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397083发布日期:2021-08-24 16:07阅读:76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标识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各商品生产厂家为了防止自己的产品被假冒,纷纷使用防伪标识。防伪标识也称为防伪标签或者防伪贴纸,是不干胶产品的一类,能粘贴、印刷、转移在标的物表面,或标的物包装上,或标的物附属物上,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其中,激光防伪标识是利用激光彩色全息图制版技术和模压复制技术完成的防伪标签,一般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纸层、压敏胶层、基膜层、激光防伪信息层以及保护层。保护层主要对激光防伪信息层起保护作用,以防激光防伪信息层脱落而失去防伪作用。但是,目前的保护层存在容易发生黄变的问题,当保护层发生黄变后,容易对激光防伪信息层颜色的观察造成影响,从而对产品真伪的判断造成困难。技术实现要素:为了使得保护层在对激光防伪信息层起保护作用的同时不会影响对激光防伪信息层颜色的观察,本申请提供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纸层、压敏胶层、基膜层、激光防伪信息层以及保护层,其中,用于制作所述保护层的浆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酚醛树脂:20-30份丁基羟基茴香醚:0.5-4份亚硫酸钠:3-6份有机锡稳定剂:1-3份质量浓度为40-50%的乙醇溶液:100-12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丁基羟基茴香醚、亚硫酸钠以及有机锡稳定剂三者具有协同作用,当三者按照上述比例加入保护层的浆料中时,制得的保护层的黄变指数变化值将降低,有利于改善防伪标识中保护层的耐黄变性能,使得保护层在对激光防伪信息层起保护作用的同时不会影响对激光防伪信息层颜色的观察。优选的,所述丁基羟基茴香醚的重量份为1-1.5份,所述亚硫酸钠的重量份为4.5-6份,所述有机锡稳定剂的重量份为1.5-2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丁基羟基茴香醚、亚硫酸钠以及有机锡稳定剂采用上述比例的时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保护层的耐黄变性能,从而降低保护层对察激光防伪信息层颜色变化的影响,还可以延长保护层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有机锡稳定剂采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月桂酸马来酸二丁基锡、马来酸二丁基锡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月桂酸马来酸二丁基锡、马来酸二丁基锡均为有机锡稳定剂,其具有透明性好的特点,能够减少保护层对观察激光防伪信息层颜色变化的影响。优选的,所述酚醛树脂的分子量范围为10-20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酚醛树脂的分子量范围在10-20万时,有利于改善保护层的耐磨性能,使得保护层的存在不会影响激光防伪信息层的观察。优选的,所述酚醛树脂为改性酚醛树脂,所述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在氮气的保护下加热100重量份酚醛树脂至熔融状态,然后加入10-15重量份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以及4-8重量份八甲基四硅氧烷,搅拌均匀后,待温度冷却至室温,然后破碎并过200目筛,得到的筛余物即为改性酚醛树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以及八甲基四硅氧烷共同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得到改性酚醛树脂,该改性酚醛树脂可以有效改善保护层的耐磨性能,有利于增强保护层对激光防伪信息层的保护作用。优选的,所述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分子量范围为40-50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分子量范围为40-50万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时有利于提高保护层的耐磨性能。优选的,所述保护层还包括0.8-1.6重量份的紫外线吸收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往保护层中加入适量的紫外线吸收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保护层的耐黄变性能。优选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采用水杨酸苯酯、紫外线吸收剂uv-p、紫外线吸收剂uv-9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杨酸苯酯、紫外线吸收剂uv-p、紫外线吸收剂uv-9等能够均可以提高保护层的耐黄变性能。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上述任意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亚硫酸钠加入质量浓度为40-50%的乙醇溶液中,搅拌至亚硫酸钠溶解后,加入酚醛树脂,继续搅拌至酚醛树脂溶解,得到基体树脂溶液;然后往基体树脂溶液中加入丁基羟基茴香醚、有机锡稳定剂,继续搅拌至均匀分散,即可得到用于制作保护层的浆料;s2、通过压敏胶层将基膜层粘接在纸层上,然后在基膜层背离纸层的一侧印刷上激光防伪信息层;s3、将用于制作保护层的浆料均匀涂覆在激光防伪信息层的表面上,然后在40-45℃的温度条件下使浆料固化,即可在激光防伪信息层上形成保护层,从而制得防伪标识。采用上述方法制备防伪标识时,得到的保护层的耐黄变性能以及耐磨性能较好,能够比较好地保护激光防伪信息层,确保防伪标识的防伪效果。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申请中的丁基羟基茴香醚、亚硫酸钠以及有机锡稳定剂三者具有协同作用,当三者按照上述比例加入保护层的浆料中时,制得的保护层的黄变指数变化值将降低,有利于改善防伪标识中保护层的耐黄变性能,使得保护层在对激光防伪信息层起保护作用的同时不会影响对激光防伪信息层颜色的观察。2、酚醛树脂的分子量范围在10-20万时,有利于改善保护层的耐磨性能,使得保护层的存在不会影响激光防伪信息层的观察。3、采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以及八甲基四硅氧烷共同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得到改性酚醛树脂,该改性酚醛树脂可以有效改善保护层的耐磨性能,有利于增强保护层对激光防伪信息层的保护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所涉及的原料均为市售,其中,部分原料的来源如下:酚醛树脂购于济南百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聚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购于齐河县聚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实施例表1实施例1-5中用于制作保护层的浆料的组成(单位:kg)原料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酚醛树脂2030252525丁基羟基茴香醚0.5411.52.5亚硫酸钠364.566有机锡稳定剂131.521质量浓度为40-50%的乙醇溶液100120110110110实施例1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各原料的用量参照表1中的实施例1,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亚硫酸钠加入质量浓度为50%的乙醇溶液中,搅拌至亚硫酸钠溶解后,加入分子量为5万的酚醛树脂,继续搅拌至酚醛树脂溶解,得到基体树脂溶液;然后往基体树脂溶液中加入丁基羟基茴香醚、有机锡稳定剂,继续搅拌至均匀分散,即可得到用于制作保护层的浆料;其中,有机锡稳定剂采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s2、通过压敏胶层将基膜层粘接在纸层上,然后在基膜层背离纸层的一侧印刷上激光防伪信息层;s3、将用于制作保护层的浆料均匀涂覆在激光防伪信息层的表面上,然后在40℃的温度条件下使浆料固化,即可在激光防伪信息层上形成保护层,从而制得防伪标识。实施例2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各原料的用量参照表1中的实施例2,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亚硫酸钠加入质量浓度为40%的乙醇溶液中,搅拌至亚硫酸钠溶解后,加入分子量为5万的酚醛树脂,继续搅拌至酚醛树脂溶解,得到基体树脂溶液;然后往基体树脂溶液中加入丁基羟基茴香醚、有机锡稳定剂,继续搅拌至均匀分散,即可得到用于制作保护层的浆料;其中,有机锡稳定剂采用月桂酸马来酸二丁基锡;s2、通过压敏胶层将基膜层粘接在纸层上,然后在基膜层背离纸层的一侧印刷上激光防伪信息层;s3、将用于制作保护层的浆料均匀涂覆在激光防伪信息层的表面上,然后在45℃的温度条件下使浆料固化,即可在激光防伪信息层上形成保护层,从而制得防伪标识。实施例3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各原料的用量参照表1中的实施例3。实施例4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各原料的用量参照表1中的实施例4。实施例5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各原料的用量参照表1中的实施例5。实施例6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其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酚醛树脂的分子量为10万。实施例7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其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酚醛树脂的分子量为20万。实施例8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其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酚醛树脂的分子量为50万。实施例9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其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酚醛树脂为改性酚醛树脂,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在氮气的保护下加热100kg酚醛树脂至熔融状态,然后加入10kg分子量为50万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以及4kg八甲基四硅氧烷,搅拌均匀后,待温度冷却至室温,然后破碎并过200目筛,得到的筛余物即为改性酚醛树脂。实施例10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其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酚醛树脂为改性酚醛树脂,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在氮气的保护下加热100kg酚醛树脂至熔融状态,然后加入15kg分子量为40万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以及8kg八甲基四硅氧烷,搅拌均匀后,待温度冷却至室温,然后破碎并过200目筛,得到的筛余物即为改性酚醛树脂。实施例11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其与实施例10的区别在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采用等量的八甲基四硅氧烷代替。实施例12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其与实施例10的区别在于:八甲基四硅氧烷采用等量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代替。实施例13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其与实施例10的区别在于:s1步骤中,基体树脂溶液中还加入有0.8kg紫外线吸收剂uv-p。实施例14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其与实施例10的区别在于:s1步骤中,基体树脂溶液中还加入有0.8kg紫外线吸收剂uv-9。对比例对比例1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丁基羟基茴香醚采用等量的有机锡稳定剂代替。对比例2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亚硫酸钠采用等量的碳酸钠代替。对比例3一种点光源识读激光加密纸质防伪标识,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有机锡稳定剂采用等量的丁基羟基茴香醚代替。检测方法/试验方法(1)耐黄变性能:参照标准hg-t5659-2019《光学功能薄膜黄变的测量方法》对实施例1-14以及对比例1-3中制得的防伪标识中的保护层的耐黄变性能进行测试,并黄变指数变化值δy的平均结果记录在下表2中,其中,黄变指数变化值δy越小,说明保护层的耐黄变效果越好,黄变指数变化值δy越大,说明保护层的耐黄变效果越差。(2)耐磨性能:参照标准hg-t4303-2012《表面硬化聚酯薄膜耐磨性测定方法》对1-14以及对比例1-3中制得的防伪标识中的保护层的耐磨性能进行测试,并记录保护层出现磨损时摩擦锤所移动的次数,其中,摩擦锤移动的次数越多,说明保护层的耐磨性越好。表2实施例1-14以及对比例1-3中防伪标识的保护层的性能数据样品黄变指数变化值δy摩擦锤所移动的次数/次实施例10.82123实施例20.88120实施例30.63122实施例40.65124实施例50.78121实施例60.62148实施例70.64146实施例80.63128实施例90.65186实施例100.64182实施例110.62150实施例120.63149实施例130.59184实施例140.56185对比例13.68121对比例23.12123对比例33.79120结合实施例1和对比例1-3并结合表2可以看出,本申请中的保护层在丁基羟基茴香醚、亚硫酸钠以及有机锡稳定剂三者的协同作用下,保护层的黄变指数变化值δy大大降低,有效改善了防伪标识中保护层的耐黄变性能,能够提高防伪标识的使用寿命,并且不会对防伪标识的识别造成影响。结合实施例3-5并结合表2可以看出,丁基羟基茴香醚、亚硫酸钠以及有机锡稳定剂三者配比的改变将影响保护层的黄变指数变化值δy,其中,其他原料的配比不变的时候,丁基羟基茴香醚的重量份在1-1.5份,亚硫酸钠的重量份在4.5-6份,有机锡稳定剂的重量份在1.5-2份时,保护层的耐黄变性能进一步提高。结合实施例4与实施例6-8并结合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4与实施例6-8的区别在于保护层中酚醛树脂的分子量不同,其中,当酚醛树脂的分子量范围在10-20万时,保护层的耐磨性能提高。结合实施例7与实施例9-12并结合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7与实施例9-12的区别在于保护层中采用的酚醛树脂不同,其中,实施例7采用的为未经改性的酚醛树脂,实施例9-10采用的是由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八甲基四硅氧烷共同改性的酚醛树脂,实施例11采用的是仅由八甲基四硅氧烷改性的酚醛树脂,实施例12采用的是仅由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的酚醛树脂,结合表2中的数据可知,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当采用由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八甲基四硅氧烷共同改性的酚醛树脂制备保护层时,才能够得到耐黄变性能好且耐磨性能好的保护层。结合实施例10与实施例13-14并结合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13-14与实施例10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3-14中额外加入了紫外线吸收剂,结合表2中的数据可知,紫外线吸收剂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保护层的耐黄变性能。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