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4740发布日期:2021-11-29 16:5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柔性显示屏具有可任意弯曲、材质轻薄、节能省电等特点,随着柔性显示屏技术的发展,柔性显示屏设备已成为当前显示技术领域的主流设备。
3.在现有技术中,柔性显示屏的大小一般是固定的,为了满足用户多样性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可拉伸的显示装置。当用户不使用该显示装置时,显示屏外露面积可以很小,既可以减小显示屏划伤的风险,又方便设备收纳。当用户使用该显示装置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动拉伸显示屏,使得显示屏的外露面积满足需求。
4.但是在现有的可拉伸显示装置中,当显示装置自动拉伸使得显示屏外露面积较大时,存在无法很好手持的问题。
5.【申请内容】
6.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屏、固定装置、转动杆和扶手;柔性显示屏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设置;柔性显示屏的第一端与固定装置固定,柔性显示屏的第二端固定在转动杆上;扶手设置在固定装置远离柔性显示屏的第二端的一侧;其中,固定装置与转动杆能够相对移动,并且转动杆相对于固定装置移动时,转动杆进行转动;当转动杆向第一方向移动时,扶手向第二方向移动并且突出于固定装置;第一方向为柔性显示屏的第一端指向柔性显示屏的第二端的方向,第二方向为柔性显示屏的第二端指向柔性显示屏的第一端的方向。
8.在本技术中,转动杆向第一方向移动的同时进行转动,带动柔性显示屏缠绕在转动杆上的部分展开,使得柔性显示屏的外露面积变大,从而实现柔性显示屏向外拉伸。同时扶手向第二方向移动并突出于固定装置,为用户提供可供手部着力的位置,方便了用户在柔性显示屏的拉伸过程中用手操作,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11.图2为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12.图3为图3为图2中02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13.图4为图3中部分零件的细节及组合示意图;
14.图5为本技术相关的一种零件组合示意图;
15.图6为本技术相关的又一种零件组合示意图;
16.图7为图6的左视图;
17.图8为图7中沿aa切线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18.图9为本技术相关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切面图;
19.图10为本技术相关的一种传动装置的示意图;
20.图11为本技术相关的一种零件运动示意图;
21.图12为本技术相关的又一种传动装置的示意图;
22.图13为本技术相关的又一种零件运动示意图;
23.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扶手的示意图;
24.图15为本技术相关的一种扶手与柔性显示屏的位置示意图;
25.图16为本技术相关的又一种扶手与柔性显示屏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27.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29.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0.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实施例所描述的“基本上”、“近似”、“大约”、“约”、“大致”“大体上”等词语,是指在合理的工艺操作范围内或者公差范围内,可以大体上认同的,而不是一个精确值。
31.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方齿轮、履带、端部等,但这些齿轮、履带、端部等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齿轮、履带、端部等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齿轮也可以被称为第二齿轮,类似地,第二齿轮也可以被称为第一齿轮。
32.本案申请人通过细致深入研究,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3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中02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34.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001,包括柔性显示屏01和组件02。组件02包括固定装置21、转动杆22及扶手23。柔性显示屏01包括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第一端11与第二端12相对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柔性显示屏01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为柔性显示屏01完全展开后相对设置的两端。柔性显示屏01的第一端11与固定装置21固定,柔性显示屏01的第二端12固定在转动杆22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11与固定装置21可以
采用粘贴的方式固定连接,第二端12与转动杆22也可以采用粘贴的方式固定连接。扶手23设置在固定装置21中远离柔性显示屏01第二端12的一侧。进一步地,扶手23与转动杆22分别设置在固定装置21的两侧。
35.其中,固定装置21与转动杆22能够相对移动,并且转动杆22相对固定装置21移动时,转动杆22进行转动。也就是说,转动杆22在其转动的同时相对固定装置21移动。可以理解的是,柔性显示屏01包括收起状态、展开状态及位于收起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在柔性显示屏01的收起状态,柔性显示屏01靠近第二端12的部分缠绕在转动杆22上,柔性显示屏01的外露面积最小,即柔性显示屏的显示面积最小。在柔性显示屏01的展开状态,柔性显示屏01除与转动杆22固定的部分外,其缠绕在转动杆22上的部分全部展开,柔性显示屏01的外露面积最大,即柔性显示屏的显示面积最大。展开状态下的柔性显示屏01的显示面积大于收起状态下的柔性显示屏01的显示面积。可选地,在柔性显示屏01的展开状态,固定装置21位于柔性显示屏01背光面的一侧。
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柔性显示屏01的收起状态时,仅部分显示区域缠绕在转动杆22上,未缠绕在转动杆22上的部分仍然可以在柔性显示屏01处于收起状态时进行显示。此外,在柔性显示屏01的收起状态时,柔性显示屏01的全部显示区域可以完全缠绕在转动杆22上。
37.在柔性显示屏01由收起状态变为展开状态的过程中,转动杆22转动的同时相对固定装置21进行移动,使得柔性显示屏01缠绕在转动杆22上的部分展开,从而使得柔性显示屏01的外露面积变大。在柔性显示屏01由展开状态变为收起状态的过程中,转动杆22转动的同时相对固定装置21移动,使得柔性显示屏01靠近转动杆22的展开部分缠绕在转动杆22上,从而使得柔性显示屏01的外露面积变小。
38.在本技术中,在平行于显示装置的平面内,设定柔性显示屏01的第一端11指向柔性显示屏01的第二端12的方向为第一方向x1,柔性显示屏01的第二端12指向柔性显示屏01的第一端11的方向为第二方向x2。当转动杆22向第一方向x1移动时,扶手23向第二方向x2移动,并且突出于固定装置21。也就是说,当转动杆22由靠近固定装置21的位置向远离固定装置21的方向移动时,扶手23也由靠近固定装置21的位置向远离固定装置21的方向移动,并且扶手23与转动杆22背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当转动杆22由远离固定装置21的位置向靠近固定装置21的方向移动时,扶手23也由远离固定装置21的位置向靠近固定装置21的方向移动,并且扶手23与转动杆22相向移动。
39.在本技术中,转动杆22向第一方向x1移动的同时进行转动,带动柔性显示屏01缠绕在转动杆22上的部分展开,使得柔性显示屏01的外露面积变大,从而实现柔性显示屏01向外拉伸。同时扶手23向第二方向x2移动并突出于固定装置21,为用户提供可供手部着力的位置,方便了用户在柔性显示屏01的拉伸过程中用手操作,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40.图4为图3中部分零件的细节及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相关的一种零件组合示意图。
4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及图4,显示装置001中的组件02还包括可滑动装置24和第一齿轮25,可滑动装置24包括第一传动链241,第一传动链241固定在可滑动装置24中。第一齿轮25通过固定装置21中的第一定位柱21a设置在固定装置21上,转动杆22通过固定柱242设置在可滑动装置24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齿轮25可以围绕其在固定装置
21上的固定点转动,转动杆22可以围绕其在可滑动装置24上的固定点转动。可滑动装置24可以相对固定装置21移动。
42.其中,如图5所示,第一传动链241设置在可滑动装置24中与第一齿轮25接触的一面,且第一齿轮25与第一传动链241啮合,第一齿轮25转动带动第一传动链241运动使得可滑动装置24与固定装置21相对移动,可滑动装置24带动转动杆22与固定装置21相对移动。
43.在本技术中,当设置在固定装置21上的第一齿轮25转动时,其通过齿轮的啮合作用带动可滑动装置24中的第一传动链241运动,从而带动可滑动装置24运动,也就是带动可滑动装置24相对固定装置21移动。由于转动杆22设置在可滑动装置24上,则转动杆22就会相对固定装置21移动。又由于柔性显示屏01的第一端11与固定装置21固定,第二端12与转动杆22固定,且靠近第二端12的柔性显示屏01的部分可以缠绕在转动杆22上,那么转动杆22相对固定装置21的移动就会使得柔性显示屏01的外露面积增大或者减小。从而实现柔性显示屏01的展开或者收起。
44.图6为本技术相关的又一种零件组合示意图,图7为图6的左视图,图8为图7中沿aa切线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4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图3及图4,显示装置001中的组件02还包括第二齿轮26,第二齿轮26设置在固定装置21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齿轮26通过第二定位柱21b固定在固定装置21上,并且第二齿轮26可以围绕其在固定装置21上的固定点转动。如图6及图8所示,扶手23包括第二传动链231,第二传动链231固定在扶手23中。
46.其中,请结合图6、图7和图8,第二传动链231设置在扶手23中与第二齿轮26接触一面,且第二齿轮26与第二传动链231啮合,第二齿轮26带动第二传动链231运动使得扶手23与固定装置21相对移动。
47.在本技术中,当设置在固定装置21上的第二齿轮26转动时,其通过齿轮的啮合作用带动扶手23中的第二传动链231运动,从而带动扶手23运动,也就是带动扶手23相对固定装置21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当扶手23向第二方向x2移动时,也就是扶手23向远离转动杆22的方向移动时,扶手23突出于固定装置21。为用户提供可供手部着力的位置,方便用户手持显示装置001,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48.请继续参考图6,扶手23还包括滑动槽232,第二传动链231设置在滑动槽232中。通过将第二传动链231设置在滑动槽232中,既提高了扶手23的美观度,也有利于提高扶手23的手持舒适度。
49.图9为本技术相关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切面图。
5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图5及图9,固定装置21包括固定梁211,固定梁211沿第一方向x1延伸,并且第一齿轮25及第二齿轮26均与固定梁211固定。
51.请继续参考图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滑动装置24套接在固定梁211上,并且可滑动装置24与固定装置21相对移动时,可滑动装置24沿固定梁211滑动。可以理解的是,可滑动装置24可以沿着固定梁211向第一方向x1移动,也可以沿着固定梁211向第二方向x2移动。
52.请继续结合图3及图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装置21还包括挡片212,挡片212与固定梁211固定,并且挡片212沿第三方向y延伸,第三方向y与第一方向x1相交,柔性显示屏01的第一端11与挡片212固定。
53.图10为本技术相关的一种传动装置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相关的一种零件运动示意图。
5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图9和图10,显示装置001的组件02中还包括传动装置27,传动装置27连接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26,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26中的一者转动时,通过传动装置27带动另一者转动。也就是说,当第一齿轮25受到外力转动时,其通过传动装置27带动第二齿轮26转动。当第二齿轮26受到外力转动时,其通过传动装置27带动第一齿轮25转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26的转动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55.在本技术中,结合图1至图11,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26同时转动,意味着第一齿轮25带动可滑动装置24与固定装置21相对移动的同时,第二齿轮26带动扶手23与固定装置21相对移动。由于转动杆22设置在可滑动装置24上,则转动杆22与固定装置21相对移动的同时,第二齿轮26带动扶手23与固定装置21相对移动,也就是转动杆22与扶手23同时与固定装置21相对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扶手23的移动方向与转动杆22的移动方向相反。
56.又由于柔性显示屏01的第一端11与固定装置21固定,第二端12与转动杆22固定,并且在柔性显示屏01的收起状态,柔性显示屏01靠近第二端12的部分缠绕在转动杆22上。当转动杆22向第一方向x1移动时,也就是转动杆22由靠近固定装置21的位置向远离固定装置21的方向移动时,带动柔性显示屏01缠绕在转动杆22上的部分展开,使得柔性显示屏01的外露面积变大,从而实现柔性显示屏01向外拉伸。与此同时,扶手23向第二方向x2移动,也就是扶手23与转动杆22背向移动,并且扶手23突出于固定装置21,为用户提供可供手部着力的位置,方便用户手持显示装置001,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可以理解的是,当转动杆22向第二方向x2移动时,也就是转动杆22由远离固定装置21的位置向靠近固定装置21的方向移动时,柔性显示屏01靠近转动杆22的部分缠绕在转动杆22上,使得柔性显示屏01的外露面积变小,从而实现柔性显示屏01的收起。与此同时,扶手23向与转动杆22相反的方向移动,即扶手23向第一方向x1移动,也就是与转动杆22相向移动,减小扶手23的外露面积。
57.由上述分析可知,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26的同时转动,实现了扶手23的伸缩与柔性显示屏01的伸缩之间的联动。在实现柔性显示屏01拉伸的同时为用户提供可供手部着力的位置,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并且在柔性显示屏01收起后,扶手23不外露较大面积,方便了显示装置001的存储。
58.图12为本技术相关的又一种传动装置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相关的又一种零件运动示意图。
59.如图1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传动装置27包括传动件271,传动件271与第一齿轮25及第二齿轮26接触连接。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26中的一者转动时,通过传动件271带动另一者转动,并且两者的转动方向相同。
60.需要说明的是,传动件271与第一齿轮25、第二齿轮26均接触连接,也就是,第一传动件271与第二齿轮25、第二齿轮26均存在交叠。
61.在本技术中,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26同时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同,如图13所示,第一齿轮25与第一传动链241啮合,第二齿轮26与第二传动链231啮合,当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26同时按照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时,例如两者同时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齿轮25带动可滑动装置24向远离固定装置21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转动杆22向远离固定装置21的
方向移动。第二齿轮26带动扶手23与转动杆22背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26按照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时,例如两者同时按照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齿轮25带动可滑动装置24向靠近固定装置21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转动杆22向靠近固定装置21的方向移动,第二齿轮26带动扶手23与转动杆22相向移动。
62.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齿轮25和第二齿轮26同时同方向转动时,若要实现第一传动链241所在的可滑动装置24与第二传动链231所在的扶手23的移动方式相反,则第一传动链241可以位于第一齿轮25的下方且第二传动链231可以位于第二齿轮26的上方,或者第一传动链241可以位于第一齿轮25的上方且第二传动链231可以位于第二齿轮26的下方。
6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4、图10,传动装置27包括传动件271和第三齿轮272,第三齿轮通过第三定位柱21c固定在固定装置21上。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26中的一者与第三齿轮272啮合,另一者与第三齿轮272通过传动件271连接。当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26中的一者转动时,通过传动装置27带动另一者转动,并且两者的转动方向相反。或者,当第三齿轮272转动时,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26中,与第三齿轮272啮合的一者的转动方向与第三齿轮272的转动方向相反,并且,另一者与第三齿轮272的转动方向相同。也就是说,当外力作用在第一齿轮25、第二齿轮26及第三齿轮272中的一者上使其转动时,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26同时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
64.例如,请继续参考图10,第二齿轮26与第三齿轮272啮合,第一齿轮25与第三齿轮272通过传动件271连接。当第一齿轮25逆时针转动时,其带动第三齿轮272逆时针转动,第三齿轮272带动第二齿轮26顺时针转动。
6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26同时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如图11所示,第一齿轮25与第一传动链241啮合,第二齿轮26与第二传动链231啮合,当第一齿轮25逆时针转动时,其带动可滑动装置24向远离固定装置21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转动杆22向远离固定装置21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齿轮26顺时针转动带动扶手23与转动杆22背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齿轮25顺时针转动时,其带动可滑动装置24向靠近固定装置21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转动杆22向靠近固定装置21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齿轮26逆时针转动,带动扶手23与转动杆22相向移动。
66.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齿轮25和第二齿轮26同时反向转动时,若要实现第一传动链241所在的可滑动装置24与第二传动链231所在的扶手23的移动方式相反,则第一传动链241可以位于第一齿轮25的上方且第二传动链231可以位于第二齿轮26的上方,或者第一传动链241可以位于第一齿轮25的下方且第二传动链231可以位于第二齿轮26的下方。
6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传动件271为传动带或链条中的一种,用于同步传动动能。
6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显示装置001中的组件02还包括电机28,电机28带动第一齿轮25和第二齿轮26中的一者转动。也就是说,电机28带动第一齿轮25转动,或者电机28带动第二齿轮26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当电机28带动第一齿轮25转动时,第一齿轮25通过传动装置27带动第二齿轮26转动,并且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26的转动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电机28带动第二齿轮26转动时,第二齿轮26通过传动装置27带动第一齿轮25转动,并且第二齿轮26与第一齿轮25的转动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6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显示装置001中的组件02还包括电机
28,电机28带动第三齿轮272转动。可以理解的是,电机28带动第三齿轮272转动时,第三齿轮272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轮25和第二齿轮26中的一者转动,并且通过传动件271带动另一者转动。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26的转动方向相反。
70.例如,第二齿轮26与第三齿轮272啮合,第一齿轮25与第三齿轮272通过传动件271连接。当电机28带动第三齿轮272转动时,第三齿轮272带动第二齿轮26转动,并且第二齿轮26与第三齿轮272的转动方向相反。与此同时,第三齿轮272通过传动件271带动第一齿轮25转动,并且第一齿轮25与第三齿轮272的转动方向相同。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26的转动方向相反。又例如,第一齿轮25与第三齿轮272啮合,第二齿轮26与第三齿轮272通过传动件271连接。当电机28带动第三齿轮272转动时,第三齿轮272带动第一齿轮25转动,并且第一齿轮25与第三齿轮272的转动方向相反。与此同时,第三齿轮272通过传动件271带动第二齿轮26转动,并且第二齿轮26与第三齿轮272的转动方向相同。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26的转动方向相反。
7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1及图13,转动杆22由靠近固定装置21的位置向远离固定装置21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一齿轮25带动第一传动链241运动的时间等于第二齿轮26带动第二传动链231运动的时间。也就是说,第一齿轮25带动可滑动装置24由靠近固定装置21的位置向远离固定装置21的方向移动的时间与第二齿轮26带动扶手23由靠近固定装置21的位置向远离固定装置21的方向移动的时间相等。可以理解的是,当转动杆由远离固定装置21的位置向靠近固定装置21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一齿轮25带动第一传动链241运动的时间等于第二齿轮26带动第二传动链231运动的时间。
72.第一齿轮25带动第一传动链241运动的时间与第二齿轮26带动第二传动链231运动的时间相等,可以有效的保证转动杆22相对于固定装置21的移动与扶手23相对于固定装置21的移动同步,避免扶手23的伸缩与柔性显示屏01的伸缩之间相互影响。既解决了扶手23会被顶出至脱离固定装置21的问题,又解决了扶手23收起不完全而增加外露面积而导致显示装置001不方便存储的问题。
7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传动链231中齿扣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一传动链241中齿扣的数量。齿扣是指传动链中齿与齿间用来与齿轮啮合的卡扣。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齿轮25的转动时间与第二齿轮26的转动时间相等。在第一齿轮25带动第一传动链241向第一方向x1移动,从而使得柔性显示屏01由收起状态变为展开状态时,由于第二传动链231中齿扣的数量不小于第一传动链241中齿扣的数量,避免了第二齿轮26带动扶手23脱离固定装置21的风险。
74.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扶手的示意图。
7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图3及图14,扶手23包括第一侧23a与第二侧23b,第一侧23a与第二侧23b相对设置,第二侧23b位于第一侧23a远离转动杆22的一侧。其中,第二侧23b的厚度大于第一侧23a的厚度。可以理解的是,第二侧23b位于显示装置001的外边缘。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侧23b的厚度大于第一侧23a的厚度,可以起到封堵显示装置001内部的作用,避免灰尘及杂物进入显示装置001的内部。同时,将第二侧23b设置的较厚还可以在第二侧23b上预留设置附加功能的位置。
76.如图1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扶手的第二侧23b为圆形凸起结构。在提供手部着力位置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手部着力的舒适感。
7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4,扶手23包括显示面板233。显示面板233可以用来显示柔性显示屏01的拉伸状态,比如显示面板233用来显示柔性显示屏01的外露面积占柔性显示屏01总面积的百分比等。显示面板233还可以用来显示日历、天气等相关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233可以设置在扶手23的第二侧23b上,同时在第二侧23b上除了设置显示面板233的区域外还留有手持区域。既方便了用户观看显示信息,又避免显示面板233由于经常被手触摸而导致磨损。
78.请继续参考图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扶手23的至少部分区域还设置有多个凹凸结构234。凹凸结构234的设置可以起到防滑作用,在用户将手部着力于扶手23时,增强摩擦力,保证手持的牢固性。
7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扶手23还包括至少一个外接端口235,外接端口235为充电接口、耳机接口、话筒接口中的至少一者。外接端口235可以设置在扶手23中第二侧23b的至少一端,方便使用。通过在扶手23上设置外接端口235,可以增加显示装置001的附加功能,丰富显示装置001的功能。
80.图15为本技术相关的一种扶手与柔性显示屏的位置示意图。
81.如图15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转动杆22未向远离固定装置21的方向移动时,扶手23远离转动杆22的边缘不被柔性显示屏01覆盖。也就是说,在柔性显示屏01处于收起状态时,扶手23的第二侧23b突出于柔性显示屏01。则在柔性显示屏01由收起状态到中间状态/展开状态之初,仍然保证用户能够手握扶手23。需要说明的是,图15仅是示意出了扶手23与柔性显示屏01的一种覆盖关系,其内部结构及显示装置001中的其他部件均未体现。
82.图16为本技术相关的又一种扶手与柔性显示屏的位置示意图。
83.在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转动杆22未向远离固定装置21的方向移动时,扶手23远离转动杆22的边缘被柔性显示屏01覆盖。也就是说,在柔性显示屏01处于收起状态时,扶手23的第二侧23b被柔性显示屏01覆盖。进一步减小了扶手23的外露面积,方便显示装置001的收纳以及保证显示装置001在柔性显示屏01未展开时具备较大的屏占比。需要说明的是,图16仅是示意出了扶手23与柔性显示屏01的一种覆盖关系,其内部结构及显示装置001中的其他部件均未体现。
84.在本技术中,设置在固定装置21上的第一齿轮25与可滑动装置24中的第一传动链241啮合,设置在固定装置21上的第二齿轮26与扶手23中的第二传动链231啮合。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26同时转动,意味着第一齿轮25带动可滑动装置24与固定装置21相对移动的同时,第二齿轮26带动扶手23与固定装置21相对移动。而由于转动杆22设置在可滑动装置24上,则转动杆22与固定装置21相对移动的同时,第二齿轮26带动扶手23与固定装置21相对移动,也就是转动杆22和扶手23同时与固定装置21相对移动。在本技术中,扶手23的移动方向与转动杆22的移动方向相反。又由于柔性显示屏01的第一端11与固定装置21固定,第二端12与转动杆22固定,并且在柔性显示屏01的收起状态,柔性显示屏01靠近第二端12的部分缠绕在转动杆22上。当转动杆22向第一方向x1移动时,也就是转动杆22由靠近固定装置21的位置向远离固定装置21的方向移动时,带动柔性显示屏01缠绕在转动杆22上的部分展开,使得柔性显示屏01的外露面积变大,从而实现柔性显示屏01向外拉伸。与此同时,扶手23向第二方向x2移动,也就是与转动杆22相反的方向移动,并且突出于固定装置21,为用
户提供可供手部着力的位置,方便用户手持显示装置001,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8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