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标签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288647发布日期:2023-02-28 17:0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标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商标布行业,以涂层工艺为主的商标布占据主要地位。商标布涂层主要分为干法涂布和湿法涂布两大类,湿式涂布主要以甲醇为溶剂,干式涂布主要采用n,n-2-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丁酮、甲苯等有机溶剂为主,都对环境具有重大危害。虽然,目前水性树脂,例如水性丙烯酸、水性聚氨酯及其改性树脂在行业里面逐渐应用,但以甲醇为溶剂的湿法涂层所得到的产品由于表面具有大量的贯穿及未贯穿式的微孔结构,且富有弹性,从而难以被水性树脂所完全替代。
3.近年来,无溶剂聚氨酯由于其具有无溶剂污染、综合性能优良等特点,在材料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合成革、服装、建材等领域。且由于其可以在一定温度下利用水作为发泡剂,形成大量的微孔结构,提供材料一定的弹性,使产品具有柔软的手感,在合成革行业已经广泛应用。然而在商标布行业,该技术仍然属于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将无溶剂聚氨酯应用在商标布行业的技术方案,能够代替现有的湿法涂布技术、溶剂型干法涂布、并弥补现有水性干法涂布手感偏硬、无法满足各种印刷方式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新型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和第二层;所述上层是无溶剂层,所述上层的厚度在30~150μm之间,所述无溶剂层由多oh基预聚体和多nco基预聚体催化反应形成;上层直接覆盖于第二层表面。
6.进一步,所述上层无任何挥发组分。
7.进一步地,所述上层的厚度控制在10μm~150μm。
8.更进一步地,所述上层的厚度控制在30μm~100μm。
9.进一步,所述无溶剂层无任何挥发组分,制备无溶剂层的组分100%转化为固体。具体的,所述挥发组分指的是在加工过程中因温度、通风等条件下不会散发至空气中的溶剂,如n,n-2-甲基甲酰胺、二甲苯、丁酮、甲苯等有机溶剂。
10.进一步,所述无溶剂层包含颜料、填料、阻燃剂、增白剂、抗静电剂、抗黄变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添加剂。
11.进一步,所述填料包括碳酸钙、高岭土、滑石粉、白云石、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更进一步,所述上层,配方主剂为:
13.多oh基预聚体a
ꢀꢀ
30~70份
14.多nco基预聚体b
ꢀꢀ
30~70份
15.催化剂占a和b总量的百分比
ꢀꢀ
0.0001~0.001%
16.更进一步,所述上层,能满足柔版印刷、热转印印刷、喷墨印刷、胶印的一种或多种
方式,印刷清晰度等级大于等于4.0级。
17.进一步,所述第二层为尼龙、涤纶、氨纶、黏胶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织造的平纹布或非织造布。
18.进一步,所述第二层由喷气织造、喷水织造、水刺法、纺黏法、熔喷法的一种或多种工艺制造。
19.进一步,所述在于第二层的下表面覆盖第三层,第三层为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热熔胶、压敏胶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第三层为无溶剂涂层时,上层和第三层为同种或为不同种无溶剂层,上层和第三层均为可印刷层,上层和第三层分别覆盖于第二层的上层和下层。
20.进一步,所述新型标签,符合oeko-tex standard 100第ⅰ级别检测标准和限量要求。所述oeko-tex standard 100第ⅰ级别检测标准和限量要求为无异味,ph值在4.0~7.5之间,甲醛含量≤16mg/kg,耐水洗色牢度≥3级,耐干摩擦沾色牢度≥4级。
21.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标签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如下:
22.方法1:
23.(1)按百分比选取上层各原材料比例:多oh基预聚体a与多nco基预聚体b的质量比为30-70:70-30,催化剂是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和的0.0001~0.001%;
24.(2)在常温常压件下,将步骤(1)中的原料按照多oh基预聚体a、催化剂及添加剂分散在第一搅拌釜中,多nco基预聚体b分散在第二搅拌釜中,保持温度20~50℃;
25.(3)将第一搅拌釜和第二搅拌釜的浆料在涂布装置前端直接混合,投入第二层并在2~5分钟之内通过涂布装置,使混合浆料直接涂布于第二层上表面,经过100~180℃烘烤,收卷得到无溶剂标签布。
26.(4)将步骤(3)中得到的半成品,进行分切,得到一种无溶剂标签带。
27.方法2:
28.(1)按百分比选取上层各原材料比例:多oh基预聚体a与多nco基预聚体b的质量比为30-70:70-30,催化剂是a和b的质量和的0.0001~0.001%;
29.(2)在常温常压件下,将步骤(1)中的原料按照多oh基预聚体a、催化剂及添加剂分散在第一搅拌釜中,多nco基预聚体b在第二搅拌釜中,保持温度20~50℃;
30.(3)将第一搅拌釜和第二搅拌釜的浆料通过涂布装置,直接涂布于离型材料上,经过100~160℃烘烤,得带涂层胶离型材d;
31.(4)通过温度80~100℃压辊将第二层与带涂层胶离型材d进行轧合,经过120~170℃烘干,将离型材d上的涂层胶转移至第二层上面,并将离型材料和带无溶剂胶的第二层进行剥离后单独收卷,制得一种新型标签布;
32.(5)将(4)中得到的半成品,进行分切,得到一种新型标签带。
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4.(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便利,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刮涂或转移涂的方式将整个无溶剂涂层铺平整个基材表面固化成膜得到,生产过程中无任何挥发组分排放,原料100%转化为固体;
35.(2)本发明的标签材料具有满足多种印刷需求,且符合ph值在4.0~7.5范围内,oeko-tex standard 100第ⅰ级别检测标准和限量要求。
36.(3)本发明的标签材料使用方便快捷,且延伸性强,能够做热熔胶标签材料、压敏胶标签材料、水洗标签材料。
附图说明
37.以下用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3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上层,无溶剂层,2-第二层。
具体实施方式
39.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通过简单的刮涂方式或转移涂方式将由多oh基预聚体和多nco基预聚体的无溶剂层催化反应涂层涂至基材表面,整个生产过程中无挥发组分排放,且原料做到100%转化,赋予其优异的印刷效果,制备一种新型标签带。
4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1.以下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则表明所采用的均为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或常规市售原料。
42.实施例1:
43.(1)按百分比选取上层各原材料比例:多oh基预聚体a与多nco基预聚体b的质量比为70:30,催化剂是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和的0.001%,填料占a比例为40%;
44.(2)在常温常压件下,将步骤(1)中的原料按照多oh基预聚体a、催化剂及添加剂分散在第一搅拌釜中,多nco基预聚体b在第二搅拌釜中,保持温度43-46℃;
45.(3)将第一搅拌釜和第二搅拌釜的浆料在涂布装置前端直接混合,投入第二层并在2~5分钟之内通过涂布装置,使混合浆料直接涂布于第二层上表面,经过165~175℃烘烤,收卷得到一种新型标签布。
46.(4)将步骤(3)中得到的半成品,进行分切,得到一种新型标签带。
47.实施例2:
48.(1)按百分比选取上层各原材料比例:多oh基预聚体a与多nco基预聚体b的质量比为55:45,催化剂是a和b的质量和的0.0003%,填料占a比例为10%;
49.(2)在常温常压件下,将步骤(1)中的原料按照多oh基预聚体a、催化剂及添加剂分散在第一搅拌釜中,多nco基预聚体b在第二搅拌釜中,保持温度46-50℃;
50.(3)将第一搅拌釜和第二搅拌釜的浆料通过涂布装置,直接涂布于离型材料上,在120~130℃烘烤,得带涂层胶离型材d;
51.(4)通过温度85~95℃压辊将第二层与带涂层胶离型材d进行轧合,经过155~165℃烘干,将离型材d上的涂层胶转移至第二层上面,并将离型材料和带无溶剂胶的第二层进行剥离后单独收卷,制得无溶剂标签半成品;
52.(5)将(4)中得到的半成品,进行分切,得到一种新型标签带。
53.为了更好地体现本发明的有益性,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得到的一种新型标签带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述:
54.表1实施例1和2与对比例性能测试结果
55.实施例对比例实施例1实施例2耐水洗牢度/级4.04.54.5耐干摩擦牢度/级4.04.54.5耐湿摩擦牢度/级4.04.54.5酚黄变色牢度/级3.03.53.5耐石洗牢度/级2.04.04.0ph值6.046.546.70耐染色牢度/级2.04.04.0
56.【注】:
57.1.对比例是常规的以dmf为溶剂的聚氨酯标签带。
58.2.测试方法
59.(1)耐摩擦牢度测试是参照gb/t 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60.(2)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是参照gb/t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61.(3)酚黄变色牢度是参考gb/t 29778—2013《纺织品色牢度潜在酚黄变的评估》。
62.(4)ph值测试参考gb t 7573-2009《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标准》。
63.(5)石洗测试:标准水洗机,90℃水温,0.6g皂片,0.3g无水碳酸钠,5-6个火山石,150ml蒸馏水,水洗150分钟,自然晾干。
64.(6)染色测试:
65.①
前处理:(容器:125mm
×
φ75mm,标准水洗机)0.15g渗透剂+5g布(2g涂层布+3g棉布)+150ml蒸馏水,90℃水温,洗30min。
66.②
染色:再加0.05g活性染料+9g元明粉(无水硫酸钠),90℃水温,洗1.5h,冲洗干净,自然晾干。
67.(6)ph值测试:

称10克样品,剪1.5cm左右的小碎片;

量取250ml蒸馏水,放入烧杯以中等速度煮沸,再煮10min,放入剪好的样品,用皿覆盖烧杯,再煮沸10min;

完成后将烧杯冷却至室温,取出水萃取液倒入干净的烧杯中测ph值。
68.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