、镶嵌块-222、贴合块-223、活动槽-224、橡胶块-231、柔性包裹块-232、磁块-233、贴合轴-211、摆动杆-212、转轴-213、限位块-214、轴心-111、橡胶空心片-112、橡胶块-1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网的语义模型训练设备,其结构包括训练设备1、支架2、固定板3、滚轮4,所述训练设备1镶嵌设于支架2的上端表面,所述支架2下端面嵌固安装着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下端面镶嵌活动卡合安装着滚轮4,所述滚轮4位于训练设备1的正下方;所述训练设备1包括传导线11、装夹机构12、操作面板13,所述传导线11嵌套连接着装夹机构12的左侧端面,所述装夹机构12镶嵌设于操作面板13的左侧端面,所述操作面板13位于传导线11的右侧方。

其中,所述装夹机构12包括卡合机构121、活动机构122、传导铜管123、锥形条124、铜珠125、接收板126,所述卡合机构121对称安装在铜珠125的上下两端,所述活动机构122嵌固安装在接收板126的左侧内端面,所述传导铜管123右侧端面嵌固连接着锥形条124,所述锥形条124位于接收板126的左侧方,所述铜珠125贴合连接着接收板126的左侧端面,所述接收板126位于活动机构122的右侧方,所述接收板126与铜珠125的相邻端面呈圆弧状凹槽,可随着与铜珠125的嵌入与其贴合。

其中,所述活动机构122包括活动板221、镶嵌块222、贴合块223、活动槽224,所述活动板221下端面镶嵌卡合安装着贴合块223,所述镶嵌块222活动卡合安装在活动槽224的内侧端面,所述贴合块223位于活动槽224的正下方,所述活动槽224镶嵌设于活动机构122的上端内侧面,所述活动板221与贴合块223的下端面外轮廓呈锥形条124的外轮廓一致,可使传导铜管123在推动的过程中带动活动机构122向右侧嵌入。

其中,所述贴合块223包括橡胶块231、柔性包裹块232、磁块233,所述橡胶块231下端面镶嵌卡合安装着柔性包裹块232,所述柔性包裹块232嵌固安装在磁块233的正下方,所述磁块233镶嵌设于橡胶块231的内侧端面,所述柔性包裹块232内端面采用海绵作为填充物,可随着锥形条124的嵌入而贴合在其表面。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需要使用的耳机与骨导器通过传导线11、装夹机构12与设备相连接,利用操作面板13控制设备对使用人员进行辅助引导进行语义训练,而为了避免在设备拔插下随涂抹于锥形条124、铜珠125表面的导电铜涂层形成磨损而在装夹机构12内设置了卡合机构121与活动机构122,使传导铜管123与锥形条124的镶嵌嵌入的同时,将锥形条124的外侧端面卡合在活动机构122的表面,通过利用贴合块223内的柔性包裹块232对锥形条124的外侧端面进行包裹,且在推动锥形条124的同时带动活动板221通过镶嵌块222的镶嵌下在活动槽224内滑动,同时使铜珠125贴合在接收板126的左侧端面的凹槽处形成电流传递,且利用活动机构122内所设的磁块233对锥形条124的表面进行贴合,从而形成对锥形条124的固定。

实施例2:

如附图6至附图7所示:

其中,所述卡合机构121包括贴合轴211、摆动杆212、转轴213、限位块214,所述贴合轴211镶嵌设于摆动杆212的上端表面,所述摆动杆212下端面活动卡合连接着转轴213,所述转轴213位于限位块214的右侧上方,所述限位块214嵌固安装在贴合轴211的左侧下方,所述卡合机构121设有两个且相邻端面间的间距小于铜珠125的直径,当铜珠125嵌入的同时进可推动摆动杆212以转轴213为中心支点摆动。

其中,所述贴合轴211包括轴心111、橡胶空心片112、橡胶块113,所述轴心111活动卡合镶嵌在摆动杆212的上端内侧面,所述橡胶空心片112贴合连接在橡胶块113的外侧端面,所述橡胶块113均匀嵌固安装在轴心111的外侧端面,所述橡胶空心片112由空心橡胶制成,且内端由空气填充,可随着铜珠125的挤压而产生形变。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当锥形条124带动铜珠125嵌入贴合在接收板126左侧端面的同时,会向内挤压卡合机构121,中的贴合轴211,使贴合轴211带动摆动杆212以转轴213为中心支点形成摆动,直至摆动杆212的下端抵住限位块214,利用上下两端贴合轴211间所形成与铜珠125直径的长度差来对铜珠125进行固定,且当铜珠125推动贴合轴211的同时会与贴合轴211内的橡胶空心片112相挤压,使橡胶空心片112随着铜珠125的挤压带动其内部的空气与橡胶块113向内凹陷,并一同带动轴心111进行转动,避免橡胶空心片112与铜珠125的外侧端面形成摩擦,对导电铜涂层形成磨损。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